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藉助于生物機械刺激來調節肌原纖維的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藉助于壓力波來調節肌原纖維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及其在健美和 治療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在生物中,運動系統構成為其生存的基本關鍵之一,它是由主要是鉸接的復 雜骨質系統組成的骨骼,以及構成其運動原的橫紋肌、或更確切地說是諸運動原來 構成的,因為肌肉是按區域分布,且規定每個肌肉執行一定的運動。這組可能的運動是由一個或不同區域的多個肌肉的動作的協調來決定的,這是 藉助于到達肌肉的神經末梢并使構成肌肉結構的肌原纖維產生收縮或伸長的隨意 的或反應的脈沖、通過中樞神經產生的電信號所引起的收縮或松弛來執行動作的。可由肌肉施展的動作取決于其質量、訓練以及其單個肌原纖維相對于原始運動 原激勵脈沖的反應協調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為了要保持最佳的肌肉強直性、動 作能力以及抗疲勞耐力,該最后的一條是首要條件。可藉助于很長時間的鍛煉和訓練以自然的方式在精神正常的受試者中獲得運 動原脈沖的最佳能力和肌原纖維對刺激反應的協調性。至于包括那些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而引起的人在內的有各種病變的人而言, 所述病變會使通過體育鍛煉來獲得、甚至是僅僅可接受肌肉組織對剌激的反應都變 得很困難或者不可能。所述問題的第一個局部解決的方案是通過電刺激裝置,也就是那些設有一個或 多個由合適的發生器來供給的電氣施加器的裝置,這些裝置可放置在患者理療的肌 肉附近直接與其皮膚接觸。由發生器產生并通過施加器傳輸到肌肉的電脈沖剌激肌 肉作接連的非隨意的收縮,換句話說,強迫肌肉進行從外界引入的"訓練"。不過,由于所產生的電刺激只可涉及到最表層的肌肉,故這種裝置的效果有些 局限性。這個特點所帶來的結構是在用這種裝置理療結束后患者必定要去進行比理療前高20°/。的體力活動,否則理療的整個循環就會失效(至少30個療程的循環,
重復無數次)。此外,所述理療所能獲得的所謂機能系數或MDF(即肌肉克服負阻 力的能力,以kg為單位)的增大非常低,約為8 12%。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有用對肌肉施加機械或機電剌激來代替外部施加電 剌激的裝置。這種裝置使肌肉可受到具有這些特點的刺激,從而改進肌原纖維對于 給定脈沖的反應的協調性。尤其是,早在1978年,美國和蘇聯的宇航局就采用了振動作用來使宇航員在 執行宇航任務歸來后進行身體狀況的恢復。美國采用振動足板,而俄羅斯人在將宇 航員懸吊成跳傘后吊掛到振動樞轉軸上。現在最常用于治療和健美的裝置較簡易地設置具有可變頻率的機械或機電脈 沖發生器以及至少一個與要理療的肌肉相應的皮膚直接接觸的施加器,所述發生器 和所述施加器通過用來傳輸脈沖的系統而相互連接。具體地說,已知的這些裝置藉助于設有多根棍棒的施加器給出這種刺激,而這 些棍棒直接地輕輕敲擊在患者要理療的肌肉附近的皮膚上。該第一種裝置后來就被另一些裝置替代了,在這些裝置中,發生器通過基本上 由氣壓管構成的傳輸系統的將壓力脈沖傳輸給一定體積的空氣,該傳輸系統從發生 器向下延伸至轉換器,即在一側面開口的中空本體,構成施加器。該裝置的正確應 用可給轉換器提供位于經受理療者的皮膚上的開口段,形成為基本氣密地將空氣保 持在該裝置之內。盡管如此,該已知的實施例囿于一系列的缺點;尤其是因其本身類型的原因而 有根本性的局限,那就是一次只能理療一個肌肉。事實上,該已知的裝置在壓力脈沖傳輸中還會遭遇困難,主要是其幅值從發生 器向下至施加器逐漸下降。這是由于迄今為止所用的脈沖傳輸方法所造成的。此外,已知的裝置不能在肌肉上施加大幅值的脈沖,這是因為,如果所述脈沖 勝過了空氣的壓縮能力,則轉換器就會從皮膚上脫開,而空氣就向外逃逸,轉換器 的這種脫開的反復出現會呈與傳輸脈沖相同的頻率,起初引起皮膚變紅,而后甚至 會割破皮膚。至于壓力脈沖的產生,在已知的諸裝置中采用不同的系統。具體地說,根據這 些系統中的一個系統,壓力脈沖是由在氣缸內運動的活塞來產生的,該活塞由連桿 和與旋轉電機相連的驅動曲柄所組成的系統來帶動。或者,由連桿和與旋轉電機相 連的驅動曲柄所組成的系統可作用在一氣壓腔內被迫振動的薄膜上,每次振動引起 在氣壓腔部分中的一次空氣壓縮,而該空氣壓縮傳至傳送裝置。 所述的兩個系統在功能和效用上是等同的。