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以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保護腎臟功能、延緩腎功能衰老、改善慢性 腎衰患者營養不良作用的制劑,具體的說是涉及這種健脾益腎制劑的 配方以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 CRF)是影響人民群 眾身體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萬慢性腎 功能衰竭患者需靠透析維持生存,且正以每年平均8 0/。的速度增長。每 年治療腎臟疾病患者需要經濟上的巨額負擔,昂貴的腎臟替代治療費 用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探索延緩慢性腎衰竭的治療 措施日益引起醫學專家的關注和重視。
現代醫學認為慢性腎衰是由多種因素啟動,并經多種因子介導緩 慢發展形成的,啟動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蛋白尿、免疫介導、 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凝血等。目前已知,高血壓、脂質代謝紊亂、腎小 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是各種原發和繼發腎臟疾病發展至終末期腎病 的共同的病理特征,故改善高血壓和脂質代謝紊亂、腎小球硬化和間 質纖維化的促發因素并進行積極干預,是現代醫學延緩腎功能衰竭的 重要方法。我國醫學界對慢性腎衰的認識目前基本取得一致,認為其 病理屬本虛標實,脾腎衰敗,五臟氣血陰陽不足為本,濕濁、瘀血、 水濕等實邪內蘊為標,治療當標本兼顧,扶正祛邪。中醫藥在防治腎 臟疾病方面有著其獨特的優勢,現代藥理研究已證明部分中藥能有效
改善患者的血凝狀態,糾正脂質代謝紊亂,改善機體免疫狀態,進而 改善腎小球的代謝狀況,防治腎纖維化,保護殘存腎單位。對于接受 透析或腎移植的患者,中醫藥還能減少相關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 相對于西醫控制血壓、調節脂代謝紊亂和抗腎小球硬化、抗腎間質纖 維化等方法,中藥具有療效穩定、復發率低、副作用少等特點。此夕卜, 對于需長期維持治療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中醫藥的筒、便、廉優勢不 但可使患者依從性提高,還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治療的 可持續性。
營養不良是慢性腎衰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大約40%的慢性腎衰患者 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可導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貧血及 頻發感染,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與死亡率密切相關。CRF營養不良發 生是多因素的結果,包括蛋白質的分布、能量代謝、激素降解、感染 和合并其它疾病以及由于厭食、惡心、氮質毒素的損害等。而在營養 不良發生過程中,脂調素及其相關基因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熱點。脂 調素即ob基因產物,是一種由連接于特殊受體的脂肪細胞產生的一種 肽激素,首先在大腦中發現,主要作用于下丘腦的食欲中樞。轉基因 動物實驗發現,缺乏產生脂調素的基因,將導致食物吸收減少和能量 消耗增加,從而誘導體重迅速丟失。由于食物吸收減少而引起的營養 不良在CRF病人中是一個常見的臨床問題,而反過來影響預后。Louise Nordfors等研究顯示進行和未進行透析治療的CRF病人血清脂調素 均明顯升高,因此被認為是一種食欲抑制劑,通過影響Y神經肽 (Neuropeptide Y, NPY)和/或黑皮質素系統而影響食欲,且高水平的 脂調素將導致厭食和營養缺乏,且發現腎小球濾過率與血清脂調素相 關,即由減低的血漿清除率和下調的ob基因表達而導致脂調素水平升 高,而高脂調素血癥誘導的ob基因表達反饋抑制被炎癥細胞因子所克
服。內源性脂調素通過腎臟循環即腎小球濾過、腎小管代謝降解而迅
速從體內清除。且新近發現CRF病人較健康者有一個很低的ob基因表 達,與血清脂調素水平呈負相關,推測在高脂調素水平的進行性CRF 患者中,降低的血漿脂調素清除率是下調ob基因表達離心反饋環的一 部分。另外,脂肪亦是決定CRF患者血清脂調素水平獨立的重要的決 定因素,隨著脂肪的增加,脂調素及胰島素的濃度亦增加。研究亦顯 示輸注胰島素可刺激脂調素分泌,提示血漿胰島素可能是影響CRF 患者血清脂調素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Denis等研究發現人類重組胰島 素樣生長因子-l(rhIGF-l)可降低CRF透析患者血清脂調素水平,而 rhIGF-l加上人類重組生長激素則增加血清脂調素水平。另外,細胞因 子,如TNF-a、 IL-1等亦可增加動物脂調素mRNA水平和厭食,體內、 體外研究亦證實TNF-a可調節脂調素的分泌。
