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豆制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豆制品加工設備的氣動壓豆渣裝置。
背景技術: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數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漿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中國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制品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各種豆類創制了許多影響深遠,廣為流傳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絲,腐乳,豆漿,豆豉,醬油,豆芽,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美食。
豆制品的營養價值:
豆類加工成豆腐后,因制作時使用鹽鹵,從而增加了鈣、鎂等無機鹽的含量,適合于缺鈣患者食用。
豆制品是大豆經加工制成的,如豆腐、豆腐絲、豆腐干、豆漿、豆腐腦、腐竹、豆芽菜等。因大豆經過加工,不僅蛋白質含量不減,而且還提高了消化吸收率。同時,各種豆制品美味可口,促進食欲,豆芽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在缺菜的冬春季節可起調劑作用。
豆制品的營養主要體現在其豐富蛋白質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與動物蛋白相似,同樣也含有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含有維生素bl、b2和纖維素。而豆制品中卻不含膽固醇,因此,有人提倡肥胖、動脈硬化、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多吃豆類和豆制品。
對健康群體而言,營養來源單一是不可取的,豆制品可以做為蛋白質的來源之一。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4年10月,金盾出版社出版,書名為:《豆制品加工技藝》,作者:趙齊川,《豆制品加工技藝》傳授了80多種傳統豆制品和19種新興豆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還介紹了一些豆制品的家庭及手工生產的簡易方法和若干名優產品的制作技藝。
目前,市面上的豆制品加工設備在加工時豆渣和豆漿的分離十分困難,豆渣過濾慢,而且大部分過濾豆渣的裝置只能過濾豆渣,而沒有壓豆渣裝置和照明裝置,功能單一,加工效率低,使用不方便,實用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功能多,豆渣過濾效率,照明效果好高且實用性好的豆制品加工設備的氣動壓豆渣裝置。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豆制品加工設備的氣動壓豆渣裝置,包括豆渣精過濾裝置,所述豆渣精過濾裝置上端設置有氣動裝置,所述豆渣精過濾裝置包括不銹鋼罐體,不銹鋼精過濾網和氣缸固定架,所述不銹鋼罐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水口,不銹鋼罐體左右兩側面與氣缸固定架下端焊接固定,不銹鋼精過濾網嵌入式設置在不銹鋼罐體內,所述氣動裝置上端可拆卸安裝在氣缸固定架上;所述氣動裝置包括氣缸和壓板,所述氣缸的活塞桿朝下設置,壓板的上端面與氣缸的活塞桿焊接固定,通過氣缸的活塞桿伸長使得壓板向下運動,并使壓板逐漸壓緊不銹鋼精過濾網的上端面;所述氣缸固定架上可拆卸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和第二照明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豆渣精過濾裝置對豆渣進行過濾,且采用氣動裝置,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豆渣過濾效果好;第一照明裝置和第二照明裝置在工作時提供照明,使得照明效果好,工作方便;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功能多,實用性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不銹鋼精過濾網的下端設置有多個不銹鋼支架,每根不銹鋼支架的上端均一體設置有一塊定位板,每塊定位板上端面均與不銹鋼精過濾網的下端面焊接固定。通過本設置,不銹鋼精過濾網支撐效果好,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不銹鋼罐體左上端設置有豆渣進料導向裝置,所述豆渣進料導向裝置右下端與不銹鋼罐體的外表面焊接固定,且豆渣進料導向裝置內設置有豆渣導向滑槽,所述豆渣導向滑槽與不銹鋼罐體內的腔體連通。通過本設置,結構設置更加合理,豆渣放入不銹鋼罐體操作方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照明裝置設置在豆渣進料導向裝置的正上方,且第一照明裝置包括第一燈座和第一led照明燈,所述第一led照明燈與第一燈座通過螺釘連接固定,所述第一燈座與氣缸固定架的左端面通過螺釘連接固定。通過本設置,第一照明裝置簡單,位置設置合理,照明效果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氣缸固定架包括左豎支架、右豎支架和橫梁,所述左豎支架下端與不銹鋼罐體左端面焊接固定,右豎支架下端與不銹鋼罐體的右端面焊接固定,且左豎支架和右豎支架等高設置,左豎支架和右豎支架上端均與橫梁的底面焊接固定;所述橫梁的下端面中部焊接有氣缸定位架,所述氣缸與氣缸定位架通過螺釘連接固定。通過本設置,氣缸固定架結構設置合理,結構簡單,連接可靠。