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頂部加載的脊骨固定裝置以及用于對該裝置進行加載和操作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脊骨固定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具有固定桿容納凹道的骨架螺釘和用于將脊骨固定桿(spinal rod)引入該凹道的器械。
背景技術:
為了校正由損傷或者在骨架自然生長中的缺陷而引起的脊骨變形,通常在骨縫合外科手術過程中使用骨架固定系統。典型的骨架固定系統可具有多個基本沿著骨架長度排列的骨架緊固器,每個骨架緊固器由脊骨固定桿相互連接。脊骨固定桿容納在形成于骨架緊固器的端頭或本體中的凹道內。骨架緊固器可利用從緊固器的端頭或本體延伸的螺紋柄或彎鉤錨固到椎體的椎板或椎弓根上。彎鉤型骨架緊固器還可錨固到橫突上。一般地,當骨架緊固器剛性地固定到脊柱的椎體上時,端頭的固定桿容納凹道沒有對準。這種不對準要求脊骨固定桿發生彎曲以便適當地坐落于固定桿容納凹道中。脊骨固定桿還可被彎曲以便為校正脊骨缺陷提供選擇的構形。脊骨固定桿還可具有直線形構形。骨架緊固器經由彎曲的脊骨固定桿的強迫式相互連接向患者的骨架傳遞校正應力。
經常用于內部固定系統并且考慮用于根據本發明的器械的緊固器稱為頂部加載的緊固器。更具體地,骨架緊固器可具有帶穿過其中的U形凹道的端頭或本體,其中凹道的開口在骨架緊固器端頭的頂上。該U形凹道形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并且頂部開口容納鎖緊帽以便將固定桿固定在U形凹道中。骨架緊固器端頭自身在本質上一般是球形的或圓柱形的,其中壁的外部側表面是弓形形狀的。
植入內部骨架固定系統需要用于操作和操縱如上所述的頂部加載骨架緊固器的器械。而且,用于將脊骨固定桿安裝到錨固的緊固器的U形凹道中的器械也是必須的。在固定桿引入器械的情形,通常使用不止一個的工具,其中一個工具連接到骨架緊固器以便在固定桿安裝期間穩固緊固器的端頭或者用于對安裝脊骨固定桿的第二器械進行引導。要求使用兩個工具的安裝過程的問題在于,其不能使得外科醫生可以保持一只手是自由的,并且可能需要多個外科醫生才可完成該過程。在提供一種單獨的器械以便同時穩固植入件以及向脊骨固定桿施加引入作用力的情形,該器械一般接合骨架緊固器的端頭并且跨騎該U形凹道。通常該器械以如此方式進行連接,其侵占了U形凹道的頂部開口,從而對接入該開放的凹道造成嚴重的限制。而且,在U形凹道的兩側接合端頭的固定桿安裝器械相對于緊固器在靠近角度方面受限。進行外科手術的區域可由于患者自身的組織構造而被減小,并且必須固定到緊固器端頭中的U形凹道的兩個橫向側面的器械進一步降低了外科醫生在安裝固定桿時選擇可接近方式的能力。
關于僅用于操作和操縱頂部加載骨架緊固器的器械存在類似的問題。需要同時接合骨架緊固器端頭的U形凹道的兩個橫向側面的手動器械會使得安裝過程復雜化,尤其當再次的外科手術部位的幾何結構不允許外科醫生抓持端頭的兩個橫向側面并且安裝緊固器的情形。
需要能夠充分地接合骨架緊固器端頭的一個單獨的外側壁以便進行可靠的操作和操縱的器械。在可應用的情形中,能夠圍繞該單獨的橫向側壁固定并且驅使脊骨固定桿進入其容納凹道中的單獨器械將是有利的。理想的是,將該器械充分構造成為可以牢固地接合外側壁的弓形側表面。能夠固定于單獨外側壁的器械是尤其有利的,因為其使用允許外科醫生能夠選擇性地從U形凹道的任一側接近該緊固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一個實施例中涉及用于校正脊骨變形的骨架緊固器,該骨架緊固器包括具有頂表面、底表面、以及第一和第二側壁的端頭。第一和第二側壁的每一個均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與第一端面相對。第一和第二側壁在頂表面中形成開口以及從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通過端頭延伸的U形凹道。該U形凹道具有限定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的縱向軸線。該骨架緊固器進一步包括用于錨固到骨架上的骨架接合元件,該骨架接合元件具有中央軸線并且從端頭的底部延伸。
第一和第二側壁的第一和第二端面中的每一個均可具有構造成用以配對接合用于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和脊骨固定桿的器械的凹部,從而該器械優選以不會干擾或者阻礙進入通道或者開口的方式位于通道的外側。每個凹部均可構造成與U形凹道連通,并可具有底座以用于牢固接合該器械。該底座可關于U形凹道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角度。該角度例如可在大約15°到大約90°范圍內,或優選在大約45°到大約75°范圍內,并且更優選地在大約55°到大約60°范圍內。第一和第二端面的每個凹部可進一步形成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該底座位于它們之間,其中該第一和第二端壁的尺寸確定為并且構造成可用于牢固接合該器械由此防止緊固器關于該器械樞轉。而且,該底座以及第一和第二端壁的尺寸和構形可便于與該器械配對接合。
骨架緊固器的第一和第二側壁可以是基本弓形的。第一和第二側壁的每一個均可形成內表面和外部側表面,其中該內表面進一步形成并且連通U形凹道并且該外部側表面與該內表面相對地設置。第一和第二側壁的外部側表面可具有空腔,該空腔構造成用以接合用于操作骨架緊固器和脊骨固定桿的另一個器械。該空腔可沿著從頂表面到底表面的方向具有變化的深度。該空腔還可形成肩臺以用于接合器械,從而沿著骨架接合元件的中央軸線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第一和第二側壁的內表面可具有螺紋以接合具有外螺紋的鎖緊帽從而將脊骨固定桿保持在U形凹道內。
骨架緊固器的骨架接合元件可與骨架緊固器的端頭成一體地形成。該骨架接合元件可以是螺紋柄或彎鉤。可選的,該骨架接合元件可以可分離方式接合端頭的底表面,該骨架接合元件具有近端和遠端,該遠端構造成用于錨固到骨架上。骨架緊固器的端頭可進一步具有內部空腔,該空腔構造成用于牢固地容納骨架接合元件的近端從而骨架接合元件關于端頭以選定的角度定向。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引入細長脊骨固定桿的系統。該系統包括具有端頭的骨架緊固器,該端頭具有頂表面,底表面,以及一對側壁,該一對側壁形成具有第一縱向軸線的細長U形凹道以及位于頂表面的頂部開口,該頂部開口和凹道進一步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每個側壁進一步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與第一端面相對,并且骨架接合元件從端頭的底表面延伸以用于將骨架緊固器錨固到骨架上。該系統進一步包括用于將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的工具。該工具具有帶遠端和近端的第一部件,該遠端構造成用于引導固定桿通過通道以便將固定桿通過頂部開口引入U形凹道。該工具還具有限定基本垂直于第一縱向軸線的第二縱向軸線的第二部件,該第二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二端具有一對夾具以用于將該工具固定到骨架緊固器的端頭的其中一個側壁上從而第二部件優選以不會干擾或阻礙進入U形凹道、通道或頂部開口的方式基本位于脊骨固定桿的通道的外側。該第一部件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二部件連接從而第一部件可關于第二部件樞轉并且可沿著平行于第二縱向軸線的方向在第二部件的沿著第二縱向軸線的第一和第二端之間線性平移,以便通過頂部開口將脊骨固定桿引入通道中。
其中骨架緊固器的第一和第二端面的每一個均形成凹部,該工具的夾具可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將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端面的凹部,并且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以便關于緊固器固定該器械。第一和第二端面的凹部的每一個可進一步形成底座和兩個相對的端壁,它們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配對接合第一和第二延伸部中的一個。每個底座均關于U形凹道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角度。該角度例如可從大約15°到大約90°變化,或者優選從大約45°到大約75°變化,并且更優選從大約55°到大約60°變化。第一和第二延伸部的尺寸可確定為并且構造成在接合側壁時在凹部內形成牢固的配合,由此防止骨架緊固器關于夾具在至少一個方向上旋轉。
其中側壁進一步形成外部側表面,并且夾具形成有內表面,該內表面可構造成可用于配對接合側壁的外部側表面從而防止骨架緊固器關于器械旋轉。該外部側表面可以是基本弓形的,并且夾具的該內表面可以是基本弓形的并且構造成用于牢固接合該外部側表面。而且該內表面可被構造成用于配對地接合該外部側表面。
本發明在一個實施例中還涉及一種用于將細長脊骨固定桿引入具有頂部開口的骨架緊固器的U形凹道中的器械,該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該側壁形成U形凹道以及U形凹道的頂部開口,該頂部開口和U形凹道進一步為脊骨固定桿形成沿其延伸方向的通道。該器械包括具有縱向軸線、近端和遠端的第一部件,該遠端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中的一個以便將器械固定到緊固器上,從而該器械優選以不會干擾或阻礙進入U形凹道、通道或頂部開口的方式位于脊骨固定桿的通道的外側。該器械也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部件,該第二端構造成用于引導脊骨固定桿通過通道并且進入U形凹道內。該第二部件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一部件相關聯從而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關于第一部件的遠端樞轉并且第二部件可沿著縱向軸線關于第一部件線性平移以便引導脊骨固定桿通過通道并且進入U形凹道中。
骨架緊固器的側壁可具有形成凹部的第一和第二端面,并且第一部件的遠端可具有一對夾具,該夾具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第一延伸部可被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第二延伸部可被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該器械可進一步包括具有通孔或凹道的軸或殼體,該第一部件容納在凹道中,該殼體可沿著第一部件的縱向軸線線性平移,并且該第二部件樞轉地安裝到殼體上,從而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關于第一部件的遠端樞轉和線性平移。
第一部件可具有外表面,該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螺紋或齒輪齒,并且該器械可進一步具有包括小齒輪、旋鈕和棘爪或開關的組件。該小齒輪和開關以螺紋方式接合第一部件的齒輪齒并且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二部件連接以便在旋轉旋鈕時關于第一部件平移該第二部件。該開關可被構造成在將第二部件關于第一部件的平移限定在第一方向中的第一位置以及其中第二部件被限定為沿著與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平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切換。而且,該開關可具有第三位置以防止第二部件關于第一部件平移,并且該開關可具有第四位置,其中第二部件可沿著第一部件在任一方向中平移。
