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過濾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包括杯體A和杯體B,杯體A和杯體B均上端開口,杯體A套設于杯體B內,杯體A的底部設有濾膜A,杯體B的底部設有濾膜B,濾膜B的下方設有抽液口。與現有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過濾器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兩種過濾膜,在孔徑小于等于0.45μm的濾膜B之前增加一個濾膜A,濾膜孔徑在10μm~50μm不等,分為若干規格,用于截流藥物溶解中的大顆粒、大分子等物質,避免了這些大顆粒物質堵塞濾膜B,保證濾膜B流暢、有效截流致病細菌,有效解決濾膜堵塞問題。另外兩種濾膜分別置于不同杯體,安裝、拆卸簡便。
【專利說明】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過濾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試驗用的開放式、雙杯體、雙濾膜過濾器。
【背景技術】
[0002]在進行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試驗時,須將藥物接種至適宜的培養基中,使其中的致病微生物快速生長、繁殖,然后根據培養結果進行定量或定性檢查。某些藥物由于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常規接種方法會導致培養基中抗菌物質濃度過高,抑制藥品中微生物的復蘇和生長進而導致錯誤的試驗結果。但是,藥物進入人體后,微生物則有可能在適宜的環境下復蘇,威脅用藥者安全。對于該類抗菌活性較強的藥物,現有方法為薄膜過濾法:將藥物進行適當的溶解稀釋,然后通過0.45 μ m孔徑的濾膜,此時,致病微生物被截留而含有抗菌活性的藥物則通過濾膜。經適當的沖洗后,取下濾膜接種至適宜的培養基進行微生物的定量或定性檢查。
[0003]現有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薄膜過濾器濾膜孔徑為不大于0.45 μ m,若被檢測藥物稀釋液較為粘稠或沉淀較多時,經常會堵塞濾膜,導致實驗無法繼續。目前,對于該類藥物的微生物限度檢查,仍無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實驗過程中,避免濾膜堵塞的,開放式、雙杯體、雙濾膜過濾器。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包括杯體A和杯體B,杯體A和杯體B均上端開口,杯體A套設于杯體B內,杯體A的底部設有濾膜A,杯體B的底部設有濾膜B,濾膜B的下方設有抽液口。
[0006]具體地,杯體A和杯體B均為倒圓錐臺形;
[0007]具體地,濾膜A分為4個規格,根據藥品供試溶液特性進行選擇,濾膜A孔徑分別為:10 μ m ?20 μ m、20 μ m ?30 μ m、30 μ m ?40 μ m、40 μ m ?50 μ m ;
[0008]具體地,濾膜B的孔徑小于等于0.45 μ m。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與現有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過濾器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兩種過濾膜,在孔徑小于等于0.45 μ m的濾膜B之前增加一個濾膜A,濾膜孔徑在10 μ m?50 μ m不等,分為若干規格,用于截流藥物溶解中的大顆粒、大分子等物質,避免了這些大顆粒物質堵塞濾膜B,保證濾膜B流暢、有效截流致病細菌,有效解決濾膜堵塞問題。另外兩種濾膜分別置于不同杯體,安裝、拆卸簡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杯體A,2、杯體B,3、濾膜A, 4、濾膜B,5、抽液口。【具體實施方式】
[0012]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如圖1所示,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包括各自獨立的杯體Al和杯體B2,杯體Al和杯體B2均上端開口,杯體Al套設于杯體B2內,兩者可密封結合,杯體Al的底部設有濾膜A3,杯體B2的底部設有濾膜B4,濾膜B4的下方設有抽液口 5,可加速濾膜B4的過濾。
[0014]具體地,杯體Al和杯體B2均為倒圓錐臺形;
[0015]具體地,濾膜A3分為4個規格,根據藥品供試溶液特性進行選擇,濾膜A3孔徑分另Ij 為:10 μ m ?20 μ m、20 μ m ?30 μ m、30 μ m ?40 μ m、40 μ m ?50 μ m ;
[0016]具體地,濾膜B4的孔徑小于等于0.45 μ m。
[0017]濾膜材料可分為兩類,分別適用于水溶性供試液和油類供試液。
[0018]供試液加入杯體Al內,經濾膜A3過濾,截流大部分不溶性殘渣,供試液繼續通過濾膜B4,截流供試品中的微生物。然后沖洗濾膜A3、濾膜B4,將濾膜A3上可能附著的少量微生物洗脫至濾膜B4截留,根據檢驗目的需要對濾膜A3、濾膜B4進行培養。
[0019]進行計數方法驗證時,對抑菌活性較難消除的供試品,可單獨增加濾膜B4的沖洗量。例如,檢驗過程中,濾膜A3沖洗IOOml即可有效洗脫可能附著的微生物。然后,取下杯體Al,繼續對濾膜B4進行沖洗,充分消除濾膜B4殘留的抗菌物質。進行控制菌檢查時,對濾膜A3、濾膜B4進行沖洗,然后將濾膜A3、濾膜B4 —同置培養基中培養。
[0020]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1]本實用新型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杯體A(I)和杯體B (2),所述杯體A (I)和杯體B (2)均上端開口,所述杯體A (I)套設于杯體B (2)內,所述杯體A (I)的底部設有濾膜A (3),所述杯體B (2)的底部設有濾膜B (4),所述濾膜B (4)的下方設有抽液口(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A(I)和杯體B(2)均為倒圓錐臺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膜A(3)孔徑為10-20 μ 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膜A (3)孔徑為20-30 μ 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膜A (3)孔徑為30-40 μ 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膜A (3)孔徑為40-50 μ m。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用開放式雙濾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膜B (4)的孔徑小于等于0.45 μ m。
【文檔編號】C12M1/12GK203700355SQ201420064047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3日
【發明者】丁勃, 徐曉潔, 李啟艷, 任麗宏, 姜慶, 王濤 申請人: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