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屬于茶葉制作加工領域;本發明通過以下工藝步驟:鮮葉采摘、室內攤青、日光曬青、電熱殺青、初次渥青、加酶揉捻、熱風烘焙、二次渥青、熱風復烘、緊壓成型、陰干固型、紅外提香、真空包裝,實現了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所制作缽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氣花果香濃烈,具有一泡、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味鮮,五泡味仍醇的獨特品質風味。
【專利說明】
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制作加工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九華山位于皖南池州市,是我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據史料記載,九華山在唐代就盛產茶葉,不但是我國主要茶區,而且也是名優茶和貢茶主產地。當時九華山盛產一種“團茶”,制作方法也很簡單,通常將茶葉釆回后,先攤青后日曬、再搗碎制成團狀或圓餅狀,經曬干或炭火烘干制成團茶,供僧人以及周邊百姓飲用,據說常飲此茶可清熱解毒,強身壯體,防病治病。到了明代,隨著炒制綠茶出現,九華團茶及其制作方逐漸失傳,產品退出市場被人們遺忘。為了傳承弘楊佛教茶文化,開發茶類新產品,促進茶農增收、茶企增效、國家增稅,特開展了九華缽茶新產品研發。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所制作缽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氣花果香濃烈。
[0004]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采摘:高檔九華缽茶的特級茶,以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幼嫩茶樹鮮葉為主;一、二級九華缽茶,以采摘一芽二、三葉茶樹鮮葉為主;
(2)室內攤青:鮮葉釆回后,放入室內竹墊上薄攤4-6公分,以自然溫度環境攤青1-2小時,讓其青草氣散發;
(3)日光曬青:將攤青后芽葉,移出室外在自然光下曬青1-2小時,讓其進行日光氧化;
(4)電熱殺青:應用電熱殺青機,以180—200°C殺青,抑制酶促氧化活性,阻止深度氧化,當殺青至茶葉含水率達50-55%時即可;
(5)初次渥青:將殺青葉,放入竹墊上乘熱渥青30-40分鐘,讓芽葉內含茶多酚與咖啡喊、氨基酸、茶多糖產生生化反應轉化形成新的復合產物;
(6)加酶揉捻:先在渥青葉中均勻加入0.3—0.5%粥化酶,再用不銹鋼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為20-25分鐘,其中輕揉5—1分鐘,加壓重揉1分鐘;
(7)熱風烘焙:釆用熱風烘干機,以120-130°C,烘焙6-8分鐘,使其初步干燥;
(8)二次渥青:將烘焙葉,放入竹籮內進行二次渥青8-10小時;
(9)熱風復烘:釆用熱風烘干機,以100-110°C,烘焙5-6分鐘;
(10)緊壓成形:將復烘葉輸入擠壓制形機,通過智能輸送裝置和加壓系統,以25PMa的'壓力將其壓制為“缽形”;
(11)陰干固形:將壓制成的缽茶,放入室內木架上以自然常溫陰干固形15天;
(12)紅外提香:將陰干固形后的缽茶,輸入遠紅外提香機,以110-120°C高溫提香6-8分鐘; (13)真空包裝:利用真空包裝機,進行密封包裝、保鮮貯放。
[0005]進一步的,所述步驟(6)中加酶揉捻20?25分鐘,其中輕揉5?10分鐘,加壓重揉10分鐘;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0)中緊壓的壓力為25MPa。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春茶制作時節各工藝條件進行進一步限定:
