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術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到脊椎骨突起之間的手術中使用的手術器具,其中,所述脊椎骨間的襯墊為具有中空部分的筒狀形狀,而且用于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
背景技術:
在脊椎管狹窄癥中,當在椎體和椎體之間存在椎間板的變性或變形性椎間關節癥,椎體二次變形和脊柱變形時,由它引起馬尾和神經根障礙成為病態。
在這種脊柱管狹窄癥的治療中,采用從椎體間摘出變性的椎間板,將自己的骨頭移植至除去該椎間板的椎體間,固定椎體的椎體固定術。
但是,只將骨頭移植至椎體間,在骨愈合前,由于移植骨的吸收,在脊椎中產生的不穩定性。
作為防止這種不穩定性的方法,可在脊椎骨突起之間插入脊椎骨間襯墊。
先前,提出各種在將這種脊椎骨間襯墊插入脊柱管突起之間的手術中使用的手術器具(參照日本國的實用新型第2550758號公報)。
在該公報中所述的手術器具在夾持部分的內表面上安裝軟質的樹脂體,直接夾持脊椎骨間襯墊。
但是,在這種手術器具中,由于直接夾持脊椎骨間襯墊等,過度的夾持力可使脊椎骨間襯墊等損傷。另外,由于不在決定的位置上夾持,每次都必需確認,脊椎骨間襯墊等是否在適當的方向插入,手術變得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術器具,可以用更簡便的操作,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手術器具,該手術器具為將脊椎骨襯墊插入到脊椎骨突起的手術中使用,其中,所述脊椎骨襯墊為具有中空部分的筒狀形狀,而且可以插入到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其特征為具有,插入零件,該插入零件具有插入在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的插入部分的;把持零件,該把持零件把持上述插入零件;上述插入零件在作為上述插入零件的一個端部的第一個端部附近,有利用上述把持零件把持的被把持部分;將上述插入零件插入到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利用上述把持零件把持上述被把持部分的狀態下使用。
這樣,可以利用更簡便的操作,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
最好,在與上述第一個端部相反一側的端部的第二個端部上,上述插入零件具有支承部分,可防止當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插入上述插入部分中時,上述脊椎骨間襯墊從插入部分脫落。這樣,可以防止脊椎骨間襯墊從插入部分拔出(脫落)。
另外,最好上述支承部分具有向著上述第二個端部的方向,截面積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這樣,可以更容易脊椎骨間襯墊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
另外,最好上述支承部分具有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一個端面接觸的第一個接觸部分。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脊椎骨間襯墊和支承部分的接觸造成的損傷。
最好上述被把持部分具有第一個部位,上述被把持部分的第一個部位的與上述插入零件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積小于同方向的上述插入部分的截面面積。這樣,把持零件可以更可靠地把持插入零件。
另外,最好在比上述第一個部位更靠近上述第一個端部上設置第二個部位,該第二個部位的與上述插入零件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積大于上述第一個部位的截面面積。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插入零件從保持零件拔出。
另外,最好上述把持零件通過支點,可轉動地支承一對臂零件,所述臂零件具有在基端的操作部分和在前端把持上述被把持部分的把持部分。
另外,最好,上述把持部分上作出用于把持上述被把持部分的、形狀與上述被把持部分的形狀對應的槽。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止對插入零件或脊椎骨之間的襯墊的損傷,并且可以更可靠地把持插入零件。
另外,最好上述把持部分具有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一個端面接觸的第二個接觸部分。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脊椎骨之間的襯墊和把持部分的接觸造成的損傷。
另外,最好上述把持零件在與上述臂零件的回轉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彎曲。這樣,容易將脊椎骨之間的襯墊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在狹窄的手術部位上的手術器具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最好上述把持零件向著設有上述第二個接觸部分的一側彎曲。這樣,容易將脊椎骨之間的襯墊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在狹窄的手術部位上的手術部位上的手術器具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最好上述第一個接觸部分和/或上述第二個接觸部分至少其表面附近由樹脂材料制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接觸引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損傷。
另外,最好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接觸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樹脂材料制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接觸引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損傷。