第一部件還可包括具有中央貫穿凹道的軸,該凹道在第一部件的遠端形成腔室,以及容納在第一部件的凹道中的具有近端和遠端的細長部件。該夾具可從細長部件的遠端伸出并且夾具的至少一部分可設置在腔室中。
該器械可進一步包括與細長部件的近端相連接的凸輪鎖以用于將細長部件固定在第一部件的中央孔內。旋轉該凸輪鎖可以優選地關于第一部件平移該細長部件,從而該夾具接合腔室以關閉夾具。
該器械的第二部件可具有一對與第二端相關聯的臂,并且這些臂構造成用于引導固定桿通過通道并且進入U形凹道內。這些臂可優選關于第二部件成一定的角度。而且,這些臂可彼此間隔從而骨架緊固器的端頭可容納在這些臂之間。
該器械可進一步包括一對樞轉連接的手柄。該第二部件可關于一個手柄固定,并且第一部件以可操作方式與另一個手柄相關聯,從而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關于第一部件的遠端樞轉。第二部件進一步包括與該成對的鉸接手柄連接的棘輪機構。該棘輪機構可被構造成關于第一部件的遠端以固定的關系選擇性地樞轉地定位第二部件的第二端。
在用于將細長脊骨固定桿引入具有頂部開口的骨架緊固器的U形凹道中的器械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該器械包括具有軸、構造成用于引導固定桿的遠端、近端以及與近端連接的旋鈕的第一部件,該軸的至少一個部分具有螺紋,該軸具有縱向軸線。可選的,第一部件的至少一個部分可具有外部齒輪齒。第一部件和旋鈕也可形成連續的通孔或凹道,它們從近端到遠端延伸以便用于在其中容納另外的外科手術器械,例如用于對鎖緊帽進行固定以便將固定桿固定到U形凹道中的工具。該固定桿引入器械進一步包括限定縱向軸線并且具有通孔的套筒,第一部件容納在通孔中。而且,該器械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部件,其中第一端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中的一個以將器械固定到緊固器上從而該器械優選以不會干擾或阻礙進入U形凹道、通道或頂部開口的方式位于脊骨固定桿的由U形凹道形成的通道的外側。該第二部件以樞轉方式接合該套筒以關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定位第一部件的遠端。旋鈕的旋轉可使得第一部件的遠端沿著第一部件的縱向軸線的方向關于套筒線性地移動以便引導脊骨固定桿通過通道并且進入U形凹道中。
骨架緊固器的側壁的每一個均可具有形成凹部的第一和第二端面,并且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具有一對夾具,該夾具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該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中的一個的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該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的第二端面的凹部。該第一和第二延伸部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與相對的端壁和底座形成牢固的接合以便防止緊固器關于夾具旋轉。
該器械的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具有一對樞轉臂以用于使得第二部件的第一端接合骨架緊固器的側壁。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具有螺釘以及以螺紋方式圍繞螺釘設置的螺母以用于選擇性地固定該一對臂之間的距離。該第二部件也可具有兩個平行支架,它們設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其中該支架構造成與套筒樞轉接合,該套筒設置在支架之間,使得第一部件的遠端可關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樞轉。
第一部件具有圍繞第一部件的遠端設置的桿接合尖端以用于引導固定桿,該桿接合尖端具有帶螺紋的中央腔室以用以與第一部件的螺紋部分形成螺紋接合并且構造成不可關于套筒旋轉,從而旋轉第一部件可使得桿接合尖端關于套筒和第一部件線性移動。可選的,第一部件、桿接合尖端和套筒之間的接合可由齒條和小齒輪構造形成以便使得桿接合尖端能夠關于套筒線性平移。該桿接合尖端可具有兩個平行的拱,它們構造成用于圍繞固定桿牢固地接合。旋鈕的旋轉也可引起桿接合尖端關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移動。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系統,例如一種套件,用于引入細長的脊骨固定桿,該系統包括用于將脊骨固定桿引入骨架緊固器的U形凹道中的工具,該骨架緊固器具有兩個側壁,它們形成U形凹道并且具有帶空腔的外部側表面,該空腔構造成用于接合該工具。該工具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軸、與近端相關聯的手柄,以及與遠端相關聯的叉子。該叉子具有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該第二支腿與第一支腿相間隔并且與其相平行。該第一和第二支腿的尺寸確定為并且構造成當脊骨固定桿靠近第一和第二支腿之間的骨架緊固器的頂部開口時可用于容納端頭。該手柄基本對準脊骨固定桿的通道。該第一和第二支腿的每一個均具有延伸部,該延伸部的尺寸確定為并且構造成用以與外部側表面的空腔形成凸輪接合以便對固定桿施加樞轉作用力以將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
在根據本發明的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的器械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它們形成具有頂部開口的U形凹道,該U形凹道和頂部開口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該器械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細長部件,該遠端形成一對構造成用于圍繞緊固器的側壁中的一個進行固定的夾具從而該器械優選以不會干擾或阻礙進入U形凹道、通道或頂部開口的方式基本位于通道的外側。該器械也具有與近端相關聯的手柄和具有通孔的軸。軸連接到細長部件的遠端并且具有第一位置,其中該夾具被彈性偏壓地打開,以及第二位置,其中該夾具靠攏到關閉位置以便圍繞緊固器的端頭的側壁進行固定。其中每個側壁均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每個第一和第二端面均形成凹部,該夾具可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與該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該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該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該軸可關于細長部件滑動并且該夾具的至少一個部分可容納在軸的通孔內以便當該軸處于第二位置時將夾具拉動到一起使其處于關閉位置。
在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的器械的一個可選實施例中,其中該骨架緊固器具有帶一對側壁的擴大端頭,該側壁形成具有頂部開口的U形凹道,該U形凹道和頂部開口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該器械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細長部件。該遠端形成一對可樞轉的夾具,該夾具構造成圍繞緊固器的側壁中的一個進行固定從而該器械優選以不會干擾或阻礙進入U形凹道、通道或頂部開口的方式基本位于通道的外側。該近端具有一對鑷子手柄以用于樞轉夾具。該鑷子手柄具有第一位置,其中該夾具構造成處于關閉位置以便圍繞側壁進行固定,以及至少第二位置,其中該夾具構造成處于打開位置。每個側壁均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每個第一和第二端面均形成凹部,并且該夾具可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該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該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棘輪機構與鑷子手柄相關聯,該棘輪機構構造成使得鑷子手柄可以選擇性地并且固定定位于第一或者至少第二位置中。
另一個實施例包括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的器械,該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它們形成具有頂部開口的U形凹道,該U形凹道和頂部開口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每個側壁均具有外部側表面,在該外部側表面上具有空腔。該器械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細長部件。該遠端形成一對可樞轉的夾具,該夾具構造成用于固定到緊固器的一對側壁上從而該器械基本對準該通道。該夾具形成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內表面,每個延伸部的尺寸均確定為并且構造成可用于以可樞轉方式接合空腔,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該近端具有一對鑷子手柄以用于樞轉該夾具,該鑷子手柄具有第一位置,其中該夾具被構造成處于關閉位置從而第一延伸部接合側壁中的一個的空腔并且第二延伸部接合另一個側壁的空腔,以及至少第二位置,其中該夾具構造成處于打開位置。該近端可以關于細長部件的位于近端和遠端之間的一個部分基本呈弓形。而且,該夾具的內表面可形成構造成用于牢固接合骨架緊固器的側壁的外部側表面的至少一個部分的腔室,其中該腔室是基本圓形的或圓柱形的。
參考附圖可更好地理解詳細說明,其中相似的參考標記代表相似的元件,附圖如下圖1是用于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頂部加載裝置的器械的第一示意性實施例的平面視圖,該器械示為連接到頂部加載脊骨固定裝置;
圖2a是圖1的脊骨固定裝置的透視圖,該裝置示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骨架螺釘形式的骨架緊固器;圖2b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脊骨彎鉤形式的骨架緊固器的第二示意性實施例;圖2c是圖2a的骨架緊固器的局部透視圖;圖2d是沿著圖2c的線IId-IId的圖2a的骨架緊固器的頂視圖;圖2e是沿著圖2d的線IId-IId的圖2a的骨架緊固器的端頭的截面視圖;圖2f是用于圖2a的骨架緊固器的保持帽的示意性實施例;圖2g是圖2a的骨架緊固器的局部平面視圖;圖3a是與圖2a的骨架緊固器接合的圖1的器械的透視圖;圖3b是是與圖2a的骨架緊固器接合的圖1的器械的局部平面視圖;圖3c是根據本發明的圖1的器械的第一部件的示意性實施例的部件分解視圖;圖3d是沿著圖3c的線IIId-IIId的圖3f的第一部件的側視圖;圖3e是圖3c的第一部件的示意性實施例的裝配透視圖;圖3f是與圖2a的骨架緊固器接合的圖1器械的夾具的局部頂視圖;圖3g是圖1器械的夾具的示意性實施例;圖3h是圖3g的夾具的側視圖;圖3i是圖1器械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器械的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透視圖;圖5a是圖5器械的第二部件和軸的示意性裝配實施例;圖5b是沿著圖5a的線Vb-Vb的圖5器械的第二部件的截面視圖;
