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人類的主要傳染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雖然抗病毒藥物的種類較多,但由于其抗病毒范圍窄,或是因為藥物的毒副作用大等諸多原因,使抗病毒藥物的臨床應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莪術油是從中藥莪術中提取的揮發油,體內外試驗已證實其對流感病毒A1、A3、合胞病毒均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抗病毒范圍廣,且無毒副作用,莪術油的靜脈滴注制劑被廣泛用于治療小兒肺炎、病毒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及病毒性心肌炎、腦炎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可具有更理想的廣譜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明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是以莪術油和薏苡仁油為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共同組成,其中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例為1/0.2~1/5。其中,較好的是以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例為1/0.5~1/2,并以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采用1/0.5~1/1為優選。
如上述,在本發明的上述藥物組合物中,莪術油是一種已有報道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薏苡仁油則是從中藥薏苡仁中提取的揮發油,目前有報道和試驗表明,其可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供高能量營養、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已有將其用于對人體結腸癌、肝癌、肺癌等治療的報道。本發明將該兩種從天然藥用原料中提取的有效藥用成分相互配伍組合后,試驗結果表明在抗病毒作用方面可產生出協同增效等更為滿意的效果。
以上述組成形式的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相應藥用輔料或載體等輔助添加成分組合,并按相應的制藥方法和工藝加工處理,即可制成為相應的口服型、注射型或其它可用形式的藥物制劑。例如,與在口服制劑中可以被接受的崩解劑、賦形劑、潤滑劑、粘合劑、填充劑等常用的輔助添加成份混合后,按相應的常規工藝方法處理,即可制成為片劑、滴丸劑、膠囊劑或適當形式的緩釋劑、控釋劑等固體制劑形式的口服藥物;與常用的增溶劑、助溶劑、乳化劑、潤濕劑等表面活性劑、pH調節劑、稀釋劑、穩定劑、增稠劑等混合,按相應的常規工藝方法處理,即可制成為乳劑、噴霧劑、滴鼻劑等。按注射藥物制劑中允許使用的適當溶劑和附加劑配合及相應的工藝操作處理后,可以制備成相應的乳劑或粉針等肌肉或靜脈形式的注射制劑藥物。
作為本發明上述藥物有效藥用成分的莪術油和/或薏苡仁油,其來源除可為市售的商品莪術油和/或商品苡仁中性油脂外,也可以采用以常規水蒸氣蒸餾方法從中藥原料莪術中提取得到的莪術揮發油成分,或是以目前常規的CO2超臨界萃取技術從中藥原料薏苡仁中提取薏苡仁油成分。
在制備口服藥物制劑時,一般可以使用上述莪術油和/或薏苡仁油的粗品油為有效藥用成分,但作為注射藥物制劑應當對其進行精制。其中對莪術油可按目前已有的莪術油注射劑的方式進行處理外,使薏苡仁油達到注射用油標準時可以采用文獻報道的方法精制在薏苡仁油中加入10%-20%(w/w)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攪拌下升溫至60-70℃,以中和其中的游離脂肪酸。靜置后分離油液,過濾,反復加注射用水煮洗,除去已皂化的成分及過剩的堿,至油液澄清為止,分離油液并將其加熱至50-60℃,于攪拌下加入5-10%酸性陶土及0.5-1%活性炭,加熱至80-90℃不斷攪拌30-60分鐘過濾,無水CaCl2等脫水,靜置,過濾,處理得到符合文獻報導標準的注射劑用薏苡仁油。
下述相關的抗病毒試驗結果顯示,本發明上述的抗病毒藥物,可優先作為小兒肺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及病毒性心肌炎、腦炎等病毒性疾病等適應癥的治療藥物。此外,在被用于對如肺癌、肝癌和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其也可具有同樣的意義和價值。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實例再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包括在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組成注射用莪術油 50g注射用薏苡仁油50g
