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包裝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包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隨著包裝市場蓬勃發展,市場對軟管包裝的要求也日趨增加,簡單的包裝容器結構和功能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人們使用產品時越來越注重衛生,同時喜歡操作過程簡單、方便。目前,使用化妝品、護膚用品等,都需要把包裝容器的內容物擠在手掌上,這必然會造成一些內容物粘在手掌上,污染了使用者的手掌,而且浪費了內容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包裝容器,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提供的包裝容器浪費內容物以及污染使用者手掌的問題。本實用新 型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容器、泵芯及用于按壓所述泵芯以實現出液的按壓蓋,所述容器上設有開口,所述泵芯安裝于所述開口上,且與所述開口密封連接;所述按壓蓋與泵芯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所述泵芯內部相連通的滾珠槽,于所述滾珠槽內設有用于涂抹的滾珠。進一步地,所述按壓蓋上具有多個所述的滾珠槽,于每一滾珠槽中設有一個所述的滾珠。進一步地,所述按壓蓋內設有與所述泵芯內部相連通的出液主通道,所述按壓蓋上對應所述的多個滾珠槽還設有多個分配通道,所述的多個分配通道分別連接于所述出液主通道與滾珠槽之間,且連通相應的所述出液主通道與滾珠槽。進一步地,所述按壓蓋包括按壓內蓋、按壓主蓋及滾珠外罩;所述按壓內蓋與泵芯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所述泵芯內部相連通的出液口 ;所述按壓主蓋與按壓內蓋密封連接,其內部設有與所述出液口相連通的出液主通道,所述出液主通道與滾珠槽相連通;所述滾珠外罩與按壓主蓋密封連接,且罩設于所述滾珠槽外,其上對應所述滾珠槽的位置處開設有出液孔;所述滾珠被夾置于所述滾珠槽與出液孔之間。進一步地,所述按壓內蓋的出液口內壁與所述泵芯外壁密封配合,且于所述按壓內蓋與泵芯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定向的固定位。進一步地,所述按壓內蓋的外壁與所述按壓主蓋的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所述按壓內蓋與按壓主蓋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進一步地,所述按壓主蓋的外壁與所述滾珠外罩的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所述按壓主蓋與滾珠外罩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進一步地,所述包裝容器還包括防塵蓋,所述防塵蓋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容器上,且罩設于所述按壓蓋的滾珠外部。進一步地,所述容器的外壁與所述防塵蓋的內壁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位是相互配合的凸塊與卡槽、或者相互配合的卡鉤、或者相互配合的內螺紋與外螺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因上述包裝容器在泵芯上設置了按壓蓋,這樣,通過按壓包裝容器的按壓蓋,可使內容物經過泵芯從容器里面抽出至按壓蓋的滾珠槽中,從而經滾珠可直接均勻地涂抹在皮膚上,無須把內容物先擠在手掌上再涂到皮膚上,使用者操作起來更方便、更衛生;同時,避免了內容物殘留在手掌上,相對節省了內容物。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組合狀態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4a是圖1中容器的正視示意圖。圖4b是圖1中容器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5是圖1中泵芯的立體示意圖。圖6a是圖1中按壓內蓋的立體示意圖。圖6b是圖1中按壓內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7a是圖1中按壓主蓋的縱 向剖視示意圖。圖7b是圖1中按壓主蓋的主視示意圖。圖8a是圖1中滾珠外罩的立體示意圖。圖8b是圖1中滾珠外罩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9是圖1中防塵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包裝容器,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其包括容器1、泵芯2及按壓泵芯2以實現出液的按壓蓋3。容器I上設有開口 11,泵芯2安裝于開口 11上,且與開口 11密封連接。按壓蓋3與泵芯2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泵芯2內部相連通的滾珠槽61,于滾珠槽61內設有用于涂抹的滾珠4。這樣,通過按壓包裝容器的按壓蓋3,可使內容物經過泵芯2從容器I里面抽出至按壓蓋3的滾珠槽61內,從而使內容物經滾珠4可直接均勻地涂抹在皮膚上,無須把內容物先擠在手掌上再涂到皮膚上,使用者操作起來更方便、更衛生;同時,避免了內容物殘留在手掌上,相對節省了內容物。上述包裝容器可用于不同使用場合的化妝品包裝、日用品包裝及醫藥包裝等。上述按壓蓋3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由多個構件組裝而成,在本實施例中,按壓蓋3包括按壓內蓋5、按壓主蓋6及滾珠外罩7。[0033]請一同參閱圖6a至圖8b,按壓內蓋5與泵芯2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泵芯2內部相連通的出液口 51。按壓主蓋6與按壓內蓋5密封連接,其內部設有與出液口 51相連通的出液主通道62,出液主通道62與滾珠槽61相連通。滾珠外罩7與按壓主蓋6密封連接,且罩設于滾珠槽61外,其上對應滾珠槽61的位置處開設有出液孔71,滾珠4被夾置于滾珠槽61與出液孔71之間。