圖5c是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圖5a的第二部件的桿接合尖端的示意性實施例的平面視圖;圖5d是沿著圖5c的線Vd-Vd的圖5c的桿接合尖端的平面視圖;圖5e是圖5器械的頂視圖;圖5f是圖7a器械的側視圖;圖6a是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器械的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側視圖;圖6b是沿著圖6a的線VIb-VIb的圖6a的器械的頂部和局部截面視圖;圖6c是圖6a的器械的細長部件的平面視圖;圖6d是圖6c的細長部件的局部側視圖;圖6e是圖6a的器械的夾具和軸的透視圖;圖6f是圖6a的器械的軸的平面視圖;圖6g是沿著圖6f的線VIg-VIg的圖6a的器械的軸的截面視圖;圖7a是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器械的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透視圖;圖7b是與圖2b的骨架緊固器接合的圖7a的器械的局部透視圖;圖8a是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器械的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透視圖;圖8b是與圖2b的骨架緊固器接合的圖8a的器械的局部透視圖;圖9a是根據本發明的器械的又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透視圖;圖9b是圖9a的器械的側視圖;圖9c是與圖9c的骨架緊固器接合的圖9a的器械的局部透視圖;圖10a是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器械的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側視圖;圖10b是圖10a的器械的叉子的局部平面視圖;并且圖10c是與圖2a的骨架緊固器和脊骨固定桿接合的圖10a的器械的局部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圖1-12c,其中示出用于校正脊骨變形的系統,該系統包括構造成緊固到骨架上并且具有用于容納縱向脊骨固定桿的U形凹道的骨架緊固器。該系統包括多個用于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以及操縱并且將縱向脊骨固定桿移動進入凹道中的器械。
圖2a,2b是骨架緊固器20,20’的第一和第二示意性實施例,每個均具有擴大的端頭或本體24和骨架接合元件21,該骨架接合元件21限定中央軸線25。在圖2c中示出端頭24的放大視圖,其具有頂表面12、底表面13以及兩個橫向側壁26、28,它們形成U形凹道22以及在U形凹道22中的頂部開口14。在圖2c的截面視圖中,U形凹道22形成垂直于中央軸線25的縱向軸線23。如將在下面更加詳細討論的,U形凹道22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15。脊骨固定桿15從頂部開口14引入以便對U形凹道22進行頂部加載。在圖2c中示出U形凹道22并且由此頂部開口14形成用于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該通道11示為基本為U形的空間,脊骨固定桿固定在U形凹道22中之前并且在固定于其中時可以移動通過該通道。
現在參考圖2e,U形凹道22更具體地由側壁26、28的內表面16、18形成。如圖2d所示,內表面16、18可以是基本為弓形的,由此在內表面16、18之間形成大約8mm的最大范圍W1,但是也可考慮范圍W1的其它尺寸。內表面16、18可具有內螺紋,優選為本領域公知的鋸齒螺紋,以便接合鎖緊帽700的外螺紋710,該鎖緊帽例如示于圖2f中,用于將脊骨固定桿15保持在U形凹道22內,當然也可考慮將鎖緊帽700連接到骨架緊固器20的其它結構和方式,并且它們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再次參考圖2d,每個側壁26、28均分別具有相對的端面30、32和34、36,并且每個側壁26、28還分別形成外部側表面38、40。擴大的端頭24的從外部側表面38到相對的外部側表面40測量的最大寬度W2大約為12mm,但是也考慮了寬度W2的其它尺寸。骨架緊固器20的一個有利的方面在于它的總體寬度減小。對于該總體寬度減小做出貢獻的事實在于脊骨固定桿15和保持帽700的接合基本在骨架緊固器20的U形凹道22的內部進行。
圖2c中示出側壁26、28的端面32、36,它們分別還可具有凹部41、42以便與器械相接合,用于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20或者用于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端面30、36具有類似的構造,它們具有凹部43、44。端面30、32、34和36關于縱向軸線23形成大約85°到大約95°并且優選大約90°的角度。如將在下面更加詳細描述的,凹部41、42、43、44可具有從端面30、32、34、36切出或者斜切的底座45,并且該底座45構造成用于直接接合操作器械或者固定桿引入器械。該底座45可以是基本平坦的,但是其它構形也是可行的。例如,可對底座45進行表面處理以便穩固器械和凹部之間的接合。備選構形是可行的以便相應的匹配并且與該系統的操作器械和脊骨固定桿引入器械配對,這將在下面更加詳細描述。
再次參考圖2d,每個具有各自凹部43、41、44、42的端面30、32、34、36均示為具有底座45以便用于牢固接合用以操作骨架緊固器20或者用以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的器械。凹部41、42、43、44可構造成與U形凹道22連通。底座45可朝向U形凹道22向內切,由此形成一個角度α,該角度相對于U形凹道22的縱向軸線23進行測量。示例性的角度α可從大約15°到大約90°變化,或者角度α優選從大約45°的角度到大約75°變化,并且更優選從大約55°到大約60°變化。從端面30、36到端面32、34測量的長度L1優選為大約10mm,但是也可考慮其它長度L1。該長度L1,在限定端頭24的總長度的同時,進一步地相對于凹部43、44分別對凹部41、42定位。而且在圖2g中關于側壁28示出的凹部42進一步形成端壁35、37,底座45設置在端壁之間。凹部41、42和43具有類似的構造。端壁35、37構造成并且其尺寸確定為可用于接合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20以及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的器械,由此在該器械和骨架緊固器20之間提供額外的表面接觸以相對于該器械固定骨架緊固器20。端壁35、37之間的距離L2優選大約為5mm。如將在下面更加詳細描述的,距離L1、L2和角度α有助于實現操作脊骨固定桿引入器械與骨架緊固器20之間的接合。
圖2c和2d示出形狀為弓形的外部側壁38和40,但是例如平面形等另外的構形也是可行的。而且,在圖2e和2g中示出的外部側表面38、40分別可進一步形成凹部或空腔48、46,它們構造成用于接合用以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20以及引入脊骨固定桿15的器械。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側壁38、40具有拱形的凹部或空腔46、48。如在圖2d中更加清楚的示出的,從外部側表面38、40到凹部46、48的過渡面進一步形成肩臺47、49。凹部46、48可基本構造成為用于接合用以操縱和操作骨架緊固器20、20′的器械。肩臺47、49的深度D1的尺寸確定為能夠提供足夠的材料,從而使得器械可以牢固地接合端頭24以便操作或接合骨架緊固器20。凹部46、48的深度D1沿著從頂表面12到底表面13的方向可以逐漸減小或者變化,其中深度D1可以從大約0.5mm到大約1.5mm變化,并且優選可為大約1mm。現在參考圖2g,如關于側壁28示出的,凹部46、48的輪廓可基本形成拱形的或弓形的形狀。凹部46、48的拱頂可由曲率半徑R限定,該半徑例如可以從大約1mm到大約2mm,并且優選可以為大約1.5mm,并且凹部46、48的拱底可以擴展開以形成例如從大約15°到大約30°并且優選大約20°的夾角η。但是可以理解其它構形和尺寸也是可行的,包括不同的曲率半徑R和夾角η,從而外科手術器械可以接合凹部46、48以便操縱和操作骨架緊固器20、20′。
示于圖2a中的從底表面13延伸并且與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形成一體的是形式為螺紋軸或柄21的骨架接合元件,該元件用于將骨架緊固器20錨固到骨架上。但是,其它構形也是可行的,例如如在圖2b中示出的,骨架緊固器20具有從端頭24延伸的彎鉤。在骨架緊固器20的可選實施例中,螺紋軸或彎鉤21能夠以可分離方式從本體或端頭24延伸,由此形成多軸向骨架緊固器(未示出)。在多軸向實施例中,端頭或本體24可被進一步構造成具有內部空腔以便在其中容納可分離的骨架接合元件。該內部空腔的形狀可以是半球形的。可分離螺紋軸或彎鉤21可具有擴大的半球形頂部,該頂部容納在本體24中的內部半球形空腔內并且可相對于該空腔進行多軸向旋轉。骨架接合元件可在本體中進行多軸向旋轉直至骨架接合元件固定在或者鎖定到本體中。多軸向實施例的本體24在其它情形可與這里前述的端頭24基本相同。
再次參考圖1,固定桿引入器械的第一示意性實施例示為器械50。如圖所示,脊骨固定桿引入器械50接合骨架緊固器20以便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骨架緊固器的端頭或本體24的細長U形凹道22中。器械50可類似地接合骨架緊固器20′。器械50被示為接合側壁28以便將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但是,應該理解,器械50可以被構造成接合側壁26、28中的任何一個,由此允許外科醫生能夠選擇性地將固定桿15從骨架緊固器20的任一側引入。器械50包括具有縱向軸線51的第一部件52。該第一部件52具有遠端53和近端55。第一部件52的遠端53構造成接合側壁26、28中的一個以便將器械50固定到骨架緊固器20上,從而器械50保持位于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的外側,優選以不會干擾或阻礙進入U形凹道22、通道11或頂部開口14的方式。如圖1所示,器械50關于骨架緊固器20設置為不會堵塞骨架緊固器20的開口14,由此有利地避免了對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造成的干擾。優選的是,遠端53可具有夾具54以用于接合端頭24的側壁26、28中的一個。