盡管目前尚無臨床的隨機前瞻性研究證實,但預防和糾正CRF患 者的營養不良對于改善CRF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都尤為重要,這一點 已成為大多數學者的共識。目前,對于CRF病人營養不良仍缺乏實用、 有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因而,如何改善CRF患者的營養狀況,并尋 求一種經濟、有效的治療方式或藥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已成為該領域中研究的重要課題。
雖然中醫藥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但部分群眾因使 用一些民間偏方、驗方和單方而致腎功能損害的個例仍時有報道,目 前的中醫藥研究也尚存在著診斷與療效上的標準不一,科研方法不夠 嚴密,觀察療效不夠嚴格,制劑不純等問題。因此,急需篩選出對慢 性腎衰針對性強、療效確切、符合行業用藥規范、經實驗與臨床驗證 行之有效的藥方。
發明的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針對上述不足,基于傳統的中醫理論,在五 臟相關學說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與動物實驗,篩選并總結出一種 具有保護腎功能作用的藥方,具體的說提供這種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 以及制備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方藥主要適用于慢性腎臟疾病(包括 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管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等)中醫辨證屬 脾腎陽虛及部分脾腎氣虛患者,使用本發明無過敏反應,無毒副作用, 可明顯緩解患者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面黃消瘦,納少腹脹等臨床癥 狀,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及營養狀況,達到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 者生存期的目的,本發明成本低廉、制取工藝簡便易行。
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
下
生黃芪30-35份 生丹參30-35份 淮山藥30-35份
生白術20-25份肉蓯蓉10-15份 白豆蔻10-15份
生大黃5-10份 生甘草5-10份
當然,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本發明可優選的配方及各組分的質 量配比如下
生黃芪30-33份 生丹參30-33份 淮山藥30-33份
生白術20-23份肉蓯蓉10-13份 白豆蔻10-13份
生大黃5-8份 生甘草5-8份
當然,為了獲得進一步好的效果,本發明可優選的配方及各組分 的質量配比如下
生黃芪30份 生丹參30份 淮山藥30份 生白術20份 肉蓯蓉10份 白豆蔻10份 生大黃5份 生甘草5份
上述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烘干將各種配方按比例配好,在50-7(TC的高溫下烘干, 然后自然晾到室溫;
2) 、粉碎將各種配方經過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過80鉬篩,成 為粉狀備用;
3) 、浸泡選用砂壺或者搪資鍋,避免用鐵鍋、鋁鍋,將上述組 分放進砂壺或者搪資鍋內并加清水冷浸,冷浸時間20 - 30分鐘,用水 量控制在浸過藥物2 ~ 5厘米;
4) 、煎煮先用武火(大火)煎至沸騰,然后改文火(小火)慢煎, 第一次煎煮時間,從沸騰起計時40 60分鐘,然后將藥液取出;
5) 、 二次煎煮然后向砂壺或者搪瓷鍋內加入清水,用水量控制 在浸過藥物1 3厘米,然后利用文火(小火)進行二次煎煮,第二次煎 煮時間,從沸騰起計時20 30分鐘,然后將藥液取出;
6) 、將上述兩次所煎藥汁充分混合,然后分兩次服用。
服用時, 一般情況下兒童服用煎取50 ~ 150毫升,成人服用煎取 200 - 300毫升。
本發明組方藥理說明
本發明的理論依據在于,結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和現代 中藥藥性分析,在上述配方中
黃芪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英黃芪的干燥根。原植物生 于山坡、溝旁或灌叢中,喜干燥、陽光,味甘,性溫。歸肺、脾經。《名 醫別錄》記載"無毒,逐五藏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益氣, 利陰氣。"《藥性論》還說能主虛喘,腎衰耳聾,療寒熱。現代醫學研
究證明黃芪對腎炎、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不全均有 治療作用,對慶大毒素腎毒性有拮抗作用,還有利尿作用。藥理研究