注射用豆磷脂10g注射用甘油 25ml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將豆磷脂與預熱的(80℃)注射用水及甘油混合,于高速組織搗碎機內,以8000轉/分鐘的速度攪拌3分鐘,反復三次,制成均勻的磷脂分散液。加入預熱80℃的莪術油和薏苡仁油后,于同樣條件下再進行三次高速攪拌,使成初乳液。加同樣預熱的注射用水至1000ml后,轉入高壓乳勻機,在3.089×104kPa(315kg/cm2)壓力下,勻化至油滴粒徑為1μm左右。經4號垂熔玻璃漏斗濾過后灌封于10ml安瓿內,充氮,熔封,105℃滅菌45分鐘,即為所述的注射乳劑藥物。
實施例2分別取淀粉120g、乳糖120g、糊精45g、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90g混合均勻,備用。另取莪術油100g和薏苡仁油50g,加至上述輔料中混合均勻,再加2.5%羥丙甲纖維素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加入羧甲基淀粉鈉9g和硬脂酸鎂4.5g,再次混合均勻。裝入膠囊1000粒,或壓制成1000片并包薄膜衣,即為所述的膠囊劑或片劑。
實施例3將莪術油100g和薏苡仁油200g預熱至80℃,加入到PEG-6000熔融液中,攪拌混勻,在滴丸機中制成5000粒滴丸,即為所述的丸劑型藥物。
實施例4將豆磷脂20g與預熱的(80℃)水、吐溫-80及甘油50ml混合,于高速組織搗碎機內,以8000轉/分鐘的速度攪拌3分鐘,反復三次,制成均勻的磷脂分散液。加入預熱至80℃的莪術油100g和薏苡仁油50g后,于同樣條件下再進行三次高速攪拌,使成初乳液。加同樣預熱的水至500ml后,轉入高壓乳勻機,勻化至油滴粒徑為5-10μm。分裝,置塑料軟瓶中,每支10ml,即為所述的滴鼻劑。或將其置于耐壓容器中,加閥門、封帽,壓入拋射劑,搖勻,即為所述的噴霧劑。
以上述由莪術油與薏苡仁油為有效藥用成分組成的不同比例形式的藥物組合物作為本發明的試驗藥物,以病毒唑為陽性對照藥物,進行了抗病毒作用的藥效學試驗。本發明實驗藥物中有效藥用成分(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選擇比例分別為1/0、1/0.5、1/1、1/2、1/4、0/1,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成注射乳劑,各組試驗藥物的濃度以莪術油計為0.4g/100ml。
一、實驗方法采用組織細胞半數感染量(TCID50)的方法,根據藥物對細胞病變的抑制效果,以確定試驗藥物對HSV-I和RSV的抗病毒效果。
1.藥液配制用RPMI-1640對試驗藥物(4mg/ml)進行對倍稀釋,其藥液濃度分別為0.04mg/ml(1∶100);0.02mg/ml(1∶200);0.01mg/ml(1∶400);0.005mg/ml(1∶800);0.0025mg/ml(1∶1600)。病毒唑的濃度分別為0.062,0.031,0.015和0.008 mg/ml。
2.對Vero細胞和Hep-2細胞的最大無毒濃度測定在96孔細胞培養板的Vero單層細胞和Hep-2單層細胞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試驗藥物,置37℃和5%CO2培養箱中96小時,觀察細胞病變,測定其對Vero細胞和Hep-2單層細胞的最大無毒濃度。
3.對HSV-I病毒致Vero細胞病變的抑制試驗在96孔細胞培養板的Vero單層細胞內,每孔感染HSV-I 10TCID50(7LgTCID50)病毒液,2小時后傾去病毒液,每孔內再加入不同濃度的試驗藥物或病毒唑,培養96小時后觀察細胞病變。
4、對RSV病毒致Hep-2細胞病變的抑制試驗在96孔細胞培養板的Hep-2單層細胞內,每孔感染RSV 10TCID50(6LgTCID50)病毒液,2小時后傾去病毒液,每孔內再加入不同濃度的試驗藥物或病毒唑,培養96小時后觀察細胞病變。
二、實驗結果1.各試驗藥物對Vero細胞的最大無毒濃度,經CPE法測定,均小于0.04mg/ml(1∶100),在正式藥物試驗中,則采用<0.04mg/ml的藥物進行體外抗病毒試驗。
2.各試驗藥物對HSV-I病毒致Vero細胞病變的抑制作用,對RSV病毒致Hep-2細胞病變的抑制作用。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組成的試驗藥物體外抗病毒作用
注“-”表示細胞無病變;“1+”約25%細胞發生病變、“2+”約50%細胞發生病變、“3+”約75%細胞發生病變,“4+”約100%細胞發生病變。
試驗藥物組為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以及單一成分的莪術油(1/0)或薏苡仁油(0/1)。
上述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藥物組各種組成比例的莪術油/薏苡仁油組合物(1/0.5、1/1、1/2、1/4)在0.01mg/ml濃度時,對HSV-1和RSV都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強于單獨使用形式的莪術油(1/0)。莪術油的有效抑制濃度為0.02mg/ml,而薏苡仁油(0/1)在所有的試驗濃度下基本均無抑制作用。
在上述試驗結果的基礎上,以莪術油/薏苡仁油(1/1)為試驗藥物進一步進行了下述對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炎保護作用的試驗。
