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面食制備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在面食制備裝置上的用于運送面團的推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一類烤餅機,如中國專利201080017066.1所揭露的“用于制作扁平食物的緊湊式設備”,可用于制作玉米粉圓餅、法式薄餅、印度薄餅、烤肉、皮塔餅等,其制作烤餅的過程大致可分為攪拌并揉合面粉原料使之成為面團,將面團整平成形及將整平成形的面餅烹制熟化成為可食用的烤餅。在上述過程中,需要配備合適的推送裝置(如US9277752所揭露),以將面團從和面區推送至壓餅區(預熱區),在將面團整平后再利用推送裝置(如US20150181895A1所揭露)將扁平的面餅傳送至烤餅區,待面餅熟化后將烤熟的餅推送出烤餅機。
上述烤餅機的工藝過程繁雜,尤其需要應用到兩套不同的推送裝置,使得烤餅機的整體結構復雜,且占用空間較大。
因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烤餅機的推送裝置,其同時具有推送面團與推送面餅的功能。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烤餅機的推送裝置,包括支架、驅動電機、絲桿、導滑塊及推桿,其中,支架分設于和面區與烤餅區的兩端,支架上設有絲桿,驅動電機通過減速機構與絲桿傳動相接,絲桿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導桿,導滑塊與絲桿通過螺紋連接,且導滑塊的一側或兩側可滑動的設于導桿上,導滑塊在和面區與烤餅區的平行面上且與絲桿垂直的一側設有推桿,推桿上設有錐形滾輪。
優選地,所述的推桿一側或兩側設有導向槽,使推桿在導向槽內運行平穩。
優選地,所述的錐形滾輪是從中間段向兩側直徑漸變變大的柱狀體,該錐形滾輪可轉動地穿設于一滾輪軸上,并通過滾輪軸與推桿連接。此構造可引導運動中的面團慢慢向中間滾動,起到居中的作用。
優選地,所述的推桿具有兩側臂,兩側臂的內側分別設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設有斜向導槽,所述的滾輪軸裝設于斜向導槽內。此結構可方便錐形滾輪的拆卸清洗。
優選地,所述的錐形滾輪外表面設有呈間隔分布的肋條。此結構可以減小推桿與面團之間的接觸面積,防止面團粘合在棒體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驅動電機帶動絲桿旋轉,使得導滑塊沿導桿方向在和面區與烤餅區之間往復移動,從而帶動推桿移動,一方面可將和好的面團從和面區推送至烤餅區,另一方面可將烤熟的面餅自烤餅區推送出烤餅機。因此,該烤餅機推面團與推餅可共用一個推送裝置,令烤餅機的整機構造更加簡單,并更加節省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裝配示圖。
圖2為推桿與滑塊的裝配示圖。
圖3為推桿的結構示圖。
圖4為錐形滾輪結構示圖。
圖5為導滑塊的結構示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整體裝配示圖。
圖中,
支架1 驅動電機2 絲桿3 導滑塊4 推桿5
導桿6 錐形滾輪51 滾輪軸52 兩側臂53、54
固定耳55、56 斜向導槽57 肋條51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5所示,一種烤餅機的推送裝置,包括支架1、驅動電機2、絲桿3、導滑塊4及推桿5。
其中,支架1分設于和面區與烤餅區的兩端,支架1上設有絲桿3,驅動電機2通過減速機構與絲桿3傳動相接,絲桿3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導桿6。具體到本實施例中,以絲桿3兩側分別設一導桿6為宜。導滑塊4與絲桿3通過螺紋連接,且導滑塊4的一側或兩側可滑動的設于導桿6上,導滑塊4在和面區與烤餅區的平行面上且與絲桿3垂直的一側設有推桿5,推桿5上設有錐形滾輪51。
具體地,如圖4所示,錐形滾輪51是從中間段向兩側直徑漸變變大的柱狀體,該錐形滾輪51可轉動地穿設于一滾輪軸52上,并通過滾輪軸52與推桿5連接。錐形滾輪51的特殊造型可引導運動中的面團慢慢向中間滾動,起到居中的作用。錐形滾輪51外表面設有呈間隔分布的肋條511。此結構可以減小推桿5與面團之間的接觸面積,防止面團粘合在棒體上。
如圖2和圖3所示,推桿5具有兩側臂53、54,其中,側臂53的底部設有連接片531,相應地,導滑塊4外側具有一延伸臂41,連接片531通過螺釘鎖附固定在延伸臂41上。兩側臂53、54的內側分別設有固定耳55、56,固定耳55、56上設有斜向導槽57,滾輪軸52裝設于斜向導槽57內。此結構可方便錐形滾輪的拆卸清洗。
為了使推桿5在工作過程中運行平穩,可以在推桿5的單側或兩側設置導向槽58,該導向槽58可以是具有“U”型橫截面的槽鋁導向槽581,也可以是呈直角的角鋁導向槽582,如圖6所示。
上述的推送裝置在工作狀態時,驅動電機2帶動絲桿3旋轉,使得導滑塊4沿導桿6方向在和面區與烤餅區之間往復移動,從而帶動推桿5移動,一方面可將和好的面團從和面區推送至烤餅區,另一方面可將烤熟的面餅自烤餅區推送出烤餅機。因此,該烤餅機推面團與推餅可共用一個推送裝置,令烤餅機的整機構造更加簡單,并更加節省空間。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進與等同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