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
背景技術:
由風濕引起的痹痛,如腰酸背痛、四肢麻木,經脈拘攣以及引起的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是在我們生活中屬于常見多發病,特別是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人,年紀較大的人群易患此病,一般這種病是由外界風寒長期侵襲引起,所以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一般的藥物僅能起緩解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患有風濕引起的痹痛,如腰酸背痛、四肢麻木,經脈拘攣以及引起的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病癥難以完全治愈的問題而提供了一種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
本發明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藥物配制而成尋骨風30~60份 穿山甲6~12份麝香3~9份 天南星15~30份川烏頭15~30份 蟾酥6~10份 蜂房12~30份 全蝎6~15份白花蛇6~12份 威靈仙25~30份 羌活15~25份 獨活12~25份制馬錢子12~25份 麻黃15~25份 乳香15~25份 沒藥15~25份杜仲15~25份 白芥子15~25份 沉香6~12份青木香6~12份丁香6~12份藿香6~12份 木香6~12份梔子25~30份血竭20~30份 金銀花25~30份 冰片10~25份 黃芪20~40份。
尋骨風,治療風濕關節痛,腹痛,瘧疾,癰腫,驅風通絡,風濕痹痛。穿山甲,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治癰疽瘡腫,風寒濕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外用止血。麝香,開竅,辟穢,通絡,散淤。治中風,痰厥,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等癥。天南星,燥濕化痰,驅風定驚,消腫散結。治中風痰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風痰眩暈,喉痹,跌仆損傷,蛇蟲咬傷。川烏頭,祛風寒,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通,心腹冷痛,陰疽腫毒。蟾酥,解毒消腫,強心,止痛。治療疔瘡,癰疽,發背,慢性骨髓炎,咽喉腫痛,小兒疳積,心衰,風蟲牙痛等癥狀。蜂房,驅風,消腫,止痛。全蝎,祛風,止痙,通絡解毒,治療驚風抽搐,癲癇,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頭疼,風濕痹痛,破傷風,淋巴結核,風疹瘡腫等。白花蛇,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治療風濕癱瘓,骨節疼痛,麻風,疥癩,小兒驚風,破傷風,楊梅瘡等癥狀。威靈仙,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疾。治療痛風,頑痹,腰膝冷痛,腳氣,瘧疾,破傷風,扁桃體炎等癥狀。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治療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獨活,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治療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腳筋攣,慢性氣管炎,頭痛赤痛。馬錢子,散血熱,消腫,止痛。治療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力。麻黃,發汗,平喘,利水。治療傷寒表實,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痹,皮膚不仁,風疹搔癢。乳香,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療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淤血刺痛。沒藥,散血去淤,消腫定痛。治跌損,金瘡,筋骨,心腹諸痛,閉經,癰疽腫毒,痔漏,目障。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療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高血壓。白芥子,下氣消痰,潤肺,寬腸。治療咳逆,痰喘,氣滯便秘。沉香,降氣溫中,暖腎納氣。治療氣逆喘息,嘔吐扼逆,脘腹脹痛,腰膝虛冷,大腸便秘,小便氣淋,男子精冷。青木香,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及北馬兜鈴的根。行氣解毒,消腫,治療胸腹脹痛,痧癥,腸炎痢疾,高血壓,疝氣,蛇咬毒,癰腫,疔瘡,皮膚瘙癢或濕爛。丁香,溫中暖腎,降逆。治療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痛腹冷,疝氣等癥狀。藿香,快氣,和中,僻穢,祛濕。治療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腕痞悶,嘔吐瀉泄,瘧疾,痢疾,口臭。木香,行氣止痛,溫中和胃,治中寒氣滯,胸腹脹痛,嘔吐瀉泄,下痢,里急后重,寒疝。血竭,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治療跌打折損,內傷淤痛,外傷出血不止,久潰不愈。金銀花,清熱解毒,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痔漏等癥狀。冰片,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療中風口噤,熱病神昏,氣閉耳聾,喉秘,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齒翳膜等癥狀。本發明的制作工藝為傳統工藝。
以上諸藥共同作用,有祛風勝濕,祛淤活絡,溫筋散寒,活血止痛,補肝腎強筋骨的功能。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腰酸背痛,四肢麻木,經脈拘攣,用于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
本發明以適量的黃丹或橡膠或松香或蜂蜜為藥基,制成膏藥即可。選取100例臨床患者使用情況觀察結果如下
