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蒙醫傳統方藥掃日勞的新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藥領域,尤其蒙醫傳統方藥掃日勞-4口服藥的新制備工藝。
該方服用以往以湯散為主,為減少服用不便和進行工業化生產,因此有必要進行改型。
本發明的步驟如下A、以北沙參100-200,甘草60-120,紫草茸60-120,拳參60-120(均為重量份)為原料,風選或水洗烘干,粉碎成粗粉或飲片,加水煎煮,過濾,合并濾液,棄去藥渣;B、濾液經粗濾后濃縮,然后通過加入高純度乙醇沉淀,除去蛋白質、樹膠等無活性成分,濃縮液中含醇量優選在70%左右,然后在減壓下回流,除去醇;C、必要時可加入活性炭脫色處理和加入適量矯味劑,過濾,得成品藥液,滅菌后包裝。
或者步驟B可以用超濾膜分離來代替。
其中組分的優選配比是北沙參150,甘草90,紫草茸90,拳參90。
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如附
圖1所示。
取北沙參、甘草、紫草茸、拳參按(1∶1)濃度投料,經水洗烘干后粉碎成20目左右的粗粉或飲片,加入適量去離子水濕潤放置60分鐘左右讓藥材充分吸水膨脹。在加入水高于藥材2/3為宜,最好在低溫控制下煎煮2-3次,即1小時,半小時,半小時。3次濾液合并,藥渣棄去。濾液經粗濾后濃縮到1∶1體積后緩慢加入95%乙醇沉淀,除去蛋白質,樹膠等無活性成份,濃縮液中含醇量在70%(±)為宜,如果一次沉淀不完全可進行第二次沉淀,直至完全為宜。也可采用天津正天成澄清技術《中空纖維膜分離技術》ZTCR-III型(超濾膜分離)。放置48小時過濾,沉淀物棄去,得含醇藥液,用減壓回流方法除掉醇(回收乙醇),看是否完全,可做試管實驗看有否沉淀產生。如果無沉淀產生說明藥液已沉淀完全,可加水調節藥液足量,如顏色過深,可加入醫用活性碳脫色處理(用量0.2-0.5%),必要時可加入適量驕味劑,過濾后,成品藥液,滅菌后即可應用。
檢測方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8年版藥品標準蒙藥方法(2)取本品5g,加鹽酸1ml,氯仿15ml,加熱回流提取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入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2ul,對照品溶液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5∶10∶4∶0.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涼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用本發明方法制備的藥物進行臨床試驗,常用散劑作為對照。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方法制備的藥物的療效得到改進。
權利要求
1.蒙藥掃日勞-4口服藥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選取北沙參、甘草、紫草茸,拳參原料,風選或水洗烘干,粉碎成粗粉或飲片,加水煎煮,過濾,合并濾液,棄去藥渣;B、濾液經粗濾后濃縮,然后通過加入高純度乙醇沉淀,除去蛋白質、樹膠等無活性成分,然后在減壓下回流,除去醇;C、必要時,加入活性炭脫色處理和適量矯味劑,過濾,得成品藥液,滅菌后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工藝,其中北沙參用量為100-200,甘草60-120,紫草茸60-120,拳參60-120(按重量份計)。
3.根據權利要求1的工藝,其中北沙參用量150,甘草90,紫草茸90,拳參90(按重量份計)。
4.根據權利要求1的工藝,其中沉淀時,乙醇的加入量為70%,基于乙醇和濃縮液的總重量。
5.根據權利要求1的工藝,其中沉淀的時間是48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1的工藝,其中步驟B可以用超濾膜分離來代替。
7.由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得到的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蒙藥掃日勞-4口服藥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選取北沙參、甘草、紫草茸,拳參原料,風選或水洗烘干,粉碎成粗粉或飲片,加水煎煮,過濾,合并濾液,棄去藥渣;B.濾液經粗濾后濃縮,然后通過加入高純度乙醇沉淀,除去蛋白質、樹膠等無活性成分,然后在減壓下回流,除去醇;C.必要時,加入活性炭脫色處理和適量矯味劑,過濾,得成品藥液,滅菌后包裝。本發明的工藝制備的藥物具有服用方便,療效改進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P11/14GK1374113SQ0210395
公開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7日
發明者劉振國, 白平安 申請人: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蒙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