證實黃芪注射液靜脈注射使大鼠微小病變腎病模型的血清蛋白明顯 升高,血清膽固醇明顯降低,并能增加腎小球毛細血管的血運,減少IgG 和C3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口服黃芪能顯著減少尿蛋白并有利尿作用, 腎病時肌肉蛋白合成減少,肝蛋白合成增加;黃芪可以促進肌肉和肝臟 蛋白合成,使腎病鼠的血漿蛋白達正常范圍,可用于各種急、慢性腎炎, 腎病及腎衰竭的防治;另黃芪能清除氧自由基,通過抑制轉化生長因子 (TGF- P )產生,減少細胞外基質(ECM )生成,調節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 P爭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黃芪還能對抗免疫抑制制劑的作用,對多種 免疫因素有4支好的調節作用。還能改善血液流變各項特性,抑制血小 板聚集,抗血栓,提高造血功能。并能增加組織的膠原合成,延長細 胞壽命,抗氧化,有抗衰老作用。是集食療、養生、保健、補益于一 體的"藥食同源"佳品。用在本發明中,取其補脾升陽,益氣固表之 效。
大黃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 根及根莖。原植物生于山地草坡或林緣。喜寒涼氣候,耐寒。味苦、 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神農本草經》記栽"主下癡血, 下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 谷道,調中化食,安和五臟。"《藥性論》說它能"滌五藏,利水胂。"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大黃有顯著降低血尿素氮、改善腎功能的作用,延 緩尿毒癥發生。大黃它一方面使從腸道吸收的合成尿素原料之一的氨 基氮減少,另一方面使血中必需氨基酸濃度升高,利用體內氨基酸的分 解產物一一氨,合成蛋白質,從而使肝、腎組織合成尿素量減少;同時大 黃抑制體蛋白的分解,從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此外大黃
通過對腎髓質酶活性的抑制,使重吸收減少而利尿,通過利尿也促進尿
素和肌酐排泄;大黃還能減輕系膜細胞異常增生,減緩殘余腎組織腎小 J禮硬化進程,改善CRF癥狀,延緩人類慢性腎衰竭病程進展;大黃還對多 種細胞因子和多肽生長因子均有抑制作用,使ECM合成減少,ECM降解增 加,大黃鞣質對ACE有明顯的特異性抑制作用,能降低血壓,減少毛細血 管通透性,減輕尿蛋白,減輕腎硬化,延緩腎衰竭發生。還對微循環具有 雙向調節作用,還能降血脂、抗感染、利尿及影響尿酸形成。用在本 發明中,取其祛癡化濁,推陳致新之效。
丹參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和甘西鼠尾草的干燥^^艮。原植物生 于山坡、路旁、林緣或林下草地。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適應性強。 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神農本草經》記載"味苦,微寒。 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 《名醫別錄》說它"無毒。主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 痹,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丹參及其注射液能改 善腎功能,治療糖尿病腎損害、藥毒性腎損害,對腎功能衰竭起到顯 著的保護作用;丹參抑制腎成纖維細胞增生,改善腎間質纖維化,降低 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防止和減少腎瘢痕形成,延緩尿毒癥 發生。對不同動物的微循環障礙均有不同的改善作用,有明顯的抗血 栓形成、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丹參煎劑可抑制多種細菌。用在本發 明中,取其活血祛瘀,養心安神之效。
白術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才艮莖。原植物野生于山區、丘陵 地帶,喜涼爽氣候,耐寒,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名醫別錄》 記載"無毒。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肺,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 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藥性論》說它能 主治"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泄。主面
光悅,駐顏,去黑。治水腫脹滿,吐嘔逆,腹內冷痛,吐渴不住,及 胃氣虛冷痢。"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白術有顯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增
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增強血清中IgG的 含量,在白細胞減少時還有升白細胞作用。白術能降低血糖,對血小 板的減少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有抗炎和降溫作用,對多種細菌均有不 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在本發明中,取其健脾利濕,培土制水之效。
