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迷路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迷路傘,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人類生活需要部,個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攜物品或旅行品大類,手杖;傘;女用扇或類似物小類,傘零件大組,傘帽小組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和曾有的關于傘零件大組,傘帽小組的技術對新型迷路傘的需求都做過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設計過許多優秀的技術方案。如2002年10月23日中國專利局公告的由福太洋傘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授權公告號為CN2517283Y,中國專利號(ZL)為01275229.0號的實用新型專利名稱是《扁平短化傘》的實用新型專利,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傘零件大組,傘帽小組的技術方面是一例很有價值的發明,它有效地解決了能便捷收傘但又不失傘具的強度,又能短化收傘后的傘長的技術問題。但尚有不足,它還很難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迷路傘。以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主要由燈泡、雨傘罩、指南針、電池盒、傘桿、燈開關、導線、太陽能芯片、拉鏈、防護罩、擴大膜構成。它的主要零件燈泡、雨傘罩、指南針、電池盒、拉鏈由市場選用。它的傘桿是內部嵌有電池盒的鉤子形狀,以不銹鋼為材料,經過高溫定型加工制造。它的太陽能芯片是一個小橢圓形狀,以智能材料為材料,經過數控車床精密加工制造。它的防護罩是半圓形形狀,以透明塑料為材料,經過高溫定型加工制造。
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是燈泡的底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的頂端位置,雨傘罩的內側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傘桿的頂端位置,結合成有一個凸頭的雨傘形狀的固定結構,功能是起組成雨傘基本外觀的作用。電池盒的內側位置套入連接在傘桿的中部位置,傘桿的中上部位置嵌套連接在指南針的底端位置,結合成有一凸起的“丁”字形狀的連結結構,功能是起當太陽能用完時用干電池供電且不會迷路的作用。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征是傘桿的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的內部頂端位置,雨傘罩的內側位置焊接連接在太陽能芯片的邊緣位置,結合成兩層傘罩形狀的一體結構,功能是起當撐兩傘防太陽光時,太陽能芯片能聚集電阻,以供應燈泡使用的作用。太陽能芯片的一輸出邊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泡的輸入端位置,燈泡的輸出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開關的輸入端位置,結合成頂為圓頭的直桿形狀的一體結構,功能是起用太陽能芯片為燈泡提供能量的作用。拉鏈的外邊位置拉鏈連接在擴大膜的上邊緣位置,擴大膜的下邊緣位置螺釘連接在的雨傘罩的底端位置,結合成兩層環狀形狀的活動結構,功能是起當雨太大時拉開拉鏈可擴大雨傘表面積的作用。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的目的。
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的和曾有的關于傘零件大組,傘帽小組的技術相比有三優點和改進第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傘桿的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的內部頂端位置,雨傘罩的內側位置焊接連接在太陽能芯片的邊緣位置,結合成兩層傘罩形狀的一體結構,所以能更容易解決當撐兩傘防太陽光時,太陽能芯片能聚集電阻,以供應燈泡使用的技術問題。
第二,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太陽能芯片的一輸出邊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泡的輸入端位置,燈泡的輸出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開關的輸入端位置,結合成頂為圓頭的直桿形狀的一體結構,所以能更容易解決用太陽能芯片為燈泡提供能量的技術問題。
第三,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拉鏈的外邊位置拉鏈連接在擴大膜的上邊緣位置,擴大膜的下邊緣位置螺釘連接在的雨傘罩的底端位置,結合成兩層環狀形狀的活動結構,所以能更容易解決當雨太大時拉開拉鏈可擴大雨傘表面積的技術問題。
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結構示意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內部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零部件的標號說明1燈泡2雨傘罩 3指南針4電池盒5傘桿6燈開關 7導線 8太陽能芯片9拉鏈10防護罩11擴大膜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為實現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的優選方式做進一步說明它的靜態結構請參附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主要由燈泡1、雨傘罩2、指南針3、電池盒4、傘桿5、燈開關6、導線7、太陽能芯片8、拉鏈9、防護罩10、擴大膜11構成。它的主要零件燈泡1、雨傘罩2、指南針3、電池盒4、拉鏈9由市場選用。它的傘桿5是內部嵌有電池盒的鉤子形狀,以不銹鋼為材料,經過高溫定型加工制造。它的太陽能芯片8是一個小橢圓形狀,以智能材料為材料,經過數控車床精密加工制造。它的防護罩10是半圓形形狀,以透明塑料為材料,經過高溫定型加工制造。