另外,最好上述樹脂材料主要由聚酰胺樹脂構成。這樣,可以很好地耐受滅菌消毒時的過分嚴酷的條件(例如高溫高壓等)。
另外,最好還具有將上述插入零件從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拔出的拔出零件。這樣,即使在狹窄的手術部位上,也可以容易地拔出插入零件。
另外,最好上述拔出零件通過支點可回轉地支承一對臂零件,該臂零件具有在基端的操作部分和在前端的夾持部分,所述夾持部分夾持插入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的、上述插入零件的上述支承部分。這樣,即使在狹窄的手術部位上,也可以容易地拔出插入零件。
另外,最好上述夾持部分至少表面附近由樹脂材料制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接觸引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損傷,另外可以更可靠地夾持插入零件。
另外,最好上述樹脂材料主要由聚酰胺樹脂構成。這樣,可以很好地耐受滅菌消毒時的過分嚴酷的條件(例如高溫高壓等)。
另外,最好上述夾持部分的形狀與上述插入零件的上述支承部分的形狀對應。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夾持插入零件,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從脊椎骨間襯墊拔出插入零件時,插入零件從拔出零件脫落。
另外,最好上述把持零件的上述操作部分和上述拔出零件的上述操作部分的外觀不同。這樣,可以認識不同的手術器具。
另外,最好各個手術器具可由各個上述操作部分特別規定。這樣,可以防止搞錯使用的手術器具的差錯。
上述或其以外的本發明的目的,結構和效果,從參照附圖的以下實施例的說明中將會了解。
圖1為表示構成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塊體的透視圖;圖2為表示構成使用本發明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塊體的實施例的平面圖(a),側視圖(b);圖3為表示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使用狀態的圖;圖4為表示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使用狀態的圖;圖5為表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插入零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6為表示插入零件插入脊椎骨間襯墊中的狀態的平面圖;圖7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把持零件關閉狀態的平面圖;圖8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把持零件打開狀態的平面圖;圖9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把持零件的側視圖;圖10為圖7的A-A線的截面圖;圖11為表示利用把持零件把持插入脊椎骨間襯墊中的插入零件的狀態的圖;圖12為表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拔出零件的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13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拔出零件的側視圖;圖14為構成手術器具的岔開器的平面圖;圖15為構成手術器具的岔開器的平面圖;圖16為說明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在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脊椎骨的手術方法的一個例子的圖;圖17為說明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在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脊椎骨的手術方法的一個例子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所示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手術器具。
圖1為表示構成使用的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的塊體的透視圖。圖2為平面圖(a),側視圖(b)。圖3和圖4分別表示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襯墊的使用狀態的圖。圖5為表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插入零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圖6為表示插入零件插入脊椎骨間襯墊中的狀態的平面圖。圖7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把持零件關閉狀態的平面圖。圖8為把持零件打開狀態的平面圖。圖9為把持零件的側視圖。圖10為圖7中的A-A線的截面圖。圖11為表示利用把持零件把持插入在脊椎骨間襯墊中的插入零件的把持狀態的圖。圖12為表示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拔出零件的實施例的平面圖。圖13為拔出零件的側視圖。圖14,15為構成手術器具的岔開器的平面圖。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在圖7-圖10,圖12-圖15中,以左側作為“基端”,右側作為“前端”說明。
首先,說明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
先前,作為脊椎骨狹窄癥治療用的脊椎骨間襯墊,使用特開平8-52166號公報所示的脊椎骨間襯墊。這種脊椎骨間襯墊,由于在固定在脊椎骨突起之間上時,用螺釘將耳部固定在脊椎骨突起上,有損傷健全的骨組織的問題,另外,形狀復雜,因此手術操作變得麻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者們精心研究的結果發明了可以可靠地保持在脊椎骨突起和脊椎骨突起之間,可以適當地維持相鄰的脊椎骨突起的間隔,不需大面積切除骨或軟組織,可以進行低侵襲手術的脊椎骨間襯墊,即以下說明的脊椎骨間襯墊。