淮山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千燥根莖。原植物生于山坡、山 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或雜草中。喜溫暖、耐寒,味甘,性平。 歸脾、肺、腎經。《神農本草經》記載"味甘,溫。主治傷中,補虛羸, 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名醫別錄》說它"平,無毒。 主治眼眩,下氣,止腰痛,補虛勞、羸瘦,充五藏,除煩熱,強陰。" 《藥性論》還說"能補五勞七傷,去冷風,止腰疼,鎮心神,安魂魄, 開通心孔,多記事,補心氣不足,患人體虛羸,加而用之。"現代醫學 研究證明山藥對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腎結核都有治療作用,實驗 研究能增加小鼠脾臟重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較好的延緩衰老 作用。用在本發明中,取其益氣養陰,補脾肺腎之功。
肉蓯蓉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原植 物為寄生植物,寄主為梭梭和白梭梭等,喜生于沙漠環境。味甘、咸, 性溫。歸腎、大腸經。《神農本草經》記載"主治五勞七傷,補中,除 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情氣,多子,婦人癥瘕。"《名醫別錄》 說它"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藥性論》還說"大補益,主赤白 下。補精敗,面黑勞傷。"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肉蓯蓉能興奮垂體-腎上 腺皮質激素,并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及抗 缺氧和抗疲勞。對腎功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對內分泌系統有調節作 用。對神經遞質的含量有一定的影響,能提高小鼠的智力、記憶力和
性功能。具有促進排便作用,能夠改善腸肌功能,并有一定的保肝作 用。有明顯抗衰老、抗自由基損傷、清除自由基作用,還能延長動物 壽命。用在本發明中,取其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力。
白豆蔻白豆蔻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實。原植物生于 氣候溫暖、潮濕、富含腐殖質的林下。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 《本草圖經》記載"古方治胃,冷吃食即」欲吐及嘔吐,六物湯皆用白 蔻,大抵胃主冷,即相宜也。"《藥類法象》則說"氣熱,味大辛。蕩 散肺中滯氣。主積冷氣,寬膈,止反胃吐逆,消谷,下氣,進食。"《藥 性賦》中錄"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破肺中滯 氣,退目中云氣,散胸中冷氣,補上焦元氣。"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白豆 蔻的揮發油有健胃、驅風、止吐等作用。用在本發明中,取其功效化 濕、行氣、溫中、止嘔。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功效和作用,現在根據臨床實驗結果提 供如下數據供參考。
臨床實驗l:
1) 、觀察時間在本發明技術方案未曾披露的情況下,選擇2000 年3月到2002年3月的2年時間。
2) 、觀察對象治療組選擇62例病例男33例,女29例;年齡 (16~63)歲,平均(37. 5±10. 4)歲;病程從發病到就診時間,(10 ~
39)月;原發病分別為慢性腎炎29例,糖尿病腎病13例,慢性腎盂 腎炎10例,良性腎小動務j^更化癥5例,其他腎臟疾病5例。對照組39 例,男21例,女18例;年齡(18-60)歲,平均(38. 2 ± 12. 5 )歲; 病程從發病到就i貪時間,(9 ~ 38 )月;原發病分別為慢性腎炎18例, 糖尿病腎病8例,慢性腎盂腎炎6例,良性腎小動脈^更化癥3例,其
他腎臟疾病4例。經統計學分析(t檢驗),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 臨床癥狀及體征等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一般治療,包括抗感染,糾正水、電解 質、酸堿失調,調整血壓,嚴格控制飲食,采用優質低蛋白、低磷飲食, 每曰蛋白質攝入控制在0. 6g/kg/d,保證能量的供給等.治療組用中藥 健脾益腎方(組方黃芪、丹參、山藥、生白術、肉蓯蓉、白豆蔻、生 大黃、炙甘草)每日l劑分2次服;另口服氯沙坦100mg/d(默沙東公司 生產)。對照組僅口服氯沙坦100mg/d。觀察治療12周。治療前后測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
4) 、觀察效果