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照明裝置安裝在左豎支架的右端面上,且第二照明裝置包括第二燈座、蛇皮管和第二led照明燈,所述第二燈座與左豎支架的右端面通過螺釘連接固定,蛇皮管一端與第二燈座焊接固定,蛇皮管另一端與第二led照明燈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或焊接固定。通過本設置,第二照明裝置結構設置合理,蛇皮管能夠任意彎曲,調節照射角度操作方便,照明效果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蛇皮管為不銹鋼蛇皮管,蛇皮管的直徑為0.4—2cm,蛇皮管的長度為5-30cm。通過本設置,蛇皮管尺寸設置合理,使用方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燈座的前端面上設置有開關安裝槽,所述開關安裝槽內嵌入式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led照明燈啟閉的按鈕開關。通過本設置,按鈕開關設置合理,第二led照明燈啟閉操作方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壓板由304不銹鋼材料制造而成,且壓板的厚度為1—5cm。通過本設置,壓板設置合理,工作可靠,安全衛生,使用壽命長。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壓板的上端面與氣缸的活塞桿之間焊接有若干塊加強板,且加強板均為不銹鋼材質。通過本設置,壓板工作更加可靠,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設置更加合理,豆渣精過濾裝置對豆渣進行過濾,且采用氣動裝置壓豆渣,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豆渣過濾效果好;第一照明裝置和第二照明裝置在工作時提供照明,使得照明效果好,工作方便;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功能多,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i部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豆制品加工設備的氣動壓豆渣裝置,包括豆渣精過濾裝置1,所述豆渣精過濾裝置1上端設置有氣動裝置2,所述豆渣精過濾裝置1包括不銹鋼罐體11,不銹鋼精過濾網12和氣缸固定架3,所述不銹鋼罐體11的底部設置有出水口111,不銹鋼罐體11左右兩側面與氣缸固定架3下端焊接固定,不銹鋼精過濾網12嵌入式設置在不銹鋼罐體11內,所述氣動裝置2上端可拆卸安裝在氣缸固定架3上;所述氣動裝置2包括氣缸21和壓板22,所述氣缸21的活塞桿朝下設置,壓板22的上端面與氣缸21的活塞桿焊接固定,通過氣缸21的活塞桿伸長使得壓板22向下運動,并使壓板22逐漸壓緊不銹鋼精過濾網12的上端面;所述氣缸固定架3上可拆卸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4和第二照明裝置5。
作為優選的,所述壓板22由304不銹鋼材料制造而成,且壓板22的厚度為1—5cm。
所述壓板22的上端面與氣缸21的活塞桿之間焊接有若干塊加強板23,且加強板23均為不銹鋼材質。加強板23的數量設置2塊以上。
為使本發明結構更加合理,作為優選的,本實施例所述不銹鋼精過濾網12的下端設置有多個不銹鋼支架6,每根不銹鋼支架6的上端均一體設置有一塊定位板61,每塊定位板61上端面均與不銹鋼精過濾網12的下端面焊接固定。
所述不銹鋼罐體11左上端設置有豆渣進料導向裝置7,所述豆渣進料導向裝置7右下端與不銹鋼罐體11的外表面焊接固定,且豆渣進料導向裝置7內設置有豆渣導向滑槽71,所述豆渣導向滑槽71與不銹鋼罐體11內的腔體連通。
所述第一照明裝置4設置在豆渣進料導向裝置7的正上方,且第一照明裝置4包括第一燈座41和第一led照明燈42,所述第一led照明燈42與第一燈座41通過螺釘連接固定,所述第一燈座41與氣缸固定架3的左端面通過螺釘連接固定。
所述氣缸固定架3包括左豎支架31、右豎支架32和橫梁33,所述左豎支架31下端與不銹鋼罐體11左端面焊接固定,右豎支架32下端與不銹鋼罐體11的右端面焊接固定,且左豎支架31和右豎支架32等高設置,左豎支架31和右豎支架32上端均與橫梁33的底面焊接固定;所述橫梁33的下端面中部焊接有氣缸定位架34,所述氣缸21與氣缸定位架34通過螺釘連接固定。
所述第二照明裝置5安裝在左豎支架31的右端面上,且第二照明裝置5包括第二燈座51、蛇皮管52和第二led照明燈53,所述第二燈座51與左豎支架31的右端面通過螺釘連接固定,蛇皮管52一端與第二燈座51焊接固定,蛇皮管52另一端與第二led照明燈53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或焊接固定。
所述蛇皮管52為不銹鋼蛇皮管,蛇皮管52的直徑為0.4—2cm,蛇皮管52的長度為5-30cm。
所述第二燈座51的前端面上設置有開關安裝槽,所述開關安裝槽內嵌入式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led照明燈53啟閉的按鈕開關54。
實際應用時,豆渣精過濾裝置對豆渣進行過濾,且采用氣動裝置壓豆渣,自動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豆渣過濾效果好;第一照明裝置和第二照明裝置在工作時提供照明,使得照明效果好,工作方便;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功能多,實用性好。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圖中附圖標記:豆渣精過濾裝置1、氣動裝置2、氣缸固定架3、第一照明裝置4、第二照明裝置5、不銹鋼支架6和豆渣進料導向裝置7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