如圖3和圖4所示,采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在脊椎骨突起101和脊椎骨突起102之間(以下稱為“脊椎骨間”)。脊椎骨間襯墊1在插入脊椎骨間的狀態下(以下稱為“插入狀態”),適當地維持(保持)脊椎骨突起101和脊椎骨突起102的間隔(離開距離)。
如圖1和圖2所示,脊椎骨間襯墊1(以下簡單地稱為“襯墊1”)用塊狀的塊體2構成。
如圖示的結構那樣,塊體2作成大致的圓柱形,具有凹部21和中空部分22。塊體2一體成形的方式制造得出。
如圖3和圖4所示,在將襯墊1插入脊椎骨間中的狀態下,凹部21具有分別容納上下脊椎骨突起的(相鄰的脊椎骨突起的)二者中的一部分的功能。
這樣,在將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的狀態下,構成襯墊1的塊體2具有分別容納上下脊椎骨突起的一部分的凹部21通過這種結構,襯墊1可以可靠地保持在脊椎骨間中,可以適當地維持脊椎骨突起和脊椎骨突起的間隔。另外,通過采用這種結構的襯墊,在進行治療時,不需大面積切除骨或軟組織,可進行低侵襲的手術。
如圖示的結構那樣,凹部21設在大致為圓柱形的塊體2的周邊表面上,且在軸方向的大致中心附近。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間。
另外,凹部21的底面的形狀作成圓弧狀。這樣,當將襯墊1插入脊椎骨間時和插入后,都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損傷周邊組織。
上述的凹部21至少在將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的狀態下,具有容納上下脊椎骨突起的一部分的功能也可以,設在構成襯墊1的塊體2的一部上也可以。但如圖示結構那樣,設在構成襯墊1的塊體2的全部周邊上最好。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突起之間。另外,當這樣構成時,在將襯墊1插入脊椎骨間中時,容易使位置重合。當這樣構成時,在制造襯墊1時,可以容易地形成凹部21。
這種凹部21用圖2(a)中的D1表示的深度0.5~10mm較好,1~2mm更好。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突起之間。與此相對,當凹部21的深度小于上述下限值時,不能很好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突起之間。另一方面,當凹部21的深度超過上述上限值時,襯墊1本身的強度降低,也不能適當地維持脊椎骨突起和脊椎骨突起間隔。
另外,如上所述,作成槽狀的凹部21用圖2(a)中的W表示的寬度1~15mm較好,5~10mm更好。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間中。與此相對,當凹部21的寬度小于上述下限值時,將脊椎骨突起適當地容納在凹部21中困難。另一方面,當凹部21的寬度超過上述上限值時,不可能很好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突起之間。
如上所述,采用本實施例的手術器具的脊椎骨間襯墊1(塊體2)作成大致的圓柱形。當作成這種形狀時,在插入脊椎骨間時和插入后都難以損傷周邊組織。
另外,這種襯墊1固定在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但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也可以。這樣,當具有自由度時,與人體的運動(姿勢)相適應移動,可減輕對人體的負擔。
如圖1和圖2所示,中空部分22在側面23和側面24的中心附近貫通。即,中空部分22與塊體2的橫方向(圓柱的軸方向)平行,而且位于塊體2的大致中心處。
如下詳述那樣,該中空部分22在插入用于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間的手術器具時使用。另外,這種中空部分22可以在插入將脊椎骨間襯墊1固定在脊椎骨間上的固定零件3時使用。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間中。
如圖2所示,中空部分22的開口的邊緣傾斜。即,中空部分22具有在與大致為圓柱形的塊體2的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中空部分22的截面積向著開口(塊體2的端部)逐漸增大的部分25。這樣,當插入固定零件3,將襯墊1固定脊椎骨間上時,可防止固定零件3松馳;另外,利用襯墊1的運動,可以有效地防止損傷固定零件3。這種逐漸增大的部分25還有作為將固定零件3插入中空部分22中時的導向部分的功能。
這種中空部分22用圖2(a)中的D2表示的直徑沒有特別的限制,1~5mm較好,2~4mm更好。當中空部分22的直徑小于上述下限值時,插入固定零件3困難。當中空部分22的直徑超過上述上限值時,不能很好地保持作為脊椎骨間襯墊的強度。
另外,上述逐漸增大部分25的用圖2(a)中的D3表示的開口附近的直徑沒有特別的限制,2~8mm較好,4~6mm更好。這樣,上述效果更顯著。
作為將脊椎骨間襯墊1固定在脊椎骨間上的固定零件3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金屬絲狀的零件。作為這種金屬狀的金屬絲狀的固定零件3,具體地有高分子聚乙烯制的纜索、聚酯縫合線、鈦或不銹鋼制的金屬絲等。
上述這樣構成的塊體2用圖2(a)中的L1表示的全長10~40mm較好,15~25mm更好。當L1小于上述下限值時,不能很好地將襯墊1保持在脊椎骨突起之間。另一方面,當L1超過上述上限值時,將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困難。
另外,塊體2的用圖2(a)中的L2表示的端部附近的直徑,5~20mm較好,8~15mm更好。當L2小于上述下限值時,不能很好地保持襯墊1的強度,當加大的沖擊時,可能偏移目的部位。另外,得不到脊椎骨間的大的間隔,治療效果不好。另一方面,當L2超過上述上限值時,凹部21的深度使脊椎骨和脊椎骨突起的間隔過分擴大。
另外,塊體2作成拐角帶有圓形的形狀(倒角)。這樣,當將各個塊體2插入脊椎骨間時等,可以可靠地防止損傷周邊組織。
這樣塊體2最好采用具有生體親和性的材料制成。作為這種有生體親和性的材料,可以舉出鈦或鈦合金、不銹鋼、Co-Cr系合金、Ni-Ti系合金等對生體危害性小的金屬材料,陶瓷材料或它們的復合材料等。