治療組患者在口服氯沙坦基礎上加服中藥健脾益腎方比單服氯沙 坦組除能更加明顯地減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夕卜, 還能更明顯地升高血漿白蛋白,特別是升高外周血血紅蛋白水平是對 照組所沒有的。說明前者能更好地延緩CRF的進展,其腎保護作用得到 加強,更能改善CRF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且未增加任何毒副作用: 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
臨床實驗2:
1) 、觀察時間在本發明技術方案未曾披露的情況下,選擇2003 年1月到2004年1月的12個月時間。
2) 、觀察對象治療組選擇40例病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 (44. 32 ± 9. 05 )歲,病程(47. 54 ± 12. 5 )月。對照組39例,男28例,
女11例,年齡(45. 05 ± 10. 98 )歲,病程(46. 94 ± 16. 7 )月。經統計 學分析(t檢驗),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臨床癥狀及體征等差異均 無顯著性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優質低蛋白、低磷飲食,每日蛋白質攝
入控制在0. 7g/kg/d,保證足夠的能量供給。治療組予中藥健脾益腎方, 方藥組成黃芪30g丹參30g淮山藥30g生白術20g肉蓯蓉10g白豆 蔻10g生大黃5g炙甘草5g等。每日l劑,水煎至250ml,分為兩等份, 分兩次溫服。對照組予氨基酸膠嚢口服(深圳萬和制藥廠生產),3次/ 日,3粒/次,療程12周。 4)、觀察效果
該方能有效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血清膽固 醇濃度,顯著改善CRF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況,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 活質量。本研究觀察發現,通過12周的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可以得到 較大改善,但體重、AMC、 TSFT、 BMI等體格檢查指標變化不明顯,不具 備統計學意義,可能與觀察時間偏短有關。
臨床實驗3:
1) 、觀察時間在本發明技術方案未曾披露的情況下,選擇2003 年7月到2004年7月的12個月時間。
2) 、觀察對象觀察病例共65例,均為我院血透室病人,隨機分 為2組。治療組選擇33例病例男23例,女10例;年齡(44.65 ± 11.53)歲,病程(46. 52 ±13. 6)月,平均透析時間(28. 96 ±15. 7) 月,平均C反應蛋白(3. 39±1.52) mg/L。對照組32例病例男22 例,女10例;年齡(44. 36 ±9. 28)歲,病程(45. 87 ±14. 3)月, 平均透析時間(29.58 ±14.6)月,平均C反應蛋白(3.31±1.33) mg/L。經統計學分析(t檢驗),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透析時間、C 反應蛋白等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優質蛋白(1. 2g/kg/d,至少50%為高 生物價蛋白),能量攝入約為35kcal/kg/d。透析方法均行常規血液 透析,統一選用透析機、透析器,所有患者均達到充分透析。治療組
予中藥健脾益腎方,方藥組成:黃芪30g丹參30g淮山藥30g生白術 20g肉蓯蓉10g白豆蔻10g生大黃5g炙甘草5g等。每日l劑,水煎 至250ml,分為兩等份,分兩次溫服。對照組予氨基皿嚢口服(深圳萬 和制藥廠生產),3次/日,3粒/次,療程12周。 4)、觀察效果
該方能改善維持性血透患者食欲,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吸收, 改善臨床癥狀,進而有效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血 清膽固醇濃度,顯著改善血透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況。通過對藥物 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監測發現,僅1例患者服藥后出現腹瀉癥狀, 原因與患者年齡偏大、病程長、體質較差、對大黃的耐受力較弱有關, 且停藥后腹瀉癥狀消失,經追蹤調查無后遺癥,故具有較高安全性。
臨床實驗4:
1) 、觀察時間在本發明技術方案未曾披露的情況下,選擇2003 年7月到2004年7月的12個月時間。
