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香腸生產加工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香腸剪切機。
背景技術:
香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它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并具有良好的口感。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多樣化,對香腸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對香腸加工自動化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香腸在生產加工中首先要經過灌腸機自動化加工成香腸串,然后再剪切成單個的香腸。許多香腸生產廠家在分切香腸串時,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時,不僅占用了大量人力,致使生產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分切的香腸長短不整齊,重量不均勻,對后期售賣有所影響。香腸剪切機孕育而生。
香腸剪切機包括機體,機體內設置有剪切裝置,剪切裝置兩側分別設置有上料口和下料口,機體上設置有控制面板。使用時,將香腸串端頭放入上料口,剪切裝置把扭結腸類產品從扭結的節處切斷,可以每根都切,也可以按要求隔一個或多個切一次。控制面板上設置有顯示屏,顯示屏用于實時顯示所切香腸的長度,每分鐘切割的根數。
現有的可參考申請號為200920214162.X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是腸衣填裝類剪節機,它包括工作臺、伺服動力系統、輸入夾持同步帶組、輸出夾持同步帶組、檢測裝置和剪切機構。伺服動力系統、輸入夾持同步帶組、輸出夾持同步帶組安裝在工作臺的安裝架上的兩組輸送夾持裝置橫梁上,伺服動力系統的傳動輪通過連軸,與輸入夾持主動輪和輸出夾持主動輪的軸連接:所述的剪切機構安裝于工作臺安裝架另一側,在輸入夾持同步帶組和輸出夾持同步帶組之間的工作臺的臺面上留有剪切機構的旋切切刀的刀槽,檢測裝置置于旋切切刀前段的工作臺上。
其中操作工人手持扭結或扎節后的長串腸衣類食品一端,投入剪節機的引導口,進入輸入夾持同步帶組、上限壓輪下的空間,輸入夾持同步帶組夾持腸衣類食品告訴經過腸節檢測裝置的檢測傳感器,檢測裝置的檢測信號經電控裝置控制剪切機構,使切刀電機軸上的三片式旋切切刀,在腸節到達刀槽處高速切割。其后,腸衣類食品由輸出夾持同步帶組夾持到出料口,由慣性力將切后的串腸衣類食品跑出,其剪節速度快,可達到每秒35節(根),腸節剪切位準。
剪切完畢的香腸從下料口飛快的飛出。一般在下料口處設置普通的接料箱。接料箱容納有限,當接料箱內裝滿時,需要移走已經裝滿的接料箱,再放置清空完畢的接料箱。由于香腸下料速度飛快,無法在兩個香腸下料的時間間隙中將接料箱更換完畢,若未在兩個香腸下料的時間間隙內將接料箱更換好,由于新的接料箱還沒有放置到應有位置,香腸會掉落至地上。所以換箱的工作必須將香腸剪切機停止,換箱嚴重影響剪切香腸的工作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香腸下料時不停機的對香腸進行收集的香腸剪切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香腸剪切機,包括機體和控制面板,機體內置有剪切裝置,剪切裝置兩端分別設置上料口和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處設置有換向通道,換向通道包括與下料口相連的主通道,主通道側壁開設換道口,換道口連接有副通道,主通道與換道口相對的側壁上設置有擋板,擋板靠近上料口的一側設置有轉動結構,轉動結構供擋板轉動,擋板遠離上料口的側壁與換道口遠離上料口的側壁抵接,所述擋板上轉動連接有換道輪,換道輪的周向側壁與香腸抵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工人將待剪切的香腸串的端頭放入上料口內,經過剪切裝置剪切完畢的香腸從下料口飛快的飛出,進入換向通道,由于主通道與下料口平行相連,不會阻擋香腸的運動軌跡,香腸帶著從剪切裝置獲得的速度從下料口進入主通道,從主通道的端頭正常下料。當主通道下方的接料箱內的香腸接滿時,通過轉動結構控制擋板轉動,擋板將主通道封住,相對于香腸的運動軌跡形成一個斜面,起引導作用,香腸運動至擋板時無法繼續沿著主通道運動,與換道輪抵接后,香腸與換道輪的周向側壁摩擦,換道輪轉動,減少擋板與香腸的摩擦力,使得香腸順利的運動沿著擋板運動至換道口,從與換道口相連的副通道下料,掉入放置在副通道端頭下方的接料箱內,香腸完成換道的動作。此時工人將另一個已經裝滿香腸的接料箱移走,并放置好空的接料箱,通過轉動結構將擋板轉動至原有位置,香腸恢復從主通道下料的動作,若發現副通道下方的接料箱需要更換,直接在香腸從主通道下料時更換即可,不會影響香腸的下料效率。如此往復達到香腸下料時不需要停機的對香腸進行收集的效果。
