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副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棉籽餅粕綜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棉籽餅粕蛋白質組成不太理想,精氨酸含量高達3.6%-3.8%,而賴氨酸含量僅有1.3%一l.5%,只有大豆餅粕的一半。蛋氨酸也不足,約0.4%。同時,賴氨酸的利用率較差。棉籽中含有對動物有害的棉酚及環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棉酚主要存在于棉仁色素腺體內,是一種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的黃褐色聚酚色素。在制油過程中,由于蒸炒,壓榨等熱作用,大部分棉酚與蛋白質、氨基酸結合而變成結合棉酚,結合棉酚在動物消化道內不被動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則以游離形式存在于餅粕及油品中,這部分游離棉酚對動物毒性較大,尤其單胃動物過量攝取或攝取時間較長,可導致生長遲緩、繁殖性能及生產性能下降,甚至導致死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棉籽餅粕綜合利用技術。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將棉籽餅粕粉碎,用清水浸泡24小時。用鹽酸調整浸泡液至酸性,加入少量氯化鈉,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將濾渣干燥,即得粗蛋白。用氫氧化鈣調整濾液至堿性,攪拌,過濾。將濾渣用乙醇洗滌、干燥,即得植酸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大幅提高了棉籽餅粕的利用率,完全可以作為魚粉的替代品,滿足養殖業對蛋白質的需求,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
具體實施方式
水浸。將棉籽餅粕粉碎,用清水在常溫下浸泡24小時。
酸浸。用鹽酸調整浸泡液PH值至2,常溫下浸泡24小時,加入少量氯化鈉,充分攪拌,靜置6小時,過濾。
干燥。將濾渣在70℃下干燥4小時,即得粗蛋白。
堿沉。用氫氧化鈣調整濾液PH值至8.5,攪拌30分鐘,過濾。
洗滌。將濾渣用乙醇洗滌2次,在70℃下干燥4小時,即得植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