鮮葉采摘:以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幼嫩茶樹鮮葉為主;
室內攤青:攤青厚度5?6公分,攤青時間1.5?2小時;
日光曬青:時間為I?1.5小時;
電熱殺青:電熱殺青溫度190?200 °C ;
初次渥青:渥青時間38?40分鐘;
加酶揉捻:加酶量為0.3% ;
熱風烘焙:時間為8分鐘;
二次渥青:渥青時間9?10小時;
熱風復烘:以105?110 °C熱風,烘焙6分鐘;
紅外提香:提香溫度120 V,提香時間8分鐘。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夏秋茶制作時節各工藝條件進行進一步限定:
鮮葉采摘:以采摘一芽二、三葉茶樹鮮葉為主;
室內攤青:攤青厚度4?5公分,攤青時間1.5小時;
日光曬青:時間為I小時;
電熱殺青:電熱殺青溫度180?190°C ;
初次渥青:渥青時間30?35分鐘;
加酶揉捻:加酶量為0.5% ;
熱風烘焙:溫度為120°C,時間為7分鐘;
二次渥青:渥青時間9?9.3小時;
熱風復烘:以< 100°C熱風,烘焙5分鐘;
紅外提香:提香溫度< 110°C,提香時間6分鐘。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運用日光曬青,一方面利用太陽能曬青,萎凋芽葉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通過日光氧化作用,可更好地讓芽葉內含青草氣散發轉化為芳樟醇、香葉醇等物質并產生“花果香”增進缽茶香氣。
[0009]2、經過二次渥青作用,大大地促進了茶葉內含纖維素、淀粉類物質和蛋白質水解,生成大量茶多糖、氨基酸、香葉醇等甜類物質以減輕缽茶苦澀味。
[0010]3、通過加入酶粥化酶揉捻的酶促作用.增加了茶汁的出汁率,同時分解產物含有多種糖類及其他有機酸等物質,能夠形成滋味醇厚回甘、花果香氣甜香濃烈的獨特風味;提高缽茶沖泡濃度與鮮爽度。
[0011]4、將制形機的智能控制系統設定為25MPa壓力,不但能使“缽形”更緊結,而且因高壓擠壓作用促進了茶汁外溢,再經后道的自然陰干氧化與紅外干燥等作用,能使缽茶外表面形成油光發亮的獨特“暗綠色”可增強其美感度。
[0012]5、運用遠紅外光源的紅外提香作用,使其內含茶多糖產生激烈糖化反應并形成良好的“花果香”,對優化缽茶品質有著良好作用。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所述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0015]實施例一:
九華缽茶的春茶制作方法:
(I)鮮葉采摘:春季因制作特級九華缽茶,故以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幼嫩茶樹鮮葉為主,不采粗老葉和對夾葉。
[0016](2)室內攤青:鮮葉釆回后,放入室竹墊上薄攤5-6公分,以自然溫度攤青1.5-2小時,讓其青草氣充分散發;
(3)日光曬青:將攤青后芽葉,移到室外自然陽光下曬青,因春季陽光較弱,故曬青時間為1-1.5小時,讓其通過日光曬青氧化,使鮮葉失水色澤轉暗,葉質變軟。
[0017](4)電熱殺青:應用電熱殺青機,以190?200 V殺青,抑制酶促氧化活性,阻止深度氧化紅變,當殺青葉至含水率50-55%時即可完成殺青作業。
[0018](5 )初次渥青:將殺青葉,放入竹墊上以自然室溫渥青38-40分鐘,讓其內含茶多酚與咖啡喊、氨基酸、茶多糖通過渥堆作用發生復合化學反應,轉化形成新的中間產物。
[0019](6)加酶揉捻:先在渥青葉中均勻加入0.3%粥化酶(一種含有果膠酶、纖維素酶、蛋白酶的復合生物酶),再用不銹鋼揉捻機進行揉捻,揉捻時間為20分鐘,其中輕揉5分鐘,加壓重揉10分鐘,松揉5分鐘。一方面經揉捻作用將芽葉揉成條形,另一方面通過生物酶促分解作用.提高茶汁的出汁率,以致提高缽茶湯濃度。