較佳的,所述轉動結構包括與擋板固接的轉軸,主通道上固設有與轉軸相適配的轉孔。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轉孔的內壁與轉軸相適配,轉軸與轉孔通過軸孔配合實現擋板相對于主通道的轉動連接,便于加工,可以一體成型。
較佳的,所述轉軸固設有操縱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操縱桿給工人一個著力點,控制擋板轉動時,可以通過轉動操縱桿以控制擋板沿著轉軸的軸心線轉動,節省人力,便于操作。
較佳的,所述操縱桿上設置有定位柱,所述主通道外壁固設有定位板,定位板上開設有定位槽,定位槽與定位柱相適配且供定位柱定位槽內滑移運動。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擋板轉動時,定位柱在定位槽內滑動。當定位柱滑動至定位槽的兩端頭時分別對應擋板與主通道貼合的位置以及擋板正好與換道口抵接時的位置。定位槽對擋板的轉動運動有定位作用,使得工人控制擋板更加便捷、準確。
較佳的,所述轉軸端頭固接有轉動電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轉動電機啟動,電動轉軸轉動,由于轉軸與擋板固接,帶動擋板轉動。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節省人力,代替了工人人手操作。同時,使得擋板的轉動角度受轉動電機控制,使得換道更加快速、位置更加精準,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較佳的,所述換道輪固接有同步輪,同步輪外壁纏繞有同步帶,同步帶連接有同步電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同步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同步帶與同步輪同步連接,同步電機帶動同步輪轉動,即帶動換道輪轉動。換道輪轉動使得香腸與其抵接時,被摩擦力帶動向副通道移動,使得香腸換向運動更加快速、可靠。
較佳的,所述換向通道長度方向兩側轉動連接有若干導輪,導輪的周向側壁與香腸抵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香腸與導輪的周向側壁抵接時,導輪轉動,減少香腸在下料過程中與換向通道的摩擦阻力。使得香腸下料更加快速。
較佳的,所述導輪與換道輪在遠離換向通道側壁的一側齊平。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導輪與換道輪在遠離換向通道側壁的一側齊平使得香腸與二者抵接時是平滑度過的,提高香腸在換向通道內的運動順滑度。避免導輪和滑道輪凹凸不齊對香腸的運動起到阻礙而不是引導作用。
較佳的,所述換道口設置有電動推桿,電動推桿伸長時將換道口封住,電動推桿縮短時將換道口開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換道口一直存在,在香腸沿著主通道運動時,驅動電機驅動電動推桿伸長,將換道口封閉,進一步保證香腸全部從主通道下料。當香腸需要換道副通道下料時,驅動電機驅動電動推桿縮短即可,不會對香腸的下料產生干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香腸換向運動更加快速、可靠;使得換道更加快速、位置更加精準,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香腸下料時不停機的對香腸進行收集。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中香腸剪切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中將主通道和副通道的頂壁去除后,為了體現主通道和副通道內部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1為了體現同步電機和換道輪連接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6是香腸需要從主通道下料時的剖視圖;
圖7是香腸需要從副通道下料時的剖視圖;
圖8是實施例2中香腸剪切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機體;11、控制面板;12、接料箱;2、剪切裝置;21、下料口;22、上料口;3、主通道;31、換道口;32、同步輪;33、同步帶;34、同步電機;4、副通道;5、擋板;51、換道輪;52、換道板;6、轉軸;61、操縱桿;62、轉動電機;621、支板;622、加強筋;7、定位板;71、定位槽;72、定位柱;8、導輪;9、電動推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一種香腸剪切機,如圖1所示,機體1上設置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設置有觸摸顯示屏以及控制按鈕,控制按鈕包括急停按鈕。在機體1上還設置有剪切裝置2,剪切裝置2的長度方向兩端頭分別設置有上料口22(參考圖8)和下料口21(參考圖4)。