通常,它們具有可將脈沖幅值保持 為一恒常值而與所施加的頻率無關的優點,但是,由于它取決于電動機的轉速,每 轉一周一個赫茲,故就可達到的最高頻率而言它們是很受限制的。事實上,為了達到頻率僅為50赫茲的脈沖,就要求電動機的轉速狀態為每分鐘3000轉。因此,在實踐中,這些脈沖發生系統不能產生同時有足夠高的頻率和足夠大的 振幅的振動,必須在這兩個數量之間進行折衷。由于振動頻率直接受要理療的肌肉 必須接受的這種理療影響,故常常為了頻率優先而犧牲脈沖幅值。如已看到的那樣,這一限制還被傳輸方法進一步加大了,因為所用的流體、即 空氣的可壓縮性以及與傳輸導管壁相接觸的脈沖傳輸流體的快速運動所產生的摩 擦作用會進一步引起波動幅值的衰減。發明內容為了解決這些現有技術的問題,根據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藉助于施加機械振動、 即一系列其頻率可根據需要而調節的壓力脈沖來對一個或多個肌肉或同一個肌肉 的不同位置進行理療的裝置和方法,這種裝置和方法采用了在相應肌肉的機械性神 經末梢集中處的筋腱附近相應于肌肉交叉點處的流體柱的振蕩。根據本發明的脈沖發生器可提供能夠獲得即便是非常高的振動頻率也不會危 及所產生的振動的振幅的特定設計方案。此外,從發生器到轉換器的脈沖傳輸系統 還可使所傳輸輸的波動振幅的衰減減低到最小。具體地說,為了接通肌肉和頭腦之間的連接通路,必須使要按照本發明來加以 理療的肌肉處于輕度等長收縮狀態。更具體地說,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旨在提供一種裝置和方法,該裝置和方法 可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在精神正常的人的神經肌肉系統中引起最佳的肌肉強直性和 體育鍛煉力量和耐力的相當大的增加。根據本發明的裝置和方法的這種特點是對于 想縮短訓練周期而能取得十分良好成績的運動員們尤其希望有的。肌肉強直性的最 佳化還可得到從健美觀點來看的所希望有的效果。根據不同的方法來應用同一裝置還可對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原因、外傷原因或者外圍神經系統退變過程的骨骼肌肉系統病變(急性發作或多重硬化癥)的患者進行令人感興趣的功能恢復的康復治療。尤其是,本解決方案可針對那些或多或少受到各種常見病痛困擾而不再能夠激活其運動能力的上了年紀的人。本發明的裝置還能用于所謂的病痛治療(肌肉放 松)。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特定目的是提供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來調節肌原 纖維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另外的特點詳述于隨后的從屬權利要求2 22中。本發明的另外的特定目標在于提供如權利要求23、24和25所述的調節肌原纖 維反應協調能力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功效不用多說它就自明了,其優點在于可保持所要的誘導 振動幅值而又無任何頻率限制,其頻率可達到甚至為2000赫茲,而因此可同時理 療許多肌肉區域,還可在不同的患者身上進行,且明顯地節省時間和金錢,同時還 在于引發的振動波可直接傳輸給肌肉神經末梢,以及在于即使患者只能產生一點點 等長收縮也有可得到中間效果的能力。此外,各個轉換器的獨立性使之可正確放置在肌肉筋腱區域附近的任何單獨區 域上,肌肉筋腱區域處是用來與振動事項相互作用的機械性神經末梢的集中處。這 個特點就可使理療最佳化,并可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效果。
現在,特別參見附圖,根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以說明但并不是限制的目的來 揭示本發明,在這些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用來調節肌原纖維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的簡略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包括第一種類型的通量調節器的、用來調節肌原纖維反 應協調能力的裝置基本元件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2所示裝置的調節元件,圖4是圖1裝置中用來產生壓力脈沖的、第二種類型的通量調節器的橫截面圖, 圖5是圖4通量調節器的俯視截面圖,圖6是圖1裝置中用來產生壓力脈沖的、第三種類型的通量調節器的俯視截面圖,圖7是可插入在根據本發明的通量調節器和振動傳輸系統之間的可變體積氣 壓腔的前視立體圖,圖8是圖7可變體積氣壓腔的后視立體圖,圖9是包括第二種類型的可變體積氣壓腔的、圖1裝置中用于產生壓力脈沖的 第四種類型的通量調節器的橫截面圖,
