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準機制明州仙茗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2011年,寧波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切實推進全市茶產業“一牌化”品牌建設工作的意見》(甬政辦發[2011]22號)文件,傾力打造全市統一品牌“明州仙茗”,為了規范明州仙茗的生產,寧波市林業局出臺了《關于推進明州仙茗優質茶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提出了明州仙茗優質茶指導性技術模式和保障措施。短短時間內,明州仙茗優質茶產量達到985噸,產值7826萬元。明州仙茗主導產品以一芽二葉至一芽三四葉茶鮮葉為原料,采用綠茶工藝加工,產品講究滋味、香氣和葉底嫩度,不講究葉底形狀和整碎度,具有香高味醇,耐沖泡,性價比高的特點。
明州仙茗主導產品從加工環節來看,基本局限于傳統的加熱方式、單機設備、加工模糊控制與憑經驗結合等粗放工藝,造成加工不穩定、批次品質不齊等現狀,不利于明州仙茗品牌的打造和市場建設。至今沒有一種精準控制能達到或超過機制明州仙茗的生產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精準機制明州仙茗加工方法,該方法標準化程度高,產品品質穩定,高效節能環保、有助于規模化生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精準機制明州仙茗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置于恒溫恒濕智能攤青室內,采用溫度20℃±2℃、濕度65°±2°,處理時間4.0h±2h,至攤青葉含水率為68%;
2)將步驟1)得到的茶葉用電磁滾筒殺青機殺青,溫度設定前段筒溫270℃±5℃、中段筒溫250℃±5℃、后段筒溫230℃±5℃,總殺青耗時為105s±5s,至含水率為58%;
3)將步驟2)得到的茶葉用回潮機回軟,攤放厚度≤10cm,回潮時間控制在2.0h±0.5h;
4)將步驟3)得到的茶葉利用揉捻分配模塊進行揉捻,按先輕揉、再重揉、再輕揉的次序操作,時間為25min±5min;
5)將步驟4)得到的茶葉用上料機輸送到電磁滾烘機初烘,筒體溫度為125℃±5℃,熱風溫度為105℃±5℃,時間為100s±10s,至含水率45%;
6)將步驟5)得到的茶葉用回潮機回軟,攤放厚度≤7cm,回軟時間控制在1.5h±0.5h;
7)將步驟6)得到的茶葉用雙鍋曲毫機做型,炒小鍋溫度為130℃±10、葉量為2kg±0.5kg、時間為25min±5min,炒大鍋溫度為100℃±10、投葉量為4kg±0.5 kg、時間為35min±5min,至蟠曲成形,含水率為20%;
8)將步驟7)得到的茶葉用翻版式回潮機回軟,攤放厚度≤5cm,回軟時間控制在40min±5 min;
9)將步驟8)得到的茶葉用燃油式烘干機足烘和提香,足烘溫度控制在110℃±5℃,時間為8min±2min;提香溫度控制在115℃±5℃,時間為8 min±2min,含水率≤5.5%,自然降溫;
10)將步驟9)得到的茶葉用茶葉風選機常溫下風選,剔除碎末、黃片和青張。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1)中溫度為20℃、濕度65o,處理時間為4.0h,至含水率68%。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2)采用的電磁滾筒殺青機為80型電磁滾筒殺青機,溫度設定為:前段筒溫270℃、中段筒溫250℃、后段筒溫230℃,總殺青耗時控制為105s,至含水率為58%。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3)采用的回潮機為20型網帶式回潮機,攤放厚度≤10cm,回潮時間為2.0h。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4)采用的揉捻分配模塊包括分配系統、6CR-55型方架式揉捻機、50型振動槽,先輕揉→再重揉→輕揉的次序操作,時間為25min。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5)采用的電磁滾烘機為80型燃油式電磁滾烘機,筒體溫度125℃,熱風溫度105℃,時間100s,至含水率45%。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6)采用的回潮機為20型翻版式回潮機,攤放厚度≤7cm,回軟時間為1.5h。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8)采用的燃油式烘干機為25型燃油式烘干機,足烘溫度為110℃,時間為8min;提香溫度為115℃,時間為8 min,至含水率≤5.5%。