取健康小鼠140只,隨機分為病毒唑陽性藥物對照組,本發明試驗藥物莪術油/薏苡仁油組合物(1/1)的高、低劑量組,單一莪術油的高、低劑量組,以及模型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取10倍LD50量(10TCLD50)滴鼻感染小鼠肺部,正常對照組吸入生理鹽水,30ul/只,感染后2小時,分別給予每只小鼠本發明試驗藥物20、40mg/kg(以莪術油計),單一莪術油20、40mg/kg,病毒唑20mg/kg,im,模型對照組、正常對照組則均給予0.5ml生理鹽水,每天給藥3次,連續給藥5天。從給藥開始連續觀察15天。每天記錄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的死亡數和死亡時間,以15天內每組動物死亡總數按以下公式計算出死亡保護率和延長生命率死亡保護率(%)=(模型組死亡率-實驗組死亡率);延長生命率(%)=(實驗組平均生活日數-模型組平均生活日數)/(模型組平均生活日數)×100%。
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小鼠感染病毒后給予高、低劑量的本發明試驗藥物,均能降低動物死亡率,延長平均生活日數,隨著藥物劑量增加,作用增大,且優于同等劑量的莪術油單用藥物,而模型對照組動物在4天后明顯消瘐,呼吸困難,開始死亡。與模型對照組比較,本發明藥物的高、低劑量能顯著降低動物死亡率(P<0.05),且優于病毒唑和莪術油。
表2 試驗藥物對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保護作用組別 劑量 死亡率 死亡保護率平均生活日延長生命率(mg/kg) (%) (%) (d) (%)對照組- - -15模型組- 100 -6.4±3.8病毒唑組 204060 10.1 ±4.0*89.1本發明藥物組 203070 11.3±3.9* 76.6(莪術油/薏苡仁油=1/1)401090 13.2±4.6* 106.3204060 9.8±3.1* 53.1莪術油組403070 11.5±3.3* 79.7與模型組比較*P<0.05上述試驗結果清楚顯示,在本發明的上述藥物的兩種有效藥用成分中,莪術油可具有抗病毒作用,而薏苡仁油則幾無此作用,但采用以莪術油/薏苡仁油作為有效藥用成分的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則在綜合的抗病毒作用方面可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其結果明顯優于其中有效藥用成分莪術油的單獨作用,因而具有令人滿意的開發前景和價值。
權利要求
1.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以莪術油和薏苡仁油為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共同組成,其中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例為1/0.2~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說有效藥用成分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例為1/0.5~1/2。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說有效藥用成分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例為1/0.5~1/1。
4.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說的藥物為口服型藥物制劑。
5.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說的藥物為噴霧劑。
6.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說的藥物為滴鼻劑。
7.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說的藥物為注射型藥物制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組合物,以莪術油和薏苡仁油為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共同組成,其中莪術油/薏苡仁油的重量比例為1/0.2~1/5。該藥物可以制成為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的口服型或噴霧型、滴鼻型或注射型等多種制劑形式。可優先適用于小兒肺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及病毒性心肌炎、腦炎等病毒性疾病等適應癥的治療藥物,在用于治療如肺癌、肝癌和結腸癌等惡性腫瘤上也可具有同樣的意義和價值。
文檔編號A61K9/12GK1562193SQ20041002211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4日
發明者楊秀清, 陳剛, 周家明 申請人:成都厚發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