蜂蜜,生用性涼,外用能增加皮膚對藥物的吸收量,故在本發明中使用蜂蜜作為藥基后,能增加皮膚對藥物中有效成份的吸收量。本發明能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以提高肌體免疫力,而達到消除癥狀,減少復發和治愈的目的。典型病例
1、程某,男,28歲,患者于4年前患風濕性關節炎,曾用西藥強的松,啊斯匹林,青霉素等藥物治療,療效不顯著。以膝,踝,腕關節痛為主。辯證為風寒濕痹,脾腎陽虛,用本藥物后,同時停用西藥,10天后活動時關節僅有輕微疼痛感,繼續使用一月后,癥狀消失,隨訪無復發。
2、翟某,男,38歲,患風濕性關節炎10余年,近2個月兩肢沉重,拘緊,步履不便,右上臂酸麻,抬舉不利,舌胎薄黃,脈沉細而澀,貼本發明制成的膏藥后兩周酸麻痛癥狀明顯減輕,下肢拘緊感消失,上臂已能抬舉。
3、柳某,女,32歲,教師,腰部疼痛時輕時重,近半年加重,夜間加劇,腰部僵硬,翻身困難,并伴有下肢,麻木抽搐,臥床不起,勉強扶起,雙下肢顫抖,經過多方治療無效,檢查,一般情況良好,腰部僵硬,活動受限,腰骶兩側壓痛,雙下肢直腿抬高在50度以下,臂上皮神經區壓痛顯著,舌邊有淤點和齒痕,苔薄白,脈沉。X片顯示,腰椎1-5椎體明顯唇樣變,并有骨橋形成。使用本藥物40天后疼痛減輕,腰部有輕快感,精神好轉,食欲增加,能下床活動,雙下肢發抖癥狀減輕,繼續使用半年后復查已恢復正常活動。
4、王某,男53歲,工人。關節疼痛,反復發作已3年,以膝關節為甚,陰雨或風雪則疼痛加劇,關節曲伸不便,走路艱難,局部腫脹,皮色不紅,經X光檢查為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16厘米長,經服用抗骨質增生丸藥3個月后無效,改用本發明所述的藥物30天后腫脹感明顯消退,疼痛減輕,繼續貼7個月后膝關節功能完全恢復,活動自如。
5、高某,男,36歲。曾雙下肢在水中浸泡半天后,當晚感覺右側下肢疼痛,從臀向下放射到足趾,次日不能站立行走,經用西藥強的松,消炎疼等治療,效果不明顯,檢查直腿抬高實驗陽性,右側跟腱反射消失,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診斷為坐骨神經痛,貼本發明制成的膏藥一次后,右下肢疼痛減輕,并能站立行走,再用三次后疼痛消失,行走自如。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以每份1克計,稱取下列中草藥原料藥物,尋骨風30份 穿山甲12份麝香3份 天南星15份川烏頭15份 蟾酥10份 蜂房30份全蝎6份白花蛇12份 威靈仙30份羌活15份獨活12份制馬錢子12份 麻黃15份 乳香25份沒藥25份杜仲25份 白芥子25份沉香6份 青木香6份丁香12份 藿香12份 木香6份 梔子30份血竭30份 金銀花30份冰片10份黃芪20份。
本發明的劑型為膏藥,具體的制作方法為將尋骨風,穿山甲,天南星,川烏,頭蜂房,威靈仙,羌活,獨活,制馬錢子,麻黃,杜仲,梔子,金銀花,黃芪水煎去渣濃縮,另外14味藥加工成細粉末,取粉末制劑的一半與濃縮液混合,再將混合后的藥物和含水量為18%的蜂蜜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混合后,攤在醫用膠布上,再將剩下的藥物粉末撒在上面即可。濃縮可以提高單位膏藥中有效成份的含量。
實施例2,以每份1克計,稱取下列中草藥原料藥物,尋骨風60份 穿山甲6份 麝香9份 天南星30份川烏頭30份 蟾酥6份 蜂房12份全蝎15份白花蛇6份 威靈仙25份羌活25份獨活25份制馬錢子25份 麻黃25份 乳香15份沒藥15份杜仲15份 白芥子15份沉香12份青木香12份丁香6份藿香6份 木香12份梔子25份血竭20份 金銀花25份 冰片25份 黃芪40份。
具體的制作方法為按照我國現行的膏藥制作方法即可。
實施例3,以每份1克計,稱取下列中草藥原料藥物,尋骨風40份穿山甲8份 麝香6份 天南星20份川烏頭25份蟾酥8份 蜂房20份 全蝎12份白花蛇9份 威靈仙23份羌活20份 獨活20份制馬錢子19份 麻黃21份 乳香22份 沒藥18份杜仲20份 白芥子20份沉香10份 青木香9份丁香11份 藿香7份 木香10份 山梔子21份血竭26份 金銀花29份冰片15份 黃芪30份。
具體的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或2,劑型為膏藥制劑。
實施例4以每份1克計,稱取下列中草藥原料藥物,尋骨風50份 穿山甲9份 麝香3份 天南星30份川烏頭20份 蟾酥7份蜂房30份全蝎14份白花蛇6份 威靈仙29份 羌活18份獨活24份制馬錢子25份 麻黃15份 乳香17份沒藥19份杜仲21份 白芥子18份 沉香9份 青木香10份丁香11份 藿香12份 木香6份 梔子25份血竭14份 金銀花25份 冰片21份黃芪35份。
具體的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或2,劑型為膏藥。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藥物配制而成尋骨風30~60份穿山甲6~12份 麝香3~9份 天南星15~30份川烏頭15~30份蟾酥6~10份 蜂房12~30份全蝎6~15份白花蛇6~12份 威靈仙25~30份羌活15~25份獨活12~25份制馬錢子12~25份 麻黃15~25份 乳香15~25份沒藥15~25份杜仲15~25份 白芥子15~25份沉香6~12份 青木香6~12份丁香6~12份 藿香6~12份 木香6~12份 梔子25~30份血竭20~30份 金銀花25~30份冰片10~25份黃芪20~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作膏藥的藥基選用蜂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風濕痹痛及骨質增生的藥物。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患有風濕引起的痹痛,如腰酸背痛、四肢麻木,經脈拘攣以及引起的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病癥難以完全治愈的問題。藥物主要有,尋骨風、穿山甲、麝香、天南星、川烏頭、蟾酥、蜂房、全蝎、白花蛇、威靈仙、羌活、獨活、制馬錢子、麻黃、乳香、沒藥、杜仲、白芥子、沉香、青木香等。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腰酸背痛,四肢麻木,經脈拘攣,用于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療效顯著,治愈率高。
文檔編號A61K35/64GK1931298SQ200610048350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26日
發明者郭掌印, 郭更敏 申請人:郭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