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動物營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善豬肉肉質的豬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豬養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豬肉肉質日益受到養殖工作者和消費者的關注。豬肉的肉色是肉品質指標中最直觀的判定指標。肉色不僅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肉質形狀之一,也是決定豬肉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開發改善豬肉肉色的飼料產品一直是飼料業關注的熱點問題。
豬肉的肉質受到遺傳、環境、營養和屠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生產中,尤其是在生豬出欄以前,可以通過飼喂功能性飼料來改善豬肉的肉質。改善豬肉肉質主要通過增加飼料中抗氧化應激成分,例如維生素E、維生素C、礦物質鎂和硒等(任巧玲等.豬的肉色及其影響因素.養豬,2004年第1期,45–48)。部分功能氨基酸也具有抗氧化成分,如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等。它們可通過其自身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合成具有重要抗氧化作用的物質兩種途徑改善肉質(霍湘等.含硫氨基酸的抗氧化作用.生物學通報,2006年第41卷第4期,3–4)。
此外,色氨酸及其代謝產物也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辛琳等.色氨酸對應激小鼠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響.食品工業科技,2013,第七期,357–360)。花豆因富含硒(約70ug/100g)和色氨酸(900~1000mg/100g)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申請公布號為CN104206812A的發明專利申請文獻公開了一種改善豬肉肉質的豬飼料,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豬飼料的含量和組成是:基礎飼料89~92%、油粉1~2.5%、白葡萄籽2.5~6%、大豆糖蜜粉0.1~0.3%和肉豬預混料4%。該發明通過添加營養物質豐富的葡萄籽,同時輔助添加油粉和大豆糖蜜粉,提高豬肉肌間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同時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肌肉的系水率增加,從而有效改善住的健康水平和毛色,使豬肉肉質得到顯著改善。
申請公布號為CN105146167A的發明專利申請文獻公開了一種改善肉質豬飼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70~80份、小麥30~40份、玉米胚芽粕15~20份、萵苣30~35份、蘋果落葉20~30份、柑橘皮渣20~30份、膨潤土1~2份、紫薯醋2~3份、生姜1~2份、炒芝麻1~2份、竹葉20~25份、微晶纖維素、酵母菌、水適量。該發明制得的飼料營養豐富,能補充豬的生長需要,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動物的抗病力,改善肉質。
半胱胺是一種生命機體中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質,既是半胱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又是輔酶A的組成成分。半胱胺的分子結構中包含一個具有強還原性的巰基,因此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清除作用。但是,半胱胺本身具有強還原性,長期飼喂高水平的半胱可能損傷消化道黏膜(Cheng-Bo Yang等。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5年第11期,1947–1952)。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善豬肉肉質的豬飼料及其制備方法,該豬飼料能夠有效改善豬肉的肉質和肉色,延長豬肉的貨架期。
一種改善豬肉肉質的豬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
上述豬飼料中,添加有包膜半胱胺鹽酸鹽能夠顯著降低豬胃液和腸液的溶出率,保證半胱胺不傷害豬胃黏膜的同時,在腸道內被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從而促進豬的生長,提高豬抗氧化應激能力,改善豬肉肉質。
但是,想要提高豬肉的品質,飼料中僅僅添加包膜半胱胺鹽酸鹽仍然不夠。本發明還在飼料中添加了適宜用量比例的硒代蛋氨酸和紅花豆粉。
