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椎間植入物和包含它的脊柱穩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0605閱讀:2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椎間植入物和包含它的脊柱穩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旨在植入椎骨間的裝置,在一些情況下,更具體地涉及旨在代替受損椎間盤的植入物。
旨在部分或完全代替椎間盤的植入物主要應用于脊柱頸部、胸部、腰部和下背區。它們中的一些包括兩個板,兩板各自與椎板相接觸,并通過球形關節相互樞轉連接。該類連接的缺點是,在椎骨相對運動期間可導致相對劇烈的摩擦。因此,很有可能磨損植入物,導致在患者體內形成碎屑,這顯然是不希望的。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必需使用具有與掃描儀或MRI檢查不相容的缺點的材料。而且,單用這種球形連接必然使植入物在運動后回到其標稱位置,即類似于天然椎間盤彈性行為的可能。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設想了旨在代替椎間盤的植入物,其中,與椎板相接觸的兩板通過它們之間的彈性裝置相互連接(參見文獻US 2003/0 236 571和US2003/0 065 395)。但是,由于它們包括多個生產和組裝困難的非常小的部件,這些裝置設計復雜。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椎間植入物,它具有所有需要的功能,尤其是最好地重現了天然盤的彈性行為,同時生產和安裝盡可能簡單,并能夠單獨使用或整合在脊柱穩定裝置中。
為實現該目的,本發明涉及一種椎間植入物,它包括旨在與患者椎板相接觸的兩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中至少一個具有朝向板相互連接區域會聚的截止限定輻條(web),其中,當所述假體準備使用時,所述輻條不相互接觸。
所述板最初可以是獨立的部件,所述板中的一個在其輻條會聚區具有帶基座的轂,所述板中的另一個在其輻條會聚區具有帶突出物的轂,突出物可穿過并保持在所述基座中,以使所述板相互固定。
所述板可以是相同部件的兩個部分,通過支柱連接在一起。
所述支柱可具有圓形橫截面。
所述支柱可具有矩形橫截面。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具有大致V-形縱向截面。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具有大致U-形縱向截面。
U形的開口可朝向板的內部傾斜。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具有大致Ω形縱向截面。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具有大致S-形縱向截面。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由一系列直線部分形成。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位于所述板的相同平面中。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可具有空缺。
板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的具有螺旋曲線定向。
上板的輻條可與下板的輻條交錯。
所述板相互連接的區域可大致位于植入物的中心。
所述板相互連接的區域可位于植入物的縱軸線上且在假體后部區域偏移。
所述板相互連接的區域可位于植入物的前部區域中。
植入物的至少一個外表面可具有縱向凹陷和橫向凸起形狀。
植入物的至少一個外表面可具有雙凸形狀。
植入物的至少一個外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個突出物,確保植入物錨定在相應椎板中。
至少一個所述板的外表面具有覆蓋物。
所述輻條可具有缺口。
所述板在其相對邊緣上可具有止動件。
所述板可各自包括至少三個由所述輻條連接至支柱的軸承,所述軸承位于具有缺口的覆蓋物外表面的延展部分中以使所述軸承平衡,所述覆蓋物在其內表面上具有凹槽以使輻條位于其中。
每塊板可具有三個所述軸承,所述軸承中的一個位于相應的板的前緣中間,承載它的輻條大致符合假體縱軸線。
另兩個軸承通過大致四分之一圓形或四分之一橢圓形形狀的輻條連接于支柱。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脊柱穩定裝置,它包括至少一個椎間板、脊柱穩定元件和用于將所述穩定元件固定于待穩定脊柱區域的機構,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植入物是上述類型。
所述固定于椎骨的脊柱穩定元件包括一個或多個沿脊柱縱向延伸的桿。
