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飼料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犢牛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犢牛階段的飼養非常關鍵,犢牛的生長發育狀況會影響到育成階段、成年階段牛的生產性能,因此犢牛的飼養是養殖牛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一般情況下,犢牛在出生后一周左右就開始喂開口料,此時開口料是與牛乳一起飼喂的,當開口料的采食量達到了一公斤左右時,犢牛進入了全固體飼喂的階段,此時犢牛采食的飼料通過皺胃浮華,而初生瘤胃尚不具備消化功能,沒有反芻的功能,此時犢牛由于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采食固體的開口料,極易導致犢牛消化酶分泌不足,反而降低了對營養物質消化能力弱,甚至出現營養性腹瀉,此外,犢牛的免疫系統功能不完善,胃腸道對細菌的抵抗能力也差,易被大腸桿菌等病原菌侵襲,破壞犢牛胃腸道有益菌群,從而引起犢牛胃腸道疾病,防治不及時則會造成犢牛的死亡。給廣大養殖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犢牛料,具體方案為:
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構樹葉50~70份、玉米20~50份、糖蜜5~10份、菌種0.5~2份。
進一步的,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構樹葉60份、玉米40份、糖蜜8份、菌種1份。
進一步的,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犢牛料的制作工藝,具體方案為:
一種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2)發酵: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混合均勻,加入水,控制含水量在60~75%,然后至于密閉環境中發酵,發酵溫度為20~30℃,發酵時間為2~3天;取出烘干即可。
該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構樹葉為主要原料制作犢牛料,其粗蛋白含量為26.1%,粗脂肪4.32%、粗纖維43.89%、鈣2.02%、還含有P、Zn、Fe、Mn、Cu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配合糖蜜和玉米,使得其營養全面平衡,經過本發明的方法和菌種的發酵處理,使得該開口料適口性好,誘食性優異,增強犢牛早期斷奶后對固體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時菌種選用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能夠促進犢牛瘤胃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異戊酸等揮發性脂肪酸濃度,提高犢牛的消化吸收能力。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犢牛料,具體方案為:該犢牛料的原料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刺梨10~20份、菠蘿5~15份、蓮藕5~15份、胡蘿卜5~15份、鐵皮石斛5~15份、桑葉5~15份、骨粉3~10份、豆芽5~10份、山楂5~10份。
進一步的,該犢牛料的原料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刺梨15份、菠蘿10份、蓮藕10份、胡蘿卜10份、鐵皮石斛10份、桑葉10份、骨粉5份、豆芽7份、山楂7份。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方案為:
一種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將刺梨打碎成刺梨汁;
將菠蘿打碎成菠蘿汁;
將蓮藕高溫干燥、粉碎成蓮藕粉;
將胡蘿卜高溫干燥、粉碎成胡蘿卜粉;
將鐵皮石斛切碎;
將桑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桑葉粉;
將豆芽經過高溫干燥、粉碎得到豆芽粉;
將山楂去核,高溫干燥、粉碎得到山楂粉;
2)混合發酵:
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刺梨汁、桑葉和骨粉混合,加水至含水量在60~70%,在密閉環境下發酵2~4天;然后再按照比例加入蓮藕粉、山楂粉和鐵皮石斛后在繼續發酵3~6h,得到發酵料,整個發酵過程的溫度為20~30℃;
3)混合干燥,豆芽粉和胡蘿卜粉與發酵料混合均勻,烘干即可。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除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外,方案增加的刺梨、菠蘿、蓮藕、胡蘿卜、鐵皮石斛、桑葉、骨粉、豆芽和山楂不僅可以為犢牛提供大量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檸檬酸、胡蘿卜素、黃酮以及Ca、P、Zn、Fe、Mn、Cu等礦物質元素,全面的為犢牛提供營養,使得犢牛的生長迅速,食量大;而且上述原料的組合能夠增加犢牛的免疫力,能夠有效避免犢牛的病毒性腹瀉、便秘、下痢等病癥,提高犢牛的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構樹葉50kg、玉米20kg、糖蜜5kg、菌種0.5kg;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為: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2)發酵: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混合均勻,加入水,控制含水量在60%,然后至于密閉環境中發酵,發酵溫度為20℃,發酵時間為2天;取出烘干即可。