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前列腺疾病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屬中成藥領域。
背景技術:
:在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炎占有重要位置,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兩大類。慢性前列腺炎常見的癥狀為排尿不適或排尿困難,可出現膀胱刺激征。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機錯綜復雜,中醫認為是敗精瘀濁,濕熱下注所致。前列腺增生癥,又稱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難治疾病之一,也是老年男性常見病多發病,幾乎所有年過50歲的男性都有某中程度的前列腺肥大。排尿梗阻現象是其主要癥狀。本病屬中醫“窿閉”范疇,認為本病是因為腎陰、腎陽虧虛,陰陽失調,氣化不利,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所致。目前,前列腺炎約占泌尿科門診病的1/3左右,是輕壯年男性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且發病者年齡趨前;前列腺增生癥是一種慢性病變,50~60歲男性中35~40%有前列腺增大,至60~75歲時則達75%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前列康”、“癃閉舒”、“前列欣”、“前列舒樂”及其他中藥制劑等;但這些藥物往往療程較長,療效不穩定,臨床治愈率低。所以,現在急需一種療程短、療效穩定、治愈率高的藥物出現。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該藥物是在對前列腺上述病癥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最新技術和手段進行試驗,反復研制形成的,對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療效明顯而穩定,具有普適性。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的設計方案主要是通過如下組方配伍來實現以丹參、紅花、桃紅等活血化淤藥物為先導,改善機體的整體循環和前列腺的局部微循環;以金銀花、敗醬草等清熱解毒藥物,在短時間內殺滅病原體,消除炎癥;以澤蘭、澤瀉、王不留行等利尿通淋之藥,啟窿開門,通調水道,加速代謝產物的排泄。諸藥合用,達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軟堅散結之功效。上述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丹參350-450赤芍100-150澤蘭50-80紅花10-60桃仁10-60延胡索10-60王不留行100-150金銀花10-50敗醬草10-60茯苓10-50澤瀉10-50大棗10-50。在上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中,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優選是丹參380-420赤芍110-140澤蘭60-70紅花20-50桃仁25-50延胡索20-50王不留行115-135金銀花20-40敗醬草20-50茯苓18-40澤瀉20-38大棗20-35。在上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中,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進一步優選是丹參390-400赤芍130-140澤蘭65-70紅花40-50桃仁40-50延胡索40-50王不留行115-120金銀花20-30敗醬草40-50茯苓20-30澤瀉20-30大棗20-30。在上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中,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最優選是丹參396.3赤芍139澤蘭69.8紅花46.5桃仁46.5延胡索46.5王不留行115.7金銀花23.3敗醬草46.5茯苓23.3澤瀉23.3大棗23.3。在上述配伍組方中丹參,味苦性微寒,功效為活血去瘀,《本草正義》謂其“專入血份,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內之達臟腑而化瘀滯”,并能涼血消癰;赤芍苦寒,清熱涼血,并能祛瘀止痛,《本經》言其“主邪氣腹痛……破堅積……止痛利小便″,《名醫別錄》認為其能“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澤蘭能行水消腫,并能活血,《本草綱目》說“蘭草走氣道,故能利水道”,《日華子本草》認為澤蘭能“利九竅”。三藥共用為主藥。