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咽喉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各種類型的急慢性咽喉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咽喉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急慢性咽喉炎是廣大教育、宣傳工作者的職業性疾病之一。也是醫療工作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用“口服液、片劑、藥物沖劑”的國藥準字號,治療急、慢性咽喉病的藥物不少。但用中國傳統中醫學理論,采用藥茶預防、治療急、慢性咽喉炎的產品沒有。只有主治“宿便”的“腸清茶”;主治“降低血壓、抗衰老”的“同新菊寶茶”;主治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的“羚銳銀杏保健茶”和目前社會上銷售的“減肥茶”、“瑞夢烏龍減肥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中國傳統飲料茶葉和中國傳統中草藥制成的能夠預防、治療急、慢性咽喉炎的咽喉保健茶。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中國傳統飲料茶葉和中國傳統中草藥制成的能夠預防、治療急、慢性咽喉炎的咽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選用中國綠茶、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原料進行組合,將這些原料組合使得各原料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地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
依據祖國傳統醫學理論“茶為萬病之藥”之說,源于唐朝陳藏器《本草遺》“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諸藥內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其原因是茶葉除含有蛋白質、脂肪和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U等10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茶多酚。茶多酚是茶葉中酚類物質的總稱,也是一類以幾茶素為主體的具有生物氧化作用的酚性化合物,又稱茶單寧,茶鞣質,茶多酚易溶于水。從藥理作用可知茶多酚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中國綠茶含茶多酚較多成分。
金銀花,其成分為花蕾含黃酮類,為樨草素及樨草素-7-葡萄糖甙,并含肌醇、綠原酸、異綠原酸和皂甙,現已證實金銀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綠原酸和異綠原酸為主;其性味歸經甘、寒,歸肺、心、胃、大腸經;其功效清熱解毒,涼散風熱;藥理作用有比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并有抗病毒、抗炎解熱、降血脂、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及膽汁分泌的作用,并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
西青果(藏青果),成分含訶子酸3-4%、鞣質20-40%、脂肪油、沒食子酸等;性味歸經苦、澀、微寒。入肺、胃經;功效清熱、利咽開音、生津潤喉、解毒消腫;藥理作用用于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咽喉干燥等。
桔梗,成分含有多種皂甙,主要為桔梗皂甙,水解后生成多種皂甙元、桔梗皂甙元和遠志酸,以及少量的桔梗酸A、B、C等,以外尚含α-菠菜甾醇、菊糖、桔梗糖;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肺經;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膿;藥理作用治咽喉腫痛,與甘草同治咽痛音啞。
補益藥甘草,成分含甘草甜素6-14%、甘草苦甙、甘草酸、異甘草甙、甘露醇、葡萄糖、蔗糖及淀粉等;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效清熱解毒、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藥理作用用于調和藥性,解百草毒,用于治咽喉腫痛。
為了達到更好的保健效果,本發明還與薄荷、板藍根、貫眾、胖大海、羅漢果、玄參、麥冬組合。這是因為薄荷,成分含揮發油1-3%,揮發油中主要成分為左旋薄荷腦70-90%、薄荷酮10-20%、醋酸薄荷酯約3%及檸檬烯等單萜類化合物;性味歸經辛、涼、氣清香,歸肺、甘經;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藥理作用有解熱、抗菌、鎮痛、利膽、止癢等作用。
板藍根,成分含靛甙、β--谷甾醇、靛紅、芥子甙等;性味歸經苦、寒,入心、胃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藥理作用抗病毒作用。對流腦、乙腦、流行性腮腺炎等有防治作用,對枯草桿菌、熔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并有抗內毒素的作用。
貫眾,成分本品含綠原酸、揮發油、鞣質等;性味歸經苦、微寒,入肝、胃經;功效殺蟲、清熱解毒、止血;藥理作用對流感病毒、腺病毒、脊髓灰白質炎、皰疹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對痄腮腫痛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胖大海,成分種皮含聚戊糖、粘液質、胖大海素、揮發油、西黃芪膠粘素和收斂性物質等;性味歸經甘、寒。歸肺、大腸經;功效清肺化痰、利咽開音、解毒;藥理作用用于治療干咳無痰、慢性咽喉炎和牙痛,治于燥熱、頭痛目赤。
羅漢果,成分含羅漢果甙、果糖、氨基酸、黃酮等;性味歸經甘、涼,入肺、大腸經;功效清熱潤肺、滑腸通便;藥理作用用治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用治于腸燥便秘。
玄參,成分根含玄參素、單萜甙類成分、其中哈巴甙占70-80%,γ-(鄰-甲基-對-香豆酰)-哈巴素占20-30%;性味歸經甘、苦、成、微寒,入肺、胃、腎經;功效清熱、解毒、養陰;藥理作用治于咽喉腫痛、口干、舌絳等癥。
麥冬,成分本品含多種甾體皂甙、多種葡萄糖、維生素A及少量β--谷甾醇;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經;功效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藥理作用用治于肺燥干咳、咳嗽出血、胃陰不足所致的舌干口渴,可治血喉。