雖然圖1和3a-3i將夾具54示為獨立地設置于第一部件52的遠端53處,其它構形也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內。例如,夾具54可在第一部件52的遠端成一體地形成。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c-3e所示,第一部件52具有通孔66,并且在其遠端53處具有逐漸變尖的腔室59,該腔室沿著朝向近端55的方向變小。在第二部件52的通孔66中容納細長軸63,如圖3c所示。該細長軸63具有近端64和遠端65。夾具54設置于細長軸63的遠端65處,其中夾具54可以關于軸63成一體地或者獨立地形成。圖3e示出軸63容納在第一部件52中的裝配狀態透視圖。現在參考圖1和3a的裝配視圖以及圖3i的部件分解視圖,軸63的近端64連接到凸輪鎖86上以便將軸63固定在第二部件52的孔中。具有凸輪面87的凸輪鎖86在近端55處與第一部件52形成凸輪接合。凸輪鎖86關于近端55旋轉時,凸輪面87沿著第一部件52的近端55滑動,這使得軸63關于第一部件52沿著朝向近端55的方向平移。軸63的線性平移使得夾具54接合逐漸變尖的腔室59的內壁,由此使得偏壓打開的夾具54靠攏以便固定在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8周圍。特別參考圖3i,另外設置在腔室59中并且圍繞軸63的可以是偏壓元件69,例如,螺旋彈簧,以便用于將軸63和夾具54關于腔室59向下偏壓從而當凸輪鎖86處于打開位置時夾具被偏壓到打開位置。偏壓元件69被示為螺旋彈簧,但是如本領域所公知的其它偏壓元件也是可行的。
圖3a示出器械50與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相接合的透視圖。一對夾具54與側壁28接合以便將器械50固定到骨架緊固器20。圖3b示出夾具54圍繞側壁28接合的平面視圖。圖3f示出夾具54的俯視圖,其還可具有相對面對的板片或延伸部60、62以便接合凹部42,44從而進一步圍繞側壁28緊固器械50。延伸部60、62可構造成或者傾斜成可用于接合如前所述的在端面34、36上形成的優選凹部42、44。因此,可相應地確定延伸部60、62的尺寸并且構造成可用于能夠與端壁35、37和底座45形成牢固的接合。而且,延伸部60、62的尺寸和構形可便于與端壁35、37和底座45形成配對接合。優選關于L2確定延伸部60、62的尺寸以便在凹部41、42、43、44中形成牢固接合,或者配對接合。而且可相應地關于L1確定夾具54的尺寸以便適于正確接合側壁26、28的長度。該牢固接合可在夾具54和緊固器20之間形成緊密配合從而阻止緊固器關于夾具發生旋轉。或者在骨架緊固器錨固在骨架中的情形,夾具54和延伸部60、62與端壁35、37和底座45的牢固接合可防止裝置50關于骨架緊固器打滑、移動或旋轉。還將夾具54和延伸部60、62的尺寸確定為在夾具50圍繞側壁26、28接合時不會伸入U形凹道22中,由此可避免對固定桿15在U形凹道22中的安裝造成干擾。如在前面所述并且示于圖1中的,夾具54和延伸部60、62與凹部42、44的牢固接合還將器械50定位成不會阻礙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這種裝配構形便于在多個骨架緊固器20中安裝固定桿,該多個骨架緊固器沿著骨架排列,其中,脊骨固定桿15將一個骨架緊固器20與另一個骨架緊固器20相互連接。
如圖3f所示,夾具54具有限定內表面56的開口61。該內表面56可構造成接合外部側表面40,并且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內表面56可以是基本為弓形的以便牢固地接合側壁28的外部側表面40的輪廓,該側表面是對應呈弓形的。內表面56的構形便于與外部側表面40形成配對接合。內表面56與外部側表面40的牢固接合進一步地關于夾具54將骨架緊固器20固定,由此可進一步防止骨架緊固器20關于夾具54旋轉或運動。更具體地,延伸部60、62具有傾斜的表面,它們相對于如在前面所定義的角度α相應地成一定的角度,以便接觸外部表面40的周圍并且與底座45配對。當軸63平移時,這使得夾具54閉合,延伸部60、62接合底座45。當延伸部60、62接合底座45時,內表面56接合并且接觸外部表面40以便夾住骨架緊固器20并且利用延伸部60、62和內表面56之間的擠壓保持該緊固器。圖3g和3h分別示出位于軸63的遠端65處的夾具54的平面視圖和側視圖。
再次參考圖1,器械50進一步包括具有第一端72和第二端74的第二部件70。該第二端74構造成用于接合并且牢靠地引導固定桿15通過通道11并且進入U形凹道22中。第二端74在圖1中并且更加詳細地在圖3a和3b中示出,第二端74具有兩個臂75、76,該兩個臂具有構造成接合并且引導脊骨固定桿15通過通道11并且進入U形凹道22中的端部。臂75、76可與第二部件70在第二端74處形成為一體,或者可選地,臂75、76例如利用機械接頭以可分離方式設置在第二端74上。參考圖3b,臂75、76距離固定地相互間隔從而當夾具54圍繞側壁28、26固定時臂75、76優選等距地騎跨端頭24。而且,臂75、76可以關于第二部件70的至少一個部分基本傾斜,或者可選地,臂75、76可以彼此間基本傾斜。
第二部件70以可操作方式關于第一部件52安裝從而第二部件70可關于第一部件52樞轉以便關于夾具54移動第二端74和固定桿15。因此,當夾具54接合端頭24時,第二部件70的第二端74可關于端頭24移動和定位。如圖1所示,第二部件70的第一端72可具有以樞轉方式接合的手柄臂71、73。第一端72可被固定或形成其中的一個手柄臂,例如手柄臂71,并且第一部件52以可操作方式與另一個手柄臂73相關聯。臂71、73的構形允許第二部件70的第二端74能夠關于第一部件52的遠端53樞轉。可利用位于手柄臂71、73之間的彈簧元件77彈性偏壓地打開手柄。第二部件70在靠近第一端72處可進一步具有棘輪機構90以便選擇性地關于第一部件52定位和固定第二端74。
仍然參考圖1,并且如在圖3i中更加詳細的示出的,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器械50還可具有軸或殼體80,該軸或殼體具有其中容納第一部件52的通孔或凹道81。在該優選實施例中,第二部件70圍繞殼體80以樞轉方式安裝,從而第二部件70可關于第一部件52樞轉。殼體80可由單獨的整體構件形成,或者殼體80可從多個相互連接的模塊化構件組裝而成,以便形成連續的凹道81。凹道81的尺寸可以確定為并且構造成可用于相應地接收和容納第一部件52。
在示于圖1的實施例中,第二部件70還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一部件52相關聯,從而第二部件70可沿著縱向軸線51在第一部件52的近端55和遠端53之間線性地平移。參考圖1、3c-3e和3i,可將齒條或外部齒輪齒57沿著第一部件52的至少一個部分在第一端55和第二端53之間線性地設置。在圖3i中,所示小齒輪82具有旋鈕84,其可圍繞殼體80安裝。小齒輪82與第一部件52的齒輪齒57利用設置在它們之間的棘爪或開關85以可操作方式接合,從而旋鈕84旋轉時,小齒輪80經由開關85接合齒輪齒57從而關于第一部件52沿著縱向軸線51使得殼體80和第二部件70線性平移。開關85可構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在該第一位置第二部件70僅能沿著第一方向相對于第一部件52平移,在該第二位置第二部件70僅能沿著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平移。開關85可具有第三位置,在該位置第二部件70關于第一部件被鎖定,以及第四位置,在該位置第二部件可沿著第一部件52在任一方向中平移。雖然圖1、3a和3i示出的器械50具有帶齒條和小齒輪機構57、82的單獨安裝的殼體80,本領域所公知的用于在第一部件52和第二部件70之間同時提供可樞轉以及線性接合的其它機構也是可行的。
如圖1所示的器械50可以如下操作。骨架緊固器20固定到骨架上,優選固定到骨架的椎弓根上。器械50以前述方式連接到骨架緊固器20上,更具體地,連接到側壁26、28中的一個上。在夾具54圍繞側壁中的一個例如側壁28接合時,旋轉凸輪鎖86由此沿著第一部件52的縱向軸線51向上平移軸63和夾具54。彈性偏壓地打開的夾具54接合成錐形地逐漸變尖的腔室59的內表面從而夾具54圍繞側壁28關閉,由此將器械50固定到骨架緊固器20。位于第二部件70第二端的臂74、75接合脊骨固定桿15,并且形成第二部件70的第一端72的鉸接手柄被擠壓到一起,以便沿著基本位于縱向軸線23的一側并且與其垂直的方向引導固定桿15從而將脊骨固定桿15定位在U形凹道22的正上方。所設置的棘輪機構90便于相對于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選擇性地定位固定桿15。當固定桿位于細長U形凹道22的正上方并且與其平行時,可以旋轉旋鈕84以便使得小齒輪82經由開關85與圍繞第一部件52設置的齒輪齒57接合,從而第二部件70沿著縱向軸線51朝向端頭24平移,以便基本沿著骨架緊固器20的縱向軸線25將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
現在參考圖5,其中示出固定桿引入器械的第二示意性實施例,該器械被示為器械150。器械150具有第一部件152,用于接合并且引導脊骨固定桿15通過通道11并且進入U形凹道22;第二部件170,用于將器械150固定到骨架緊固器20上;以及套筒或軸180。在圖5和圖5a-5d中示出第一部件152和軸180。圖5b的局部截面視圖示出軸180,其具有中央通孔166和縱向軸線181。第一部件152具有近端155并且第一部件152的遠端153容納在軸180的通孔166中。遠端153構造成用于接合脊骨固定桿15。遠端153具有桿接合尖端154。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遠端153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螺紋以便與桿接合尖端154形成螺紋接合。桿接合尖端154構造成不會關于軸180旋轉。如在圖5c-5d中更加詳細示出的,桿接合尖端154形成中央螺紋孔167以便與第一部件152的遠端153形成螺紋接合。平行的桿接合拱158和159位于尖端154的遠端157處。如圖5d所示,拱158、159從中央軸線181相對等距地相互間隔。拱158、159在圖5c中示為與桿接合尖端154的其它部分形成為一體,但是其它構形也是可行的。再次參考圖5b,第一部件152的近端155具有旋鈕156。當第一部件152以及容納在軸180中的桿接合尖端154被裝配時,旋轉旋鈕156使得桿接合尖端154沿著縱向軸線181關于第一部件152和軸180朝向遠端153移動。可選的,桿接合尖端154、第一部件152和軸180可構造成使得桿接合尖端154通過類似于器械50中的齒條和小齒輪機構的機構關于軸180線性平移(未示出)。該齒條和小齒輪機構可具有構造成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以限制桿接合尖端154關于軸180的平移方向的開關,在第三位置以便將桿接合尖端154關于軸180鎖定,以及在第四位置以便允許桿接合尖端154關于軸180在任一方向中平移。而且,第一部件152和旋鈕156可形成連續的凹道169,該凹道從近端155延伸到遠端153。外科手術器械,例如,構造成用于固定鎖緊帽700的緊固工具可插入凹道169以便固定鎖緊帽700,并且器械150可以保持在位而不會阻礙鎖緊帽700的安裝。
再次參考圖5,器械150具有帶第一端172和第二端174的第二部件170,其中第二端174構造成用于將器械150固定到骨架緊固器20上。在圖5e和5f中示出第二部件170的頂部和平面視圖。該第二端174具有夾具176。夾具176構造成類似于上述的器械50的夾具54,以便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6、28。具體的,夾具176具有延伸部160、162,它們構造成用以與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6、28的凹部41、42、43、44形成牢固的接合。夾具176也具有開口161并且形成內表面151以便與外部側表面38、40牢固接合。夾具176與器械50的夾具54的不同之處僅在于夾具被靠攏以便圍繞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6、28固定的方式。夾具176樞軸轉動地靠攏到一起,而器械50的夾具54則利用成錐形地變尖的腔室59的干擾而被彈性偏壓地打開和關閉。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第二部件170的第一端172由一對樞轉連接的臂178、179形成。臂178、179優選利用彈性元件例如彈簧182被偏壓的打開。在該優選實施例中還具有帶調節旋鈕186的螺紋桿184,該旋鈕靠近第一端172設置,以便將臂178、179拉到一起并且保持為固定的相互關系,從而將側壁26、28中的一個固定在夾具176中。一旦臂178、179已經將夾具176拉動至牢固的關閉位置,則旋鈕186將不能沿著螺紋桿184以螺紋方式前進。與器械50的情形一樣,夾具176與其中一個側壁26、28的接合關于骨架緊固器20將器械150固定,從而器械150基本位于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的外側從而不會對將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產生干擾。