所述將穩定元件固定于椎骨的機構可包括蒂螺釘。
如本文所述,本發明植入物涉及用于設置成與椎板相接觸的兩板的形狀,使其具有顯著彈性形變和柔性、以及旋轉移動中心的能力。為此,板具有挖去部分以使彈性輻條朝向板相互連接的固定區域會聚。彈性輻條的變形能使許多椎骨間相對運動變為可能,這些運動是-軸向壓縮,-前/后屈曲,-側向屈曲,-軸向旋轉,-所有這些運動的組合,以及-直接(immediate)旋轉中心的運動。
因此,最佳程度地重現了天然椎間盤的行為。
在本發明第一組可選形式中,兩板構造不同,在其固定區域水平例如通過緊密配合和/或粘固和/或焊接(通過TIG或激光)連接,一個嵌套在另一個中。在本發明第二組可選形式中,兩板形成一整體并在支柱區域聯合,支柱可大致位于中心位置或沿假體縱軸線朝后或前區域偏移。
當植入物準備使用時輻條相互不接觸。具體地,如果輻條不是平面的,上下板的輻條必須一個插入另一個以避免這種會妨礙假體的滿意功能的接觸。
具體可以兩種方式使用植入物。植入物可用作全椎間盤假體。為此,外科醫生進行全椎間盤切除術,然后將本發明植入物插入相關椎骨之間。需要時植入物也可用于僅部分代替椎間盤,與常規脊柱穩定裝置、具體是包括縱向桿的裝置聯用,例如通過蒂螺釘固定于椎骨。
參考附圖,閱讀以下說明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
-

圖1顯示了本發明的植入物第一個實施例的底視圖(圖1a),沿B-B的前視剖面圖(圖1b),左視圖(圖1c)和右視圖(圖1d),它由兩個經組裝的板組成,顯示了下板從上往下看的立體圖(圖1e)和從下往上看的立體圖(圖1f);
-圖2以與圖1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第二個實施例,是上述實施例的可選形式;-圖3顯示了本發明由兩個經組裝的板組成的植入物的第三個實施例的底視圖(圖3a),沿B-B的前視剖面圖,沿C-C的左側剖面圖以及右側視圖,顯示了下板從上往下看的立體圖(圖3e)和從下往上看的立體圖(圖3f);-圖4以與圖1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四個實施例;-圖5以與圖1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五個實施例;-圖6以與圖1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六個實施例;-圖7以與圖3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七個實施例;-圖8以與圖3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八個實施例;-圖9顯示了能用于本發明植入物中的下板可選形式的底視立體圖;-圖10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九個實施例的底視圖(圖10a),沿B-B的前視截面圖(圖10b),沿C-C的左側剖面圖(圖10c),右側視圖(圖10d),以及立體圖(圖10e),分別顯示了上板(圖10b)和下板(圖10g)的立體圖;-圖11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十個實施例的(相對于其它類似圖形偏移1/4圈)的底視圖(圖11a),前視圖(圖11b),左側視圖(圖11c)以及沿D-D的右側剖面圖;-圖12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十一個實施例的底視圖(圖12a),前視圖(圖12b),左側視圖(圖12c)以及沿D-D的右側剖面圖;-圖13以與圖12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十二個實施例;-圖14以與圖12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十三個實施例;-圖15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十四個實施例的底視圖(圖15a),前視圖(圖15b)和沿A-A的部分剖面圖,沿C-C的左側剖面圖(圖15c),以及右側視圖(圖15d);-圖16顯示了圖15植入物以及優選具有的覆蓋物的立體圖;-圖17以與圖15相同的方式顯示了本發明的植入物第十四個實施例;-圖18顯示了配備有覆蓋物的圖17植入物的底視圖(圖18a),沿B-B的前視剖面圖(圖18b),以及左側視圖(圖18c);-圖19顯示了本發明植入物的第十五個實施例的獨立元件的立體-圖20顯示了同一實施例在組裝狀態下的立體圖;-圖21顯示了植入物的同一實施例在沒有覆蓋物時的底視圖(圖21a),沿B-B的左側剖面圖(圖21b),沿C-C的頂側剖面圖(圖21c),左側視圖(圖21d),沿E-E的右側剖面圖(圖2Ie),沿F-F的前視剖面圖(圖21f)以及沿G-G的前視剖面圖(圖21g);-圖22顯示了植入物同一實施例的下方覆蓋物的頂視圖(圖22a),沿B-B的左側剖面圖(圖22b),底視圖(圖22c)和后視圖(圖22d)。