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是燈泡1的底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2的頂端位置,雨傘罩2的內側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傘桿5的頂端位置,結合成有一個凸頭的雨傘形狀的固定結構,功能是起組成雨傘基本外觀的作用。電池盒4的內側位置套入連接在傘桿5的中部位置,傘桿5的中上部位置嵌套連接在指南針3的底端位置,結合成有一凸起的“丁”字形狀的連結結構,功能是起當太陽能用完時用干電池供電且不會迷路的作用。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征是傘桿5的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2的內部頂端位置,雨傘罩2的內側位置焊接連接在太陽能芯片8的邊緣位置,結合成兩層傘罩形狀的一體結構,功能是起當撐兩傘防太陽光時,太陽能芯片能聚集電阻,以供應燈泡使用的作用。太陽能芯片8的一輸出邊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泡1的輸入端位置,燈泡1的輸出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開關6的輸入端位置,結合成頂為圓頭的直桿形狀的一體結構,功能是起用太陽能芯片為燈泡提供能量的作用。拉鏈9的外邊位置拉鏈連接在擴大膜11的上邊緣位置,擴大膜11的下邊緣位置螺釘連接在的雨傘罩2的底端位置,結合成兩層環狀形狀的活動結構,功能是起當雨太大時拉開拉鏈可擴大雨傘表面積的作用。
下面通過使用方法,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型新型迷路傘的動態結構關系在使用中,當需要燈泡照明的時候,根據熱力學的原理,首先聚集太陽能,然后按下燈開關6,再然后舉著雨傘,燈泡1自然會光,從而完成照亮道路的任務。
在使用中,當擴大雨傘表面積的時候,根據機械的原理,首先打雨傘,然后拉開拉鏈9,再然后用螺釘擰緊與雨傘罩2接觸處,從而完成擴大雨表面積的任務。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的目的。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不銹鋼為材料,利用雨傘加工工廠的基本設備,采取小批生產,以供應社會各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新型迷路傘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新型迷路傘,它是由燈泡(1)、雨傘罩(2)、指南針(3)、電池盒(4)、傘桿(5)、燈開關(6)、導線(7)、太陽能芯片(8)、拉鏈(9)、防護罩(10)、擴大膜(11)構成,它的燈泡(1)的底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2)的頂端位置,雨傘罩(2)的內側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傘桿(5)的頂端位置,電池盒(4)的內側位置套入連接在傘桿(5)的中部位置,傘桿(5)的中上部位置嵌套連接在指南針(3)的底端位置,其特征是傘桿(5)的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2)的內部頂端位置,雨傘罩(2)的內側位置焊接連接在太陽能芯片(8)的邊緣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迷路傘,其特征是太陽能芯片(8)的一輸出邊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泡(1)的輸入端位置,燈泡(1)的輸出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開關(6)的輸入端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迷路傘,其特征是拉鏈(9)的外邊位置拉鏈連接在擴大膜(11)的上邊緣位置,擴大膜(11)的下邊緣位置螺釘連接在的雨傘罩(2)的底端位置。
專利摘要新型迷路傘,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人類生活需要部,個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杖;傘;女用扇或類似物小類,傘帽小組技術領域。其目的是解決雨天太黑不能看見路,野外作業時易迷路,有時雨太大則傘太小的技術問題。它主要由燈泡、雨傘罩、指南針、電池盒、拉鏈構成。其特征是傘桿的頂端位置螺釘連接在雨傘罩的內部頂端位置,雨傘罩的內側位置焊接連接在太陽能芯片的邊緣位置,太陽能芯片的一輸出邊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泡輸入端位置,燈泡的輸出端位置導線連接在燈開關的輸入端位置,拉鏈的外邊位置拉鏈連接在擴大膜的上邊緣位置,具有廣泛用途,且制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廣。
文檔編號A45B3/04GK2640287SQ0320622
公開日2004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28日
發明者倪墨釗, 田冬, 李丹, 牛延輝 申請人:倪墨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