在上述材料中,當使用鈦或鈦合金時,由于是強度高的材料,即使反復應力作用,也可以抑制摩耗,另外,手術后,不會使X射線攝影等的圖像混亂。
在上述材料中,在使用陶瓷材料作為主材料的情況下,由于陶瓷材料的生體親和性特別好,加工性也好,因此可通過使用車床,鉆床等的切削加工,容易調整其形狀,大小等。在手術場所,可根據脊椎骨突起101、102的大小或脊椎的彎曲度的不同(即癥例)微調整塊體2的尺寸。
作為陶瓷材料有各種陶瓷材料,特別最好是氧化鋁、氧化鋯、磷酸鈣系化合物等生物陶瓷。其中,磷酸鈣系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生體親和性,作為塊本2的構成材料最好。
作為磷酸鈣系化合物有羥基磷灰石、氟磷灰石、碳酸磷灰石等磷灰石類,磷酸二鈣,磷酸三鈣,磷酸四鈣,磷酸八鈣等。也可以將它們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混合使用。這些磷酸鈣系化合物中,最好使用Ca/p比為1.0~2.0的化合物。
這種磷酸鈣系化合物中最好為羥基磷灰石。羥基磷灰石由于具有與骨的無機質主成分相同的組成,結構和物理特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生體親和性(生體適合性)。
另外,在制造塊體2時,原料羥基磷灰石粒子最好在500~1000℃下預燒成。由于在這種溫度下預燒成的羥基磷灰石粒子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因此可抑制由燒結急劇進行等產生的燒結不均勻,可得到強度均勻的燒結體。
這種塊體2的空隙率(氣孔率)較好在50%以下,0~20%更好。通過使空隙率在上述范圍內,可使塊體2的強度更好。
另外,塊體2也可利用上述陶瓷材料和鈦或鈦合金、不銹鋼、Co-Cr系合金、Ni-Ti系合金等對生體危害性小的金屬材料的復合材料等制成。
當將上述這樣的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間時,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手術器具。
在以下的說明中,以在圖1所示的脊椎骨間襯墊1中使用的情況作為例子說明。
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為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的手術中使用的手術器具,具有手插入零件4和把持零件5。
如圖5,圖6所示,插入零件4具有插入在脊椎骨間襯墊1中的插入部分41和在插入零件4中的一個端部(第一個端部)上的被把持部分42,在另一個端部(第二個端部)上的支承部分43。
如圖6所示,插入部分41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22中,具有當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時,用于將脊椎骨襯墊1在適當方向插入的導向部分的功能。
這種插入部分41具有與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22對應的形狀。即,在圖示的結構中,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與插入零件4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狀作成大致為圓形。
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的直徑沒有特別的限制,最好大致與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22的直徑相等。這樣,可以更可靠而且在適當的方向上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
具體地,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的直徑1~5mm較好,2~4mm更好。當插入部分的橫截面的直徑小于上述下限值時,作為插入零件4全體的強度不夠。另外,不能可靠地將脊椎骨間襯墊1保持在插入零件4中,在適當方向上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困難。另一方面,當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的直徑超過上述上限值時,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22中困難。另外,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的直徑在插入部分41的長度方向上為定值也可以,不為定值也可以。
插入零件4的長度方向的插入部分41的全長沒有特別的限制,最好與用圖2(a)中的L1表示的脊柱骨間襯墊1的全長大致相等。這樣,可以更可靠地,而且在適當的方向,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具體地,插入部分的全長10~40mm較好,15~25mm更好。
在圖示的結構中,被把持部分42比上述插入部分41,設在更靠近插入零件4的第一個端部上的位置,是由后面詳述的把持零件5把持的部位。
被把持部分42具有第一個部位421,該第一個部位421橫截面的面積小于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的面積(與插入零件4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這樣,后述的把持零件5可以更可靠地把持插入零件4。
另外,被把持部分42具有第二個部位422,該第二個部位422比第一個部位421更靠近第一端部,第二個部位422的橫截面的面積比第一個部位的橫截面的面積大。
這樣,被把持部分42通過具有第一個部位421和第二個部位422,可以有效地防止插入零件4從后述的把持零件5中拔出。
第一個部位421的橫截面的直徑1~5mm較好,2~4mm更好。當第一個部位421的直徑小于上述下限值時,作為被把持部分42的強度不高。另一方面,當第一個部位421的橫截面的直徑大于上述上限值時,不能充分發揮防止從上述的把持零件5中拔出的效果。
第二個部位422的橫截面的直徑沒有特別的限制,最好與上述插入部分41的橫截面的直徑大致相同。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插入零件4從把持零件5中拔出。另外,這樣,當將插入零件4從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22中拔出時,容易拔出。具體地,該第二個部位422的橫截面的直徑1~5mm較好,2~4mm更好。
