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誘食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誘食劑指用于改善飼料適口性、增進飼養動物食欲的添加劑。飼料營養、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是保證畜禽健康生長和高效生產的三個要素。然而飼料界人士所關注的主要是飼料中的養分含量如何滿足畜禽的營養需要量而常常忽視隱含于兩者之間的一個關鍵因素——采食量。大量研究表明:飼料轉化效率、動物生長潛能發揮、生產繁殖性能都與采食量密切相關,而飼料的適口性又影響著采食量,實際上任何配方都是以一定的采食量為基礎設計的,飼料適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勢必影響攝入養分的總量,無疑也會影響到飼料的效果。在畜牧生產中,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不僅要求保證日糧中的營養物質,還要求飼料有良好的適口性和足夠的采食量,才能保證畜禽對養分的總需求,因此,人們通常在飼料中加入誘食劑以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從而提高畜禽的采食量。飼用誘食劑是由刺激味覺成分和輔助制劑組成的,因飼用動物的生活環境、生理特點、感受器官及味道的傳播介質不同而有所區別。飼用誘食劑的作用對象是動物,不同家畜、家禽不僅口味喜好常常相差甚遠,同時感官靈敏度對某味道的生理閾值也差別很大,而現有的誘食劑仍然存在不滿足動物自身偏好風味的問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采食;輔助制劑雖不是誘食劑的有效成分,它的品種選擇和比重、粒度等理化性質不僅會影響吸附平衡和穩定性,還會影響在摻入飼料時的均勻程度,而其摻入的均勻程度將會影響采食量。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不足,提供一種模擬純正奶粉風味的誘食劑,改善和協調飼料風味、提高飼料適口性。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誘食劑的制備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誘食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組成的各原料組分:奶油內酯5~150份,綿糖5~80份,果糖5~80份,脂肪酶0.5~10份,乙基麥芽酚0.5~20份,載體300~1200份。其中,所述奶油內酯基本上由1~5‰脂肪酶和余量的黃油酯化反應制得。所述載體包括二氧化硅、葡萄糖、石粉中一種或幾種。本發明采用奶油內酯作為誘食劑中的刺激味覺成分,并采用上述配比,符合動物的嗅覺、味覺偏好和胃腸道特點,能夠有效吸引動物采食和促進胃腸道吸收。黃油和脂肪酶經過酯化反應,使其中的奶香氣味得到更好的釋放,有利于減少黃油的用量,而且其味道更加符合動物的嗅覺和味覺偏好,經過反應黃油中的脂肪成分被脂肪酶酶解,有利于促進動物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料肉比。各原料經過脂肪酶的發酵作用,使得誘食劑具有純正的奶粉氣味。乙基麥芽酚的加入進一步改善和增強誘食劑的奶香味使其味道更接近動物的偏好,且能延長誘食劑的儲存期。綿糖和果糖作為天然甜味成份,口感純正,綿糖顆粒小、水分多、溶化快,在單位面積舌部味蕾上糖分濃度高,味覺感到的甜度大,果糖甜度高,二者與乙基麥芽酚之間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綿糖和果糖的甜味可以掩蓋乙基麥芽酚微苦、微辣、發澀的味道,于此同時乙基麥芽酚又對含有綿糖和果糖成分的誘食劑起著增甜作用,總體甜度大約相當于蔗糖甜度的350倍,符合動物的嗅覺和味覺偏好,大大提高動物的采食量,降低飼料成本。另外,果糖具有良好的吸濕性,有利于誘食劑的保存。優選地,所述誘食劑包括下述重量份組成的各原料組分:奶油內酯10~100份,綿糖10~50份,果糖10~50份,酶1~5份,乙基麥芽酚1~10份,載體500~900份。一種制備所述誘食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脂肪酶和黃油酯化反應制得奶油內酯;s2.將步驟s1制得奶油內酯和除載體外的其他原料恒溫攪拌混合后密閉放置陳化;s2.用載體對步驟s2陳化后的混合物進行混合吸附,得誘食劑。本發明先將除載體外的原料攪拌混合密閉放置陳化后再用載體對其進行吸附,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均勻性,使得每顆誘食劑的香味均勻,從而使加入本發明誘食劑的飼料的誘食效果更佳。進一步地,步驟s1中,酯化反應在50~70℃反應6~8h,有利于促進脂肪酶與黃油之間的酯化反應,促進香氣的釋放,減少奶油內酯的用量,既提高了采食量又有利于節約成本,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步驟s2中,將除載體外的原料按照先固體后液體的順序投料混合。由于固體溶解需要時間,所以需要按照先固體后液體的順序投料,固體原料溶解后與液體原料液液相融,有利于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勻。步驟s2中,恒溫攪拌混合4~10h。原料攪拌混合過程中奶油內酯與酶進行發酵,為了發酵完全,攪拌時間不宜過短;攪拌時間過長一方面延長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成本,另一方面發酵完成后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陳化,攪拌不利于陳化的進行。步驟s2中,均勻混合完畢后將混合物密閉放置陳化12h以上。混合完畢后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陳化,除去沉淀中包藏的雜質,時間過短不利于雜質的去除。步驟s3中,先用10~70wt%的載體對步驟s1得到的陳化后的混合物進行混合吸附,再用余下的載體進行二次混合,完成混合后即得誘食劑。步驟s3中,先用10~70wt%的載體對步驟s1得到的陳化后的混合物進行混合吸附2~10min,再用余下的載體進行二次混合5~10min。為了使陳化后的液體混合物與載體均勻混合,混合過程分兩次進行,使得混合更為均勻,降低變異系數。步驟s3中,完成混合后振動過篩得誘食劑。