本發明椎間植入物的第一個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植入物具有上板1和下板2。這兩塊板1、2的輪廓在形狀和尺寸上大致相同,如圖所示,優選被設計成其前緣3、3’和后緣4、4’大致符合椎板輪廓。
上板1具有圓形穿孔5,其中大致V-形截面的彈性輻條6在圓形穿孔5內從外周向中心延伸。這些輻條6將穿孔5的外周徑向連接至上板1的中央轂7。轂7通常為圓柱形,具有轉向上板1下表面的基座8。
下板2具有圓形穿孔9,其中大致V-形截面的彈性輻條10在圓形穿孔9內從外周向中心延伸。這些輻條10將穿孔9的外周徑向連接至下板2的中央轂11。轂11通常為圓柱形,并被設計成能緊密配合地穿入上板1轂7的基座8,以在安裝到患者椎骨間空隙之前植入物的組裝期間確保兩板1、2相互固定。這種緊密配合可由激光焊接或任何其它固定方式完備或代替。如圖1a-1d所示,上板1的輻條6和下板2的輻條10相互偏移一定角度,以在植入物組裝后不會相互接觸。
圖2所示的植入物原理上與圖1所示相同,只是上板的輻條6具有U-形截面并且下板的輻條10具有大致倒U-形截面。還應注意,各輻條6、10的厚度可根據輻條區域而變化,以使其強度和柔性最佳。該特征同樣存在于植入物任何可選形式的輻條6、10中。
圖3所示植入物與圖1所示相同,只是兩板1、2的輻條6、10各自具有空缺12,以使各個輻條6、10在一個區域中附連于相應的轂7、11并在兩個區域中附連于相應穿孔5、9的外周。從而增加輻條的柔性而不會顯著降低其強度。
圖4所示植入物與圖1所示相同,只是兩板1、2的輻條6、10不再將穿孔5、9的外周徑向連接于轂7、11而是沿螺旋曲線定向。因而增加了用于彎曲的可用纖維的長度。應理解,后一特征也適用于圖2和3的實施例。
圖5所示植入物與圖4所示相同,只是輻條6、10更薄并具有更大的曲率,以至于一旦組裝假體,上板1的輻條6和下板2的輻條10相互交錯。因而增加了用于彎曲的可用纖維的長度并使輻條6、10的壓縮運動最佳。
圖6所示植入物與圖1所示相同,只是輻條6、10具有大致Ω-形截面。因而增加了用于彎曲的可用纖維的長度并使旋轉中心的運動最佳。
圖7所示植入物與上述植入物不同,區別是板1、2的外形是簡單的方形。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符合將要在其間安裝假體的椎板的輪廓的具體要求。已經描述或將要描述的本發明其它假體也可采取這種構型。而且,圖7假體與圖1假體的區別還在于,輻條6、10具有S-形截面。因而顯著增加了用于彎曲的可用纖維的長度。
圖8所示植入物類似于圖2所示,其中,輻條6、10為U-形。但應注意,U開口向板1、2內部稍微傾斜,上板1比下板2傾斜更多。與上述假體的另一個區別在于板1、2本身的構型。上板1在其與椎板接觸的表面上具有一縱向淺凹形狀和一橫向微凸形狀。還具有在其外周上的點狀突出物13、14、15,以便于將假體錨定在上側椎骨的椎板上。下板2在其與椎板接觸的表面上具有兩個橫向隆起形式的突出物16、17。這些隆起16、17可嵌入患者椎板。為此,在椎板準備過程中,插入植入物之前,在板中形成對應于隆起16、17形狀的插槽。兩板1、2還在其內表面上具有兩個縱向凹槽18、19、20、21。這些凹槽18、19、20、21可用于在壓緊定位植入物時連接植入物保持件。這樣,植入物/植入物保持件組件可以是一體式不可變形的單元,在植入物插入期間不會受到機械應力。
圖9顯示了下板2的可選形式。與上文已描述的輻條10的構型不同,由相連的直線部分22、23、24而不是由彎曲部分構成輻條10。它們實際上以直角(在所示實施方式中,但這只是一個任選的特征)相互連接,形成朝向板2中心開口的U形。這種類型的下板2可與輻條6的構型相同或不同的上板1(未示出)相結合。
圖10顯示了一種植入物,與圖1可選形式的區別主要在于上板1和下板2外表面的外部構型。這些板1、2具有雙凸形外表面,即縱向和橫向均凸起。另一方面,板1、2各自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一圓形空缺(如實施例所示)25、26,相應形狀的覆蓋物27、28安裝在其中并通過未示出的方式附連(例如,螺釘、激光焊接、粘合)。這些覆蓋物27、28各自承載沿板1、2的縱軸線延伸的突出物29,30,以形成將假體固定在相應椎板中的錨定件。
通常,應理解,在本發明該類可選方式中,板1、2不必具有類似構型的輻條。在需要賦予板1、2不同變形特征時,可使用不同構造的輻條6、10,當然只要其形狀是相容的給定板的輻條應能夠插入另一板輻條之間而不會相互接觸。
類似地,板1、2的外表面可具有不同的構型。
上文描述和顯示的實施例在各板輻條6、10數量方面也是非限制性的。該數量可以比圖中所示數量更多或更少。
在圖11所示的可選形式中,類似于(在所示實施例中)圖1所示可選形式,具有輻條10的下板2與完全沒有輻條,因而完全剛性的上板1結合。
在該實施例中,還應注意,下板2具有圓形外周,它可嵌入其覆蓋物28中,從而賦予植入物的外部形狀。然而,在圖10所示實施例中,是覆蓋物27、28嵌入板1、2。而且,單個縱向突出物29、30分別被兩個縱向突出物29、29’、30、30’所代替,這些突出物終止于帶有它們的覆蓋物27、29的中央區域。這些特征也適用于其它類型的植入物。