支承部分43設在作為與插入零件4的第一個端部相反一側第二個端部附近。即設在比上述插入部分41更靠近第二個端部的位置上。
支承部分43具有當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到插入部分41中時,防止脊椎骨間襯墊1從插入部分41拔出(脫落)的功能。
支承部分43具有向著第二個端部方向,其橫截面(與插入零件4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積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431。這樣,可以更容易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
支承部分43的用圖5中的D4表示的最大直徑沒有特別的限制,5~20mm較好,8~15mm更好。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脊椎骨間襯墊1從插入部分41中拔出,同時可以更容易將脊椎骨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
另外,支承部分43具有與脊椎骨間襯墊1的一個端面接觸的第一個接觸部分43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個接觸部分432用樹脂材料制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由接觸引起的脊椎骨間襯墊1的損傷。
作為這種樹脂材料,有聚氯乙烯樹脂,聚氨酯樹脂,聚酯樹脂,聚烯烴樹脂,聚酰胺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硅橡膠,氯化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其中,使用聚酰胺樹脂最好。這樣,可以耐受滅菌消毒時過于嚴酷的條件(例如高溫高壓等)。
上述的插入零件4用圖5中的L3表示的全長沒有特別的限制,15~50mm較好,25~40mm更好。當插入零件4的全長L3小于上述下限值時,在脊椎骨間襯墊1的全長上,利用后述的把持零件把持困難。另一方面,當插入零件4的全長L3超過上述上限值時,將插入零件4的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困難。
如圖7~圖9所示,把持零件5具有一對長的臂零件(軸零件)51a、51b,利用支點(銷)55可轉動地支承其中間。除了支點55附近的部分以外,臂零件51a和臂零件51作成大致對稱的形狀。
臂零件51a具有在基端上的操作部分(把持操作部分)52a和在前端上的把持部分53a。同樣,臂零件51b具有在基端上的操作部分(把持操作部分)52b和在前端上的把持部分53b。
兩個臂零件51a、51b如下支承,即當關閉操作部分52a、52b時,把持部分53a、53b也關閉(參照圖7);當打開操作部分52a、52b時,把持部分53a、53b也打開(參照圖8)。
操作部分52a、52b為用手操作把持零件5的部位,分別由插入手指鉤上用的園環54a、54b構成。操作部分52a、52b如果能夠進行臂零件51a、51b的回轉操作,則其形狀任何形狀都可以,例如C字形(鉤子形)或L字形也可以。
另外,操作部分52a、52b具有固定部分521a、521b,以便維持把持插入零件4的狀態。這樣,在手術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打開把持零件5,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中的插入零件4的脫落。
把持部分53a、53b為把持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的插入零件4的被把持部分42的部位,分別在與脊椎骨間襯墊1接觸的一側上具有第二個接觸部分531a、531b。
如圖7,圖10所示,把持部分53a、53b分別為半圓柱形狀,在把持零件5關閉狀態(即把持部分53a和把持部分53b重合狀態)下,成為大致的圓柱形狀。
另外,把持部分53a、53b上形成有槽,該槽沿著把持部分53a和把持部分53b重合的(關閉狀態)的狀態下的圓柱軸而形成。這種槽的形狀,在把持部分53a和把持部分53b重合的狀態下,作成與被把持部分42的形狀對應的形狀。即,如圖10所示,在把持部分53a、53b關閉的狀態下,形成孔部。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止對插入零件4和脊椎骨間襯墊1的損傷,可以更可靠地把持插入零件4。
在圖示的結構中,孔部具有直徑小的小直徑部分532和直徑大的大直徑部分533。小直徑部分532和大直徑部分533分別具有與被把持部分42的第一個部位421和第二個部位422對應的形狀。即,成為小直徑部分532上把持第一個部分421,在大直徑部分533上把持第二個部位422的結構。當作成這種結構時,可以很好地防止對插入零件4和脊椎骨間襯墊1的損傷,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插入零件4從把持零件5脫落。
把持零件5在與臂零件51a、51b的轉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彎曲。特別是如圖示結構那樣,把持零件5最好向著設有第二個接觸部分531a、531b的一側彎曲,在把持零件5的大致中心附近彎曲更好。這樣,容易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中,另外,在狹窄的手術部位上的手術器具的操作性提高。
上述彎曲的角度(圖9中用θ表示的角度)沒有特別的限制,為了更有效地發揮上述效果,30°~150°較好,60°~120°更好。
第二個接觸部分531a、531b最好至少其表面附近由樹脂材料制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接觸造成的脊椎骨間襯墊1的損傷。
作為這種樹脂材料,可舉出聚氯乙烯樹脂,聚氨酯樹脂,聚酯樹脂,聚烯烴樹脂,聚酰胺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硅橡膠,氯化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其中,最好使用聚酰胺樹脂。這樣,可以很好地耐受滅菌消毒時的過于嚴酷的條件(例如,高溫高壓等)。
平面看時上述把持部分5的全長(用圖9中的L4表示的長度)沒有特別的限制,100~250mm較好,180~220mm更好。這樣,可以更提高把持零件5的操作性。
