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小倒鈞藤飲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食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小倒鉤藤,屬藤科植物,只不過其鉤刺略小,不是直長,而是往后倒鉤,藤蔓相對細小,呈灰褐色,外皮比大葉細微。主要使用其主藤,其性味微酸、平,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等功效。目前小倒鈞藤主要作為中藥輔藥使用,尚未見到將其用于保健食品的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倒鈞藤飲片及其制備方法,該小倒鈞藤飲片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倒鈞藤飲片,按重量份計,該飲片的制作原料由小倒鈞藤的70~80份,韭菜6~10份,南非葉3~5份,馬蹄草3~7份,龍爪1~5份,桃仁1~3份,黃蓮0.8~1.2份,甘草0.2~0.3份組成。
所述小倒鈞藤飲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
將小倒鈞藤洗凈、曬干、切片、粉碎;
將韭菜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
將馬蹄草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
將南非葉洗凈、烘干后揉碎;
將黃蓮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將甘草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將桃仁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將龍爪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2)調制:
將所述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混合攪拌后晾至3~4小時;
將所述韭菜粉末、馬蹄草粉末、黃蓮粉末、甘草粉末,以及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的混合物混合攪拌,然后混合于小倒鈞藤粉末內攪拌,均勻后揉制成型、曬干、切塊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小倒鈞藤飲片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功能的保健品。在本發明配方中,黃蓮與南非葉的配合可使本品具有消炎、防癌的作用,甘草能夠去除本品中的毒素。本品即可內服、又可外敷,保健效果良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發明進行進一步介紹:
實施例1:
一種小倒鈞藤飲片,按重量份計,該飲片的制作原料由小倒鈞藤的70~80份,韭菜6~10份,南非葉3~5份,馬蹄草3~7份,龍爪1~5份,桃仁1~3份,黃蓮0.8~1.2份,甘草0.2~0.3份組成,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
將小倒鈞藤洗凈、曬干、切片、粉碎;將韭菜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將馬蹄草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將南非葉洗凈、烘干后揉碎;將黃蓮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甘草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桃仁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龍爪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2)調制:
將所述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混合攪拌后晾至3~4小時;
將所述韭菜粉末、馬蹄草粉末、黃蓮粉末、甘草粉末,以及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的混合物混合攪拌,然后混合于小倒鈞藤粉末內攪拌,均勻后揉制成型、曬干、切塊即得。
實施例2:
一種小倒鈞藤飲片,按重量份計,該飲片的制作原料由小倒鈞藤的70~80份,韭菜6~10份,南非葉3~5份,馬蹄草3~7份,龍爪1~5份,桃仁1~3份,黃蓮0.8~1.2份,甘草0.2~0.3份組成,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
將小倒鈞藤洗凈、曬干、切片、粉碎;將韭菜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將馬蹄草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將南非葉洗凈、烘干后揉碎;將黃蓮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甘草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桃仁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龍爪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2)調制:
將所述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混合攪拌后晾至3~4小時;
將所述韭菜粉末、馬蹄草粉末、黃蓮粉末、甘草粉末,以及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的混合物混合攪拌,然后混合于小倒鈞藤粉末內攪拌,均勻后揉制成型、曬干、切塊即得。
實施例3:
一種小倒鈞藤飲片,按重量份計,該飲片的制作原料由小倒鈞藤的70~80份,韭菜6~10份,南非葉3~5份,馬蹄草3~7份,龍爪1~5份,桃仁1~3份,黃蓮0.8~1.2份,甘草0.2~0.3份組成,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
將小倒鈞藤洗凈、曬干、切片、粉碎;將韭菜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將馬蹄草洗凈、消毒、脫水后切碎;將南非葉洗凈、烘干后揉碎;將黃蓮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甘草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桃仁曬干或烘干后搗碎;將龍爪曬干或烘干后搗碎;
2)調制:
將所述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混合攪拌后晾至3~4小時;
將所述韭菜粉末、馬蹄草粉末、黃蓮粉末、甘草粉末,以及龍爪粉末、桃仁粉末和南非葉粉末的混合物混合攪拌,然后混合于小倒鈞藤粉末內攪拌,均勻后揉制成型、曬干、切塊即得。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