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馬鈴薯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馬鈴薯加工用去皮裝置。
背景技術:
馬鈴薯是最為廣泛食用的一種蔬菜,中醫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馬鈴薯制作的薯條、薯片等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好。但是馬鈴薯加工前需去除其表皮,由于馬鈴薯為不規則的球狀體,因此以往只能人工通過剝皮刀進行去皮,其去皮效率低、而且容易導致大量的馬鈴薯肉質被切除,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馬鈴薯加工用去皮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馬鈴薯加工用去皮裝置,包括去皮倉,所述去皮倉上方左右兩側均設支撐塊,且兩支撐塊之間設有水管,所述水管下方從左至右均勻設有噴水頭,所述去皮倉右側下方設有傳動箱,所述傳動箱內前端設有第一傳動齒輪,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左側設有第一去皮輥刀,且第一去皮輥刀貫穿去皮倉,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后端設有與之相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所述第二傳動齒輪左端設有第二去皮輥刀,且第二去皮輥刀貫穿去皮倉,所述第一去皮輥刀右側設有電動機,且電動機位于傳動箱右側,所述電動機上下端面均設支撐板,且支撐板左端連接去皮倉右側壁,所述去皮倉下方左右兩側均設排水口,所述去皮倉左側壁下方設有弧形物料出口,所述弧形物料出口上端左右兩側通過鉸鏈連接弧形料門。
優選的,所述第一去皮輥刀和電動機連接處設有軸承。
優選的,所述排水口下方設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弧形物料出口下方中部設有卡接凹槽,所述弧形料門上方中部設有與卡接凹槽形狀相同的卡接凸塊。
優選的,所述去皮倉左側壁上方設有扶手。
優選的,所述去皮倉下方左右兩側均設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支撐軸,所述支撐軸上設有移動滾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馬鈴薯加工用去皮裝置,去皮效果好、效率高,不會導致大量的馬鈴薯肉質被切除,減少了馬鈴薯加工時的成本,其中水管和噴水頭的設置可對待去皮的馬鈴薯進行清洗,電動機轉動帶動第一去皮輥刀和第二去皮輥刀轉動,對馬鈴薯進行摩擦去皮,移動滾輪的設置方便移動去皮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皮倉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加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去皮倉、2支架、3移動滾輪、4排水口、5閥門、6扶手、7水管、8噴水頭、9支撐塊、10支撐板、11電動機、12傳動箱、13第二去皮輥刀、14第一去皮輥刀、15支撐軸、16第二傳動齒輪、17第一傳動齒輪、18軸承、19卡接凸塊、20弧形物料出口、21鉸鏈、22弧形料門、23卡接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馬鈴薯加工用去皮裝置,包括去皮倉1,所述去皮倉1上方左右兩側均設支撐塊9,且兩支撐塊9之間設有水管7,所述水管7下方從左至右均勻設有噴水頭8,所述去皮倉1右側下方設有傳動箱12,所述傳動箱12內前端設有第一傳動齒輪17,所述第一傳動齒輪17左側設有第一去皮輥刀14,且第一去皮輥刀14貫穿去皮倉1,所述第一傳動齒輪17后端設有與之相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16,所述第二傳動齒輪16左端設有第二去皮輥刀13,且第二去皮輥刀13貫穿去皮倉1,所述第一去皮輥刀14右側設有電動機11,且電動機11位于傳動箱12右側,所述電動機11上下端面均設支撐板10,且支撐板10左端連接去皮倉1右側壁,所述去皮倉1下方左右兩側均設排水口4,所述去皮倉1左側壁下方設有弧形物料出口20,所述弧形物料出口20上端左右兩側通過鉸鏈21連接弧形料門22,所述第一去皮輥刀14和電動機11連接處設有軸承18,所述排水口4下方設有閥門5,所述弧形物料出口20下方中部設有卡接凹槽23,所述弧形料門22上方中部設有與卡接凹槽23形狀相同的卡接凸塊19,所述去皮倉1左側壁上方設有扶手6,所述去皮倉1下方左右兩側均設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設有支撐軸15,所述支撐軸15上設有移動滾輪3。
工作原理:水管7和噴水頭8的設置可對待去皮的馬鈴薯進行清洗,電動機11轉動帶動第一去皮輥刀14和第二去皮輥刀13轉動,對馬鈴薯進行摩擦去皮,移動滾輪3的設置方便移動去皮倉1。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