另外,在本實施例的手術器具中,除了上述的插入零件4和把持零件5以外,還有拔出零件6。
以下,說明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拔出零件6。
拔出零件6是在將插入零件4的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后,拔出插入零件4時使用的。
如圖12,13所示,拔出零件6具有一對長的臂零件(軸零件)61a、61b,利用支點(銷)65可轉動地支承其中間。除了支點65附近的部分以外,臂零件61a和臂零件61b作成大致對稱的形狀。
臂零件61a具有在基端的操作部分(夾持操作部分)62a和在前端的夾持部分63a。同樣,臂零件61b具有在基端的操作部分(夾持操作部分)62b和在前端的夾持部分63b。
兩個臂零件61a、61b如下支承,即當關閉操作部分62a、62b時,夾持部分63a、63b也關閉;當打開操作部分62a、62b時,夾持部分63a、63b也打開。
操作部分62a、62b為用手操作拔出零件6用的部位,分別由插入手指鉤上用的園環64a、64b構成。如果能進行臂零件61a、61b的回轉操作,操作部分62a、62b的形狀可為任何形狀,例如C字形(鉤子形)或L字形也可以。
另外,操作部分62a、62b具有固定部分621a、621b,可以維持夾持插入零件4的狀態。這樣,可有效地防止當從脊椎骨間襯墊1中拔出插入零件4時,拔出零件打開,插入零件4脫落。
如圖12所示,夾持部分63a、63b具有與上述的插入零件4的支承部分43的形狀對應的形狀。在拔出零件6關閉狀態下的夾持部分63a和夾持部分63b的離開距離(圖中用X表示的距離),比上述支承部分43的最大直徑小一些。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夾持插入零件4,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在將插入零件4從脊椎骨間襯墊1中拔出時,插入零件4從拔出零件6脫落。
夾持部分63a、63b至少其表面附近由樹脂材料制成。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接觸引起的脊椎骨間襯墊1的損傷,另外,可以更可靠地夾持插入零件4。
作為這種樹脂材料,可舉出聚氯乙烯樹脂,聚氨酯樹脂,聚酯樹脂,聚烯烴樹脂,聚酰胺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硅橡膠,氯化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其中,最好使用聚酰胺樹脂。這樣,可以很好地耐受滅菌消毒時的過于嚴酷的條件(例如,高溫高壓等)。
上述拔出零件6的全長(用圖13中L5表示的長度)沒有特別的限制,100~250mm較好,180~220mm更好。這樣,拔出零件6的操作性更提高。
另外,除了上述插入零件4,把持零件5,和拔出零件6以外,本實施例的手術器具還具有岔開器10。
岔開器10在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前,擴張脊椎骨間韌帶時使用。
如圖14和圖15所示,岔開器10具有棒狀的本體100,在本體100的前端,插入在脊椎骨間(韌帶)中的插入部分110和在本體100的基端,把持岔開器10用的把持部分120。
如圖示結構那樣,插入部分110向著本體100的寬度方向的一個方向突出。
本體100的長度方向與插入部分110的突出部分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用圖中θa表示的角度)50°~110°較好,60°~100°更好。這樣,岔開器10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插入部分110具有厚度比本體100的厚度(直徑)薄的板狀形狀。通過作成這種形狀可以比較容易地將插入部分110插入脊椎骨間(韌帶)中。另外,通過插入后使插入部分110回轉,可以擴張脊椎骨間韌帶。
具體地,插入部分110的平均厚度最好為2~8mm。這樣,利用脊椎骨間(韌帶)可以容易地插入部分110。
插入部分110用圖14中的Xa表示的寬度最好為8~15mm。這樣,通過插入后使插入部分110轉動,可以擴張脊椎骨間韌帶。
另外,插入部分110具有從與本體100連接一側,向著插入部分110的突出方向(即向著插入部分110的前端),截面積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111。由于具有這個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111,可以比較容易地將岔開器10插入脊椎骨骨間(韌帶)中。
又如圖14所示,插入部分110的前端附近的一部分具有彎曲的彎曲部分112。這樣,當將插入部分110插入脊椎骨間時,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周邊組織損傷。
另外,在把持部分120的外面形成防止滑動的微小的凹凸。這樣,可以更提高岔開器10的操作性。
平面看的這種岔開器10的全長(用圖14中的L6表示的長度)沒有特別的限制,150~300mm較好,200~250mm更好。這樣,岔開器10的操作性更提高。
另外,圖14中Xb所示的岔開器10的前端附近的寬度最好為20~45mm。這樣,可以更可靠地將插入零件110插入脊椎骨間(韌帶)中。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手術器具,但上述把持零件5和拔出零件6中,最好各個操作部分(操作部分52a和/或52b,操作部分62a和/或62b)的外觀各不相同。這樣,可以容易辨認其為不同的手術器具。
在這種情況下,在各個操作部分中,利用改變形狀、尺寸、材質、手感、色彩等的方法;或附加文字(數字)、記號、圖形一類的標記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種方法,可使各個操作部分的外觀不同。
在圖示的結構中,可分別使用把持零件5的操作部分52a的A1表示的部分,用拔出零件6的操作部分62a的A2表示的部分為不同的色彩,或者可以分別給A1、A2加上不同的數字。
這樣,通過看各部操作部分,容易識別手術器具(特定),可以防止將使用的手術器具搞錯的差錯。
上述的各個手術器具最好主要由不銹鋼(SUS316,SUS304,SUS301等),鈦或鈦合金的金屬材料制成。這樣,由于強度高,耐沖擊性好,而且具有耐熱性,可以很好地耐受器具滅菌時的熱。
其次,參照圖16和圖17說明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間時的手術方法的一個例子。