現有技術中的剪切裝置2包括,它包括機體1、伺服動力系統、輸入夾持同步帶組、輸出夾持同步帶組、檢測裝置和剪切機構。伺服動力系統、輸入夾持同步帶組、輸出夾持同步帶組安裝在機體1的安裝架上的兩組輸送夾持裝置橫梁上,伺服動力系統的傳動輪通過連軸,與輸入夾持主動輪和輸出夾持主動輪的軸連接:所述的剪切機構安裝于工作臺安裝架另一側,在輸入夾持同步帶組和輸出夾持同步帶組之間的工作臺的臺面上留有剪切機構的旋切切刀的刀槽,檢測裝置置于旋切切刀前段的工作臺上。其中操作工人手持扭結或扎節后的長串腸衣類食品一端,投入剪節機的上料口22,進入輸入夾持同步帶組、上限壓輪下的空間,輸入夾持同步帶組夾持腸衣類食品告訴經過腸節檢測裝置的檢測傳感器,檢測裝置的檢測信號經電控裝置控制剪切機構,使切刀電機軸上的三片式旋切切刀,在腸節到達刀槽處高速切割。其后,腸衣類食品由輸出夾持同步帶組夾持到下料口21,由慣性力將切后的串腸衣類食品跑出,其剪節速度快,腸節剪切位準。
結合圖3和圖4,下料口21連接有換向通道,換向通道包括主通道3和副通道4。在主通道3和副通道4下方均設置有接料箱12,接料箱12帶有滾輪,便于移動。主通道3的長度方向與下料口21的軸心線平行。在主通道3和副通道4相連處設置有換道口31(參考圖6)。與換道口31相對的主通道3側壁上設置有擋板5,擋板5頂端和底端相對的固接有換道板52,擋板5靠近換道口31的一側設置有軸心線垂直的換道輪51,換道輪51的兩端頭分別轉動連接在換道板52上。由于換道板52與擋板5固接,換道輪51與擋板5相對轉動連接。
如圖5所示,將擋板5的上部分和換道板52去除后可見換道輪51包括與擋板5轉動連接的換道軸,換道軸的頂端固接有與換道軸同軸心的同步輪32,在換道軸旁設置有同步電機34,同步電機34固接在擋板5上,同步電機34的輸出軸通過同步帶33與同步輪32連接,使得換道軸轉動。同理,換道輪51之間的同步輪32上連接有同步帶33,使得所有換道輪51一起轉動。
如圖6所示,擋板5靠近下料口21的一側固設有轉軸6。結合圖2,主通道3上設置有與轉軸6相適配的轉孔,轉軸6與轉孔通過轉孔配合實現擋板5與主通道3的轉動連接。轉軸6的軸心線與換道輪51的軸心線平行。轉軸6的頂端通過轉孔穿過主通道3固接有操縱桿61,在操縱桿61旁的主通道3上設置有扇形的定位板7,定位板7上設置有弧狀的定位槽71,定位槽71內滑移連接有定位柱72,定位柱72的側壁與定位槽71的內壁相適配。定位柱72與操縱桿61固定連接,此時的定位柱72位于定位槽71的靠近副通道4的一端。
結合圖7,轉動操縱桿61,帶動定位柱72在定位槽71內滑動并滑動至定位槽71遠離副通道4的一端。同時擋板5也隨之轉動,擋板5遠離上料口22的側壁與換道口31遠離上料口22的側壁抵接。
在換向通道長度方向的兩側轉動連接有若干導輪8,導輪8的軸心線與換道輪51的軸心線平行,導輪8和換道輪51靠近遠離換向通道側壁的一側齊平,即與香腸抵接的周向側壁處沿著換向通道的長度方向是齊平的,不會干涉香腸在換向通道內順滑的移動。在換道口31處設置有電動推桿9,電動推桿9伸長將換道口31封閉,電動推桿9縮短將換道口31開啟。
相鄰導輪8之間的間隙小于香腸的直徑,相鄰換道輪51之間的間隙小于香腸的直徑,相鄰導輪8與換向輪51之間的間隙小于香腸的直徑,避免香腸卡進間隙中而無法正常下料。
其中,工人將待剪切的香腸串的端頭放入上料口22內,如圖6所示,此時擋板5與主通道3的側壁貼合,定位柱72位于定位槽71靠近副通道4的端頭,電動推桿9為伸長狀態,經過剪切裝置2剪切完畢的香腸從下料口21飛快的飛出,進入主通道3,由于導輪8是與主通道3轉動連接的,在香腸與導輪8抵接時,導輪8沿自身的軸心線轉動,減少導輪8與香腸的摩擦力,使得香腸快速的穿過主通道3,掉落至主通道3下方的接料箱12內,從主通道3的端頭正常下料。
當主通道3下方的接料箱12內的香腸接滿時,如圖7所示,電動推桿9縮短,工人手持操縱桿61,轉動轉軸6,定位柱72位于定位槽71遠離副通道4的端頭,擋板5與換道口31抵接,擋板5將主通道3封住,香腸運動至擋板5時無法繼續沿著主通道3運動,同步電機34驅動換道輪51轉動,香腸與換道輪51抵接后,由于自身從剪切裝置2獲得的速度和換道輪51的摩擦引導作用,香腸沿著擋板5運動至換道口31,從與換道口31相連的副通道4下料,掉入放置在副通道4端頭下方的接料箱12內,香腸完成換道的動作。此時工人對另一個已經裝滿香腸的接料箱12移走,并放置好空的接料箱12,然后通過操縱桿61將擋板5轉動至原有位置,香腸恢復從主通道3下料的動作,若發現副通道4下方的接料箱12需要更換,在香腸從主通道3進行下料時直接更換即可,不會影響香腸的下料效率。如此往復達到香腸下料時不需要停機的對香腸進行收集的效果。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 和圖9所示,在轉軸6上固接有轉動電機62。轉動電機62通過支板621和加強筋622固定在主通道3的頂壁上。
轉動電機62轉動帶動擋板5轉動。擋板5的轉動頻率和轉動角度均有工人通過操控驅動電機而確定。提高設備自動化程度,節省人力,達到香腸下料時不需要停機的對香腸進行收集的效果。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