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飼料投放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化飼料制作投放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技術及配套技術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一些國內外大型養殖場正朝著工廠化、規模化、集約化、生態化方向發展。
但是,國外養殖場配備使用的養殖設備自動化、現代化程度高,價格昂貴,一部分國內養殖場只是采用了自動飲水設備或采用輸送帶運送飼料,多數仍然采用傳統的人工飼喂方式,比如,人力車輸送飼料,人工挖取飼料進行投放,其不足是規模化、自動化程度低,飼喂效率低,用工勞動強度大,投放飼料量不精確,只是憑感覺判斷飼料量的多少,還造成飼料浪費、飼養成本增高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飼料制作投放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飼料制作投放裝置,包括攪拌裝置、投料裝置和電控箱,所述攪拌裝置內部設置有攪拌桿,所述攪拌桿上方設置有粉碎機,所述粉碎機通過管道與漏斗箱管道連接,所述漏斗箱上方設置有粒狀料投放口,所述攪拌裝置左側下方通過管道與粉狀料投放口管道連接,所述攪拌裝置下方固定安裝有混合倉,所述混合倉下方設置有提升機,所述提升機下方焊接有支撐腿,所述投料裝置上方固定有飼料入口,所述投料裝置上方通過支撐架與吊軌滑動連接,所述投料裝置下方通過基座與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投料裝置兩側通過管道與出料口管道連接,所述出料口下方設置有飼料槽,所述投料裝置左側設置有電控箱。
優選的,所述粉碎機內部設置有抽風機,且所述粉碎機為對輥式飼料粉碎機。
優選的,所述攪拌裝置內部通過電機驅動攪拌桿,所述攪拌桿有1根,且所述攪拌桿交替設置有5個攪拌葉。
優選的,所述滑軌為滾輪式滑軌,且所述滑軌通過導線與電控箱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出料口外部設置有鏟斗,所述鏟斗由不銹鋼片組成。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自動化飼料制作投放裝置,通過設置有粉碎機、攪拌裝置、投料裝置和電控箱,達到了將飼料的制作和投放進行自動化的目的;首先打開電控箱,開啟粉碎機然后按需求量將玉米、大豆類的粒狀料從粒狀料投放口中緩慢倒入漏斗箱,然后漏斗箱通過粉碎機中的抽風機將其內部的投料吸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處理,在粉碎工作進行的同時,可將粉狀料倒入至粉狀料投放口后,兩種原料經過攪拌裝置攪拌處理后充分混合,通過提升機投入至飼料入口中,經過投料裝置對飼料槽進行投料,且投料裝置通過吊軌和滑軌進行移動;該自動化飼料制作投放裝置,具有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打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飼料投放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飼料投放裝置的后視示意圖。
圖中:1粒狀料投放口、2漏斗箱、3粉碎機、4攪拌裝置、5攪拌桿、6支撐腿、7混合倉、8提升機、9粉狀料投放口、10飼料入口、11投料裝置、12吊軌、13出料口、14飼料槽、15滑軌、16電控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如圖1-3所示的一種自動化飼料制作投放裝置,包括攪拌裝置4、投料裝置11和電控箱16,所述攪拌裝置4內部設置有攪拌桿5,所述攪拌桿5上方設置有粉碎機3,所述粉碎機3內部設置有抽風機,且所述粉碎機3為對輥式飼料粉碎機,所述粉碎機3通過管道與漏斗箱2管道連接,所述漏斗箱2上方設置有粒狀料投放口1,所述攪拌裝置4左側下方通過管道與粉狀料投放口9管道連接,所述攪拌裝置4內部通過電機驅動攪拌桿5,所述攪拌桿5有1根,且所述攪拌桿5交替設置有5個攪拌葉,所述攪拌裝置4下方固定安裝有混合倉7,所述混合倉7下方設置有提升機8,所述提升機8下方焊接有支撐腿6,所述投料裝置11上方固定有飼料入口10,所述投料裝置11上方通過支撐架與吊軌12滑動連接,所述投料裝置11下方通過基座與滑軌15滑動連接,所述滑軌15為滾輪式滑軌,且所述滑軌15通過導線與電控箱16電性連接,所述投料裝置11兩側通過管道與出料口13管道連接,所述出料口13外部設置有鏟斗,所述鏟斗由不銹鋼片組成,所述出料口13下方設置有飼料槽14,所述投料裝置11左側設置有電控箱16。
工作原理:首先打開電控箱16,開啟粉碎機3然后按需求量將玉米、大豆類的粒狀料從粒狀料投放口1中緩慢倒入漏斗箱2,然后漏斗箱2通過粉碎機3中的抽風機將其內部的投料吸入粉碎機3中進行粉碎處理,在粉碎工作進行的同時,可將粉狀料倒入至粉狀料投放口9后,兩種原料經過攪拌裝置4攪拌處理后充分混合,通過提升機8投入至飼料入口10中,經過投料裝置11對飼料槽14進行投料,且投料裝置11通過吊軌12和滑軌15進行移動。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