桃仁活血祛瘀是治療瘀阻病證之常用之品,紅花乃“行血之要藥,“(《本草經疏》),王不留能通利血脈,行而不注,走而不守,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本草經疏》說“不論是血是氣,積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達……理—身上下諸痛”茯苓淡滲利濕,凡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者無論屬寒屬熱均可用之;澤瀉甘寒;歸腎、膀胱經,《名醫別錄》謂其能“逐膀胱三焦停水”,直達膀胱;金銀花甘寒,敗醬草苦寒,二藥均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上諸藥與主藥相伍,彰丹參散瘀之功,全赤芍清熱之力,盡澤蘭利濕之效,共為輔佐。大棗甘溫,方中以之調和藥性,使行者勿峻、寒者勿過,以為使藥。諸藥共奏清熱利濕散瘀之功效。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的劑型是任何一種中藥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其中,上述所說的劑型選擇是口服劑型。其中,上述所說的劑型優選是顆粒劑、片劑、膠囊、水丸、滴丸之一。其中,上述所說的劑型進一步優選是顆粒劑、片劑、膠囊之一。其中,上述所說的劑型最優選是片劑。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的制備方法進行操作,如下述方法,但不僅限于此法(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丹參、澤蘭、桃仁、金銀花、紅花五味藥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赤芍、王不留行、敗醬草、澤瀉、茯苓、大棗六味藥材與醇提藥渣混合加水提取。(3)濃縮將醇提、水提后的藥液減壓濃縮。(4)混料將減壓濃縮后的浸膏與延胡索粉混合均勻。(5)制劑依據制備的劑型要求,加入所需各種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上述口服劑型最優選是片劑,可將減壓濃縮后的浸膏與延胡索粉及輔料混合均勻,濕法制粒,壓制成片。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經臨床應用及觀察,結果表明,其對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為91.7%,顯效率為66.7%,對前列腺增生癥的有效率為88.3%,顯效率為48.8%。下面結合具體臨床對照觀察試驗對本發明所述藥物及其試驗結果作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命名為“前列金丹片”將其與已知的有效藥物“前列康片”進行臨床對照觀察試驗,著重驗查一下前列金丹片對慢性前列腺炎與前列腺增生癥(BPH)的臨床效果以及對人體的安全性,以此來對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的臨床效果作進一步論證。按照臨床觀察研究方案的要求,本試驗共觀察慢性前列腺炎121例,其中試驗組61例,對照組60例;前列腺增生癥83例,其中試驗組43例,對照組40例。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報告如下一、病例選擇標準(一)診斷標準1、中醫診斷標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中醫內外婦兒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第一輯(試行)](1)淋證①起病緩慢,反復發作,小便頻急,滴瀝澀痛,尿液混濁、或黃赤,或夜尿頻數。②腰部隱痛,小腹墜脹或疼痛。③膀胱俞、腎俞、命門等穴可有壓痛。(2)癃閉①尿意頻急,反復用力排尿,但小便難出,點滴不暢或小便閉塞不通②小腹膨滿、脹痛;③排尿雖然困難,但不伴有尿道澀痛。④經檢查,膀胱有殘余尿液。2、中醫辯證濕熱瘀阻膀胱證小便短少、頻急、尿液混濁或尿細如線或點滴不通、小腹脹滿或會陰部墜脹疼痛、病程纏延、舌質暗,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或滑數。3、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外科學》第三版及《實用男性疾病診斷治療學》)。(1)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標準①臨床癥狀a、可有尿頻、排尿時尿道內有燒灼感及尿意不盡感。b、可有腰骶、會陰、下腹、腹股溝、尿道、睪丸不適或脹痛,并可并發虹膜炎、關節炎、神經炎。c、尿道外口可有乳白色粘性分泌物,多出現在尿末或大便時,量多少不等。d、可有性功能異常如性欲減退、早泄、遺精、陽萎或不育。②前列腺指診可正常、亦可表面不平,硬度不均勻或有結節。可有局部壓痛。長期慢性炎癥可使前列腺體積縮小,質硬。