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鞋底清洗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簧式鞋底清潔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滿足自己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開始對室內環境產生了更廣泛的關注,為了保持室內的持續清潔衛生,人們在做好室內打掃的同時,也需要控制室外的灰塵來源,而這其中,灰塵的主要來源是人們從外面回家時,鞋底上沾的灰塵或泥土;不僅如此,據美國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在2008年做了檢測鞋底細菌的研究,結果發現鞋底90%以上的細菌會轉移到地板上,而且地毯甚至藏匿更多細菌,這些細菌都是引起我們腸、胃、肺感染的兇手,可見,鞋底上攜帶的不只是影響衛生的灰塵,而且還有影響健康的細菌。
過去的人們試圖通過入室換鞋或者戴上鞋套來解決該問題,然而,由入室換鞋或者戴上鞋套所引起的麻煩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尷尬使得這兩種解決方式變得名存實亡;在此基礎上,人們在進入室內的門口放置有粘性物質,用來吸附鞋底的灰塵或泥土,但該方式需要頻繁的更換該粘性物質,使用起來并不方便;另外一種的解決方式為單腳鞋底清潔機,即一只腳站著,起支撐作用,另一只腳放置清潔口,從而完成這只腳的鞋底清洗,然后對換,從而完成兩只腳的鞋底清潔,該方式的問題依舊是麻煩,同時花費了兩倍的時間。
針對以上問題,專利號200820209977.4的電動清潔踏墊,通過電機帶動主動輥和和傳動輥同時轉動,從而帶動清潔帶轉動,人體的重量由設置在清潔帶兩側的條形支持板進行支撐,當清潔帶轉動時,由于清潔帶的高度大于條形支撐板的高度,清潔帶會對鞋底進行清理,此后,諸如申請號201120292056.0的全自動鞋底清潔機、申請號201320338490.1的組合式鞋底清洗機均采用支撐桿支撐人體,由位于支撐桿之間的清潔帶進行對鞋底的清潔,所不同的是在相同的清潔方式的基礎上,一個通過壓簧識別人,從而自啟動;一個增加了鞋底殘留水吸干的功能,即兩者都沒有采用新的清潔方式,清潔鞋底的方式太過單一。
因此,我們有必要設計一種采用新的清潔方式的鞋底清潔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壓簧式鞋底清潔機,通過電機帶動蝸輪,蝸輪帶動毛刷,使得多個毛刷獨立旋轉,位于毛刷上的刷毛高于踏板,從而對位于踏板上的鞋底進行旋轉清潔。
為實現上述目的,達到上述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壓簧式鞋底清潔機,包括多個獨立轉動的毛刷、吸塵裝置、機架、電機、控制器,機架包括踏板,踏板上設置有供毛刷穿過的開口;在毛刷的底部連接有使其旋轉的蝸輪,蝸輪連接有使立向旋轉變為橫向旋轉的蝸桿,電機通過蝸桿帶動蝸輪旋轉,從而帶動毛刷旋轉,位于毛刷上的刷毛高于踏板,從而對位于踏板上的鞋底進行旋轉清潔;在踏板底部連接有彈性體與壓塊,壓塊與一壓簧開關連接,壓簧開關與控制器連接,人體踩上去之后,重力作用于踏板上,彈性體收縮,壓塊頂住壓簧開關,即整個踏板下移,壓簧開關受壓力作用下發生狀態變化,從而將狀態變化量傳輸至控制器,由控制器作出反應,即完成了人檢測的功能。
作為彈性體的一種優選方式,彈性體為設置在踏板四個角落的彈簧。
作為對人檢測的進一步優化,控制器包括有設置在機架表面的顯示屏與揚聲器,所述機架表面在與揚聲器的相對應處設置有音孔,控制器可以適時將清潔器內部的工作狀態以語音的方式來提醒人們,人們也可以通過顯示屏來讀取清潔器的相關信息。
作為電機帶動蝸桿旋轉的一種優選方式,電機通過驅動軸帶動驅動齒輪轉動,驅動齒輪與減速齒輪嚙合連接,減速齒輪與垂直旋轉的蝸桿連接,從而使電機通過驅動齒輪、減速齒輪帶動蝸桿旋轉。
作為電機帶動蝸輪旋轉的一種優選方式,處于同一列的蝸輪與同一蝸桿連接,且所述蝸輪只與一個蝸桿連接;與蝸桿連接的減速齒輪相鄰之間嚙合連接,此時,只需要其中一個減速齒輪與驅動齒輪嚙合連接,當驅動齒輪旋轉后,帶動其中一個減速齒輪轉動,通過嚙合連接,使其所有的減速齒輪一起轉動,即所有的蝸桿同時轉動,從而使蝸輪發生旋轉,在旋轉的過程中,蝸輪為橫向轉動,驅動齒輪、減速齒輪為立向旋轉,蝸桿與蝸輪之間的傳動改變了旋轉面,使得電機可以水平放置在機架內,減小該清潔器的整體高度。
為了避免灰塵與蝸輪的接觸,在毛刷與蝸輪之間設置有隔離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種壓簧式鞋底清潔機,與現有技術的相比,采用了新的清潔方式,通過電機帶動蝸輪旋轉,從而帶動多個獨立的毛刷進行旋轉,位于毛刷上的刷毛高于踏板,從而對位于踏板上的鞋底進行旋轉清潔;通過壓簧開關來檢測人是否站在踏板上,從而由控制器來控制是否啟動,增加語音提醒功能,使得本發明在提供了不同清潔方式的同時,也使得該清潔器更加安全智能。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涉及的壓簧式鞋底清潔機的第一實施例;
圖2為在圖1的基礎上切除部分機架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在圖1的基礎上切除底部外殼后的仰視圖;