再次參考圖5,第二部件170以樞轉方式接合軸180。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第二部件170具有兩個平行的支架188、190,它們在第一端172和第二端174之間連接到第二部件170。如圖5e中的平面視圖所示,支架188、190相間隔以便在它們之間容納軸180,并且如圖5f所示,支架188、190構造成用于使得軸180相對于第二部件170樞轉運動。具體的,支架188、190可具有彎鉤192,該彎鉤192具有開槽的開口193以便接合設置在軸180上的沿著直徑方向相對的軸銷部件194、196,如在圖5b中最為清楚示出的。再次參考圖5f,彎鉤192的開槽開口193可設置在支架188、190的頂側,從而可從頂部引入軸180以使其接合支架180、190。可選的,開槽開口193可設置在支架180、190的底側(未示出)以便從底部引入軸180。
示于圖5的器械150可如下操作。例如骨架緊固器2優選錨固到骨架的椎弓根上。器械150連接到骨架緊固器20的其中一個側壁26、28上。可以理解器械150類似地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夾具176與骨架緊固器20的其中一個側壁例如側壁28形成牢固接合從而器械150不會阻礙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優選以不會干擾或者堵塞U形凹道22、通道11或者頂部開口14的方式。旋轉旋鈕186,由此經由螺紋桿184選擇性地調節臂178、179的鉸接,使其達到固定的分隔距離,從而圍繞側壁28夾住夾具176。當軸180以樞轉方式接合支架188、190時,組裝的軸180和第一部件152可關于第二部件170樞轉以便定位桿接合尖端使其以如此方式接合脊骨固定桿15,即將使得脊骨固定桿15對準細長U形凹道22并且被引入其中。當固定桿15到位時,可旋轉旋鈕156由此使得桿接合尖端154關于第一部件152和軸180沿著朝向端頭24的方向線性平移從而沿著基本與第一部件152同軸的方向將固定桿15引入U形凹道22中。
在圖6a-6b中示出用于操作和操縱類似骨架緊固器20構造的骨架緊固器的另一個器械250。器械250包括細長部件252、手柄260和軸262。如在圖6c中更加詳細示出的,細長部件252具有近端254和遠端256,該遠端構造成用于接合并且牢固地保持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手柄260圍繞近端254設置或者連接到近端254。夾具258圍繞遠端256設置或連接到遠端256。在圖6c中,夾具258被示為與遠端256成一體地形成,但是其它構形也是可行的。示于圖6c-6e的夾具258構造成用于基本以類似于前述的方式配對地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的側壁26、28。夾具258可具有延伸部265、267,它們構造成牢固地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6、28的凹部41、42、43、44。夾具還形成開口261并且可進一步形成內表面263用以牢固接合側壁26、28的外部側表面38、40。夾具258可被構造成在夾具258與側壁26、28的其中一個接合時用于防止骨架緊固器20關于器械250旋轉。
如圖6f-6g所示,軸262在近端254和遠端256之間圍繞細長部件252設置,其具有中央凹道或通孔266,軸262可被允許沿著細長部件252滑動。通孔266被示為基本圓柱形的,但是其它構形也是可行的,例如,基本為矩形的空間。軸262具有第一近側位置,其中夾具258被彈性偏壓地打開,并且軸262靠近遠端256具有第二遠側位置,其中夾具258被拉動以關閉。當軸262從其第一近側位置向第二遠側位置滑動時,形成夾具258的臂接合軸262的內壁,拉動夾具258更加靠近到一起并進入關閉位置。如在圖6f的截面中所示,軸262具有中央通孔266,其尺寸確定為適于容納細長部件252和遠端256。中央通孔266的尺寸確定為當軸262處于第二遠側位置時拉動夾具258使其關閉,中央通孔266的一個示例性直徑可以是大約8mm。中央通孔266還可具有凹槽270、272以便接合軸銷部件274,如圖6b、6d所示,該部件可垂直于細長部件252的縱向軸線插入。凹槽270和272彼此間隔以便分別接合軸銷部件274時定位軸262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再次參考圖6e-6g,軸262可被構造成在軸262的遠端276具有開口278。開口278被構造成,當軸262從第一近側位置向第二遠側位置移動并且當夾具258可操作地從打開位置被拉動到關閉位置時允許夾具258牢固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6、28而不會受到軸262的顯著干擾。開口278可具有基本拱形的開口,如圖6f的平面視圖所示,并且開口278的一部分可關于軸262的縱向軸線280成一定的角度θ,如在圖6g的截面側視圖中觀察到的。角度θ關于縱向軸線280優選大約15°,但是對于角度θ的其它角度也是可行的。
在操作時,外科醫生可利用手柄260抓持器械250并且使得夾具258接合例如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的側壁26、28中的一個。骨架緊固器20可被類似地接合。處于打開狀態的夾具258沿著基本垂直于骨架緊固器20′的縱向軸線25的方向靠近側壁26、28中的任一個。夾具258的基本垂直的接近方式可確保夾具258與側壁26的凹部41、43或側壁28的凹部42、44相對準并且正確接合。夾具258的相對的延伸部265、267彼此間隔從而夾具258朝向側壁26、28成一定角度的靠近可導致阻礙端頭24以便防止夾具258例如與側壁28的凹部42、44正確接合。當夾具258與凹部42、44正確對準時,軸262沿著細長部件252從第一近側位置向第二遠側位置滑動,由此在通孔266和細長部件252的遠端256之間形成過盈配合,從而拉動夾具258圍繞側壁28進入關閉位置,其中延伸部265、267與凹部42、44形成牢固的接合。夾具258和側壁28之間的配對接合將骨架緊固器20′固定在器械250中以便在外科手術過程中進行操縱和放置。
現在參考圖7a,其中示出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器械350,該器械也用于操作和操縱例如構造成骨架緊固器20′的骨架緊固器。器械350包括具有遠端352和近端354的細長部件351,該遠端構造成用于接合并且牢固地保持骨架緊固器20,并且該近端具有手柄357以用于操作器械350。遠端352具有夾具356,并且示于圖7b,夾具356構造成基本類似于器械250以及前述其它器械的夾具258,以便牢固接合并且圍繞骨架緊固器20的側壁26、28中的一個,從而不會阻礙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夾具356具有延伸部360、362,并且開口361進一步形成內表面368。夾具356和夾具258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夾具移動到關閉位置的方式。再次參考圖7a,夾具356以可操作方式樞轉地接合,而前述的夾具258利用軸262的內部的干擾被彈性偏壓地打開和關閉。為了打開和關閉夾具356,器械350具有位于近端354的手柄357。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手柄357由鑷子手柄358、359形成,它們圍繞軸銷353樞轉連接以便在打開和關閉位置之間鉸接夾具356。夾具356的每個支腿可與手柄358、359中的一個形成為一體,其中夾具356和手柄358、359利用單獨的樞轉連接件可操作連接。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手柄358、359可具有棘輪機構355以便選擇性地以固定距離隔開夾具356。
現在參考圖8a,其中示出另一個器械450,用于操作和操縱構造成類似于骨架緊固器20′的骨架緊固器。器械450包括具有遠端452和近端454的細長部件451,該遠端構造成用于牢固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并且近端用于操作器械450。遠端452具有夾具456,其構造成用于接合端頭24從而夾具456圍繞U形凹道22以如此方式騎跨端頭24,如圖8b所示,使得基本在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的上方對準器械450。參考圖8b,夾具456由平行的支腿458、460形成,它們形成構造成容納端頭24的內部腔室或空間462,該端頭是基本圓柱形的。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平行支腿458、460中的每一個均具有延伸部464、466以用于接合由外部側表面38和40形成的凹部46、48,如圖2a、2c所示。夾具456能夠以樞轉方式操作,并且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器械450的位于近端454的手柄形成為鑷子手柄468、470。通過將夾具456在打開和關閉位置之間鉸接,手柄468、470能夠以樞轉方式操作。夾具456的支腿458、460的每一個可與手柄468、470中的一個成一體地形成,從而夾具456和手柄468、470利用單獨的樞轉連接件453可操作地連接。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手柄468、470可具有棘輪機構472以便選擇性地將夾具456以固定距離彼此隔開。
現在參考圖9a-9b,其中示出器械450的一個可選實施例,器械550。細長部件551形成縱向軸線553,細長部件551具有遠端552,該遠端構造成用于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以及近端554。遠端552具有夾具556,該夾具基本類似于器械450的夾具456構造。示于圖9c的夾具556類似地接合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從而夾具圍繞U形凹道22騎跨,由此在脊骨固定桿1 5的通道11的頂部上方對準器械550。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近端554由鑷子手柄568、570形成。鑷子手柄568、570的一部分可被彎曲或成一定角度從而近端554位于含有縱向軸線553的平面的外側,由此近端554關于器械550的其余部分成一定的角度設置,或者可選地,近端554可關于器械550的其余部分成弓形地設置。
現在參考圖10a,示出另一個實施例,器械650,用于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骨架緊固器20的細長U形凹道22中。器械650包括具有遠端654的軸652,該遠端用于接合固定桿15和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軸652進一步具有近端655。器械650進一步包括圍繞軸652的近端655設置的與其成一體的或者與其連接的手柄657以用于操縱器械650。叉子656圍繞遠端654設置,與其成一體或者與其連接以用于同時接合固定桿15和端頭24。如圖10b所示,叉子656具有基本剛性的平行支腿658、660,它們形成內表面662,該內表面構造成配對接合固定桿15。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可圍繞支腿658、660的遠端設置相對的延伸部668、670,它們構造成用于接合外部側表面38、40的空腔46、48,或者更具體地接合示于圖2c中的肩臺47、49。相對的延伸部668、670可以是基本圓柱形的,但是其它構形也是可行的,例如,延伸部668、670可構造成使得延伸部668、670的僅一部分是弓形的或圓化的以便接合肩臺47、49。而且延伸部668、670尺寸可相應地基于凹部46、48的深度D1確定,以便確保正確地接合肩臺47、49。