圖10是表示圖1裝置的第一種類型的轉換器及其連接到圖7和8的氣壓腔的 連接的簡略圖,圖11是圖1裝置的第二種類型的轉換器的簡略圖, 圖12是圖11的轉換器沿A-A線剖截的截面圖,圖13 — 16是圖1裝置中用來產生壓力脈沖的、其它各種通量調節器的簡略圖, 圖17表示圖13 — 16所示裝置的調節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先參見圖l,用來調節肌原纖維的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1系由用來產生接連的 壓力脈沖的壓縮器2和通量調節器3、用來將所述脈沖施加到與要理療的肌肉相應 的使用者的皮膚上的多個轉換器4、以及用來將所述脈沖從由壓縮器2和調節器3 所構成的系統傳輸至轉換器4的多個氣壓導管5所構成。壓縮器2和通量調節器3 通過第一氣壓導管6相連接,并連接至壓縮器2的壓縮出口,而第二氣壓導管7 連接至同一壓縮器2的抽吸入口。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用于調節肌原纖維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1的基本元件的 分解圖。特別是,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通量調節器3系由呈圓形并在其周邊附 近具有多個通路9的調節元件8構成。調節元件8插入在氣壓導管6和7的出口與 第一氣壓腔10的導管20之間,氣壓導管6和7分別連接至壓縮器2的壓縮出口和 抽吸入口。此外,調節元件8的通路9的形狀和布置選成可使第一氣壓腔10的導 管20交替地與壓縮氣壓導管6或抽吸氣壓導管7連通。這樣,第一氣壓腔10經受 接連的壓縮和抽吸狀態,其頻率取決于調節元件8的轉速,而調節元件8又受設有 控制裝置的電動機ll帶動。在第一氣壓腔10的與調節元件8相反的端部處設有第二氣壓腔12,第二氣壓 腔12具有可變的體積并具有朝向氣壓導管5的多個連接開口,通過這些開口通向 轉換器4,與其一起構成閉合回路,在該回路內有加壓流體或不可壓縮流體。第二氣壓腔12是個可變體積腔,它將接連的壓縮和抽吸狀態轉變為作為由調節元件8所 決定的連接結果而氣壓腔IO經受的、經過包含在閉合回路中的流體振動而傳輸的 一系列機械脈沖。圖3表示另一種調節元件8,它沒有靠近調節元件8周邊的第一系列通路9'和置 于調節元件8的中央和周邊之間的中間位置處的第二系列通路9"。這種雙系列通 路的功能是可通過同一調節器3同時產生不同頻率的壓力脈沖。可將第一系列通路9'連接至第一對壓縮和抽吸氣壓導管,并將第二系列通路9"連接至第二對壓縮和抽 吸氣壓導管。可將兩對壓縮和抽吸氣壓導管都連接至同一壓縮器或兩個不同的壓縮 器上。在圖4和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通量調節器3系由其內部限定一腔14的盒子 13來構成。腔14被在該例中呈環形的調節元件15分隔成兩個不同的部分,在腔 14的中央部分有一轉子16,在其本體中幵設有第一溝槽17和第二溝槽18,它們 分別連接至與壓縮器2的壓縮出口連接的第-一氣壓導管6和連接至與壓縮器2的抽 吸入口連接的第三氣壓導管7。調節元件15設有多個通路19。第一溝槽17(壓縮)和第二溝槽18(抽吸)的端部 設置成基本上與所述調節元件15的內表面相接觸。溝槽17和18的端部相對于所 述調節器元件15的通路19設置成在轉子16旋轉過程中第一溝槽17與調節元件 15的通路19相對應,而第二溝槽18與調節元件15的不存在通路19的區域相對 應。這樣,所述腔14在調節元件15之外的部分通過調節元件15的一條通路19 相連接,且分別通過所述第一溝槽17和所述第二溝槽18交替地連接至壓縮器2 的壓縮出口和抽吸入口。因此,在腔14內交替地產生壓縮和抽吸。通過將腔14 連接至氣壓腔10的導管20將此接連的狀態變換傳輸至壓力腔10,并因此藉助于 這些系列的裝置(參見上述諸附圖所示)傳輸至轉換器4。較佳的是,根據本發明,調節元件15設有奇數數目的通路19,且所述溝槽n 和18設置成沿徑向旋轉180°。參見圖6,它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通量調節器3的實施例。