圖4為第一實施例中關于人檢測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如下附圖標記:毛刷1、控制器2、機架3、電機4、蝸輪11、蝸桿12、減速齒輪13、工作軸14、顯示屏21、壓簧開關22、音孔23、開關31、踏板32、隔離板33、驅動齒輪41、驅動軸42、彈性體321、壓塊32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1-4所示,一種壓簧式鞋底清潔機,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包括毛刷1、控制器2、機架3、電機4。
如圖1所示的是本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機架3包括開關31、蓋板32、把手33、踏板32,其中踏板32的水平高度低于毛刷1,在踏板32上設置有多個與毛刷1數量相對應的開口,該開口供毛刷1穿過。
結合圖2、3可知,完成鞋底清洗的傳動器件包括蝸輪11、蝸桿12、減速齒輪13、工作軸14、驅動齒輪41和驅動軸42,毛刷1通過工作軸14與蝸輪11連接,蝸輪11與蝸桿12連接,蝸桿12與減速齒輪13連接,相鄰的減速齒輪13嚙合連接,其中第一個減速齒輪13嚙合連接有驅動齒輪41,驅動齒輪41通過驅動軸42與電機4連接。
以圖3的方向為準,蝸輪11之間相互不連接,處于同一列的蝸輪11與同一蝸桿12連接,且蝸輪11只與一個蝸桿12連接,如圖3所示,從右往左數,第一、二列的蝸輪11與同一蝸桿12連接,第三、四列的蝸輪11與同一蝸桿12連接,第五、六列的蝸輪11與同一蝸桿12連接。
同時,如圖2所示,在毛刷1與蝸輪11之間設置有隔離板33,從而避免毛刷1上的灰塵與蝸輪11的接觸。
由圖4可知,用來構成人檢測的器件包括一壓簧開關22,在踏板32的底部連接有彈簧與壓塊(322),彈簧位于踏板32底部的四個角落,壓塊322位于壓簧開關22的上面。
結合圖1、4所示,控制器2包括有設置在機架表面的顯示屏21與揚聲器,在機架3的表面與揚聲器的相對應處設置有音孔23。
結合上述對于該實施例的結構描述,該實施例為達到不同技術效果的過程描述如下:
該實施例完成鞋底清潔的過程如下:
(1)、按下開關,啟動機器,鞋底踩在踏板32上;
(2)、重力作用于踏板32上,彈簧開始收縮,壓塊322頂住壓簧開關22,踏板32下移,壓簧開關22受壓力作用下發生狀態變化,從而將狀態變化量傳輸至控制器2,由控制器2控制電機4啟動;
(3)、電機4啟動,通過驅動軸42帶動驅動齒輪41旋轉,驅動齒輪41通過減速齒輪13帶動蝸桿12轉動,蝸桿12帶動蝸輪11轉動,蝸輪11通過工作軸14帶動毛刷1進行轉動,位于毛刷1上的刷毛對鞋底進行旋轉清潔;
(4)、在未達到設定的時間時,人將鞋底從踏板32出移開,使得收縮的彈簧開始伸展,帶動踏板32上移,壓塊322隨踏板32上移,壓簧開關22在減小壓力的情況下發生了狀態變化,從而將狀態變化量傳輸至控制器2,由控制器2控制電機4停止工作;
(5)、在達到設定的時間后,電機4停止工作,即完成了鞋底清潔的作業;
該實施例進行語音提醒的過程如下:由控制器2內部的程序進行判斷是否需要語音提醒,在需要語音提醒時,控制器2控制揚聲器發出相應的聲音,經音孔23傳遞到人。
通過上述對于該實施例的結構描述和工作過程描述,可知,本實施例能實現的技術效果有:
1、減速齒輪13之間嚙合連接,相鄰的減速齒輪13的轉動方向相反,相鄰的蝸桿12的轉動方向也相反,即第1、3、5列的蝸輪的轉動方向相反,第2、4、6列的蝸輪的轉動方向相反;與同一蝸桿12連接的左右兩組蝸輪11之間的轉動方向也相反,即第1、2列的蝸輪的轉動方向相反,第3、4列的蝸輪的轉動方向相反,第5、6列的蝸輪的轉動方向相反;綜上所述,即第1、4、5列的毛刷1的旋轉方向相同,第2、3、6列的毛刷1的旋轉方向相同,且兩者之間的旋轉方向相反,在本實施例中,整個踏板上共有36個毛刷1,其中18個毛刷1同向,18個毛刷1反向,使得36個毛刷作用于腳底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達到相對平衡,較之現有技術中清潔帶朝一個方向轉動來說,更加安全可靠。
2、通過壓簧開關22來檢測人是否站在踏板32上,從而由控制器2來控制是否啟動電機4,并通過語音提醒功能來提醒人們,使得這樣的控制更加安全智能。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在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改變驅動齒輪41與減速齒輪13的位置關系,即圖2中電機4位置降低,與電機4連接的驅動齒輪41位于減速齒輪13的下方,在此實施例中,驅動齒輪41位于第一個減速齒輪13的下方,其他等同的實施例包括將驅動齒輪41位于第二個或最后一個減速齒輪13的下方。
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在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每一列的蝸輪11單獨與一個蝸桿12連接,蝸桿12連接著相鄰之間嚙合的傳動齒輪,驅動齒輪41與減速齒輪13連接,減速齒輪13與傳動齒輪之間連接,這樣雖然增加了蝸桿12以及傳動齒輪的數量,但相鄰的傳動齒輪之間的轉動方向相反,即相鄰之間的毛刷1的轉動方向相反,從而使同向旋轉和反向旋轉的毛刷1分布的更加均勻,使得人站在踏板32上受到的相互抵消的力更加均衡。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發明;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做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發明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