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螺旋減震式鞋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鞋體對于人的膝蓋缺乏正確有效的保護,在人長期的行走過程中對膝蓋造成一定的磨損,長期會使膝蓋逐漸失去運動能力,對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螺旋減震式鞋底。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旋減震式鞋底,它包含鞋底體、橡膠連接柱、螺旋功能塊;鞋底體的后跟處安裝有橡膠連接柱,橡膠連接柱的外側安裝有螺旋功能塊;所述的螺旋功能塊由數個螺旋橡膠葉組成。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通過鞋體后跟部分螺旋功能塊,來緩解人在正常行走過程中的腳部壓力,從而保護膝蓋與膝關節,可使大腿內側的肌肉更有效地活動,引導正確步行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鞋底體;2-橡膠連接柱;3-螺旋功能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鞋底體1、橡膠連接柱2、螺旋功能塊3;鞋底體1的后跟處安裝有橡膠連接柱2,橡膠連接柱2的外側安裝有螺旋功能塊3;所述的螺旋功能塊3由數個螺旋橡膠葉組成。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在鞋體后跟部位,采用優質橡膠制成的橙色螺旋功能塊,利用螺旋結構在受力后發生旋轉變形,在旋轉形變過程中逐漸減少人體腳后跟作用于地面的沖擊力,同時由于優質橡膠本身良好的彈性,進一步減少行走過程中所受到來自于地面的反向沖擊力。在一系列的作用下,減少膝關節在日常行走過程中受到的壓力和因行走造成的磨損,從而有效的延緩膝關節的老化,提高膝關節的活力,增加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螺旋結構在作用于膝關節的同時,由于自身的形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對人的行走姿勢產生微調的作用效果。此作用效果可以使人在行走過程中的重心始終在作用力的方向(和人體正常行走方向一致),使人在行走過程中步伐始終在重心范圍內,從而使膝關節始終保持正常的工作方式,不會因步姿的不正確而產生額外的壓力和損害,從而更好的保護膝關節。
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如下優點:
一、當后跟著地時,螺旋塊的葉片因體重壓力而彎曲,每次踩下,足尖會稍向外側旋轉一點。能輔助膝蓋所需的回旋,促成正確的步行方式。以右腳為例:(1)后跟著地;(2)踩下:(3)全掌著地;相對于大腿骨,脛骨會略微向旋轉。踩下的力量,形成回轉力;螺旋塊構造的鞋底,即誘導足尖輕微向外旋轉。
二、分散并使對膝蓋的沖擊更易吸收的構造:
當后跟著地時,由后跟傳來的沖擊容易對膝蓋造成負擔。螺旋減震功能可利用橡膠的彈性吸收沖擊。更可通過螺旋塊構造,分散體重壓力,更加有效地減輕負擔。
三、增加可使膝蓋穩定的大腿內側肌肉運動:
步行時可保護膝蓋穩定的是大腿內側肌肉。促使螺旋塊基部運動的減震螺旋功能,可使大腿內側的肌肉更有效地活動,引導正確步行方式。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