混合物與載體混合后振動過篩,避免剛剛生產出來的誘食劑顆粒之間發生粘結,從而提高其與飼料混合的均勻程度,進而增加動物采食量,提高增重,提高飼料利用率,給養殖場降低飼料成本,提高效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奶油內酯作為誘食劑中的刺激味覺成分,并采用上述配比,符合動物的嗅覺、味覺偏好和胃腸道特點,能夠有效吸引動物采食和促進胃腸道吸收。奶油內酯經過與酶的發酵作用,使得誘食劑具有純正的奶粉氣味,添加入飼料中,改善和協調飼料風味,提高飼料適口性,引誘動物采食,明顯增加采食量,提高增重,采用本發明的誘食劑時不需要添加味精類、奶味類、甜味類產品,同時給飼料廠及養殖場降低飼料成本,提高效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誘食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奶油內酯55份,綿糖30份,果糖30份,酶3份,乙基麥芽酚5.5份,載體700份。其中,所述奶油內酯基本上由3‰脂肪酶和余量的黃油酯化反應制得。所述載體包括二氧化硅、葡萄糖、石粉。所述的誘食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脂肪酶和黃油在60℃下酯化反應7h制得奶油內酯;s2.按所述配比備好原料,將步驟s1制得的奶油內酯和除載體外的其他原料按照先固體后液體的順序投入反應釜中,恒溫攪拌混合7h,均勻混合完畢后將混合物密閉放置陳化12h;s2.先用40wt%的載體對步驟s1陳化后的混合物進行混合吸附6min,再用余下的載體進行二次混合7.5min,完成混合后放料并經振動篩過篩得誘食劑。實施例2本實施例除了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誘食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奶油內酯10份,綿糖10份,果糖10份,酶1份,乙基麥芽酚1份,載體500份。實施例3本實施例除了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誘食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奶油內酯100份,綿糖50份,果糖50份,酶5份,乙基麥芽酚10份,載體900份。實施例4本實施例除了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誘食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奶油內酯5份,綿糖5份,果糖5份,酶0.5份,乙基麥芽酚0.5份,載體300份。實施例5本實施例除了各原料組分的重量份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誘食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奶油內酯150份,綿糖80份,果糖80份,酶10份,乙基麥芽酚20份,載體1200份。實施例6本實施例除了載體的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載體包括二氧化硅、葡萄糖。實施例7本實施例除了載體的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載體包括二氧化硅、石粉。實施例8本實施例除了載體的組成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載體包括葡萄糖、石粉。實施例9本實施例除了奶油內酯反應原料的比例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奶油內酯基本上由1‰脂肪酶和余量的黃油酯化反應制得。實施例10本實施例除了奶油內酯反應原料的比例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所述奶油內酯基本上由5‰脂肪酶和余量的黃油酯化反應制得。實施例11本實施例除了誘食劑的制備步驟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s1.將脂肪酶和黃油在50℃下酯化反應6h制得奶油內酯;s2.按所述配比備好原料,將步驟s1制得的奶油內酯和除載體外的其他原料按照先固體后液體的順序投入反應釜中,恒溫攪拌混合4h,均勻混合完畢后將混合物密閉放置陳化10h以上;s3.先用10wt%的載體對步驟s2陳化后的混合物進行混合吸附2min,再用余下的載體進行二次混合10min,完成混合后放料并經振動篩過篩得誘食劑。實施例12本實施例除了誘食劑的制備步驟不同外,其他同實施例1。s1.將脂肪酶和黃油在70℃下酯化反應8h制得奶油內酯;s2.按所述配比備好原料,將步驟s1制得的奶油內酯和除載體外的其他原料按照先固體后液體的順序投入反應釜中,恒溫攪拌混合10h,均勻混合完畢后將混合物密閉放置陳化15h;s3.先用70wt%的載體對步驟s2陳化后的混合物進行混合吸附10min,再用余下的載體進行二次混合5min,完成混合后放料并經振動篩過篩得誘食劑。試驗方法1、方法:挑選品種相同、體重相近、52天齡的健康外三元仔豬112頭,隨機分成14個組,包括13個試驗組和1個空白對照組,每組8頭豬,在試驗組1的飼料中添加實施例1的誘食劑,在試驗組2的飼料中添加實施例2的誘食劑,以此類推,在試驗組3~13中分別添加實施例3~13的誘食劑,空白對照組不添加誘食劑。誘食劑的添加量為500g/噸,試驗進行3周。2.試驗結果始重/kg終重/kg日均增重/g日均采食量/g料肉比(f/g)試驗組129.9350.68987.791941.311.97試驗組231.3251.60965.351918.291.99試驗組330.5450.74961.831902.491.98試驗組430.6050.20933.331903.632.04試驗組529.7549.73951.401917.012.01試驗組630.9651.50978.281962.102.01試驗組730.7250.60946.841919.062.03試驗組831.2851.04941.101963.912.09試驗組930.2249.30908.421871.812.06試驗組1030.5149.86921.631886.992.05試驗組1130.4449.61912.891902.072.08試驗組1230.3350.41956.321938.742.03對照組30.6646.76766.671706.262.23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本發明中實施例1~13的誘食劑對仔豬采食量的提高具有明顯的貢獻,添加了實施例1~13誘食劑的試驗組的仔豬的日均采食量明顯優于對照組,日均增重和料肉比也具有明顯優勢,在促進仔豬采食的同時也促進了飼料的消化利用,提高養殖效益。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