③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每高倍視野超過10個或見膿細胞,卵磷脂小體減少。④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養和菌落計數,有助于感染的定性定位。本項研究,具備部分臨床癥狀,結合(2)、(3)項,即可診斷。(2)前列腺增生癥診斷標準①多見于老年患者,以夜尿次數增多,進行性排尿困難,甚至尿潴留或充盈性尿失禁,合并有感染時,可有尿痛、血尿。②直腸指診檢查,前列腺兩側葉增大,中央溝消失,硬度中等、均勻,中葉增生者,直腸指診前列腺增生不顯著。③B超檢查前列腺體積增大,形態飽滿,排尿后觀察可見有殘余尿。④殘余尿量測定,多少不一,靜脈腎盂造影可見腎功能異常及腎盂積水。⑤膀胱鏡檢查,可見前列腺中葉或側葉向膀胱內突出,膀胱壁可有小梁,小凹或憩室等。⑥或尿流率測定顯示排尿遲緩。4、主要臨床資料輕重分級(1)會陰(下腰、少腹)脹痛重(3分)脹痛持續,兩者兼見,或難以忍受。中(2分)多數時間脹痛并存,但可以忍受。輕(1分)偶感輕微脹痛,單獨發生。(2)尿頻(或夜尿頻數)重(3分)夜尿4-5次或更多。中(2分)夜尿2-3次。輕(1分)夜尿2次。(3)尿急重(3分)尿意急迫,急于入廁,排出短促。中(2分)介于兩者之間。輕(1分)偶有尿急迫感,但不急于入廁。(4)尿痛重(3分)排尿時灼痛,尿后不減(發生率占十之八、九)中(2分)排尿時疼痛,尿后漸減(發生率十有五次)輕(1分)偶感尿時微痛,尿后消失(發生率占十之一、二)。(5)排尿狀況重(3分)尿流滴瀝而下不成線。中(2分)尿流繼續成線。輕(1分)尿細成線狀。(6)前列腺指診;①慢性前列腺炎②前列腺增生癥重(3分)重度壓痛重(3分)鴨蛋大或更大中(2分)中度壓痛中(2分)雞蛋大輕(1分)輕度壓痛輕(1分)鴿蛋大(7)前列腺液或殘余尿①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重(3分)WBC>20個/HR或見膿細胞RBC,卵磷脂小體減少。中(2分)WBC15-20個/HR,卵磷脂小體減少。輕(1分)WBC10一15個/HR,無膿細胞,小體減少或正常。②前列腺增生癥殘余尿量重(3分)>100ml中(2分)51-100ml輕(1分)<50ml或尿流率測定顯示排尿遲緩(二)試驗病例標準1、納入病例標準凡符合中醫淋證、癃閉診斷及濕熱瘀阻膀胱證,并確診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癥患者。2、排除病例標準(1)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2)排尿困難經檢查證實為膀胱頸纖維化增生、前列腺癌、膀胱腫瘤和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尿道狹窄、急慢性腎衰所致者。(3)合并有心血管、肝、造血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18歲以下或70歲以上;或過敏體質者。(5)凡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3、疾病輕重分級標準,根據以上癥狀輕重記分,輕度≤7分,中度8~10分,重度≥11分。二、臨床資料本組病人共計204例,其中慢性前列腺炎試驗組61例,對照組60例,前列腺增生癥試驗組43例,對照組40例。所有病例均為門診病人,一經確診即隨機服藥觀察。(一)年齡分布1、慢性前列腺炎兩組年齡分布(見表1-1)表1-1慢性前列腺炎兩組患者年齡分布<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width="835">18~30歲31~40歲41歲以上最小年齡最大年齡試驗組n=6116182718歲65歲對照組n=601319282064</table></tables>經統計學處理P>0.05,兩組年齡分布差異無顯著意義。2、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年齡分布(見表1-2)表1-2前列腺增生癥兩組患者年齡分布<tablesid="table2"num="002"><tablewidth="835"><50歲51~60歲61~70歲試驗組n=4331525對照組n=4021325</table></tables>經統計學處理P>0.05,兩組年齡分布差異無顯著意義。(二)病程分布(見表2)表2兩組患者病程分布<tablesid="table3"num="003"><tablewidth="837"><6個月~1年~2年2~4年>4年前列試驗組3016843腺炎對照組2519646前列腺試驗組2671117增生癥對照組169816</table></tables>經統計學處理P>0.05,兩組病程分布差異無顯著意義。(三)兩組主要臨床資料分析表3表3-1前列腺炎兩組患者主要臨床資料分析經統計學處理P>0.05,兩組臨床資料分布差異無顯著意義。表3-2前列腺增生癥兩組患者主要臨床資料分析經統計學處理,除試驗組前列腺增生癥尿痛癥狀病情程度重于對照組外(P<0.01),其余癥狀輕重分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四)兩組病情輕重比較(見表4)表4兩組病情輕重比較經統計學處理P>0.05,兩組病情輕重分布差異無顯著意義。