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特別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導致風濕、類風濕病的發病的因素很多,其發病機理也較復雜,該病嚴重影響人繁榮活動能力,嚴重者甚至喪失行走能力,目前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也很多,其中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中成藥一般采用十幾味中草藥制成,多則采用二十幾味中草藥或三十幾味中草藥制成,其治療效果也有不同,基本上都是不能標本兼治,治療效果不穩定,容易復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病中成藥對風濕、類風濕病不能標本兼治,治療效果不穩定,容易復發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可克服上述缺點的、能標本兼治、治療效果穩定、不容易復發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赤芍2.48%老鸛草 1.86%羌活 1.86%秦艽1.86%獨活 1.86%大透骨消 1.86%荊芥1.86%黨參 1.86%化橘紅 1.86%川烏頭 1.50%防風 1.86%桂枝 2.48%
威靈仙 1.86%蒼術 1.86%白術 1.86%黃連 1.24%木瓜 1.86%甘草 1.99%僵蛹 1.86%茯苓 1.86%麻黃 1.86%牛膝 1.86%細辛 0.88%鉤藤 2.48%薄荷 1.86%川椒 1.86%紅花 1.86%肉桂 1.86%白芷 1.86%山藥 1.86%竹節香附 1.24%丹皮 1.86%當歸 6.22%白附子 1.86%天麻 1.86%白花蛇 1.86%木香 1.86%續斷 1.86%沒藥 3.10%地龍 1.99%杜仲 1.86%葛粉 1.86%乳香 3.10%膽星 1.86%全蝎 2.48%香附 1.86%骨碎補 1.86%虎骨 1.86%川芎 1.86%龜甲 1.86%。
所用的威靈仙是酒威靈仙;所用的沒藥是醋沒藥。
所說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所說的藥劑是粉劑、水丸、塊劑、蜜丸或膠囊。
本發明藥物的生產方法是先將上述的原料藥干燥粉碎至120目的細粉,過篩,按所述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劑型。
所說的劑型可以是粉劑,也可以是水丸,陰干或將藥粉直接裝入膠囊,還可加入蜂蜜制成蜜丸。
上述處理后的劑型,可再加工成固體塊狀劑型,此時,需要再添加適量的可食用粘結劑,在負壓下壓制成型,干燥后以真空方式包裝,即可得到膨松的塊狀制劑。
本發明藥物的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日二次,一次5克,服用水丸時,將藥丸碾碎或嚼碎后,用溫開水沖服。
本發明藥物的藥理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醫學對風濕、類風濕病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就,結合現代有關研究資料和長期臨床實踐,認為風濕、類風濕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風寒入絡、氣血不暢、經脈阻滯,風、寒、濕三邪淫于筋骨,驅風、寒、濕三邪,暢氣血、疏經脈是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有效途徑,本發明從祖國醫藥寶庫中,篩選出驅風、寒、濕,活血祛瘀,疏經脈,扶正培本、藥膳同源的中草藥,以達到治療風濕、類風濕病并不易復發的目的。
本發明藥物中各味中藥的功用如下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老鸛草祛風濕、通經絡。
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
秦艽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
獨活祛風勝濕,止痛。
大透骨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荊芥解表散風,透疹。
黨參健脾補肺,益氣生津。
化橘紅散寒,燥濕,利氣,消痰。
川烏頭祛風除濕,溫經止痛。
防風發表,祛風,利濕,止痛。
桂枝溫通經脈。
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黃連清熱燥濕,瀉水解毒。
木瓜舒筋活絡,和胃化濕。
甘草解毒。
僵蛹熄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
茯苓祛除濕熱,行水止泄。
麻黃發汗散寒,利水消腫。
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血(火)下行。
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
鉤藤清熱平肝,息風定驚。
薄荷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
川椒驅寒止痛。
紅花活血通絡,去瘀止痛。
肉桂通血脈。
白芷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竹節香附祛風濕,消癰腫。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行瘀。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白附子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
天麻平肝息風止痙。
白花蛇祛風,通絡,止痙。
木香行氣止痛,調中導滯。
續斷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
沒藥散血去瘀,消腫定痛。
地龍清熱定驚,通絡。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葛粉解熱除煩,生津止渴。
乳香調氣,活血,止痛,追毒。
膽星鎮驚定痼。
全蝎熄風鎮痙,消炎攻毒,通絡止痛。
香附理氣解郁,調經止痛。
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
虎骨追風定痛,健骨,鎮驚。
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
龜甲滋陰潛陽,益腎健骨。
本發明的優點及效果1、本發明的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定,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治療風濕、類風濕病,具有非常好的和穩定的治療效果。
2、本發明可制成不同的劑型。
3、祛風,除濕,散寒,舒筋通絡、強筋骨,解毒。
