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氣式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傷科的醫療支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充氣式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
背景技術:
胸、腹創傷是臨床的常見病,一般為特發事故而引起,所以急救、搬運傷員都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胸、腹創傷的問題,提供一種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更具有人性化的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由固定器后托及通過松緊連接帶與固定器二片前托所組成,所述的前托上內襯二個設有氣囊,氣囊是通過輸氣球充氣,前托上還設有緊固攀。在后托內設有至少二條用金屬片或木片制作的硬筋,后托上還設有提手帶及提手。前后托均采用二層厚質棉布制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和創新。(1)設計科學合理。本實用新型分內外兩層,用牢固的二層厚質棉布制成,在前托上分別設有左右氣囊,采用輸氣球充氣,利用環形固定原理,把受傷的胸部或腹部固定,具有固定、止痛、止血的功能。后托還設有提手,便于搬動。經臨床應用證實,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簡單實用,效果良好。(2)松緊帶和緊固攀的設置,可根據人體形大小而改變,既牢固又不會移位保證患者生命體征穩定,是一種人性化的設計。(3)攜帶方便。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棉布做材料,可以折疊,所以攜帶非常方便,適用于120現場急救和戰地傷員救護使用。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車禍、塌方、地震、戰傷等胸、腹創傷的急救病人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正面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后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1、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固定器后托5及通過松緊連接帶4、7與固定器二片前托1、10所組成,所述的前托1、10上內襯分別設有氣囊2、8,氣囊2、8是通過輸氣球4、充氣,前托1、10上還設有緊固攀13、9。在后托5內設有至少二條用金屬片或木片制作的硬筋6,后托5上還設有提手帶12及提手11。前后托5均采用二層厚質棉布制成。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車禍、塌方、地震、戰傷等胸、腹創傷的急救病人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充氣式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由固定器后托(5)及通過松緊連接帶(4)、(7)與固定器二片前托(1)、(10)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托(1)、(10)上分別內襯有氣囊(2)、(8),氣囊(2)、(8)是通過輸氣球(4)充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前托(1)、(10)上還設有緊固攀(13)、(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后托(5)內設有至少二條用金屬片或木片制作的硬筋(6),后托(5)上還設有提手帶(12)及提手(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充氣式多功能胸、腹創傷急救固定器,由固定器后托及通過松緊連接帶與固定器二片前托所組成,所述的前托上內襯二個氣囊,氣囊是通過輸氣球充氣,前托上還設有緊固襻。在后托內設有至少二條用金屬片或木片制作的硬筋,后托上還設有提手帶及提手。前后托均采用二層厚質棉布制成。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車禍、塌方、地震戰傷等胸、腹創傷的急救病人使用。
文檔編號A61F5/01GK2928067SQ20062010525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30日
發明者章銀燦 申請人:章銀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