本發明組分的用量也是發明人采用中國傳統中醫學理論,參考歷代驗方、秘方并結合自己數十年對茶的研究和實踐得出,各配方的咽喉保健茶在下述重量份范圍內都有較好的防治口腔炎、咽喉炎的效果。
本發明具體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咽喉保健茶,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27-9份、西青果29-10份、桔梗21-6份、甘草9-3份、中國綠茶42-14份。
上述的咽喉保健茶,它可以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18份、西青果19份、桔梗14份、甘草6份、中國綠茶28份。
上述的咽喉保健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原料藥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中國綠茶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物質分裝、包裝。
上述的咽喉保健茶,它還可以進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薄荷21-7份、羅漢果20-6份、玄參18-6份、麥冬18-6份、胖大海21-7份、貫眾15-5份、板藍根24-8份。
上述的咽喉保健茶,它可以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18份、西青果19份、桔梗14份、甘草6份、薄荷14份、羅漢果13份、玄參12份、麥冬12份、胖大海14份、貫眾10份、板藍根16份、中國綠茶28份。
所述咽喉保健茶的制備原料包括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薄荷、羅漢果、玄參、麥冬、胖大海、貫眾、板藍根、中國綠茶時,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原料藥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薄荷、羅漢果、玄參、麥冬、胖大海、貫眾、板藍根、中國綠茶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物質分裝、包裝。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中所用設備均為現有設備,均可以在市場上買到。
本發明咽喉保健茶為散劑型。古人認為“散者散也,去急病”。散劑具有容易分散和奏效迅速、制法簡便的特點。
上述制成的咽喉保健茶的感官指標如下外形黃綠色粉末無可見雜質、無結塊霉變現象湯色黃綠色透明、無渾濁香氣丁香型、淡清香、香氣純正無異味滋味具有咽喉茶固有的滋味、滑感性強無澀感咽喉保健茶是茶色淡雅、氣味宜人的藥茶。藥茶是中醫藥傳統的內服療法中的劑型之一,水又是維持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物質,利用藥茶來預防治療疾病,不僅可以及時補充人體水分,同時亦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利用。
咽喉保健茶集茶藥于一體,所采用的中草藥有“疏風清熱、涼血、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殺菌、補益、消腫止痛、利咽開音去口膩”的功效,咽喉保健茶具有生津潤口喉、防治急慢性咽喉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對老人可健齒對兒童可預防齲齒和保持口腔清潔。
咽喉保健茶可為袋裝泡制形式,用小紙袋裝,每小袋凈重3±0.1克,用過塑紙盒中包裝,每盒20小袋包封,再用紙箱大包裝,每箱50盒。飲用時,用開水400-450ml泡服,1次1小袋,每日2-3次,飲用方便,男女老少皆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實施例1、本發明咽喉保健茶的制備(a)、將炮制好、無霉變的原料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中國綠茶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金銀花25克、西青果27克、桔梗20克、甘草8克、中國綠茶42克;(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倒入自動粉碎機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七號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成散劑;
(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散劑倒入DXDC125型袋泡茶包裝機,按3±0.1克的定量經6cm×5cm茶葉濾紙包裝成小袋,再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裝有3克咽喉保健茶料小袋裝入8cm×6.5cm的錫箔紙袋內經連續封口機真空封口后,按每15袋為一小盒、每60小盒為一箱裝箱。
實施例2、本發明咽喉保健茶的制備(a)、將炮制好、無霉變的原料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中國綠茶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金銀花18克、西青果19克、桔梗14克、甘草6克、中國綠茶28克;(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倒入自動粉碎機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七號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成散劑;(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散劑倒入DXDC125型袋泡茶包裝機,按3±0.1克的定量經6cm×5cm茶葉濾紙包裝成小袋,再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裝有3克咽喉保健茶料小袋裝入8cm×6.5cm的錫箔紙袋內經連續封口機真空封口后,按每15袋為一小盒、每60小盒為一箱裝箱。
實施例3、本發明咽喉保健茶的制備(a)、將炮制好、無霉變的原料金銀花、西青果、桔梗、甘草、薄荷、羅漢果、玄參、麥冬、胖大海、貫眾、板藍根、中國綠茶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金銀花18克、西青果19克、桔梗14克、甘草6克、薄荷14克、羅漢果13克、玄參12克、麥冬12克、胖大海14克、貫眾10克、板藍根16克、中國綠茶28克;
