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山核桃破殼機的對輥式喂料裝置。
背景技術:
山核桃是胡桃科山核桃屬植物,又名小胡桃,由于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近年來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機械加工山核桃的過程中,由于山核桃的果殼硬而厚、形狀不規則、殼仁間隙小且內部結構復雜,很難在破殼的同時保證內部果仁完整不被破壞。針對這種現狀,一款基于對山核桃進行敲擊方式的山核桃破殼機可大幅度的提高山核桃加工效率,保證高的破殼率,低的果仁損傷率。其中破殼機的喂料裝置是實現單個敲擊方式的核心機構,現有的喂料機構采用單顆喂種技術,保證每次一顆山核桃的充籽過程,而在這種技術下的山核桃破殼機的喂料裝置極易發生卡死,堵塞現象。疏通不便,停機維護時間長,且不能保證穩定的喂料過程,經常出現漏籽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破殼機的生產效率。進而,需要開發一款新型的喂料裝置,使得喂料過程穩定可靠,可有效防止喂料過程中發生卡死,堵塞,漏籽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山核桃破殼機的對輥式喂料裝置。
一種用于山核桃破殼機的對輥式喂料裝置,所述山核桃破殼機包括機架、破殼機構、喂料機構、傳動機構和進料斗;所述破殼機構和喂料機構安裝固定于所述機架上,且所述喂料機構位于所述破殼機構的上方;所述進料斗安裝于所述機架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有窩眼輪式喂料輥,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表面有與喂料管的位置相匹配的窩眼;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上端有掃籽輥;所述掃籽輥工作時的轉速大于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的轉速。
進一步的,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與所述掃籽輥之間設置有大小可調節的間隙,所述間隙的大小小于實際籽料的大小。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斗上裝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位于所述掃籽輥的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掃籽傳動軸和凸輪軸均通過軸承座安裝固定于所述機架上,所述掃籽輥通過菱形軸承座固定在所述進料斗上。
進一步的,所述掃籽輥表面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和掃籽輥均為圓柱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窩眼輪式喂料輥的表面設置有排、列數均勻的窩眼,所述窩眼每排的位置與窩眼輪式喂料輥的軸線相平行,每列與喂料管的位置相對齊。
與已公開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山核桃破殼機的對輥式喂料裝置,其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工作性能穩定可靠,使整個喂料過程保持良好的動態環境,保證每個窩眼每次一顆山核桃的充籽過程,不漏籽。解決了在喂料過程中發生卡死,堵塞現象,提高了加工生產效率。可廣泛適用于山核桃敲擊式機械加工作業中的喂料裝置,為山核桃產業的規模化加工生產和全程機械化提供有效支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不顯示進料斗);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系統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1.機架;2.破殼機構;3.喂料機構;4.傳動機構;5.進料斗;31.喂料管;32.窩眼輪式喂料輥;33.掃籽輥;41.小帶輪;42.凸輪軸;43.掃籽輥傳動軸;44電動機;45.雙排帶輪;46.減速機;47.鏈輪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不同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為更加清楚直觀的表達內部結構,在圖1中,進料斗和部分機架未作顯示。
參照圖1、圖2所示,山核桃破殼機包括有機架1,破殼機構2,喂料機構3,傳動機構4以及進料斗5。破殼機構2和喂料機構3安裝固定于機架1上,且喂料機構3位于破殼機構2的上方,從而實現依靠重力完成喂料。進料斗5安裝于機架1頂部。
參照圖3、圖4所示,一種用于山核桃破殼機的對輥式喂料裝置,包括有喂料管31,窩眼輪式喂料輥32,掃籽輥33,電動機44,減速機46,機架1以及進料斗5。
窩眼輪式喂料輥32通過軸承座安裝固定于機架1上,其下端安裝有數列喂料管31,位置和數量與窩眼輪式喂料輥32上的窩眼相匹配。動力由電動機44引出后,經過減速機46輸出至凸輪軸42,凸輪軸42作為中間動力裝置,通過鏈輪組47將動力引出到大鏈輪,進而帶動窩眼輪式喂料輥32轉動。通過兩組鏈傳動,嚴格保證了凸輪軸42與窩眼輪式喂料輥32的工作節奏相匹配。
掃籽輥33通過菱形軸承座固定在進料斗5上,其動力由電動機44輸出傳至減速機46進行減速,并以等轉速比將動力傳給掃籽傳動軸43,掃籽傳動軸43通過軸承座固定在機架1上,通過帶傳動帶動小帶輪41高速轉動,進而帶動掃籽輥33轉動完成掃籽動作。此處,窩眼輪式喂料輥32與掃籽輥33的動力都由減速機46引出,窩眼輪式喂料輥32的動力經過兩組鏈傳動減速,而掃籽輥33通過一組帶傳動增速,故掃籽輥33的轉速遠大于窩眼輪式喂料輥32,從而使掃籽輥33的表面線速度大于喂料輥32的表面線速度。
參照圖4,掃籽輥33位于窩眼輪式喂料輥32的上端,并與其間預留了一段間隙,其間隙依照實際籽料可進行調節。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中,窩眼輪式喂料輥32的外圓直徑取為110mm,窩眼直徑取30mm,深度為16mm,掃籽輥33的外圓直徑取為60mm,窩眼輪式喂料輥32與掃籽輥33的軸心距取為95mm,兩者表面的間隙為10mm。
參照圖1、圖2、圖4所示,進料斗5固定于機架1上,窩眼輪式喂料輥32與掃籽輥33安裝于進料斗5內部的前端。工作時,進料斗5中堆滿山核桃籽料,進料斗5上裝有擋料板,擋料板位于掃籽輥33上方,以阻擋高過掃籽輥33的山核桃散落于進料斗5外。由于重力,山核桃籽料落入到窩眼輪式喂料輥32上的窩眼中,并隨之一同轉動。由于山核桃個體大小不一,常常會有多個山核桃落入同一窩眼中的情況,會破壞充種動作節奏性,容易導致堵塞,故通過掃籽輥33將多余的籽料掃出去。當窩眼輪式喂料輥32轉動,帶動窩眼中的山核桃至掃籽輥33處時,掃籽輥33高速轉動,帶動窩眼中與之接觸的山核桃運動,由于掃籽輥33的線速度大于窩眼輪式喂料輥32的線速度,故而這部分山核桃會由于上下表面的速度差而產生自轉,從窩眼中滾動流出回到進料斗5中。而單個山核桃陷于窩眼中時,由于尺寸原因,不會與掃籽輥33接觸,故而會平穩的通過被輸送到喂料管31中。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掃籽輥33表面材料使用聚氨酯制成,其作用是,表面硬度較低,不易損傷山核桃,同時摩擦力較大,在與山核桃接觸過程中不會打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喂料裝置,大大簡化機構,方便加工和安裝,通用性好。喂料過程如同水流一般始終處于一個良好的動態環境中,喂料穩定可靠,保證每個窩眼都能沖籽,不漏籽,并能夠切實有效的解決卡死,堵塞的問題,提升破殼機的加工效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