植入物的上述實施例的特征在于,兩個板,即上板1和下板2最初是獨立的部件,在其轂7、11區域被組裝在一起。在下面的實施例中,兩板是一體的,在支柱區域連接在一起。但下面的實施例中也具有上述實施例所描述的所有功能。
圖12所示本發明植入物的實施例一旦制造,則由具有上板31和下板32的單個部件組成,上板和下板在支柱33區域連接,在所示實施例中,支柱33基本上位于植入物的中心。在所述板31、32中切割出孔槽34,使得剩余材料形成將板31、32的外周連接至支柱33的輻條35。在圖11所示實施例中,共有六個輻條35,相同且有規律地分布在支柱33的周圍,在這種情況下,支柱33大致為圓柱形。在所示實施例中,板31、32的前緣36,36’鈍圓,以緊密配合將要植入植入物的區域中椎板的形狀。
圖13所示植入物實施例類似于圖12所示,只是在圖3實施例中,空缺37在輻條35中形成,使得輻條在單點附連于支柱33,并以兩點附連于板31或32的外周。因而增加了輻條35的柔性。
圖14所示植入物與圖12所示的原理上相同,只是支柱33不再位于假體中心,而是沿假體縱軸線向后側區域偏移。這樣,輻條35具有不同的長度和寬度。而且,在所示實施例中,因為不存在沿植入物的縱軸線連接支柱33和板31、32后緣的輻條,所以只有5根輻條35。該輻條不可避免地非常短,因而具有非常小的柔性,將大大限制假體的變形能力。
因為支柱33相對于假體中心向后偏移,所以能夠更好地重現患者運動期間椎間盤所經受和施加的力的自然分布。具體地說,假體被賦予在脊柱屈運作時(當患者向前傾)比脊柱伸運作時(當患者向后傾)更大幅度變形的可能。
例如在需要時,也可考慮支柱33向前側區域偏移,以便在相關脊柱水平促進伸運動的可能。一般來說,必須根據患者形態和體重以及需要安裝植入物的脊柱區域,優化選擇支柱33的最佳位置。
圖15所示植入物相當于圖14所示。其區別大致在于以下幾點。
首先,支柱33具有矩形而非圓形橫截面。在這種方式中,如果如圖所示矩形的較大尺寸垂直于植入物的縱軸線,植入物的側向變形將優先。
另一方面,輻條35的邊緣不再是直線,而是具有缺口(indentation)37以實現局部變薄并增加柔性。
還可以看到,與圖14的構型不同,輻條35與板31、32位于相同的平面,簡化組裝構建結構。
在板31、32相互面對的邊緣上還提供了止動件38、39,在脊柱伸的情況下(止動件36)和在患者側向斜靠時(止動件38)限制板31、32相對運動的幅度。
優選地,如圖16所示,該植入物各板31、32配備有覆蓋物40、41。這些覆蓋物40、41確保植入物與椎板間的接觸。它們優選地具有雙凸形外表面以實現更好的接觸。它們通過螺栓42穿入板31、32中形成的螺紋孔43固定于板31、32。在板31、32與覆蓋物40、41間接觸的區域水平也可加入外周粘固和/或焊接(激光或TIG)組件或代替螺釘組件42。覆蓋物40、41接觸植入物的表面上形成的凸起44,45插入對應于板31、32的空缺46,47,以確保覆蓋物40、41的良好定位。覆蓋物40、41在其前緣48附近還具有隆起49,其作用類似于上文所述的隆起16、17。
圖17所示植入物相當于圖15和16所示。區別具體在于,支柱33具有圓形截面,并且輻條不是五個而是不超過四個。因而存在在各板31、32中沿假體縱軸線形成第三螺紋孔43’的空間,提供給固定覆蓋物40、41的螺釘42。這就提供了錨定點更好的分布,優選與焊接和/或粘固組合,增強組件的堅固性。缺口50、51、52類似地在板31、32邊緣中形成,允許覆蓋物40、41上提供的止動件通過。
圖18顯示了同一植入物,配備有覆蓋物40、41相當于圖15和16的假體的。
圖19和20顯示了另一植入物的實施例的分解狀態(圖19)和組裝狀態(圖20)。圖21和22更加詳細地顯示了植入物各組件。
在該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板31、32與椎板相接觸的部分各自減少到三個軸承53、54、55、56、57、58,它們通過輻條59、60、61、62、63、64連接于支柱33(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圓形截面,但也可具有矩形截面)。事實上,這等于使上述實施例的挖去部分34延展以使它們包含板31、32的邊緣。
兩軸承53、54、58、57位于各板31、32后緣兩末端,輻條59、60、62、63將軸承連接至支柱33的部分在所示實施例中具有大致四分之一圓形或四分之一橢圓形形狀。兩板31、32的另一軸承55、58位于相應的板31、32的前緣中間,通過大致符合板31、32縱軸線的輻條61、64連接于支柱33。
植入物可被兩覆蓋物65、66包裹,它們各自位于板31、32其中之一的上或下表面。覆蓋物65、66的內表面67、68具有凹槽69、70、71,輻條59、60、61、62、63、64可插入其中。覆蓋物65、66在其外表面72、73外周上還具有缺口74、75、76、77、78、78’,以使它們的軸承53、54、55、56、57、58形成植入物外表面的一部分,一旦組裝,位于覆蓋物65、66外表面72、73的直接延伸中。
優選地,覆蓋物65、66的外表面72、73具有突出物29、30,確保植入物錨定于椎板。這些突出物29、30可具有各種形式,具體是其它實施例的植入物中描述和顯示的形式。