4、本發明藥物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效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的15年臨床藥效表
上述表中的名詞含義是
未見效通過本發明藥物治療,患者病情沒有好轉。
好轉通過本發明藥物治療,患者病情減輕。
基本痊愈通過本發明藥物治療,患者病情大部分痊愈,有局部未愈需要繼續治療。
痊愈通過本發明藥物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以下是提供的幾個病例張某,女,41歲,患類風性關節炎7年,粘膜潰瘍,長期服用激素類藥,仍見末梢關節疼痛、腫脹、變形。服用本藥,每天2次,一次5克,63天后癥狀消失,至今已經正常工作3年未復發。
杜某,男,53歲,患急性類風濕性關節炎20余天,足踝熱腫疼痛,不能行走,膝關節亦痛,查血沉54mm/小時,臨床診斷為急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服用本藥,每天2次,一次5克,30天后足踝已消腫,痛止,惟膝關節處尚有腫痛,繼續服用本藥,每天2次,一次5克,15天后癥狀消失,血沉已恢復正常。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取赤芍2.48kg;老鸛草1.86kg;羌活1.86kg;秦艽1.86kg;獨活1.86kg;大透骨消1.86kg;荊芥1.86kg;黨參1.86kg;化橘紅1.86kg;川烏頭1.50kg;防風1.86kg;桂枝2.48kg;威靈仙1.86kg;蒼術1.86kg;白術1.86kg;黃連1.24kg;木瓜1.86kg;甘草1.99kg;僵蛹1.86kg;茯苓1.86kg;麻黃1.86kg;牛膝1.86kg;細辛0.88kg;鉤藤2.48kg;薄荷1.86 kg;川椒1.86kg;紅花1.86kg;肉桂1.86kg;白芷1.86kg;山藥1.86kg;竹節香附1.24kg;丹皮1.86kg;當歸6.22kg;白附子1.86kg;天麻1.86kg;白花蛇1.86kg;木香1.86kg;續斷1.86kg;沒藥3.10kg;地龍1.99kg;杜仲1.86kg;葛粉1.86kg;乳香3.10kg;膽星1.86kg;全蝎2.48kg;香附1.86kg;骨碎補1.86kg;虎骨1.86kg;川芎1.86kg;龜甲1.86kg。
將上述的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所述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粉劑,該粉劑可直接服用或用水泛丸,陰干。
實施例2取赤芍2.48kg;老鸛草1.86kg;羌活1.86kg;秦艽1.86kg;獨活1.86kg;大透骨消1.86kg;荊芥1.86kg;黨參1.86kg;化橘紅1.86kg;川烏頭1.50kg;防風1.86kg;桂枝2.48kg;威靈仙1.86kg;蒼術1.86kg;白術1.86kg;黃連1.24kg;木瓜1.86kg;甘草1.99kg;僵蛹1.86kg;茯苓1.86kg;麻黃1.86kg;牛膝1.86kg;細辛0.88kg;鉤藤2.48kg;薄荷1.86kg;川椒1.86kg;紅花1.86kg;肉桂1.86kg;白芷1.86kg;山藥1.86kg;竹節香附1.24kg;丹皮1.86kg;當歸6.22kg;白附子1.86kg;天麻1.86kg;白花蛇1.86kg;木香1.86kg;續斷1.86kg;沒藥3.10kg;地龍1.99kg;杜仲1.86kg;葛粉1.86kg;乳香3.10kg;膽星1.86kg;全蝎2.48kg;香附1.86kg;骨碎補1.86kg;虎骨1.86kg;川芎1.86kg;龜甲1.86kg。
將上述的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所述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粉劑,該藥粉直接裝入膠囊。
實施例3取赤芍2.48kg;老鸛草1.86kg;羌活1.86kg;秦艽1.86kg;獨活1.86kg;大透骨消1.86kg;荊芥1.86kg;黨參1.86kg;化橘紅1.86kg;川烏頭1.50kg;防風1.86kg;桂枝2.48kg;威靈仙1.86kg;蒼術1.86kg;白術1.86kg;黃連1.24kg;木瓜1.86kg;甘草1.99kg;僵蛹1.86kg;茯苓1.86kg;麻黃1.86kg;牛膝1.86kg;細辛0.88kg;鉤藤2.48kg;薄荷1.86kg;川椒1.86kg;紅花1.86kg;肉桂1.86kg;白芷1.86kg;山藥1.86kg;竹節香附1.24kg;丹皮1.86kg;當歸6.22kg;白附子1.86kg;天麻1.86kg;白花蛇1.86kg;木香1.86kg;續斷1.86kg;沒藥3.10kg;地龍1.99kg;杜仲1.86kg;葛粉1.86kg;乳香3.10kg;膽星1.86kg;全蝎2.48kg;香附1.86kg;骨碎補1.86kg;虎骨1.86kg;川芎1.86kg;龜甲1.86kg。
將上述的藥物干燥粉碎至120目細粉,過篩,按所述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混勻,制成散劑,加入50kg的蜂蜜,制成蜜丸。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赤芍2.48%老鸛草 1.86%羌活1.86%秦艽1.86%獨活1.86%大透骨消1.86%荊芥1.86%黨參1.86%化橘紅 1.86%川烏頭 1.50%防風1.86%桂枝2.48%威靈仙 1.86%蒼術1.86%白術1.86%黃連1.24%木瓜1.86%甘草1.99%僵蛹1.86%茯苓1.86%麻黃1.86%牛膝1.86%細辛0.88%鉤藤2.48%薄荷1.86%川椒1.86%紅花1.86%肉桂1.86%白芷1.86%山藥1.86%竹節香附1.24%丹皮1.86%當歸6.22%白附子 1.86%天麻1.86%白花蛇 1.86%木香1.86%續斷1.86%沒藥3.10%地龍1.99%杜仲1.86%葛粉1.86%乳香3.10%膽星1.86%全蝎2.48%香附1.86%骨碎補 1.86%虎骨1.86%川芎1.86%龜甲1.8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劑是粉劑、水丸、塊劑、蜜丸或膠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藥物,是由獨活、大透骨消、威靈仙、川烏頭、川芎、牛膝、川椒、山藥、白附子、羌活、僵蛹、紅花、天麻、沒藥、乳香、骨碎補、虎骨、地龍、白花蛇、鉤藤、秦艽、桂枝等50味中草構成,將上述的原料藥干燥粉碎至120目的細粉,過篩,按所述比例混合后,滅菌處理,制成粉劑,也可以是水丸、塊劑、蜜丸或膠囊等多種劑型,本發明對于治療風濕、類風濕病具有很好的、穩定的效果,其總有效率達99.87%。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1085223SQ20071013771
公開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5日
發明者于永 申請人: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