在操作器械650時,如圖10c所示,脊骨固定桿15起初在U形凹道622的開口處位于支腿26、28之間的端頭24的頂上。叉子656以偏離骨架緊固器20的軸線25的接近角度被帶到固定桿15的頂部上方并且起初定位在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的下方。延伸部668、670在端頭24的下方對準凹部46、48從而手柄657基本對準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器械650沿著骨架緊固器20的縱向軸線25向上拉動從而延伸部668、670接合肩臺47、49。由于支腿658、660的剛性,延伸部668、670優選在與肩臺47、49接合之前對準凹部46、48以便避免干擾骨架緊固器20的端頭24的在尺寸上比支腿658、660之間的間隔更寬的部分。當內表面662接合固定桿15時,致動手柄655以便圍繞凹部46,48樞轉器械650。由于延伸部668、670與肩臺47、49的接合提供杠桿作用,器械650的樞轉運動在內表面662和固定桿15之間產生凸輪作用,從而固定桿15沿著縱向軸線25向下被驅動或者樞轉進入U形凹道22中。器械650具有簡單的構造并且不具有相對移動的構件,該器械依賴樞轉作用將脊骨固定桿15引入骨架緊固器20的U形凹道22中。
上面對于在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中所涉及器械的描述被描述為相對獨立地進行操作,但是應該理解,這些器械可在一次外科手術過程期間一起使用,并且可以單獨地制造和銷售或者以外科手術套件的形式一起制造和銷售。
進一步,應該理解,對于本發明所涉及技術領域的那些技術人員而言,可做出各種位于本發明精神和范圍中的改變和修改。相應地,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在這里所公開的內容實現的所有修改均被包含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實施例。本發明的范圍相應地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骨架緊固器,該骨架緊固器包括具有頂端、底端以及第一和第二側壁的端頭;第一和第二側壁的每一個均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與第一端面相對,第一和第二側壁在頂端中形成開口以及從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通過端頭延伸的U形凹道,所述U形凹道具有限定出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的縱向軸線;用于錨固到骨架上的骨架接合元件,所述骨架接合元件具有中央軸線,所述骨架接合元件從端頭的底端延伸;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側壁的第一和第二端面的每一個均具有構造成用以牢固接合用于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和脊骨固定桿的器械的凹部,從而所述器械不會阻礙位于頂端的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與U形凹道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端面的凹部的每一個均具有底座以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器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每個底座均相對于U形凹道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角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15°到大約9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45°到大約75°。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55°到大約6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端面的每個凹部進一步形成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底座位于它們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的尺寸確定為并且構造成可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器械以防止緊固器相對于所述器械樞轉。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側壁具有基本為弓形的外部側表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側壁的每一個均形成內部側表面和外部側表面,所述內部側表面進一步形成U形凹道并且所述外部側表面與所述內表面相對地設置。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側壁的外部側表面具有空腔,所述空腔構造成用以接合用于操作骨架緊固器和脊骨固定桿的器械。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從頂表面到底表面具有變化的深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形成肩臺以用于接合器械以沿著中央軸線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表面具有螺紋以接合具有外螺紋的鎖緊帽從而將脊骨固定桿保持在U形凹道內。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骨架接合元件與骨架緊固器的端頭成一體地形成。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接合元件是螺紋柄。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接合元件是彎鉤。
1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接合元件以可分離方式接合端頭的底表面,所述骨架接合元件具有近端和遠端,所述遠端構造成用于錨固到骨架上。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骨架緊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頭進一步具有內部空腔,所述空腔構造成用于牢固地容納骨架接合元件的近端,從而骨架接合元件相對于端頭以外科醫生選定的角度定位。
20.一種用于引入細長脊骨固定桿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骨架緊固器,其具有端頭,所述端頭具有頂端、底端以及在底端連接的一對側壁,所述一對側壁形成具有第一縱向軸線的細長U形凹道以及位于頂端的頂部開口,所述頂部開口和凹道進一步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每個側壁進一步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與第一端面相對;和骨架接合元件,其從端頭的底表面延伸以用于將骨架緊固器錨固到骨架上;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用于將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的工具,所述工具包括帶遠端和近端的第一部件,所述遠端構造成用于引導固定桿通過通道以便將固定桿通過頂部開口引入U形凹道;限定基本垂直于第一縱向軸線的第二縱向軸線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二端具有一對夾具以用于將所述工具固定到骨架緊固器的端頭的任何一個但僅此一個側壁上,從而第二部件基本位于脊骨固定桿的通道的外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二部件連接從而第一部件可相對于第二部件樞轉并且可沿著平行于第二縱向軸線的方向在第二部件的沿著第二縱向軸線的第一和第二端之間線性平移,以便通過頂部開口將脊骨固定桿引入通道中。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端面的每一個均形成凹部,所述夾具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將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端面的凹部,并且將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以便相對于緊固器固定所述器械。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端面的凹部的每一個進一步形成底座和兩個相對的端壁,它們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牢固接合第一和第二延伸部中的一個,其中每個底座均相對于U形凹道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角度。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15°到大約90°。
24.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45°到大約75°。
25.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55°到大約60°。
26.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進一步形成外部側表面,并且夾具形成有內表面,所述內表面構造成可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從而防止骨架緊固器相對于器械旋轉。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側表面是基本弓形的,并且進一步地,夾具的所述內表面是基本弓形的并且構造成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
28.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接合元件與端頭一體地形成。
29.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骨架緊固器的端頭進一步具有內部空腔,并且所述骨架接合元件進一步具有近端和遠端,所述遠端構造成用于錨固到骨架上,其中所述空腔構造成用于牢固地容納所述近端從而相對于端頭以外科醫生選定的角度將骨架接合元件固定。
