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腹腔鏡子宮切除牽拉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腹腔鏡手術醫療器械,尤其是能夠使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時,充分顯露手術部位的腹腔鏡子宮切除牽拉固定器。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已在國內外得到認可,但由于是在電視屏幕監視下腹腔內操作,手術部位的顯露采用舉宮器經陰道頂住宮頸和在腹腔內用血管鉗、組織鉗進行撥拉翻動,不能象開腹手術那樣可以直接牽拉改變子宮的方向進行手術部位的顯露,因而造成鏡下手術部位顯露不好難度增加,使手術適應癥減少,并且還容易導致子宮周圍血管損傷致人出血中轉開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時能使手術部位充分顯露的腹腔鏡子宮切除牽拉固定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拉桿、頂桿、螺旋鉆、套筒,它是在套筒的下端固定了一個螺旋鉆,在套筒的上端連接了一個拉桿,在套筒的側面設置有一個活動頂桿。
為了使拉桿能夠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在拉桿上套有一個固定盤。
這樣,在腹腔鏡下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時,利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在鏡下改變子宮的方向和保持所需要切除及游離組織的張力,并能將子宮固定在所需要位置,使需要操作的部位充分顯露,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了手術的難度,對過去認為腹腔鏡下不能切除的子宮也可以在鏡下切除。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由
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由拉桿1、頂桿4、套筒6、螺旋鉆7等構成,在套筒6的下端固定焊接了一個螺旋鉆7,在套筒6的上端連接了一個拉桿1,套筒6呈圓柱狀,拉桿1與套筒6的連結可采用螺絲擰扣形式,拉桿1的端頭車有螺絲,套筒6上邊內部設有螺紋扣,這樣,拉桿1可方便地擰到套筒6上,也可以從套筒6上擰下;為了使拉桿1能夠順利地擰到套筒6內,拉桿的端頭應制成錐形狀。在套筒6的側面開有兩個頂孔5,頂孔5的大小與頂桿4的頂端直徑大小相適應,以使頂桿4能夠順利頂到頂孔5內。為了使拉桿1能夠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在拉桿1上套有一個固定盤2,拉桿1與固定盤2的位置能夠相互移動,固定盤2與拉桿1位置固定由螺絲3來進行調整。在實施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手術時,經恥骨上腹壁套管穿刺器利用拉桿將螺旋鉆鉆到需要游離側子宮底,然后經對側腹壁套管穿刺器用頂桿頂到套筒的頂孔內,將拉桿擰下取出,此時用頂桿經同側腹壁套管穿刺器頂著套筒孔內,使子宮向對側移位,再經對側腹壁套管穿刺器將拉桿擰到套茼上取出頂桿,再把固定盤放在腹部表面,由固定螺絲固定拉桿,通過腹壁外改變拉桿的方向和固定盤的位置,使子宮向所需要的方向移動,使手術需要游離的部位始終處于充分顯露及保持一定的張力,便于手術的順利實施,而不易損傷周圍組織器贓及血管。
各個部件的材質應符合衛生標準要求,其尺寸大小可根據病人要求制成不同規格。
權利要求1.一種腹腔鏡子宮切除牽拉固定器,包括拉桿、頂桿、套筒、螺旋鉆,其特征是在套筒(6)的下端固定了一個螺旋鉆(7),在套筒(6)的上端連接了一個拉桿(1),在套筒(6)的側面設置有一個活動頂桿(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鏡子宮切除牽拉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桿(1)上套有一個固定盤(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腹腔鏡子宮切除牽拉固定器,包括:拉桿、頂桿、套筒、螺旋鉆,它是在套筒的下端固定了一個螺旋鉆,在套筒的上端連接了一個拉桿,在套筒的側面設置了一個頂桿,在腹腔鏡手術下能夠使子宮的手術部位充分顯露,便于對子宮實施手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A61B17/00GK2429114SQ00235680
公開日2001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2日
發明者商順明, 任高潮, 李平軍, 趙善軍, 朱中興, 楊天宏, 商順亮 申請人:商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