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加工生產領域,特別是茶餅的制造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茶餅,顧名思義就是將茶葉通過蒸、壓等典型工藝過程加工而成的圓餅狀的茶葉。傳統的緊壓茶制作都是通過手工生產或者機械輔助的半自動化生產實現的,這樣的生產方式勞動量大、勞動強度高、人力投入量大、生產成本高且生產效率十分的低下。雖然現有技術中有存在茶餅的自動加工設備(如中國專利申請,公開號為:cn105660904a),但是這些設備的自動化效率不高,而且茶餅的成型精度控制差,往往無法達到精準落料,從而導致制造出來的茶餅重量產次不齊,而且生產效率也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精準的茶餅自動加工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茶餅自動壓制系統,包括有機架,包括有送料裝置、配送裝置與壓制裝置;所述送料裝置包括集料框、提升機構與落料機構,所述落料機構包括有集料斗、過渡斜板、傳送槽以及稱料斗,所述集料斗與提升機構連接,所述過渡斜板傾斜的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傳送槽的底面與水平面平行,所述集料斗位于傳送槽的后方,所述過渡斜板連通所述的集料斗與傳送槽,所述傳送槽的下方設有震動盤,所述稱料斗位于傳送槽的最前端的正下方;所述配送裝置包括有轉軸與多個配送架,所述壓制裝置包括有左壓制機構、右壓制機構與中央分度機構,所述左壓制機構與右壓制機構鏡像對稱,所述中央分度機構位于左壓制機構與右壓制機構的中間,所述中央分度機構包括有平臺、第一轉臂與第二轉臂,所述第一轉臂與第二轉臂的末端均與平臺鉸接,所述第一轉臂與第二轉臂的前端均設有抓取機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送槽的內側兩端均為圓弧過渡;所述傳送槽的上部安裝有均分機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均分機構包括有圓輥、驅動單元,所述圓輥的外周設有多根凸條,所驅動單元與圓輥驅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落料機構包括有多組,所述落料機構與提升機構之間包括有分撥料斗,所述分撥料斗與機架鉸接,所述分撥料斗的首端與提升機構銜接,所述分撥料斗的末端可與任意一組落料機構銜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轉臂與第二轉臂的中部的底面設有滾珠,所述平臺呈盤形,所述滾珠與平臺抵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所述多個配送架均勻地圓周分布在轉軸上;所述配送架包括有基板、集料筒與閘板,所述集料筒固定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基板包括有通孔,所述集料筒的下方與通孔對應,所述閘板安裝在基板的通孔的下表面,所述閘板與基板滑動連接,所述基板上設有兩條以上的滑軌,所述閘板與滑軌滑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將傳統的垂直落料方式,改為水平的震動落料方式,使得單位時間的落料重量更輕,從而提高了落料的精度,而且采用本結構的送料方式,茶葉的流失率更低,更多的茶葉能被制造成成品,減少了茶葉的損耗;而為了提高制造效率,本發明采用的雙工位壓制機構,兩個壓制機構交錯進行茶餅的壓制,提高了成型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送料裝置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配送裝置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壓制裝置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圖3,一種茶餅自動壓制系統,包括有機架,包括有送料裝置1、配送裝置2與壓制裝置3;所述送料裝置1包括集料框11、提升機構12與落料機構13,所述落料機構13包括有集料斗131、過渡斜板132、傳送槽133以及稱料斗134,所述集料斗131與提升機構12連接,所述過渡斜板132傾斜的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傳送槽133的底面與水平面平行,所述集料斗131位于傳送槽133的后方,所述過渡斜板132連通所述的集料斗131與傳送槽133,所述傳送槽133的下方設有震動盤,所述稱料斗134位于傳送槽133的最前端的正下方;所述配送裝置2包括有轉軸21與多個配送架22,所述壓制裝置3包括有左壓制機構31、右壓制機構32與中央分度機構33,所述左壓制機構31與右壓制機構32鏡像對稱,所述中央分度機構33位于左壓制機構31與右壓制機構32的中間,所述中央分度機構33包括有平臺、第一轉臂331與第二轉臂332,所述第一轉臂331與第二轉臂332的末端均與平臺鉸接,所述第一轉臂331與第二轉臂332的前端均設有抓取機構33。工作的時候,茶葉首先成堆導入在集料框中,然后有序小量地被提升機構送到集料斗,然后從集料斗經過過渡斜板,均勻地撒落在傳送槽中,然后在傳送槽中被振動盤精準地送入到稱料斗,當然,通過控制振動盤的振動頻率可以有效地控制落料的速度,通過先快后慢的落料方式,可以既快又準地實現茶葉稱重。茶葉在稱重后由配送裝置轉運到壓制裝置,由第一轉臂或第二轉臂將裝有茶葉的料筒送入左壓制機構31或右壓制機構32進行茶餅的壓制;而由于稱量的效率一般要比壓制的效率高,所以通過兩個壓制機構應對,保持生產節拍的快速進行。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傳送槽133的內側兩端均為圓弧過渡;所述傳送槽133的上部安裝有均分機構135。由于茶葉在傳送槽中是水平移動的,容易與傳送槽的內壁產生摩擦,從而導致堆積一起,通過將傳送槽的內側倒了圓弧,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的情況出現。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均分機構135包括有圓輥、驅動單元,所述圓輥的外周設有多根凸條,所驅動單元與圓輥驅動連接。通過均分機構可以使得茶葉在傳送槽中進一步得到均化,精度更高。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落料機構13包括有多組,所述落料機構13與提升機構12之間包括有分撥料斗,所述分撥料斗與機架鉸接,所述分撥料斗的首端與提升機構12銜接,所述分撥料斗的末端可與任意一組落料機構13銜接。為了提高落料的效率,所述的落料機構可以有多組,而多組的落料機構由同一個提升機構供料,由于多個落料機構包括有多個的集料斗,所以通過一個分撥料斗將提升機構中的茶葉分撥到不同的集料斗中去,加快了落料的效率。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轉臂331與第二轉臂332的中部的底面設有滾珠,所述平臺呈盤形,所述滾珠與平臺抵接。由于轉臂的前端負重,單靠后端的鉸接難以維持轉臂的穩定。所以通過在中部加設滾珠,利用滾珠與平臺的接觸,提供轉臂的支撐。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還所述多個配送架22均勻地圓周分布在轉軸21上;所述配送架22包括有基板、集料筒與閘板,所述集料筒固定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基板包括有通孔,所述集料筒的下方與通孔對應,所述閘板安裝在基板的通孔的下表面,所述閘板與基板滑動連接,所述基板上設有兩條以上的滑軌,所述閘板與滑軌滑動連接。工作的時候,茶葉從稱量工序會轉運到壓制工序,此時利用配送架將裝有茶葉的集料筒轉動一定的角度進行配送,當到了下一個工序后,通過打開閘門,使得茶葉落入到下一個工序中,從而提高了配送效率。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