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輥壓式肉糜機。
背景技術:
棒打牛肉丸子是中國傳統美食,爽口勁道彈性大。食材牛肉糜的加工需要靠人工用鐵棒或實木棍棒連續不斷的擊打而成,效率低。還有人采用空氣錘來代替人工操作,存在體積偏大,噪音大的缺陷。設計一款體積小且經濟實用的肉糜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及的靠人工和空氣錘捶打牛肉糜存在的效率低、體積偏大,噪音大的缺陷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出一種自動輥壓且體積小,噪音小,效率高的輥壓式肉糜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輥壓式肉糜機,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肉糜機主機和設置在底座上驅動肉糜機主機動作的驅動機構;
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的右端;
肉糜機主機設置在底座的左端,肉糜機主機包括滾筒,滾筒通過滾筒支座設置在底座上且滾筒的滾筒軸線水平,滾筒左端面可拆卸式設置左端板,滾筒右端面固定設置右端板;在滾筒的滾筒軸線處設置轉軸且轉軸右端伸出滾筒的右端板連接驅動機構;在轉軸上通過套筒固定設置兩根平行的支架,在兩根支架的兩端關于轉軸對稱設置第一銷軸,在第一銷軸兩端均轉動設置擺動臂,兩個擺動臂平行設置,在兩個擺動臂的自由端通過第二銷軸轉動設置輥子;在第一銷軸套裝有至少一個的扭簧,扭簧的一端卡在套筒上,另一端卡在桿上,桿設置兩個擺動臂之間且桿位于輥子與第一銷軸之間;在兩根平行的支架上設置有不斷翻動肉糜便于輥壓的刮板。
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輥壓式肉糜機還包括豎直設置在底座上的立板,立板位于肉糜機主機與驅動機構之間,轉軸通過軸承支撐于立板上。立板的設計,提高了轉軸傳動過程中的穩定性能。
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驅動機構包括通過電機座設置在底座上的減速電機,減速電機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連接轉軸的端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輥壓式肉糜機,自動輥壓且體積小,噪音小,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輥壓式肉糜機的總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為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加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1和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描述。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輥壓式肉糜機,包括底座1、設置在底座1上的肉糜機主機和設置在底座1上驅動肉糜機主機動作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1的右端;驅動機構包括通過電機座2設置在底座1上的減速電機3,減速電機3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連接轉軸6的端部,減速電機3通過電機座2固定安裝在底座1的右邊;減速電機3與滾筒5為同軸安裝。肉糜機主機設置在底座1的左端。
如圖1所示,肉糜機主機包括滾筒5,滾筒5通過滾筒支座15設置在底座1上且滾筒5的滾筒軸線水平,滾筒5左端面可拆卸式設置左端板,左端板通過蝶型螺母可拆卸式設置在滾筒5左端面上;滾筒5右端面固定設置右端板;左右端板作用是在輥壓肉糜時使肉糜不至于流出滾筒外。在滾筒5的滾筒軸線處設置轉軸6且轉軸6右端伸出滾筒5的右端板連接驅動機構;在轉軸6上通過套筒固定設置兩根平行的支架13,在兩根支架的兩端關于轉軸6對稱設置第一銷軸12,在第一銷軸12兩端均轉動設置擺動臂10,兩個擺動臂10平行設置,在兩個擺動臂10的自由端通過第二銷軸9轉動設置輥子8;在第一銷軸12套裝有至少一個的扭簧7,如圖1中,在第一銷軸12套裝有兩個的扭簧7且兩個的扭簧7分別位于第一銷軸12的兩端部;擺動臂10在彈簧7的作用下始終處于向外展開狀態,使輥子8始終壓在滾筒5的內壁上。扭簧7的一端卡在套筒上,另一端卡在桿11上,桿11設置兩個擺動臂10之間且桿11位于輥子8與第一銷軸12之間;在兩根平行的支架13上設置有不斷翻動肉糜便于輥壓的刮板14;刮板14通過臂固定聯接在支架13上,隨轉軸6一起轉動,不斷翻動肉糜便于輥壓,使肉糜不會板結在滾筒5內壁上。
如圖1所示,立板4固定安裝在底座1上,立板4位于肉糜機主機與驅動機構之間,轉軸6通過軸承支撐于立板4上。
本輥壓式肉糜機的動作過程:
將肉切成幾塊,置于滾筒5內,蓋上左端板,啟動減速電機3,減速電機3通過聯軸器驅動轉軸6轉動,支架13通過擺動臂10帶動輥子8轉動,輥子8在扭簧7和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斷輥壓滾筒5內的肉,刮板14不斷翻動肉糜,輥子8將肉塊輥壓成肉糜。關閉電機,松開蝶型螺母,打開左端板,刮出肉糜。
本輥壓式肉糜機體積小,噪音小,效率高。
凡本發明說明書中未作特別說明的均為現有技術或者通過現有的技術能夠實現,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