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對攤青、殺青、揉捻、曲毫、烘干等設備、工藝的創新性銜接和運用,結合溫濕度調控、分段溫度設置、自動回軟控制、連續分配進料、恒溫烘干等最佳參數的應用,實現明州仙茗標準生產、節能環保的精準加工。與傳統加工工藝相比,本發明方法標準化程度高,產品品質穩定,高效節能環保、有助于規模化生產。本發明方法所制得的明州仙茗品質特點如下:外形卷曲如螺、綠翠勻整,高香持久,醇和回甘,湯色綠明亮,葉底綠亮,綜合品質超過單機產品,解決了目前明州仙茗生產過程中標準化程度不高、工藝效率低下、較多人為因素造成品質低下及成本較高的實質性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中所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解釋本發明而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限制。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中未具體闡述的方法步驟等一般屬于本領域的常規技術手段。
實施例1:
一種精準機制卷曲形優質綠茶加工所用鮮葉原料為:以一芽二葉為主的茶鮮葉160kg,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攤放在多層不銹鋼篩網(攤放厚度≤4cm),置于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恒溫恒濕智能攤青室內,設置溫度20℃、濕度65o,處理時間為4.5h±0.5 h,至鮮葉含水率68%左右;
2)將步驟1)得到的攤青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80型電磁滾筒殺青機殺青,設定前段筒溫270℃、中段筒溫250℃、后段筒溫230℃,總殺青耗時控制為107s±3s,至含水率58%;
3)將步驟2)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網帶式)回軟,攤放厚度≤10cm,回潮時間控制在2.2h±0.3h;
4)將步驟3)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揉捻分配系統(分配系統、6CR-55型方架式揉捻機、50型振動槽)進行揉捻,先輕揉→再重揉→輕揉的次序操作,先輕揉8 min,再重揉5 min,最后輕揉時間10min,程度初步卷成條;
5)將步驟4)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50型上料機輸送到80型電磁滾烘機(燃油式)初烘,筒體溫度溫度130℃,熱風溫度110℃,時間110s,至含水率45%;
6)將步驟5)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翻版式)回軟, 攤放厚度≤7cm,回軟時間控制在1.7h±0.3h;
7)將步驟6)得到的茶葉進行做型處理,用55型雙鍋曲毫機炒小鍋,溫度130℃、投葉量2kg、時間20min,用80型雙鍋曲毫機炒大鍋,溫度100℃、投葉量4kg、時間33min±3min,至蟠曲成形,含水率20%;
8)將步驟7)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翻版式)回軟, 攤放厚度≤5cm,時間38min±3min;
9)將步驟8)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5型燃油式烘干機足烘和提香,足烘溫度控制在112℃,時間為6min;提香溫度控制在118℃,時間為8min±2min,至含水率≤5.5%;
10)將步驟9)得到的茶葉用茶葉風選機常溫下風選,剔除碎末、黃片、青張等雜物后即完成。
將實施例1所得的明州仙茗與粗放加工的明州仙茗進行感官審評比較,從表1可以看出該方法加工的明州仙茗色澤翠綠、蟠曲勻齊,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香氣栗香高長,葉底黃綠明亮, 品質提高非常明顯,結果參見表1。
表1 不同工藝加工蟠曲形名優綠茶感官審評比較
實施例2:
一種精準機制卷曲形優質綠茶加工所用鮮葉原料為:以一芽三葉為主的茶鮮葉200kg,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攤放在多層不銹鋼篩網(攤放厚度≤4cm),置于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恒溫恒濕智能攤青室內,設置溫度20℃、濕度65o,處理時間為4.0h±0.5 h,至鮮葉含水率68%;
2)將步驟1)得到的攤青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80型電磁滾筒殺青機殺青,設定前段筒溫269℃、中段筒溫249℃、后段筒溫229℃,總殺青耗時控制為105s±3 s,含水率為58%;
3)將步驟2)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網帶式)回軟,攤放厚度≤8cm,回潮時間控制在2.0h±0.3 h;
4)將步驟3)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揉捻分配系統(分配系統、6CR-55型方架式揉捻機、50型振動槽)進行揉捻,先輕揉→再重揉→輕揉的次序操作,先輕揉10 min,再重揉8min,最后輕揉時間7min,程度初步卷成條;