1、首先,如圖16(a)所示,使患者取右側臥位彎曲位,進行局部麻醉;2、將患者皮膚切開5cm;3、從脊椎骨突起的兩側剝離筋,利用開創器舉起;4、將鉤狀的探針(ダイレ一タ一)8插入脊椎骨上脊椎骨帶的前方(參見圖16(b));5、將岔開器10插入脊椎骨間韌帶中(參見圖16(C)),然后,使岔開器10的插入部分110轉動,擴張脊椎骨間韌帶;5、利用X射線拍照確認位置,將試驗棒9插入脊椎骨間韌帶中,擴大脊椎骨突起間的間隔(參見圖16(d));6、如圖11所示,利用把持零件5把持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中的插入零件4,使固定部分521a和固定部分521b咬合,在固定把持零件5關閉狀態的狀態下,從患者右側,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脊椎骨突起之間(參見圖7(a));7、解除固定部分521a、521b的咬合,通過打開把持零件5,去除把持零件5(參照圖11(b));8、利用拔出零件6的夾持部分63a和63b,夾持插入零件4的支承部分43,從脊椎骨間襯墊1拔出插入零件4(參見圖17(C)(d));9、將固定零件3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22中,利用該固定零件3將脊椎骨間襯墊1固定在脊椎骨突起之間(參見圖3);10、封閉創傷部分。
這樣,使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可以容易地,而且利用低侵襲手術插入脊椎骨間襯墊。另外,通過并用插入零件4和把持零件5,當將脊椎骨間襯墊1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時,由于可利用把持零件5的第二個接觸部分531a和531b,壓緊脊椎骨間襯墊1的側面,即由于容易向著脊椎骨間襯墊1的插入方向加力,因此更容易設置脊椎骨間襯墊1。另外,由于不需要利用把持零件5直接把持脊椎骨間襯墊1(不需要將把持力加在脊椎骨1上),因此不會由于過大的把持力,使脊椎骨間襯墊1傾倒。
另外,將固定零件3的一端安裝在插入零件4的第一個端部(設有被把持部分42的端部)附近也可以。這樣,可在從脊椎骨間襯墊1中拔出插入零件4的同時,將固定零件3插入脊椎骨間襯墊1的中空部分中,這樣可以更提高手術的效率。
另外,采用上述的手術方式,由于使用探針8和試驗棒9,可以更合適地擴張脊椎骨間韌帶。本實施例的手術器具,由于具有岔開器10,即使在省略探針8,試驗棒9的情況下,也可以容易地擴張脊椎骨間韌帶。
以上,根據圖示的結構,說明了本發明的手術器具,但本發明不是僅限于此,各個部分的結構可以為發揮同樣功能的任意結構。例如,把持零件和拔出零件的兩個臂零件全體的形狀和屬于它的部位(例如,操作部分,把持部分,夾持部分等)形狀為非對稱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支承拔出零件6的兩個臂零件61a、61b,使得當關閉操作部分62a、62b時,夾持部分63a、63b關閉。但其相反的結構也可以。即,當操作部分62a、62b時,夾持部分63a、63b打開也可以。
另外,本發明的手術器具不是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具有其他零件也可以,與其他零件組合使用也可以。
另外,本發明的手術器具分別具有多個構成本發明的手術器具的各個零件也可以。例如,插入零件4有多個,在脊椎骨間襯墊1的形狀或大小等中,適當選擇使用也可以。同樣,把持零件5,拔出零件6也可以有多個,在脊椎骨間襯墊1的形狀和大小等中適當選擇應用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支承把持零件5的兩個臂零件51a、51b,使得當關閉操作部分52a、52b時,把持部分53a、53b關閉。其相反的結構也可以。即,支承操作部分52a、52b,使得當關閉操作部分52a、52b時,把持部分53a、53b打開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支承拔出零件6的兩個臂零件61a、61b,使得當關閉操作部分62a、62b時,夾持部分63a、63b關閉。其相反的結構也可以。即,當操作部分62a、62b關閉時,夾持部分63a、63b打開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具有拔出零件6的結構,沒有拔出零件6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插入零件4的第一個接觸部分432用樹脂材料制成,但不是僅限于此。例如,在與脊椎骨間襯墊1接觸的部分中,第一個接觸部分432以外的部分用樹脂材料制成也可以。在與脊椎骨間襯墊1接觸的部分中,作為第一個接觸部分432以外的部分,可有插入零件4的插入部分41或把持零件5的把持部分53a、53b等。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插入零件4具有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431,但不是僅限于此,沒有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431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插入零件4的被把持部分42具有橫截面積不同的第一個部位421和第二個部位422,但不是僅限于此。例如,沒有第二個部位422也可以,沒有橫截面積不同的部分,仍以插入部分41的一部分作為被把持部分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使用圓柱形的襯墊作為脊椎骨間襯墊的情況,但不是僅限于此。例如,如果具有中空部分,則脊椎骨間襯墊的形狀任何形狀均可以,例如大致的球形狀,大致的三角柱狀或大致的四角柱狀等多角柱形狀等也可以。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采用本發明,可以利用更簡便的操作,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
特別是,采用本發明的手術器具,不需大面積切除骨或軟組織,可以進行低侵襲的手術。