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構樹葉70kg、玉米50kg、糖蜜10kg、菌種2kg;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為: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2)發酵: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混合均勻,加入水,控制含水量在75%,然后至于密閉環境中發酵,發酵溫度為30℃,發酵時間為3天;取出烘干即可。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構樹葉60kg、玉米40kg、糖蜜8kg、菌種1kg;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為: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2)發酵: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混合均勻,加入水,控制含水量在66%,然后至于密閉環境中發酵,發酵溫度為25℃,發酵時間為2.5天;取出烘干即可。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構樹葉50kg、玉米20kg、糖蜜5kg、菌種0.5kg、刺梨10kg、菠蘿5kg、蓮藕5kg、胡蘿卜5kg、鐵皮石斛5kg、桑葉5kg、骨粉3kg、豆芽5kg、山楂5kg;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方案為:
一種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將刺梨打碎成刺梨汁;
將菠蘿打碎成菠蘿汁;
將蓮藕高溫干燥、粉碎成蓮藕粉;
將胡蘿卜高溫干燥、粉碎成胡蘿卜粉;
將鐵皮石斛切碎;
將桑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桑葉粉;
將豆芽經過高溫干燥、粉碎得到豆芽粉;
將山楂去核,高溫干燥、粉碎得到山楂粉;
2)混合發酵:
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刺梨汁、桑葉和骨粉混合,加水至含水量在60%,在密閉環境下發酵2天;然后再按照比例加入蓮藕粉、山楂粉和鐵皮石斛后在繼續發酵3h,得到發酵料,整個發酵過程的溫度為20℃;
3)混合干燥,豆芽粉和胡蘿卜粉與發酵料混合均勻,烘干即可。
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構樹葉70kg、玉米50kg、糖蜜10kg、菌種2kg、刺梨20kg、菠蘿15kg、蓮藕15kg、胡蘿卜15kg、鐵皮石斛15kg、桑葉15kg、骨粉10kg、豆芽10kg、山楂10kg;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方案為:
一種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將刺梨打碎成刺梨汁;
將菠蘿打碎成菠蘿汁;
將蓮藕高溫干燥、粉碎成蓮藕粉;
將胡蘿卜高溫干燥、粉碎成胡蘿卜粉;
將鐵皮石斛切碎;
將桑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桑葉粉;
將豆芽經過高溫干燥、粉碎得到豆芽粉;
將山楂去核,高溫干燥、粉碎得到山楂粉;
2)混合發酵:
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刺梨汁、桑葉和骨粉混合,加水至含水量在70%,在密閉環境下發酵4天;然后再按照比例加入蓮藕粉、山楂粉和鐵皮石斛后在繼續發酵6h,得到發酵料,整個發酵過程的溫度為30℃;
3)混合干燥,豆芽粉和胡蘿卜粉與發酵料混合均勻,烘干即可。
實施例六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犢牛料,該犢牛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構樹葉60kg、玉米40kg、糖蜜8kg、菌種1kg、刺梨15kg、菠蘿10kg、蓮藕10kg、胡蘿卜10kg、鐵皮石斛10kg、桑葉10kg、骨粉5kg、豆芽7kg、山楂7kg;所述的菌種含有熱帶假絲酵母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且每種真菌的濃度為1~5×107CFU/g。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方案為:
一種犢牛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處理:
將構樹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構樹葉粉;
將玉米蒸煮、膨化成玉米片;
將刺梨打碎成刺梨汁;
將菠蘿打碎成菠蘿汁;
將蓮藕高溫干燥、粉碎成蓮藕粉;
將胡蘿卜高溫干燥、粉碎成胡蘿卜粉;
將鐵皮石斛切碎;
將桑葉經過低溫干燥、粉碎成桑葉粉;
將豆芽經過高溫干燥、粉碎得到豆芽粉;
將山楂去核,高溫干燥、粉碎得到山楂粉;
2)混合發酵:
按照比例將構樹葉粉、玉米片、糖蜜、菌種、刺梨汁、桑葉和骨粉混合,加水宏志含水量在65%,在密閉環境下發酵3天;然后再按照比例加入蓮藕粉、山楂粉和鐵皮石斛后在繼續發酵5h,得到發酵料,整個發酵過程的溫度為25℃;
3)混合干燥,豆芽粉和胡蘿卜粉與發酵料混合均勻,烘干即可。
為了證明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下試驗例:
本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設計,共計7組:
A組: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犢牛出生7天后開始飼喂。
B~G:在基礎日糧的技術上,分別添加實施例一~六的開口料;
犢牛出生7天后開始飼喂;開口料添加量為犢牛體重的萬分之一。
每組飼喂100頭,飼喂3個月后,統計每組的犢牛的平均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產生腹瀉、便秘、下痢等病癥的占比(發病率),具體如下表:
通過上表可知,本發明提供的開口料能夠提高犢牛對飼料的吸收率,其生長更迅速,犢牛的抵抗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