[0020](7)熱風烘焙:釆用熱風烘干機,以120-130 V高溫熱風,烘焙8分鐘,使其干燥后的含水率為30%左右。
[0021](8)二次渥青:將烘焙葉,放入竹籮內以室溫進行二次渥青9-10小時,讓其在渥堆過程中,通過水分、溫度和氧氣的綜合作用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一方面促進茶葉內含纖維素、淀粉類物質和蛋白質水解生成茶多糖、氨基酸、香葉醇等香甜類物質以減輕缽茶苦澀味。另一方面在濕熱作用下,導致葉綠素結構破壞,失去鮮葉原有的綠色,同時促使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產生茶黃素和茶紅素,進而使茶湯色澤轉為橙黃和褐紅色。
[0022](9)熱風復烘:釆用熱風烘干機,以105 -110°C熱風,烘焙6分鐘,通過高溫作用,一方面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終止多酚類物質氧化,另一方面繼續干燥失水使其含水量控制在9 一 10%之間,便于后道緊壓成“缽形”。
[0023](10)緊壓成形:將復烘葉輸入擠壓制形機,通過智能輸送裝置和加壓系統,以25PMa的'壓力將其壓制為“缽形”。
[0024](11)陰干固形:將壓制成的缽茶,放入室內木架上以自然常溫陰干固形15天,通過自然陰干作用,讓其內含水外滲,表面水慢慢揮發,使缽茶體形進一步干固。
[0025](12)紅外提香:將陰干固形后的缽茶,輸入遠紅外提香機,將智能溫控與時控儀設定為:提香溫度為120°C,提香時間為8分鐘。通過遠紅外光源的紅外干燥作用,一方面繼續烘干水份,使其含水率<8.0%,另一方面促使茶多糖產生激烈“糖化反應”并形成良好的花果香,對優化缽茶品質有良好的作用。
[0026](13)真空包裝:利用真空包裝機,將缽茶密封包裝保鮮貯放,以防過度氧化劣變。
[0027]實施例二:
九華缽茶的夏秋茶制作方法:
(I)鮮葉采摘:夏秋季因茶樹芽葉粗老,故以采摘一芽二、三葉茶樹鮮葉,制作一、二級九華缽茶。
[0028](2)室內攤青:夏秋季因氣溫高,鮮葉釆回后,應放入室竹墊上薄攤4-5公分,以自然溫度攤青1.5小時,讓其青草氣充分散發。
[0029](3)日光曬青:夏秋季因氣溫高陽光強烈,故而日光曬青要縮短至I小時,以免過度光照曬青氧化紅變。
[0030](4)電熱殺青:電熱殺青溫度降為180—190°C,殺青至茶葉含水率<50%,以防產生“焦化”。
[0031 ] (5)初次渥青:將殺青葉,放入竹墊上渥青30-35分鐘,以免渥青過度出現“悶黃”現象。
[0032](6)加酶揉捻:先在渥青葉中均勻加入0.5%粥化酶,再進行揉捻25分鐘,其中輕揉5分鐘,加壓重揉15分鐘,松揉5分鐘。通過加大粥化酶添量和揉捻時間與壓力,促進粗老芽葉揉捻成條和提高茶汁浸出率,以致提高茶湯濃度。
[0033](7)熱風烘焙:烘干高溫為120°C,烘焙7分鐘,使其含水率達30%左右。
[0034](8)二次渥青:將烘焙葉,放入竹籮內以室溫進行二次渥青9-9.3小時,如果室溫超過38°C要噴冷水加濕降溫,讓其在低溫高濕環境下渥堆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以減輕缽茶苦澀味和使茶湯色澤轉為橙黃和褐紅色。
[0035](9)熱風復烘:復烘溫度以< 110°C,烘焙時間5分鐘,使其含水量控制在9%左右,便于緊壓成“缽形”。
[0036](10)緊壓成形:將復烘葉輸入擠壓制形機,仍以25MPa的'壓力將其壓制為“缽形”。
[0037](11)陰干固形:夏秋季因天干氣燥,缽茶自然常溫陰干固形時間應縮短到12天,就能使茶體得到干固。
[0038](丨2)紅外提香:紅外提香溫度為<110 °C,提香時間為6分鐘。其含水率< 8.0%,也能形成良好的尚甜香。
[0039](13)真空包裝:空包方式與春茶相同,常溫密封包裝保鮮貯放即可。