綜合上述臨床資料,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癥兩組一般情況相比,均分布均衡[除實驗組前列腺增生癥尿痛癥狀病情程度重于對照組外(P<0.01)],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無顯著意義,具有可比性。三、試驗方法采用隨機表分組(一)用藥方法1、試驗組;口服前列金丹片(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由山東中醫藥大學制藥廠監制),每次6片,每日3次,飯前服。2、對照組口服前列康片(浙江康恩貝制藥公司生產,市售),每次6片,每日3次,飯前服。試驗期間停用其它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與療法。(二)療程慢性前列腺炎服藥3周為一療程,即結束觀察,前列腺增生癥患者服兩個療程后判定療效。(三)觀測指標1、安全性觀測(1)一般體格檢查項目(2)血、尿常規化驗(3)肝、腎功能(Scr)檢查2、療效性觀測(1)中醫癥狀、舌、脈變化觀察(2)前列腺直腸指診(3)前列腺液常規檢測或B超觀測前列腺大小與殘余尿量情況。四、試驗結果(一)臨床效果評定標準1、慢性前列腺炎臨床效果評定標準(1)臨床痊愈自覺癥狀消失,前列腺指診質地恢復正常或改善,壓痛消失,前列腺液鏡檢,連續2次恢復正常。(2)顯效癥狀消失,前列腺指診質地改善,壓痛明顯減輕,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正常。(3)有效癥狀和前列腺質地改善,壓痛減輕,但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未恢復正常。(4)無效癥狀、體征、前列腺指診無改善,前列腺液鏡檢無改善。2、前列腺增和癥臨床效果評定標準(1)臨床痊愈主癥消失、癥狀總積分≤2分;膀胱殘余尿量小于20ml,停藥后無復發,前列腺體大小、質地、形態均恢復正常。(2)顯效主癥明顯減輕,癥狀總積分下降≥2/3;殘余尿量仍在20-30ml;前列腺大小,質地、形態接近正常。(3)有效主癥改善,癥狀總積分下降≥1/3;但殘余尿量在40-60ml;前列腺體大小、質地、形態未恢復正常。(4)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反加重者。(二)結果1、總療效見表5表5兩組療效經統計學處理慢性前列腺炎組P<0.001,差異有極顯著意義。前列腺增生癥組P<0.01,差異有顯著意義。說明前列金丹片對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明顯好于前列康片。2、試驗組的兩組不同病情療效比較見表6表6試驗組不同病情療效比較試驗組的兩組不同病情療效相比,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無顯著意義。3、兩組主要臨床資料改善分析(表7)表7-1前列腺炎主要臨床資料改善分析兩組主要癥狀改善情況分析,經統計學處理,試驗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P<0.01,P<0.001),差異有顯著意義。表7-2前列腺增生癥兩組主要臨床資料改善分析兩組主要癥狀改善情況分析,經統計學處理,除尿痛、B超改善情況兩組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其余癥狀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0.05*,P<0.01)。說明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前列金丹片在改善臨床癥狀方面優于前列康片。五、不良反應1、本組慢性前列腺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BPH患者,出現不良反應1例,服藥后有惡心,食少等胃腸道反應,改為飯后服消失。未出現其它不良反應。2、服藥前后檢測血、尿常規、肝功、腎功,經統計表明前列金丹片對肝、腎功能及造血系統無損害。六、典型病例下面以典型病例來進一步說明應用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前列金丹片在臨床治療中的突出效果。例1姓名牛某某,男,年齡28歲,編號B124。工作單位輕騎磁電機廠工人。因尿痛、排尿不凈感反復發作2年來診。發病前無不潔性交史,誘因不明。尿疼以排尿未為明顯,伴排尿不凈感,無尿血發熱等。白天尿頻明顯,輕度尿急,無尿道口滴白。既往無重要病史可載,無藥物過敏史。查體青年男性,外生殖器無異常。直腸指診前列腺約3×3cm,表面光滑,無結節感,中間溝存在,壓痛中等。舌紅,苔黃膩,脈弦滑,EPSRT檢查WBC++,卵磷脂小體+,膿細胞-。血尿、肝功、Cr均未見異常。診斷為中醫淋證(濕熱瘀阻膀胱)。西醫慢性前列腺炎。給予前列金丹片6片,日3次,飯前服。3周后復查癥狀消失,連續2次前列腺液檢查恢復正常;故臨床痊愈。囑其戒煙酒,每晚熱水浴等。