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鵪鶉黨參山藥茶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藥物制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非病因性低血壓很多見,并不引起重視。它的危害也是潛移默化的。長期的低血壓使血液流通緩慢,大腦因血流少而缺氧,思維遲鈍,健忘,頭暈,甚至腦血管梗塞。所以保持一定的血壓高度是必要的,西醫藥這方面可做的很少,中醫藥方面則鮮見有報道。
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非病因性低血壓保健過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請提供一種配方簡單、操作便捷、可日常保健的鵪鶉黨參山藥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鵪鶉黨參山藥茶,由鵪鶉、黨參、山藥加水熬制而成,所述的鵪鶉、黨參、山藥的添加質量比為(3-8):1:(1-3)。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
所述的水中添加有適量鹽。鹽的添加依口味而定,咸淡均宜。
所述的鵪鶉、黨參、山藥的添加質量比為4:1:2。
同時,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上述鵪鶉黨參山藥茶的制備方法,鵪鶉去毛、去內臟洗凈后切塊,加入黨參、山藥、水和適量鹽,同煮沸30-60min,食肉飲湯。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
所述的水初始溫度為室溫到100℃之間,更優選的,所述的水選用初始溫度為室溫到80℃之間。
本申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請以鵪鶉、黨參和山藥作為原料,鵪鶉味甘性平,入五藏胃經,補益五臟,用于筋骨酸軟,不耐寒暑,氣短無力的補益;黨參味甘性微溫,補中益氣,幫助消化機能;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對肺脾腎補益強壯,三者作為原料加水燉煮形成的茶品口感溫和、不灼熱,經常食用,可確保氣行血足,血壓平穩,在日常做保健使用,也可根據實際血壓的情況,對茶湯濃度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血壓狀態下的需求。
(2)本申請在進行煎煮前,將鵪鶉去毛、去內臟洗凈后切塊(本申請中,鵪鶉的質量以洗凈后切塊的質量為準),然加入黨參、山藥、水和少量鹽后同煮沸30分鐘左右,在這個過程中,鵪鶉和山藥逐漸燉煮至爛,黨參的有效成分逐漸釋放到水中,原料有效利用率高,整體溫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整體制備簡便。
將本申請用于非病因性低血壓,既可以作治療用,也可以作調養保健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鵪鶉黨參山藥茶的構成參見表1所示。
表1不同實施條件下的鵪鶉黨參山藥茶構成
制備:鵪鶉去毛、去內臟后一只切塊,加入黨參、山藥,根據口味添加少量鹽,加水同煮沸30-60分鐘,食肉飲湯。
實施例1-3為加的水為常溫(常溫水為20-25℃)水,對比實施例1、2、3可知,隨著山藥添加量的增加,鵪鶉、黨參濃度逐漸降低,其藥用效果相對弱一些,但仍可滿足日常保健使用;而這種趨勢在實施例4-6、實施例7-9、實施例10-12中體現也較為分明;對上述四組實驗進行平行對比可以看出,將初始添加水的溫度分別設置為常溫、50℃、80℃、100℃,實施例1-3、實施例4-6、實施例7-9、實施例10-12相同配比下對比茶飲效果,則可以看出:隨著水溫的升高,所燉煮的湯汁味道越加濃郁,即原始添加水的溫度升高,有利于鵪鶉、黨參和山藥的發開,從而在煎煮過程中,可以更好的融入并形成湯水,但初始添加的水溫超過80℃時,容易造成發散階段鵪鶉肉質僵硬、黨參和山藥表層淀粉硬化,不利于有效成分的釋放,因此,當鵪鶉、黨參、山藥的添加質量比為4:1:2,添加水的初始溫度控制在室溫到80℃之間時,湯汁的藥用效果和食用效果達到最佳。
以上內容是結合本發明創造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所提供技術方案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創造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創造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