30.一種用于將細長脊骨固定桿引入具有頂部開口的骨架緊固器的U形凹道中的器械,所述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所述側壁形成U形凹道以及U形凹道的頂部開口,所述器械包括具有縱向軸線、近端和遠端的第一部件,所述遠端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中的一個以便將器械固定到緊固器上,從而所述器械位于脊骨固定桿的通道的外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端構造成用于引導脊骨固定桿進入U形凹道內;其中所述第二部件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一部件相關聯,從而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相對于第一部件的遠端樞轉并且第二部件可沿著縱向軸線相對于第一部件線性平移以便引導脊骨固定桿進入U形凹道中。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骨架緊固器的側壁中的每一個均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第一和第二端面中的每一個均形成凹部;其中進一步地,第一部件的遠端具有一對夾具,所述夾具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第一延伸部被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第二延伸部被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
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每個凹部均形成相對的端壁和位于端壁之間的底座,所述底座均相對于由U形凹道限定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角度;其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牢固接合所述相對的端壁和底座,以防止所述緊固器相對于所述夾具的旋轉。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15°到大約90°。
34.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45°到大約75°。
35.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55°到大約60°。
36.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緊固器的側壁包括外部側表面,并且夾具形成內表面,所述內表面構造成用于配對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從而防止骨架緊固器相對于夾具旋轉。
37.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和外部側表面是基本弓形的,并且進一步地,夾具的內表面是基本弓形的以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
38.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通孔的殼體,所述第一部件容納在通孔中,所述殼體可沿著第一部件的縱向軸線線性平移,并且所述第二部件可樞轉地安裝到殼體上,從而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相對于第一部件的遠端樞轉和線性平移。
39.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齒輪齒,所述器械進一步具有包括小齒輪、旋鈕和開關的組件,所述小齒輪和開關以螺紋方式接合第一部件的齒輪齒并且以可操作方式與第二部件相關聯以便在旋轉旋鈕時相對于第一部件平移所述第二部件。
40.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具有第一位置,其中第二部件被限制為相對于第一部件沿著第一方向平移,所述開關具有第二位置,其中第二部件被限制為沿著與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平移。
41.根據權利要求4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具有第三位置,其中第二部件相對于第一部件固定;以及第四位置,其中所述開關允許第二部件能夠沿著第一部件的縱向軸線的任一方向平移。
42.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包括在第一部件的遠端形成腔室的中央貫穿凹道,第一部件還包括容納在第一部件的中央凹道中的具有近端和遠端的細長部件,所述夾具從細長部件的遠端伸出并且夾具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腔室中。
43.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進一步包括與細長部件的近端相關聯的凸輪鎖以用于將細長部件固定在第一部件的中央孔內;并且旋轉所述凸輪鎖可以相對于第一部件線性地平移所述細長部件,使得所述夾具接合腔室以關閉夾具。
44.根據權利要求43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一對與第二端相關聯的臂,并且這些臂構造成用于引導固定桿進入U形凹道內。
45.根據權利要求44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這些臂相對于第二部件成一定的角度。
46.根據權利要求44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這些臂彼此相對間隔從而骨架緊固器的端頭可容納在這些臂之間。
47.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器械,進一步包括一對樞轉連接的手柄,所述第二部件相對于一個手柄固定,第一部件以可操作方式與另一個手柄連接,從而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可相對于第一部件的遠端樞轉。
48.根據權利要求4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進一步包括與所述成對的鉸接手柄連接的棘輪機構,所述棘輪機構構造成相對于第一部件的遠端以固定的關系選擇性地樞轉地定位第二部件的第二端。
49.根據權利要求4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形成相對于第二部件固定的手柄
50.一種用于將細長脊骨固定桿引入具有頂部開口的骨架緊固器的U形凹道中的器械,所述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所述側壁形成U形凹道以及U形凹道的頂部開口,所述器械包括第一部件,其包括軸、構造成用于引導固定桿的遠端、近端以及與近端相關聯的旋鈕,所述軸的至少一個部分具有螺紋,所述軸具有縱向軸線;限定縱向軸線并且具有通孔的套筒,第一部件容納在通孔中;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部件,其中第二端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中的一個以將器械固定到緊固器上,使得所述器械位于通道的外側,所述第二部件以樞轉方式接合所述套筒以相對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定位第一部件的遠端;并且其中旋鈕的旋轉可使得第一部件的遠端沿著第一部件的縱向軸線的方向相對于套筒線性地移動以便引導脊骨固定桿進入U形凹道中。
51.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和第一部件形成連續的凹道,所述凹道從近端到遠端延伸以用于容納另外的外科手術器械。
52.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骨架緊固器的側壁的每一個均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第一和第二端面的每一個均形成凹部;其中進一步地,第二部件的第二端具有一對夾具,所述夾具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中的一個的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側壁的第二端面的凹部。
53.根據權利要求5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每一個形成相對的端壁和位于它們之間的底座,所述底座相對于由U形凹道限定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角度;其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與相對的端壁和底座形成牢固的接合以便防止緊固器相對于夾具旋轉。
54.根據權利要求5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15°到大約90°。
55.根據權利要求5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45°到大約75°。
56.根據權利要求52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55°到大約60°。
57.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緊固器的側壁包括外部側表面,并且夾具形成內表面,所述內表面構造成用于配對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從而防止骨架緊固器相對于夾具旋轉。
58.根據權利要求5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和外部側表面是基本弓形的,并且進一步地,夾具的內表面是基本弓形的以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
59.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具有一對樞轉臂以用于使得第二部件的第二端接合骨架緊固器的側壁。
60.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樞轉臂被彈性偏壓地打開。
61.根據權利要求59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具有螺釘以及以螺紋方式圍繞螺釘設置的螺母以用于選擇性地固定所述一對臂之間的距離。
62.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可具有兩個平行支架,它們設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其中所述支架構造成與套筒樞轉接合,所述套筒設置在支架之間,使得第一部件的遠端可相對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樞轉。
63.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具有圍繞第一部件的遠端設置的桿接合尖端以用于引導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所述桿接合尖端具有帶螺紋的中央腔室以用以與第一部件的遠端形成螺紋接合并且構造成不可相對于套筒旋轉,從而旋轉第一部件可使得桿接合尖端相對于套筒和第一部件線性移動。
64.根據權利要求63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桿接合尖端包括兩個平行的拱,它們構造成用于圍繞固定桿牢固地接合。