覆蓋物65、66還優選地具有孔口79、80、81,用于插入抓持器具以便植入物的植入。這些孔口79、80、81也可見于所描述的其它實施例的假體中。
輻條59、60、61、62、63、64在軸承53、54、55、56、57、58附近優選地具有肩82、83、84、85,以限制輻條59、60、61、62、63、64穿過覆蓋物65、66的凹槽69、70、71。這還可防止輻條59、60、61、62、63、64與凹槽69、70、71的壁相接觸。
如圖所示,覆蓋物65、66優選地具有雙凸形外表面72、73,因而軸承53、54、55、56、57、58具有延展覆蓋物65、66的形狀。
當然也可改進圖19、20、21、22描述和顯示的植入物,例如每塊板提供三個以上的軸承53、54、55、56、57、58。
植入物可具體通過激光焊接組裝。
圖19-22所示構型提供了假體變形性質和強度與其制造成本之間的極好平衡。
本發明假體各元件可具體通過電蝕刻或通過激光切割進行制造。它們優選由鈦或碳纖維制成。
已描述和顯示的各種植入物是非限制性的例子。可從其中一個實施例獲取一特征并轉置到另一實施例中,代替另一功能等價特征或額外增加所述特征,如果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明白的,而不背離本發明的范圍。
因為沒有位移機械連接部件,本發明植入物不會產生能在患者體內散布的碎屑。
尤其可以兩種方式使用植入物。
在第一種使用方式中,植入物可形成全椎間盤假體。外科醫生進行受損椎間盤的全椎間盤切除術,然后使用常規方法和器具充分準備好椎板。接著,也是采用常規方法經前路途徑植入植入物。
在第二種方式中,植入物可用作脊柱穩定裝置的元件。為此,它們僅代替一部分椎間盤。如其它椎間盤植入物中所示,它們與用于穩定脊柱的其它元件組合,固定于待穩定區域的椎骨。為實現該目的已知的主要元件包括一個或多個沿脊柱縱向延伸的桿,例如通過蒂螺釘固定于椎骨。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待穩定脊柱區域是一個或多個椎間盤,使用諸如所述的一個或多個植入物。
在該穩定裝置中,可使用相互間不完全相同的椎間植入物,只要其中至少一個是所述類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椎間植入物,所述植入物包括旨在與患者椎板相接觸的兩塊板(1、2;31、32;53-58),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2;31、32)具有形成朝向板(1、2;31、32)相互連接區域會聚的截止限定輻條(6、10;35;59-64),當假體準備好使用時,所述輻條(6、10;35;59-64)不會相互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2)最初是獨立的部件,所述板(1、2)中的一個(1)在其輻條(6)會聚區具有帶基座(8)的轂(7),板(1、2)中的另一個(2)在其輻條(10)會聚區具有帶突出物的轂(11),突出物能夠穿過并保持在所述基座(6)中以使所述板(1、2)相互固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板(31、32)是相同部件的兩個部分并通過支柱(33)相互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3)具有圓形橫截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3)具有矩形橫截面。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6、10)具有大致V-形縱向截面。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6、10)具有大致U-形縱向截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U形開口朝向板(1、2)的內部傾斜。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8、10)具有大致Ω-形縱向截面。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8、10)具有大致S-形縱向截面。
11.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8、10)由一連串直線部分形成。
12.如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35)位于所述板(31、32)的相同平面中。
13.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6、10;35)具有空缺(12;37)。
14.如權利要求1-1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中至少一個的所述輻條(6、10;35)具有螺旋曲線定向。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上板(1)的輻條(6)與下板(2)的輻條(10)交錯。
