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時有嚼勁,營養容易吸收,帶有荔枝口味、不易上火的魚糜復合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魚糜制品由于具有低脂肪、不含膽固醇、易于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等優點,近年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自2001年以來我國的魚糜制品年產量以20%以上的增長率遞增。然而,目前的魚糜制品主要是以火鍋料作為市場定位,常見品種有魚丸、蟹肉棒、魚卷等,品種較為單一。而且,在傳統魚糜制品加工過程中,水煮、蒸、烤、炸等高溫加熱操作是使蛋白質凝膠變性的關鍵步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食用時有嚼勁,營養容易吸收,帶有荔枝口味、不易上火的魚糜復合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魚糜復合食品,包括如下組分:帶殼荔枝、魚肉、荸薺和調味劑,其中,以質量份數計,包括帶殼荔枝20-30份、魚肉90-120份、荸薺30-50份和調味劑5-10份。
進一步的,其中,還包括蛋清。
一種魚糜復合食品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將帶殼荔枝清洗,果肉、果核與果殼分離;將果殼曬干備用,將果肉榨汁,噴霧制成粉;
第二步:在魚肉洗清后,在4~10℃下斬拌擂潰混合均勻;在經空擂后的魚糜中加入食鹽,在4~10℃下捶打,后由密封袋包裹,置于冰水中冷卻;
第三步:荸薺帶皮置于荔枝殼上燒烤后,去皮,將荸薺肉切塊;
第四步:將第二步的魚糜和第三步的荸薺肉均勻混合,混合過程中撒入第一步的荔枝粉;
第五步:魚糜經過成型,加熱,使魚糜發生凝膠化;
第六步:將魚糜制品密封包裝后在4~10℃下冷藏,制備成魚糜制品。
進一步的,第二步斬拌擂潰混合中加入蛋清。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嚼勁更好,且口味獨特;二是荔枝利用率高,不會造成資源浪費;三是口感好,方便攜帶和食用,而且清熱;四是荸薺和荔枝混合,荸薺有效預防荔枝的上火。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本發明:魚糜復合食品,包括如下組分:帶殼荔枝、魚肉、荸薺和調味劑,其中,以質量份數計,包括帶殼荔枝20-30份、魚肉90-120份、荸薺30-50份和調味劑5-10份。
魚糜復合食品,其中,還包括蛋清。
一種魚糜復合食品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將帶殼荔枝清洗,果肉、果核與果殼分離;將果殼曬干備用,將果肉榨汁,噴霧制成粉;
第二步:在魚肉洗清后,在4~10℃下斬拌擂潰混合均勻;在經空擂后的魚糜中加入食鹽,在4~10℃下捶打,后由密封袋包裹,置于冰水中冷卻;
第三步:荸薺帶皮置于荔枝殼上燒烤后,去皮,將荸薺肉切塊;
第四步:將第二步的魚糜和第三步的荸薺肉均勻混合,混合過程中撒入第一步的荔枝粉;
第五步:魚糜經過成型,加熱,使魚糜發生凝膠化;
第六步:將魚糜制品密封包裝后在4~10℃下冷藏,制備成魚糜制品。
一種魚糜復合食品的制作方法,第二步斬拌擂潰混合中加入蛋清。
雖然本發明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實施例的描述,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出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