65.根據權利要求63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的旋轉可引起桿接合尖端相對于第二部件的第一端移動。
66.一種用于引入脊骨固定桿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骨架緊固器,其具有端頭,所述端頭具有頂端、底端;一對側壁,所述一對側壁在頂端中形成頂部開口以及具有第一縱向軸線的細長U形凹道,所述頂部開口和凹道進一步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每個側壁進一步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位于它們之間的外部側表面,所述外部側表面具有空腔;和骨架接合元件,其從端頭的底表面延伸以用于將骨架緊固器錨固到骨架上;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用于操作和操縱骨架緊固器的第一工具,所述第一工具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第一部件,第二端具有一對夾具以用于將所述工具固定到骨架緊固器的端頭的側壁中的一個上,使得第二部件位于通道的外側;并且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用于將脊骨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的至少一個第二工具,所述第二工具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軸;與近端相連接的手柄;與遠端相連接的叉子,所述叉子具有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與第一支腿相間隔并且與其相平行,所述第一和第二支腿的尺寸確定為并且構造成當脊骨固定桿靠近第一和第二支腿之間的骨架緊固器的頂部開口時可用于容納端頭,所述手柄基本對準脊骨固定桿的通道,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腿的每一個均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尺寸確定為并且構造成用以與外部側表面的空腔形成凸輪接合以便對固定桿施加樞轉作用力以將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
67.一種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的器械,所述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它們形成具有頂部開口的U形凹道,所述U形凹道和頂部開口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所述器械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細長部件;所述遠端形成一對構造成用于圍繞緊固器的側壁中的一個進行固定的夾具,使得所述器械基本位于通道的外側;與近端相關聯的手柄;具有通孔的軸,軸與細長部件的遠端相關聯;其中所述軸具有第一位置,在所述位置所述夾具被彈性偏壓地打開,以及第二位置,在所述位置所述夾具靠攏到關閉位置以便圍繞緊固器的端頭的側壁進行固定。
68.根據權利要求6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每個側壁均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每個第一和第二端面均形成凹部,所述夾具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與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
69.根據權利要求6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相對的端壁和位于端壁之間的底座,所述底座相對于由U形凹道限定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夾角;其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與相對的端壁和底座形成牢固的接合以便防止緊固器相對于夾具旋轉。
70.根據權利要求6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15°到大約90°。
71.根據權利要求6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45°到大約75°。
72.根據權利要求6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55°到大約60°。
73.根據權利要求6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外部側表面,并且夾具形成內表面,所述內表面構造成用于配對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從而防止骨架緊固器相對于夾具在至少一個方向上旋轉。
74.根據權利要求73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和外部側表面是基本弓形的,并且進一步地,夾具的內表面是基本弓形的以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
75.根據權利要求6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軸相對于細長部件進行滑動。
76.根據權利要求6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的至少一個部分容納在軸的通孔內以便當所述軸處于第二位置時將夾具拉動到一起使其處于關閉位置。
77.一種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的器械,所述骨架緊固器具有帶一對側壁的端頭,所述側壁形成具有頂部開口的U形凹道,所述U形凹道和頂部開口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所述器械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細長部件;所述遠端形成一對可樞轉的夾具,所述夾具構造成圍繞緊固器的側壁中的一個進行固定,使得所述器械基本位于通道的外側;所述近端具有一對鑷子手柄以用于樞轉夾具,所述鑷子手柄具有第一位置,其中所述夾具構造成處于關閉位置以便圍繞側壁進行固定,以及至少一個第二位置,其中所述夾具構造成處于打開位置。
78.根據權利要求7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每個側壁均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每個第一和第二端面均形成凹部,并且所述夾具可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地設置,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一端面的凹部,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構造成用于接合第二端面的凹部。
79.根據權利要求7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相對的端壁和位于端壁之間的底座,所述底座相對于由U形凹道限定的縱向軸線形成一定的夾角;其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的尺寸確定成并且構造成可用于與相對的端壁和底座形成牢固的接合以便防止緊固器相對于夾具旋轉。
80.根據權利要求7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15°到大約90°。
81.根據權利要求7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45°到大約75°。
82.根據權利要求78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大約55°到大約60°。
83.根據權利要求7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外部側表面,并且夾具形成內表面,所述內表面構造成用于配對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從而防止骨架緊固器相對于夾具旋轉。
84.根據權利要求83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和外部側表面是基本弓形的,并且進一步地,夾具的內表面是基本弓形的以用于牢固接合所述外部側表面。
85.根據權利要求77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輪機構與鑷子手柄相關聯,所述棘輪機構構造成使得鑷子手柄可以選擇性地固定的定位于第一或者至少第二位置中。
86.一種用于操縱骨架緊固器的器械,所述骨架緊固器具有一對側壁,所述側壁形成具有頂部開口的U形凹道,所述U形凹道和頂部開口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的通道,所述側壁包括外部側表面并在所述外部側表面上具有空腔,所述器械包括具有遠端和近端的細長部件;所述遠端形成一對可樞轉的夾具,所述夾具構造成用于固定到緊固器的一對側壁上,使得所述器械基本對準所述通道,所述夾具形成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內表面,每個延伸部的尺寸均確定為并且構造成可用于以可樞轉方式接合空腔,第二延伸部與第一延伸部相對;并且所述近端具有一對鑷子手柄以用于樞轉所述夾具,所述鑷子手柄具有第一位置,其中所述夾具被構造成處于關閉位置使得第一延伸部可接合側壁中的一個的空腔并且第二延伸部可接合另一個側壁的空腔,以及至少第二位置,其中所述夾具構造成處于打開位置。
87.根據權利要求86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相對于細長部件的位于近端和遠端之間的一個部分基本呈弓形。
88.根據權利要求86所述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的內表面形成構造成用于牢固接合側壁的外部側表面的至少一個部分的腔室,所述腔室是基本圓形的或圓柱形的。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引入細長脊骨固定桿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骨架緊固器,其具有端頭(24),所述端頭具有頂端(12)、底端(13)以及在底端連接的一對側壁(26、28),所述一對側壁形成具有第一縱向軸線(23)的細長U形凹道(22)以及位于頂端的頂部開口(14)。所述頂部開口和凹道進一步形成構造成用于容納脊骨固定桿(15)的通道(11),每個側壁進一步形成第一端面(30、32)和第二端面(34、36),第二端面與第一端面相對。骨架接合元件(21)從端頭的底端延伸以用于將骨架緊固器錨固到骨架上。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用于將固定桿引入U形凹道中的工具(50)。
文檔編號A61B17/70GK1856277SQ200480024871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3日
發明者A·伊奧特, L·賓德, B·德克, K·貝克 申請人:新特斯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