在此例中的通量 調節器3的基本元件是個中空的圓柱形定子41 ,其內有一圓柱形調節元件42。在此例中,與氣壓腔10相連的導管20、與壓縮器2的壓縮出口相連的第一氣 壓導管6、以及與同一壓縮器2的抽吸入口相連的第二氣壓導管7相互鄰近地設置 到定子41上,導管20設置在另外兩個導管之間。在調節元件42的側向表面上有 多個通路43,在調節元件42中開挖成曲線形狀凹腔;所述通路43的尺寸、數量 和相對距離做成在調節元件42旋轉時,每個通路43 —次可使導管20與氣壓導管 6和7中的一個相連接。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可將參照圖6所示的多個同類型和同功能的三導管組設置 在定子41上,從而使每個這種調節器3都能用來與多個壓縮器2和/或氣壓腔10 獨立地相連接。容易理解的是,在圖2所示、圖4和5所示和圖6所示的通量調節器的實施例
中,可以在可動元件相對于固定元件的轉速上采取措施來容易地改變在氣壓腔10 中的壓力脈沖頻率。不僅如此,此提議的解決方案還可藉助于現在已有的裝置毫無困難地實現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頻率(甚至高達2000赫茲而又能保持相當大的振 幅)。圖7和8更詳細地表示出可變體積氣壓腔12。它是由具有朝向氣壓導管5的 第一面21和朝向第一氣壓腔10的第二面22的中空本體以及通量調節器3所構成。 所述第一面21設有多個開口 23,每個開口都用作氣壓導管5的氣密應用,而所述 第二面22是打開的且覆蓋有彈性材料(較佳的是一種高彈性合成橡膠材料 Eastover)的薄膜24。這樣,可變體積氣壓腔12的內部體積可相對應氣壓腔10中 的、接連的不同的壓縮和抽吸狀態而增減,但在氣壓腔10和12之間不可能有材質 的通路。圖9示出在圖1的裝置中用來產生壓力脈沖的另一種通量調節器3。所討論的 該調節器3包括一由剛性上部罩殼26和軟性薄膜27所限定的可變體積壓力腔25。 在上部罩殼26上有一個或多個用來與氣壓導管5相連接的開口 。在薄膜27的中央設有中空圓柱形活塞29的上面部分,該活塞可在圓柱形殼 30內自由運動到達通量調節器3的下部。圓柱形殼30處在磁鐵31內。圓柱形活 塞29的側向表面覆蓋有電纜32的多列線圈。可允許電流流經電纜32,取決于電流的流動方向,該圓柱形活塞29被磁鐵31 以一正比于所施加的電流的強度的力來吸引或排斥。通過改變線圈54的電流流回來引起圓柱形活塞29交替地向上和向下移動,它 作用于薄膜27上,并因此減小或增大氣壓腔25的體積。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未圖示),通量調節器由包括一與前面所見到的同類或類似的可變體積氣壓腔的本體所構成,但其中的彈性薄膜由壓電材料所制成的壓電盤 所取代,該壓電盤藉助于一對置于所述壓電盤的兩面的周邊上的金屬環并通過所述 壓電盤的供應裝置固定到所述氣壓腔的壁上。參見圖10,它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轉換器4的第一實施例,并一起示出將其通 過氣壓導管5而與氣壓腔12的連接。每個轉換器4都由帶有一個其上設置薄膜34的開口側并設有用來與相應傳輸 導管5連接的開口 35的剛性中空本體33來構成,從而在氣壓腔12、氣壓導管5 和轉換器4之間構成氣密的閉合回路。薄膜34較佳地采用指定用于表皮而不致引 起過敏的材料來制成。 參見氣壓腔12、氣壓導管5和相應的轉換器4之間的閉合回路,根據本發明 的解決方案的一個優點在于可在該回路內裝有加壓流體或不可壓縮流體,諸如水之 類。事實上,水的不可壓縮性和其它所用的流體的基本不可壓縮性可避免不然就采 用在將脈沖向下傳輸至轉換器4時在這種裝置中常用的氣體、尤其是空氣所經受的 衰減。不僅如此,充滿液體或加壓氣體的轉換器設有形狀或振幅限制,而采用根據 已有方案的非加壓空氣就會要求傳輸導管5的截面和相應的轉換器4的截面積之比 不能太小。由于本發明而成為可能的解決方案的一個例子是可實施扁形截面的轉換 器,它能夠覆蓋整個肌肉而可包括與已知類型的轉換器相比要多得多的數量的機械 性末梢或機械性神經末梢。參見圖11和12,它們示出明顯和單獨地分隔成的兩個腔36和37的轉換器, 這兩個腔通過相應的幵口 38和39連接在不同的傳輸導管5。藉助于壁40將腔36 和37分隔開來,且每個腔都被用來與表皮接觸的薄膜34的部分34'、 34"所覆蓋。實現多腔轉換器4的優點包括可在與表皮接觸的薄膜表面的不同部分以不同 的頻率工作(例如所述解決方案與圖3所示的脈沖發生器轉子的實施例相復合。