(山東中醫藥大學附院提供)例2姓名宋某某,男,年齡58歲,觀察編號(15),工作單位濟南市玉涵路90號。患者夜尿頻、尿急、尿少二余年,逐漸加重,近2個月來上述癥狀加重,夜尿3-4次/晚,尿急,每次尿少,伴有少腹墜脹痛感。門診就診時,舌質暗紅苔白膩,脈弦細,內科腹部B超檢查示前列腺5.5×3.1×2.2cm,回聲尚均勻,排尿后殘余尿量為24ml。提示,前列腺增生,輕度尿潴留。給予前列金丹片,每次6片,每日3次,飯前服,連服二個療程(42天)。患者于兩月后復查,尿頻、尿急、尿少癥狀基本消失,少腹墜脹疼痛消失,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弦,內科腹部B超復查示前列腺4.3×2.7×2.6cm,排尿后殘余尿量約12ml,提示為前列腺大致正常。臨床效果判定顯效。(齊魯醫院提供)例3姓名王大力,男,51歲,住址濟南張莊2號樓。因尿頻,尿痛4個月加重5天來診,患者4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曾于某醫院治療(藥物不詳)效果一般,現患者時有下腹脹痛,夜尿約2次/晚,尿意急迫,排尿時灼痛,尿后不減,尿細如線。查舌質紅,苔薄黃,舌底脈絡無迂曲,脈滑數。直腸指診,前列飽滿、質軟,輕壓痛。實驗室檢查前列腺液常規WBCl6/HR、磷脂體減少。診斷中醫淋證(濕熱瘀阻)、西醫;慢性前列腺炎。給予前列金丹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飯前服,用藥一周后,患者下腹脹痛消失,余癥減輕,繼續給予前列金丹片口服,2月后患者前來復查,尿頻、尿急、尿痛癥狀消失,排尿通暢,直腸指診前列腺無壓痛。實驗室檢查(1)前列腺液RtWBC鏡檢正常,磷脂體正常(2)血Rt、尿Rt、肝功、腎功未見異常,臨床效果評定,臨床痊愈。(濟南市中醫醫院提供)病例4×××,江蘇省大豐市質監局干部,患慢性前列腺炎3年,性功能減退,曾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治愈后急易復發,每于飲酒后即復發,平均不超過2~3個月。給予服用前列金丹片治療。服藥前20天,每次10片,每日三次,每晚溫熱水坐浴20~30分鐘,服藥4盒,臨床治愈,癥狀消失。繼服2盒鞏固治療成果,并囑其戒除煙酒,至今未再復發。性功能已恢復正常。(齊魯醫院提供)七、結論通過上述的臨床對照觀察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前列金丹片經對照觀察其對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為91.7%,顯效率為66.7%,對前列腺增生癥的有效率為88.3%,顯效率為48.8%。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較同類藥物具有以下優點(1)對于濕熱瘀阻膀胱證的慢性前列腺炎與前列腺增生癥,能明顯改善癥狀,消除前列腺的炎癥,消除病人排尿困難,具有良好的康復作用和顯著的臨床效果。(2)該藥服用后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實驗組中僅有1例出現胃腸道反應,經改變服藥方法后消失,且未影響療效),且服用方便,病人易接受。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按下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單位以公斤計)丹參400赤芍125澤蘭65紅花30桃仁35延胡索30王不留行130金銀花35敗醬草30茯苓30澤瀉30大棗28制備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丹參、澤蘭、桃仁、金銀花、紅花五味藥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赤芍、王不留行、敗醬草、澤瀉、茯苓、大棗六味藥材與醇提藥渣混合加水提取。(3)濃縮將醇提、水提后的藥液減壓濃縮。(4)混料將減壓濃縮后的浸膏與延胡索粉及常規片劑輔料混合均勻。(5)制粒濕法制粒,壓制成片(每片相當于原料藥1克)。上述片劑服用方法前10天,每次10-12片,每日三次;第10-20天,每次8-10片,每日三次;20天之后,前列腺炎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前列腺增生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40天之后,每次6片,每日三次。實施例2按下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單位以公斤計)丹參450赤芍150澤蘭80紅花60桃仁60延胡索60王不留行150金銀花50敗醬草60茯苓50澤瀉50大棗50制備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丹參、澤蘭、桃仁、金銀花、紅花五味藥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赤芍、王不留行、敗醬草、澤瀉、茯苓、大棗六味藥材與醇提藥渣混合加水提取。(3)濃縮將醇提、水提后的藥液減壓濃縮。