紅花豆粉中富含抗氧化成分,尤其是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氨基酸含量幾乎是豆粕的兩倍,可以補充豆粕中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相對降低的劣勢,并與包膜半胱胺鹽酸鹽配合,提高了抗氧化性能,實現豬肉品質的改善。
硒代蛋氨酸廣泛存在于富硒天然食品中,因其高效的抗氧化性、低毒性和高吸收利用率等獨特生物學效應,在飼料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天熱存在的硒代蛋氨酸因含量低,很難在飼料行業中推廣使用,本發明應用化工合成的高純度硒代蛋氨酸添加到豬飼料中,可以清除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與半胱胺、紅花豆粉三者共存時,抗氧化性能更好。同時硒代蛋氨酸還可以減少豬肉的滴水損失。因此,以包膜半胱胺、紅花豆粉配合硒代蛋氨酸可獲得最佳的豬肉肉質。
作為優選,所述的豬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
更優選,所述的豬飼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
具體地,所述包膜半胱胺鹽酸鹽,按重量分數計,由以下原料組成:半胱胺鹽酸鹽20~55份、玉米淀粉15~3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0.1~10份、海藻酸鈉1~10份、乙基纖維素0.1~10份、β-環糊精10~15份、巴西棕櫚蠟10~50份。
作為優選,所述包膜半胱胺鹽酸鹽的制備方法,包括:
(1)按比例將玉米淀粉、海藻酸鈉、乙基纖維素和β-環糊精加入到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中,混合,獲得混合液I;
(2)再將溶化后的半胱胺鹽酸鹽加入混合液I中,混勻后,制粒,獲得微球顆粒;
(3)將巴西棕櫚蠟溶解于乙醇中,得到混合液II,利用混合液II對所述微球顆粒進行底噴包衣,得到所述包膜半胱胺鹽酸鹽。
更優選,所述包膜半胱胺鹽酸鹽為大豐收PLUS,其中包膜半胱胺鹽酸鹽的質量分數為27%,購買自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
實驗發現,未經蒸煮的紅花豆粉因富含凝集素和抗營養因子而影響其使用效果,因此,在制作紅花豆粉前,必須對其進行蒸煮,破壞其中的凝集素和其他抗營養因子。作為優選,所述紅花豆粉經蒸煮、粉碎后添加入所述豬飼料中。作為優選,所述紅花豆的百粒重為100~140g。
作為優選,所述硒代蛋氨酸為L-(+)硒代蛋氨酸;其以L-(+)-蛋氨酸為原料合成,有效成分大于98%。
進一步地,所述維生素預混料為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維生素K3、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泛酸和煙酸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礦質元素預混料為銅、鐵、錳、鋅和碘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所述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豆粕、玉米混合后,再加入包膜半胱胺鹽酸鹽、麥麩、硒代蛋氨酸、紅花豆粉、米糠、維生素預混料和礦質元素預混料,混合后,經烘壓得到顆粒狀的所述豬飼料。
作為優選,所述烘壓的溫度為60~7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飼料中添加合理用量的包膜半胱胺鹽酸鹽、硒代蛋氨酸、紅花豆粉,制得的豬飼料不僅能夠提高豬的日增重和采食量,降低肥育豬的料肉比,提高飼料轉化率;而且能夠降低了肉的蒸煮損失和丙二醛含量,提高肉的抗氧化性,從而有效改善豬肉的肉質和肉色,延長豬肉的貨架期。
具體實施方式
下列實施例中,涉及的包膜半胱胺鹽酸鹽為大豐收PLUS,購買自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其中包膜半胱胺鹽酸鹽的質量分數為27%,其具體制備方法如申請號為201310422450.5的發明專利申請文獻中的實施例1所示。
硒代蛋氨酸為L-(+)硒代蛋氨酸,購自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
紅花豆粉的制備方法為:取百粒重為100~140g的紅花豆,經蒸煮、粉碎后,獲得紅花豆粉。
本發明采用的維生素預混料和礦質元素預混料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3、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泛酸、煙酸、微量元素銅、微量元素鐵、微量元素錳、微量元素鋅以及微量元素碘的任意混合。
實施例1
一、實驗設計
取360頭品種為外三元“杜長大”且體重為87.5±0.2kg的健康肥育豬,隨機分為5個處理組,每個處理組8個重復,分別為:對照組,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實驗組4。實驗期為28天;實驗期間,飼養管理程序與免疫程序參照常規的商品豬飼養管理手冊進行。二、豬日糧飼料的制備