[0040]應用本項發明工藝制成九華缽茶品質特點;外形為“缽”狀,色澤呈油光發亮的“暗綠色”。沖泡后茶湯黃紅色或黃褐色,滋味醇厚回甘,香氣花果香濃烈,具有一泡、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味鮮,五泡味仍醇的獨特品質風味.。
[004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采摘:高檔九華缽茶的特級茶,以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幼嫩茶樹鮮葉為主;一、二級九華缽茶,以采摘一芽二、三葉茶樹鮮葉為主; (2)室內攤青:鮮葉釆回后,放入室內竹墊上薄攤4-6公分,以自然溫度環境攤青1-2小時,讓其青草氣散發; (3)日光曬青:將攤青后芽葉,移出室外在自然光下曬青1-2小時,讓其進行日光氧化; (4)電熱殺青:應用電熱殺青機,以180— 200°C殺青,抑制酶促氧化活性,阻止深度氧化,當殺青至茶葉含水率達50-55%時即可; (5)初次渥青:將殺青葉,放入竹墊上乘熱渥青30-40分鐘,讓芽葉內含茶多酚與咖啡喊、氨基酸、茶多糖產生生化反應轉化形成新的復合產物; (6)加酶揉捻:先在渥青葉中均勻加入0.3—0.5%粥化酶,再用不銹鋼揉捻機進行揉捻;時間為20-25分鐘; (7)熱風烘焙:釆用熱風烘干機,以120-130°C,烘焙6-8分鐘,使其初步干燥; (8)二次渥青:將烘焙葉,放入竹籮內進行二次渥青8-10小時; (9)熱風復烘:釆用熱風烘干機,以100-110°C,烘焙5-6分鐘; (10)緊壓成形:將復烘葉輸入擠壓制形機,通過智能輸送裝置和加壓系統,壓力將其壓制為“缽形”; (11)陰干固形:將壓制成的缽茶,放入室內木架上以自然常溫陰干固形15天; (12)紅外提香:將陰干固形后的缽茶,輸入遠紅外提香機,以110-120°C高溫提香6-8分鐘; (13)真空包裝:利用真空包裝機,進行密封包裝、保鮮貯放。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6)中加酶揉捻20?25分鐘,其中輕揉5?10分鐘,加壓重揉10分鐘。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0)中緊壓的壓力為25MPa。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春茶制作時節各工藝條件進行進一步限定: 鮮葉采摘:以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幼嫩茶樹鮮葉為主; 室內攤青:攤青厚度5?6公分,攤青時間1.5?2小時; 日光曬青:時間為I?1.5小時; 電熱殺青:電熱殺青溫度190?200 °C ; 初次渥青:渥青時間38?40分鐘; 加酶揉捻:加酶量為0.3% ; 熱風烘焙:時間為8分鐘; 二次渥青:渥青時間9?10小時; 熱風復烘:以105?110 °C熱風,烘焙6分鐘; 紅外提香:提香溫度120 V,提香時間8分鐘。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種九華缽茶的制作方法,夏秋茶制作時節各工藝條件進行進一步限定:鮮葉采摘:以采摘一芽二、三葉茶樹鮮葉為主;室內攤青:攤青厚度4?5公分,攤青時間1.5小時;日光曬青:時間為I小時;電熱殺青:電熱殺青溫度180?190°C ;初次渥青:渥青時間30?35分鐘;加酶揉捻:加酶量為0.5% ;熱風烘焙:溫度為120°C,時間為7分鐘;二次渥青:渥青時間9?9.3小時;熱風復烘:以< 100°C熱風,烘焙5分鐘;紅外提香:提香溫度< 110°C,提香時間6分鐘。
【文檔編號】A23F3/12GK105831300SQ201610318085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楊益斌, 徐光榮, 汪淑珍, 戴帶, 趙和濤
【申請人】池州蘆山生態農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