(4)混料將減壓濃縮后的浸膏與延胡索粉混合均勻。(5)制粒加入乙醇作黏合劑,加入淀粉作填充劑,制成顆粒劑。實施例3按下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單位以公斤計)丹參350赤芍100澤蘭50紅花10桃仁10延胡索10王不留行100金銀花10敗醬草10茯苓10澤瀉10大棗10制備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丹參、澤蘭、桃仁、金銀花、紅花五味藥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赤芍、王不留行、敗醬草、澤瀉、茯苓、大棗六味藥材與醇提藥渣混合加水提取。(3)濃縮將醇提、水提后的藥液減壓濃縮。(4)混料將減壓濃縮后的浸膏與延胡索粉混合均勻。(5)制膠囊常規方法干燥,將其粉碎成粉,裝入明膠硬膠囊。實施例4按下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單位以公斤計)丹參396.3赤芍139澤蘭69.8紅花46.5桃仁46.5延胡索46.5王不留行115.7金銀花23.3敗醬草46.5茯苓23.3澤瀉23.3大棗23.3。制備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丹參、澤蘭、桃仁、金銀花、紅花五味藥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將赤芍、王不留行、敗醬草、澤瀉、茯苓、大棗六味藥材與醇提藥渣混合加水提取。(3)濃縮將醇提、水提后的藥液減壓濃縮。(4)混料將減壓濃縮后的浸膏與延胡索粉及常規片劑輔料混合均勻。(5)制粒濕法制粒,壓制成片(每片相當于原料藥1克)。上述片劑服用方法前10天,每次10-12片,每日三次;第10-20天,每次8-10片,每日三次;20天之后,前列腺炎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前列腺增生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40天之后,每次6片,每日三次。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丹參350-450赤芍100-150澤蘭50-80紅花10-60桃仁10-60延胡索10-60王不留行100-150金銀花10-50敗醬草10-60茯苓10-50澤瀉10-50大棗10-5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丹參380-420赤芍110-140澤蘭60-70紅花20-50桃仁25-50延胡索20-50王不留行115-135金銀花20-40敗醬草20-50茯苓18-40澤瀉20-38大棗20-35。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丹參390-400赤芍130-140澤蘭65-70紅花40-50桃仁40-50延胡索40-50王不留行115-120金銀花20-30敗醬草40-50茯苓20-30澤瀉20-30大棗20-30。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丹參396.3赤芍139澤蘭69.8紅花46.5桃仁46.5延胡索46.5王不留行115.7金銀花23.3敗醬草46.5茯苓23.3澤瀉23.3大棗23.3。5.如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劑是任何一種中藥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劑型是口服劑型。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劑型是顆粒劑、片劑、膠囊、水丸、滴丸之一。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劑型是顆粒劑、片劑、膠囊之一。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劑型是片劑。全文摘要本發明開了一種治療濕熱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的藥劑,丹參350-450、赤芍100150、澤蘭50-80、紅花10-60、桃仁10-60、延胡索10-60、王不留行100-150、金銀花10-50、敗醬草10-60、茯苓10-50、澤瀉10-50、大棗10-50。本發明的藥物的劑型優選口服劑型,以常規方法制備,其對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為91.7%,顯效率為66.7%,對前列腺增生癥的有效率為88.3%,顯效率為48.8%。文檔編號A61K9/20GK1814074SQ20051004532公開日2006年8月9日申請日期2005年12月9日優先權日2005年12月9日發明者王洪濤,胡乃合,劉占東申請人:山東魯信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