優化地,為使涂抹效果更均勻,按壓主蓋6上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滾珠槽61,于每一滾珠槽61中設有一個滾珠4。按壓主蓋6上對應多個滾珠槽61還設有多個分配通道63,多個分配通道63分別連接于出液主通道62與滾珠槽61之間,且連通相應的出液主通道62與滾珠槽61。具體地,泵芯2的外壁與容器I的開口 11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泵芯2與容器I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本實施例中,該固定位是位于泵芯2上的環狀凸緣21 (如圖5所示)與位于容器I上的卡槽12 (如圖4b所示)。按壓內蓋5的出液口51內壁與泵芯2外壁密封配合,且于按壓內蓋5與泵芯2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定向的固定位(圖中未不出)。按壓內蓋5的外壁與按壓主蓋6的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按壓內蓋5與按壓主蓋6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本實施例中,該固定位是位于按壓內蓋5上的環狀卡槽52與位于按壓主蓋6上的環狀凸塊63。按壓主蓋6的外壁與滾珠外罩7的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按壓主蓋6與滾珠外罩7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本實施例中,該固定位是位于按壓主蓋6上的環狀卡槽64與位于滾珠外罩7上的環狀凸塊72。請一同參閱圖9,上述包裝容器還包括防塵蓋8,防塵蓋8可拆卸地安裝于容器I上,且罩設于滾珠外罩7以及滾珠4外部。具體地,容器I的外壁與防塵蓋8的內壁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本實施例中,固定位是分別位于容器I上的卡鉤13(如圖4a所示)與位于防塵蓋8上的卡鉤81。上述的固定位是相互配合的凸塊與卡槽,可以理解,上述的固定位也可以作其他的變型,如相互配合的·卡鉤、或者相互配合的內螺紋與外螺紋等。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容器及泵芯,所述容器上設有開口,所述泵芯安裝于所述開口上,且與所述開口密封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容器還包括用于按壓所述泵芯以實現出液的按壓蓋,所述按壓蓋與泵芯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所述泵芯內部相連通的滾珠槽,于所述滾珠槽內設有用于涂抹的滾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蓋上具有多個所述的滾珠槽,于每一滾珠槽中設有一個所述的滾珠。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蓋內設有與所述泵芯內部相連通的出液主通道,所述按壓蓋上對應所述的多個滾珠槽還設有多個分配通道,所述的多個分配通道分 別連接于所述出液主通道與滾珠槽之間,且連通相應的所述出液主通道與滾珠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蓋包括按壓內蓋、按壓主蓋及滾珠外罩;所述按壓內蓋與泵芯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所述泵芯內部相連通的出液口 ;所述按壓主蓋與按壓內蓋密封連接,其內部設有與所述出液口相連通的出液主通道,所述出液主通道與滾珠槽相連通;所述滾珠外罩與按壓主蓋密封連接,且罩設于所述滾珠槽外,其上對應所述滾珠槽的位置處開設有出液孔;所述滾珠被夾置于所述滾珠槽與出液孔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內蓋的出液口內壁與所述泵芯外壁密封配合,且于所述按壓內蓋與泵芯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定向的固定位。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內蓋的外壁與所述按壓主蓋的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所述按壓內蓋與按壓主蓋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主蓋的外壁與所述滾珠外罩的內壁密封配合,且于所述按壓主蓋與滾珠外罩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容器還包括防塵蓋,所述防塵蓋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容器上,且罩設于所述按壓蓋的滾珠外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外壁與所述防塵蓋的內壁分別設有相互配合以實現固定連接的固定位。
10.如權利要求5、6、7或9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位是相互配合的凸塊與卡槽、或者相互配合的卡鉤、或者相互配合的內螺紋與外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包裝領域,提供了一種包裝容器,包括容器、泵芯及用于按壓泵芯以實現出液的按壓蓋,容器上設有開口,泵芯安裝于開口上,且與開口密封連接;按壓蓋與泵芯密封連接,其上具有可與泵芯內部相連通的滾珠槽,于滾珠槽內設有用于涂抹的滾珠。上述包裝容器因在泵芯上設置了按壓蓋,這樣,通過按壓包裝容器的按壓蓋,可使其內容物經過泵芯從容器里面抽出至按壓蓋的滾珠槽中,從而經滾珠可直接均勻地涂抹在皮膚上,無須把內容物先擠在手掌上再涂到皮膚上,使用者操作起來更方便、更衛生;同時,避免了內容物殘留在手掌上,相對節省了內容物。
文檔編號A45D34/00GK203087964SQ20122074613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9日
發明者李神州 申請人:深圳市通產麗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