2) 、觀察對象觀察病例共65例,均為我院血透室病人,隨機分 為2組。治療組選擇33例病例男23例,女10例;例,男性23例, 女性10例。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14例,糖尿病腎病6例,慢性間質 性腎炎6例,多嚢腎2例,高血壓腎病3例,病因不明者2例,年齡(44. 65 ± 11. 53)歲,病程(46. 52 ± 13. 6)月,透析時間(28. 96 ± 15. 7)月,C反應 蛋白(3. 39±1.52)mg/L。對照組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 (44. 36 ±9.28)歲,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13例,糖尿病腎病6例,慢 性間質性腎炎8例,多嚢腎1例,高血壓腎病4例,病程(45. 87 ± 14. 3) 月,透析時間(29. 58 ± 14. 6)月,C反應蛋白(3. 31 ± 1. 33)mg/L,兩組患 者年齡、性別、病程、透析時間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意義 (P>0. 05),具有可比性。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優質蛋白(1.2g/kg/d,至少50%為高 生物價蛋白),能量攝入約為35kcal/kg/d。透析方法均行常規血液 透析,統一選用透析機、透析器,所有患者均達到充分透析。治療組 予中藥健脾益腎方,方藥組成:黃芪30g丹參30g淮山藥30g生白術 20g肉蓯蓉10g白豆蔻10g生大黃5g炙甘草5g等。每日l劑,水煎 至250ml,分為兩等份,分兩次溫服。對照組予氨基酸膠嚢口月l(深圳萬 和制藥廠生產),3次/日,3粒/次,療程12周。
4) 、觀察效果
該方可顯著降低患者外周血清脂調素水平,并可改善患者食欲,增 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吸收,進而有效提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 蛋白血清膽固醇濃度,顯著改善血透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況。
臨床實驗5:
1) 、觀察時間在本發明技術方案未曾披露的情況下,選擇2003 年5月到2004年5月的12個月時間。
2) 、觀察對象100例體檢科的健康人群,檢測深圳市健康人的 Leptin值。79例符合條件的患者均為2003 ~ 2004本院腎內科門診及 住院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 齡44. 32歲,平均病程47.54月,C反應蛋白為(3. 33 ±0.81) mg/L;對 照組39例,男28例,女11例,平均年齡45. 05歲,病程46. 94月,C反應 蛋白(3. 37 ± 1. 19 ) mg/L,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 05具可比性。
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優質低蛋白、低磷飲食,每日蛋白質攝 入控制在0. 7g/kg/d,保證足夠的能量供給。治療組予中藥健脾益腎方, 方藥組成黃芪30g丹參30g淮山藥30g生白術20g肉蓯蓉10g白豆 蔻10g生大黃5g炙甘草5g等。每日1劑,水煎至250ml,分為兩等份, 分兩次溫服。對照組予氨基酸膠嚢口服(深圳萬和制藥廠生產),3次/
曰,3粒/次,療程12周。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標本, 檢測血清脂調素(Leptin),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轉鐵 蛋白(TSF),血清膽固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采用ELISA 方法測定血清脂調素,試劑盒購自北方生物研究所,具體方法參照試劑 盒說明,余檢查項目由深圳市中醫院檢驗科測定。運用SPSS11. l軟件 進行統計學處理。 4)、觀察效果
該方通過顯著降低患者外周血清脂調素水平來改善患者食欲,增 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吸收,進而有效提高血清中血清白蛋白、前白蛋 白、轉鐵蛋白、血清膽固醇濃度,顯著改善CRF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 況,并具有一定的腎保護作用。
根據上述的技術方案以及臨床數據,可以看到,本發明的有益效 果在于本發明是基于傳統的中醫理論,在五臟相關學說的基礎上, 篩選并總結出本發明的配方和制備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方藥主要適 用于慢性腎臟疾病(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管腎炎、慢性腎 功能不全等)中醫辨證屬脾腎陽虛及部分脾腎氣虛患者,使用本發明 無過敏反應,無毒副作用,可明顯緩解患者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面 黃消瘦,納少腹脹等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及營養狀況,達到 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目的,本發明成本低廉、制取 工藝簡便易行。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列舉具體實施方式
對其詳細加以敘述。
實施方式1