16.如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53-58)相互連接的所述區域大致位于假體中心。
17.如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53-58)相互連接的所述區域位于假體縱軸線上且偏移入假體后側區域。
18.如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板(1、2;31、32;53-58)相互連接的所述區域位于假體縱軸線上,偏移入假體后側區域并偏移入假體前側區域中。
19.如權利要求1-18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假體的至少一個外表面具有縱向凹陷和橫向凸起形狀。
20.如權利要求1-18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假體的至少一個外表面具有雙凸起形式。
21.如權利要求1-20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假體的至少一個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個突出物(13、14、15、16、29、30、49),以確保所述假體錨定在相應椎板中。
22.如權利要求1-21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1、2;31、32;53-58)的外表面具有覆蓋物(27、28;65、66)。
23.如權利要求1-22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輻條(6、10;35;59-64)具有缺口(37)。
24.如權利要求1-23中任一項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2;31、32;53-58)在其相對邊緣上具有止動件(38、39)。
2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板(31、32)各自包括至少三個由所述輻條(59、60、61;62、63、64)連接至支柱(33)的軸承(53、54、55;56、57、58),所述軸承(53、54、55;56、57、58)位于具有缺口(74、75、76;77、78)的覆蓋物(65、66)外表面(72、73)的延展部分中,以使所述軸承(53、54、55;56、57、58)變得平坦,所述覆蓋物(65、66)在其內表面上具有凹槽(68、70、71)以容納所述輻條(58、59、60;62、63、64)。
26.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每塊板(31、32)具有所述軸承(53、54、55;56、57、58)中的三個;軸承(55、58)中的一個位于相應的板(31、32)的前緣中間,軸承它的輻條(61、64)大致符合假體縱軸線。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另兩個軸承(53、54;56、57)通過大致四分之一圓形或四分之一橢圓形形狀的輻條(59、60;62、63)連接于支柱(33)。
27.一種脊柱穩定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椎間植入物、脊柱穩定元件和用于將所述穩定元件固定于待穩定脊柱區域的機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植入物是權利要求1-27中任一項所述的類型。
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于椎骨的脊柱穩定元件包括一個或多個沿脊柱縱向延伸的桿。
30.如權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所述穩定元件固定于椎骨的所述機構包括蒂螺釘。
全文摘要
椎間植入物,包括旨在與患者椎板相接觸的兩塊板(1、2;31、32;53-58),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2;31、32)中至少一個具有形成朝向板(1、2;31、32)相互連接區域會聚的截止限定輻條(6、10;35;59-64),當假體準備好使用時,所述輻條(6、10;35;59-64)不會相互接觸。包括至少一個所述植入物的脊柱穩定裝置。
文檔編號A61F2/44GK101065082SQ200580035932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2日
發明者M·劉, L·喬西, J·-C·勒乎埃克, P·馬克西 申請人:華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