實驗過程中,日糧飼料參照美國NRC(2012)豬營養需要進行配置,日糧飼料的具體成分見表1。
表1肥育豬日糧飼料的組分組成(按重量份計)
按上述組分配比稱取豆粕和玉米,加入到攪拌機中,攪拌10min;再依次往攪拌機中加入大豐收麥麩、L-(+)硒代蛋氨酸、紅花豆粉、米糠、維生素預混料和礦質元素預混料,繼續攪拌10min;然后,放入烘干機中,在65℃條件下,烘干壓縮制成顆粒狀飼料。
三、指標的測定
(1)肥育豬生長性能
試驗期間,記錄每日每欄豬的采食量。試驗期間每周以及每一階段試驗結束后,逐頭稱取試驗用豬空腹體重,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飼料利用率。
具體公式如下:
增重(g)=試驗結束時體重(kg)×1000-試驗開始時體重(kg)×1000
平均日增重(g)=每頭豬的增重(g)/試驗天數(d)
平均日采食量=每組肥育豬的總采食量(kg)/(組內豬的頭數×試驗天數)
(2)豬血液生化指標
在各組豬屠宰之前,前腔靜脈取血,分別測定血液中的生化指標,具體為:堿性磷酸酶(U/L)、谷氨酸轉氨酶(U/L)、谷草轉氨酶(U/L)、甘油三酯(mmol/L)和葡萄糖(mmol/L)。
(3)出欄豬豬肉的肉質和肉色
在各組豬屠宰之后,取背最長肌肉樣進行各項肉品質性狀測定,包括pH(1h)、滴水損失(24h)、蒸煮損失和丙二醛等指標。
按《豬肉質評定方法》測定肉色。
采用SPSS 20.0中ANOVA分析實驗數據,多重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顯著。
四、實驗結果
上述處理的實驗結果,如表2、3、4和5所示。
表2不同處理對肥育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3不同處理對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表4不同處理對豬肉肉質的影響
表5不同處理對豬肉肉色的影響
由表2~5可知,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采用肥育豬日糧飼料,能夠提高肥育豬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同時降低肥育豬的料肉比,提高了飼料轉化率。同時,實驗組肥育豬的血液生化指標均沒有異常情況。
肉質的結果表明,實驗組顯著降低了肉的蒸煮損失,說明肉的系水力好,同時顯著降低了肉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了肉的抗氧化性。
肉色的結果表明,實驗組飼料對1小時和24小時豬肉的肉色沒有明顯的效果,但顯著的影響了48小時的肉色,提高了肉的紅度值(a值),降低了肉的亮度值(L值)和黃度值(b值)。從肉色的綜合評定值來看,實驗組的肉色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實驗組的Huc值(Hunter氏色度色調)均顯著提高,實驗組1和實驗組2的C值(Saturation飽和度)有顯著提高。
上述結果也表明,在其他飼養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實驗組1和實驗組2改善肉色的效果最佳,尤其是改善了肉的抗氧化性及48小時的肉色參數。
在實際應用中,上述實驗組飼料可應用于改善肥育豬的肉質,尤其是提高豬肉系水力和延長豬肉的貨架期。
實施例2
取90頭品種為外三元“杜長大”且體重為65±2.5kg的肥育豬,隨機分為3個處理組,每個處理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5頭豬。
處理組1:不添加包膜半胱胺鹽酸鹽;處理組2:質量分數0.03%的包膜半胱胺鹽酸鹽+0.25%的紅花豆粉+0.1%的硒代蛋氨酸;處理組3:質量分數0.06%的包膜半胱胺鹽酸鹽+5%的紅花豆粉+0.2%硒代蛋氨酸。
飼喂實驗結果顯示,處理組2的添加較大程度上提高了肥育豬的豬肉中氧合肌紅蛋白的含量;而處理組3對氧合肌紅蛋白的含量沒有顯著影響。
結果表明,在0.03%的包膜半胱胺+0.25%的紅花豆粉+0.1%硒代蛋氨酸組合下,實驗組飼料可以通過改善肌肉中肌紅蛋白的水平改善肉質,提高了豬肉的紅度并減低豬肉的滴水損失。
實施例3
取150頭品種為外三元“杜長大”且體重為68±2.0kg的肥育豬,隨機分為5個處理組,每個處理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5頭豬。
處理1為對照組(不添加包膜半胱胺鹽酸鹽),處理2為0.02%的包膜半胱胺鹽酸鹽+0.17%紅花豆粉+0.1%硒代蛋氨酸添加,處理3為0.04%包膜半胱胺鹽酸鹽+0.34%紅花豆粉+2%硒代蛋氨酸添加,處理4為0.06%包膜半胱胺鹽酸鹽+5%紅花豆粉+0.3%硒代蛋氨酸添加,處理4為0.08%包膜半胱胺鹽酸鹽+0.67%紅花豆粉+4%硒代蛋氨酸添加。
飼喂實驗結果顯示:0.02%包膜半胱胺鹽酸鹽+5%紅花豆粉+0.1%硒代蛋氨酸和0.04%包膜半胱胺鹽酸鹽+5%紅花豆粉+0.2%硒代蛋氨酸的分組料肉比較好,肉質和肉色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