另外,本申請是基于日本國專利申請2003-149725作出的,明確表示該申請的申請號,其全部所述內容包括在本申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術器具,該手術器具為將脊椎骨襯墊插入到脊椎骨突起的手術中使用,其中,所述脊椎骨襯墊為具有中空部分的筒狀形狀,而且可以插入到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其特征為具有,插入零件,該插入零件具有插入在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的插入部分的;把持零件,該把持零件把持上述插入零件;上述插入零件在作為上述插入零件的一個端部的第一個端部附近,有利用上述把持零件把持的被把持部分;將上述插入零件插入到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利用上述把持零件把持上述被把持部分的狀態下使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在與上述第一個端部相反一側的端部的第二個端部上,上述插入零件具有支承部分,可防止當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插入上述插入部分中時,上述脊椎骨間襯墊從插入部分脫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分具有向著上述第二個端部的方向,截面積逐漸減小的漸減部分。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分具有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一個端面接觸的第一個接觸部分。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被把持部分具有第一個部位,該第一個部位的與上述插入零件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上述被把持部分的截面面積小于同方向的上述插入部分的截面面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比上述第一個部位更靠近上述第一個端部上設置第二個部位,該第二個部位的與上述插入零件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積大于上述第一個部位的截面面積。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零件通過支點,可轉動地支承一對臂零件,所述臂零件具有在基端的操作部分和在前端把持上述被把持部分的把持部分。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分上作出用于把持上述被把持部分的、形狀與上述被把持部分的形狀對應的槽。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分具有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一個端面接觸的第二個接觸部分。
10.如權利要求7~9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零件在與上述臂零件的回轉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彎曲。
11.如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零件向著設有上述第二個接觸部分的一側彎曲。
12.如權利要求8~11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個接觸部分和/或上述第二個接觸部分至少其表面附近由樹脂材料制成。
13.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與上述脊椎骨間襯墊接觸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樹脂材料制成。
14.如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樹脂材料主要由聚酰胺樹脂構成。
15.如權利要求1~14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將上述插入零件從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拔出的拔出零件。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拔出零件通過支點可回轉地支承一對臂零件,該臂零件具有在基端的操作部分和在前端的夾持部分,所述夾持部分夾持插入上述脊椎骨間襯墊的上述中空部分中的、上述插入零件的上述支承部分。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持部分至少表面附近由樹脂材料制成。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樹脂材料主要由聚酰胺樹脂構成。
19.如權利要求16~18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夾持部分的形狀與上述插入零件的上述支承部分的形狀對應。
20.如權利要求16~19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零件的上述操作部分和上述拔出零件的上述操作部分的外觀不同。
21.如權利要求16~20中任一項所述的手術器具,其特征在于各個手術器具可由各個上述操作部分特別規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以用更簡便的操作將脊椎骨之間的襯墊插入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的手術器具。本發明手術器具的特征為,插入在相鄰的脊椎骨突起之間使用,而且可將具有中空部分的筒狀的脊椎骨之間襯墊插入到脊椎骨突起之間;具有擁有插入在脊椎骨間襯墊中空部分中的插入部分的插入零件,和把持插入零件的把持零件;當以插入零件的一個端部作為第一個端部,以另一個端部作為第二個端部時,在將插入零件插入脊椎骨襯墊的中空部分中,利用把持零件把持設在插入零件的第一個端部附近的被把持部分的狀態下使用。插入零件具有支承部分,它可作在作為與第一個端部相反一側的第二個端部上,用于防止當將脊椎骨間襯墊插入到插入部分(4)時,脊椎骨間襯墊從插入部分脫落。
文檔編號A61B17/56GK1794956SQ20048001457
公開日2006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27日
發明者巖崎喜信, 飛騨一利, 中島武彥, 纐纈昌洋 申請人:賓得株式會社, 巖崎喜信, 飛騨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