實 際上,大家都知道,隨意纖維(橫紋纖維)和非隨意纖維(平滑纖維)是對不同的 頻率敏感的(對橫紋纖維為較高的頻率而對平滑纖維為較低的頻率)。轉換器4能設置至少--根帶子(未圖示),用以將之固定成與表皮接觸并能相 互并聯或串聯連接。轉換器4能與所述脈沖產生裝置相連,以非同步地進行工作。圖13 16示出通量調節器3的另外一些實施例,其中,壓力回路和抽吸回路 相互間分幵、用不同的壓力導管5向下通至單獨的連接點44。特別是,圖13示出 其中有分別與壓縮器47的傳送和抽吸相連的轉子45和轉子46。藉助于相互接觸 且分別與轉子45和46成為一體的齒輪48和49而使轉子45和46的旋轉同步。所 實施的構型是當壓力管道上的轉子45工作時(允許加壓流體通過),則抽吸管道上 的轉子46是不工作的(通路是阻斷的)。在壓力和抽吸管道上還示出各自的、具有 可變數目出口的氣壓腔50和51 。在圖14中示出其中設有抽吸管道上的轉子的一實施例。在該例子中抽吸將連 續地工作。圖15和16分別與圖13和14相應,但沒有多余的氣壓腔就連接至單根氣壓導 管5。這個方案特別方便用于病痛治療的裝置。圖17示出通量調節器3的基本元件的另一個實施例,在該例子中通量調節器
3由中空圓柱形定子52構成,該定子52內有一被多個徑向通路54貫穿的圓柱形 調節元件53。最后,還示出了入口導管55和出口導管56。較佳地用水來作為傳輸振動的工具是出于如下一系列的考慮的。首先,在根據 本發明的較佳的工作頻率、即典型的聲波頻率時,所產生的脈沖傳播速度在空氣中 約為320米/秒,而在水中約為700米/秒(在人體中的傳播速度約為1500米/秒)。 由于這種裝置的主要問題在于在增長的傳輸導管長度上振動幅度的阻尼衰減,水就 具有可以較高的傳播速度來補償振幅下降的第一優點。裝置1還能進一步包括用來調節振動頻率的裝置和/或用來檢測肌肉對給定脈 沖的反應的裝置,所述用來調節頻率的裝置可由所述用來檢測肌肉反應的裝置來自 動調控。此外,裝置l還能包括自動改進振動頻率循環的裝置。藉助于裝置1來施加的振動頻率通常低于400赫茲,較佳地包括在10和400 赫茲之間,更佳地包括在40和200赫茲之間。所揭示的裝置可藉助于運動原激勵脈沖來調節肌原纖維反應的協調能力,它通 過將所獲得的機械振動脈沖施加在等長收縮的肌肉上,該振動的頻率包括在l 400赫茲之間,并施加在該肌肉或不同肌肉的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區域中。此外,裝置1還可將頻率包括在60和150赫茲之間的機械振動施加在等長收 縮的肌肉上,并施加在該肌肉或不同肌肉的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區域中。最后,裝置1還可藉助于將具有包括在1和400赫茲之間的頻率的機械振動施 加在等長收縮的肌肉上,并施加在該肌肉或不同肌肉的一個或多個不同的區域中, 來調節肌原纖維反應協調能力。已根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以說明而非限制的目的揭示了本發明,但應理解 的是,對于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來說,還可引出任何的變型和/或改型而并不脫離 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有關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藉助于在等長收縮、即使是輕度收縮的肌肉上施加接連的機械脈沖來調節肌原纖維對于原始運動原激勵脈沖的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包括用來產生壓力脈沖的裝置、用來將所述脈沖施加到與該肌肉相應的表皮上的裝置、以及用來將所述脈沖從所述產生裝置傳輸至所述施加裝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裝置和用來將所述脈沖從所述產生裝置傳輸至所述施加裝置的所述裝置構成為其中有加壓流體或基本不可壓縮的流體的閉合回路。
9.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量調節器由本體構成,該本 體包括所述可變體積氣壓腔,其中,所述彈性薄膜由壓電陶瓷材料所構成的壓電盤 所替代,該壓電盤藉助于所述壓電盤的兩個表面周邊上的一對金屬環和所述壓電盤 的供應裝置而固定在所述氣壓腔的壁上。