5)將步驟4)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50型上料機輸送到80型電磁滾烘機(燃油式)初烘,筒體溫度125℃,熱風溫度105℃,時間100s,至含水率45%;
6)將步驟5)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翻版式)回軟, 攤放厚度≤5cm,回軟時間控制在1.5h±0.3h;
7)將步驟6)得到的茶葉進行做型處理,用55型雙鍋曲毫機炒小鍋,溫度120℃、投葉量2.5kg、時間25min,用80型雙鍋曲毫機炒大鍋,溫度100℃、投葉量5kg、時間35min±3 min,至蟠曲成形,含水率20%;
8)將步驟7)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翻版式)回軟, 攤放厚度≤5cm,時間40min±3 min;
9)將步驟8)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5型燃油式烘干機足烘和提香,足烘溫度控制在110℃,時間為8min;提香溫度控制在120℃,時間為8 min±2 min,至含水率≤5.5%;
10)將步驟9)得到的茶葉用茶葉風選機常溫下風選,剔除碎末、黃片、青張等雜物后即完成。
將實施例2所得的明州仙茗與粗放加工的明州仙茗進行感官審評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該方法加工的明州仙茗色澤翠綠、蟠曲勻齊,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香氣栗香高長,葉底黃綠明亮, 品質提高非常明顯,結果參見表2。
表2 不同工藝加工蟠曲形名優綠茶感官審評比較
實施例3:
一種精準機制卷曲形優質綠茶加工所用鮮葉原料為:以一芽四葉為主及同等嫩度對夾葉、單片鮮葉200kg,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攤放在多層不銹鋼篩網(攤放厚度≤4cm),置于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恒溫恒濕智能攤青室內,設置溫度22℃、濕度67o,處理時間為3.5h±0.5 h,至鮮葉含水率68%;
2)將步驟1)得到的攤青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80型電磁滾筒殺青機殺青,設定前段筒溫269℃、中段筒溫249℃、后段筒溫229℃,總殺青耗時控制為103s±3 s,含水率為58%;
3)將步驟2)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網帶式)回軟,攤放厚度≤8cm,回潮時間控制在2.2h±0.3 h;
4)將步驟3)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揉捻分配系統(分配系統、6CR-55型方架式揉捻機、50型振動槽)進行揉捻,先輕揉→再重揉→輕揉的次序操作,先輕揉10 min,再重揉10min,最后輕揉時間10min,程度初步卷成條;
5)將步驟4)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50型上料機輸送到80型電磁滾烘機(燃油式)初烘,筒體溫度125℃,熱風溫度110℃,時間8min±2 min,至含水率45%;
6)將步驟5)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翻版式)回軟, 攤放厚度≤2cm,回軟時間控制在1.7h±0.3h;
7)將步驟6)得到的茶葉進行做型處理,用55型雙鍋曲毫機炒小鍋,溫度120℃、投葉量2.5kg、時間30min,用80型雙鍋曲毫機炒大鍋,溫度100℃、投葉量5kg、時間37min±3 min,至蟠曲成形,含水率20%;
8)將步驟7)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0型回潮機(翻版式)回軟, 攤放厚度≤5cm,時間42min±3 min;
9)將步驟8)得到的茶葉用寧波市姚江源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25型燃油式烘干機足烘和提香,足烘溫度控制在108℃,時間為10min;提香溫度控制在120℃,時間為8 min±2 min,至含水率≤5.5%;
10)將步驟9)得到的茶葉用茶葉風選機常溫下風選,剔除碎末、黃片、青張等雜物后即完成。
將實施例3所得的明州仙茗與粗放加工的明州仙茗進行感官審評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該方法加工的明州仙茗色澤翠綠、蟠曲勻齊,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香氣栗香高長,葉底黃綠明亮, 品質提高非常明顯,結果參見表3。
表3 不同工藝加工蟠曲形名優綠茶感官審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