(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倒入自動粉碎機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七號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成散劑;(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散劑倒入DXDC125型袋泡茶包裝機,按3±0.1克的定量經6cm×5cm茶葉濾紙包裝成小袋,再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裝有3克咽喉保健茶料小袋裝入8cm×6.5cm的錫箔紙袋內經連續封口機真空封口后,按每15袋為一小盒、每60小盒為一箱裝箱。
實施例4、本發明咽喉保健茶防治保健效果的觀察實驗1、一般資料選取急慢性咽喉炎患者292例,其中男173例,女119例,年齡60歲以上37例,50-59歲43例,40-49歲51例,30-39歲49例,23-29歲39例,18-22歲38例,10-17歲35例。
2、中醫學診斷標準(1)急性咽喉炎怕冷發燒、頭痛咳嗽、久咳失音、吞咽困難、呼吸不暢、咽喉紅腫疼痛、喉核腫大。共計136例。
(2)慢性咽喉炎發熱而微寒、咽痛音啞、咽喉干燥癢、舌質紅、干咳無痰。共計156例。
3、飲用方法飲用上述實施例1所制咽喉保健茶。
(1)急性咽喉炎每日3次,每次1袋,每袋3克,5日為一個療程,共3個療程。
(2)慢性咽喉炎每日2次,每次1袋,每袋3克,5日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
4、療效評定標準(1)、有效急性咽喉炎精神爽快氣順,四肢有力,吞咽便利有食欲,說話有音無虛火。
慢性咽喉炎清心無煩躁無熱感,談吐便利不咳嗽、咽喉潤鼻不干。
(2)、無效急性咽喉炎神昏發熱、四肢無力、吞咽困難、咽喉腫痛音啞、氣粗。
慢性咽喉炎風熱咳嗽、口渴咽痛、疲乏。
5、服用結果(見表1)表1 經服用后效果觀察
總之,在15日內,用本發明咽喉保健茶防治急慢性咽喉炎患者292例,結果有效267例,有效率91%;無效25例,無效率9%。
實施例5、本發明咽喉保健茶防治保健效果的觀察實驗1、一般資料選取急慢性咽喉炎患者239例,其中男123例,女116例,年齡60歲以上33例,50-59歲41例,40-49歲40例,30-39歲31例,23-29歲20例,18-22歲37例,10-17歲37例。
2、中醫學診斷標準(1)急性咽喉炎怕冷發燒、頭痛咳嗽、久咳失音、吞咽困難、呼吸不暢、咽喉紅腫疼痛、喉核腫大。共計106例。
(2)慢性咽喉炎發熱而微寒、咽痛音啞、咽喉干燥癢、舌質紅、干咳無痰。共計133例。
3、飲用方法飲用上述實施例3所制咽喉保健茶。
急性咽喉炎每日3次,每次1袋,每袋3克,5日為一個療程,共3個療程。
慢性咽喉炎每日2次,每次1袋,每袋3克,5日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
4、療效評定標準(1)、有效急性咽喉炎精神爽快氣順,四肢有力,吞咽便利有食欲,說話有音無虛火。
慢性咽喉炎清心無煩躁無熱感,談吐便利不咳嗽、咽喉潤鼻不干。
(2)、無效急性咽喉炎神昏發熱、四肢無力、吞咽困難、咽喉腫痛音啞、氣粗。
慢性咽喉炎風熱咳嗽、口渴咽痛、疲乏。
5、服用結果(見表2)表2 經服用后效果觀察
總之,在15日內,用本發明咽喉保健茶防治急慢性咽喉炎患者239例,結果有效219例,有效率91%;無效20例,無效率9%。
權利要求
1.一種咽喉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27-9份、西青果29-10份、桔梗21-6份、甘草9-3份、中國綠茶42-1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18份、西青果19份、桔梗14份、甘草6份、中國綠茶28份。
3.一種咽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該咽喉保健茶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27-9份、西青果29-10份、桔梗21-6份、甘草9-3份、中國綠茶42-14份,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上述原料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物質分裝、包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薄荷21-7份、羅漢果20-6份、玄參18-6份、麥冬18-6份、胖大海21-7份、貫眾15-5份、板藍根24-8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咽喉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18份、西青果19份、桔梗14份、甘草6份、薄荷14份、羅漢果13份、玄參12份、麥冬12份、胖大海14份、貫眾10份、板藍根16份、中國綠茶28份。
6.一種咽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該咽喉保健茶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27-9份、西青果29-10份、桔梗21-6份、甘草9-3份、薄荷21-7份、羅漢果20-6份、玄參18-6份、麥冬18-6份、胖大海21-7份、貫眾15-5份、板藍根24-8份、中國綠茶42-14份,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上述原料分別凈選、洗凈、干燥;(b)、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步驟(a)中所得原料;(c)、將(b)中所得原料分別粉碎;(d)、將(c)中粉碎后的原料過篩;(e)、將(d)中過篩后的各種原料混合均勻;(f)、將(e)中混合均勻后所得物質分裝、包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各種類型的急慢性咽喉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咽喉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該咽喉保健茶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銀花27-9份、西青果29-10份、桔梗21-6份、甘草9-3份、中國綠茶42-14份。其制備方法包括原料的凈選、洗凈、干燥、稱取、粉碎、過篩、混合、分裝、包裝。本發明咽喉保健茶采用中國傳統中醫學理論制成的散劑型,能夠較好地預防、治療急、慢性咽喉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
文檔編號A61P11/00GK1569192SQ20041003733
公開日2005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9日
發明者呂文曉, 鐘衛東 申請人:呂文曉, 鐘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