10. 如上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所述脈沖施加 至表皮的所述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各由具有剛性壁的本體來構成的轉換器,所述轉 換器置于薄膜所要施加至表皮的該側面上,所述壁和所述薄膜形成至少一個所述流 體的儲存腔,該儲存腔具有用來與所述傳輸裝置相連的開口。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多個轉換器包括多個 分隔腔,各腔獨立地與所述傳輸裝置相連接,并通過它們與用來產生所述振動的不 同裝置相連。
12. 如上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來將所述脈沖施加至表皮的所述裝置還包括至少一條帶子,用以將之保持與所述表皮相接觸。
13. 如權利要求10 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多個轉換器的情況下,它 們相互并聯。
14. 如權利要求10 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多個轉換器的情況下,它 們相互串聯。
15. 如權利要求10 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多個轉換器的情況下,它 們獨立地連接至一個或多個可變體積氣壓腔。
16.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器與所述脈沖裝置相連 接,用以非同步地工作。
17. 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來調節振動 頻率的裝置。
18. 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來檢測對給 定刺激的肌肉反應的裝置。
19. 如權利要求17和1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來調節頻率的裝置 是由用來檢測肌肉反應的所述裝置自動地調節的。
20. 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來自動改進 振動頻率循環的裝置。
21. 如上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振動頻率低于400赫茲。
22. 如上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振動頻率包括在10和400赫茲 之間。
23. 如上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振動頻率包括在40和200赫茲 之間。
24. —種藉助于在等長收縮的肌肉上施加機械振動來調節肌原纖維對于原始運 動原激勵脈沖的反應協調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的頻率包括在1和 400赫茲之間,且可被施加至同一個肌肉或不同的肌肉的一個或多個分離區域上, 還可有不同的頻率。
25. —種藉助于在等長收縮的肌肉上施加機械振動來調節肌原纖維對于原始運 動原激勵脈沖的反應協調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的頻率包括在60和 150赫茲之間,且可被施加至同一個肌肉或不同的肌肉的一個或多個分離區域上, 還可有不同的頻率。
26. —種藉助于在等長收縮的肌肉上施加機械振動來調節肌原纖維對于原始運 動原激勵脈沖的反應協調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的頻率包括在1和 400赫茲之間,且可被施加至同一個肌肉或不同的肌肉的一個或多個分離區域上, 還可有不同的頻率。
全文摘要
揭示了一種藉助于在等長收縮、即使是輕度收縮的肌肉上施加接連的機械脈沖來調節肌原纖維對于原始運動原激勵脈沖的反應協調能力的裝置和方法,該裝置包括用來產生壓力脈沖的裝置,用來將所述脈沖施加到與該肌肉相應的表皮上的裝置、以及用來將所述脈沖從產生裝置傳輸至所述施加裝置上的裝置,其中,所述施加裝置和用來將所述脈沖從所述產生裝置傳輸至所述施加裝置的所述裝置構成為其中存有加壓流體或基本不可壓縮的流體的閉合回路。
文檔編號A61H23/02GK101119697SQ200580046212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6日
發明者C·珀利多里, G·關特拉 申請人:維思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