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浮性魚飼料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近年來,常規商品魚的銷售價格大幅攀升,促進了常規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水產飼料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用戶接受水產飼料的品質逐年在提升。但是常規的顆粒狀飼料容易下沉,魚類不容易消化,吸收效果較差。
膨化加工是一項飼料加工新技術,飼料在擠壓腔內膨化實際上是一個高溫瞬時的過程:混和物處于高溫、高壓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的環境中,通過連續混和、調質、升溫增壓、熟化、擠出模孔和驟然降壓后形成一種膨松多孔的飼料。膨化飼料有著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降低環境污染的優點,但同時帶有高溫高壓對部分營養物質的破壞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易于魚類消化吸收的浮性魚飼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浮性魚飼料,其特征在于,該飼料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豆粕10~20%、菜粕16~24%、棉粕12~18%、血球蛋白粉6~14%、小麥粉15~25%、玉米5~15%、魚油2~8%、阿拉伯木聚糖酶2.5~3.5%、DL-蛋氨酸0.5~1.5%、維生素C0.8~1.2%。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浮性魚飼料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菜粕、棉粕、小麥粉、玉米按所述重量百分比進行混合;混合均勻后進行超微粉碎;將魚油與前述成分混合均勻,進行膨化處理;將剩下的原料按所述重量百分比與上述經膨化處理的成分進行混合,經調質、烘干、冷卻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和優點在于:該飼料的部分成分經膨化處理成為一種上浮飼料,可以懸浮于水面,不需專設投飼臺,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好,易于魚類消化吸收,降低環境污染。在飼料制備過程中只對小麥粉、玉米等原料進行膨化處理,提高其消化利用率,而對豆粕、酶類、氨基酸、維生素不進行膨化,避免營養物質的流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描述本發明。
實施例1
浮性魚飼料配方(重量百分比)如下:
豆粕10%、菜粕24%、棉粕12%、血球蛋白粉14%、小麥粉15%、玉米15%、魚油4.8%、阿拉伯木聚糖酶3.5%、DL-蛋氨酸0.5%、維生素C1.2%。
制備工藝:將菜粕、棉粕、小麥粉、玉米按所述重量百分比進行混合;混合均勻后進行超微粉碎;將魚油與前述成分混合均勻,進行膨化處理;將剩下的原料按所述重量百分比與上述經膨化處理的成分進行混合,經調質、烘干、冷卻即可。
實施例2
浮性魚飼料配方(重量百分比)如下:
豆粕20%、菜粕16%、棉粕18%、血球蛋白粉6%、小麥粉25%、玉米5%、魚油5.2%、阿拉伯木聚糖酶2.5%、DL-蛋氨酸1.5%、維生素C0.8%。
制備工藝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浮性魚飼料配方(重量百分比)如下:
豆粕15%、菜粕20%、棉粕15%、血球蛋白粉10%、小麥粉20%、玉米10%、魚油5%、阿拉伯木聚糖酶3%、DL-蛋氨酸1%、維生素C1%。
制備工藝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