準備配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下 生黃芪30-35g 生丹參30-35g 淮山藥30-35g
生白術20-25g肉蓯蓉10-15g 白豆蔻10-15g 生大黃5-10g 生甘草5-10g
上述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烘千將各種配方按比例配好,在50-7(TC的高溫下烘千, 然后自然晾到室溫;
2) 、粉碎將各種配方經過粉碎才幾進行粉碎,然后過80鉬篩,成 為粉狀備用;
3) 、浸泡選用砂壺或者搪瓷鍋,避免用鐵鍋、鋁鍋,將上述組 分i丈進砂壺或者搪資鍋內并加清水冷浸,冷浸時間20~30分鐘,用水 量控制在浸過藥物2 ~ 5厘米;
4) 、煎煮先用武火(大火)煎至沸騰,然后改文火(小火)慢煎, 第一次煎煮時間,從沸騰起計時40 - 60分鐘,然后將藥液取出;
5) 、 二次煎煮然后向砂壺或者搪瓷鍋內加入清水,用水量控制 在浸過藥物1~3厘米,然后利用文火(小火)進行二次煎煮,第二次煎 煮時間,從沸騰起計時20 - 30分鐘,然后將藥液取出;
6) 、將上述兩次所煎藥汁充分混合,然后分兩次服用。
服用時,可以優選兒童服用煎取50 ~ 150毫升,成人服用煎取200 -300毫升。 實施方式2
準備配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下
生黃芪30-33g 生丹參30-33g 淮山藥30-33g
生白術20-23g肉蓯蓉10-13g 白豆蔻10-13g
生大黃5-8g 生甘草5-8g制備方法及服用方法同實施方式1。
實施方式3
準備配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下 生黃芪33g 生丹參32g 淮山藥31g
生白術21g肉蓯蓉12g 白豆蔻12g 生大黃7g 生甘草7g 制備方法及服用方法同實施方式1。
權利要求
1、一種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下生黃芪30-35份生丹參30-35份淮山藥30-35份生白術20-25份肉蓯蓉10-15份白豆蔻10-15份生大黃5-10份 生甘草5-10份
2、 一種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其特征還在于,本發明可優選的配 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下生黃芪30-33份 生丹參30-33份 淮山藥30-33份生白術20-23份肉蓯蓉10-13份 白豆蔻10-13份生大黃5-8份 生甘草5-8份
3、 一種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其特征還在于,本發明可優選的配 方及各組分的質量配比如下生黃芪30份 生丹參30份 淮山藥30份 生白術20份 肉蓯蓉10份 白豆蔻10份 生大黃5份 生甘草5份
4、 一種健脾益腎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還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1) 、烘干將各種配方按比例配好,在50-7(TC的高溫下烘干, 然后自然晾到室溫;2) 、粉碎將各種配方經過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過80鉬篩,成 為粉狀備用;3) 、浸泡選用砂壺或者搪瓷鍋,避免用鐵鍋、鋁鍋,將上述組 分放進砂壺或者搪覺鍋內并加清水冷浸,冷浸時間20 30分鐘,用水 量控制在浸過藥物2 ~ 5厘米;4) 、煎煮先用武火(大火)煎至沸騰,然后改文火(小火)慢煎, 第一次煎煮時間,從沸騰起計時40 - 60分鐘,然后將藥液取出;5) 、 二次煎煮然后向砂壺或者搪乾鍋內加入清水,用水量控制 在浸過藥物l-3厘米,然后利用文火(小火)進行二次煎煮,第二次煎 煮時間,從沸騰起計時20 30分鐘,然后將藥液取出;6) 、將上述兩次所煎藥汁充分混合,然后分兩次服用。服用時, 一般情況下兒童服用煎取5 0 ~ 15 0毫升,成人服用煎取 200 - 300毫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健脾益腎制劑的配方以及制備方法,它由生黃芪、生丹參、淮山藥、生白術、肉蓯蓉、白豆蔻、生大黃、生甘草等配方經過烘干、粉碎、浸泡、煎煮、二次煎煮、混合等工藝流程和步驟,制取的所述健脾益腎制劑,是基于傳統的中醫理論,在五臟相關學說的基礎上,篩選并總結出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方藥主要適用于慢性腎臟疾病,使用本發明無過敏反應,無毒副作用,可明顯緩解患者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面黃消瘦,納少腹脹等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及營養狀況,達到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目的,本發明成本低廉、制取工藝簡便易行。
文檔編號A61P13/00GK101099844SQ20071007612
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5日
發明者李順民 申請人:李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