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中藥骨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188731閱讀:9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中藥骨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原料的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中藥骨傷 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醫藥采用膏藥治療外科病的歷史非常悠久,治療范圍包括各種骨傷、 創傷、軟組織損傷、癰、邦、疔、瘡等,尤其對于各種部位骨折、創傷和軟 組織損傷療效獨特,傳統有跌打膏、香桂活血膏、消瘀膏、接骨膏等等,通 常用膏藥的各種組方一般都包括川斷、沒藥、血竭、自然桐、紅花、丹參等, 這類中藥膏對各種骨傷病都有消炎、止痛、接骨之功效,其制作方法一般可 分為浸醋泡制和浸油熬制兩種。其不足之處是療程長、見效慢,由于長時間 使用藥膏,有時會導致患者出現皮膚過敏甚至潰爛現象,給患者帶來新的痛苦;而且他們在使用時不分骨傷、創傷、軟組織損傷的病程和病期長短,自 始至終使用同一種藥膏,而實際上在骨病傷病不同時期其病機特點是截然不 同的,骨病傷病初期往往以抗炎消胂、解毒、化瘀止痛為主,而中后期又多 以舒筋接骨、補血活血為主要宗旨,因此,在骨病傷病過程中使用同一種藥 膏,療效肯定不如根據不同病期使用不同藥膏好。另夕卜,傳統的藥膏在浸油 熬制過程中所得油膏的粘稠度主要依靠熬制時間自然形成,使用時容易干燥 板結,造成與敷藥部位分離,影響藥膏作用力。自宋代以來有骨傷科膏藥配方30余種,共用藥700多味,最多的50味, 最少的8味,配方復雜,用藥味數多,而且膏藥的制備一般要通過麻油冷浸, 炸藥、濾渣、煉油、離火下丹、冷浸、去火毒、灘涂等步驟,工藝復雜、時 間長,更難實現機械化生產,目前的膏藥使用前需經火烤使其軟化后方可貼 于患處,使用不方便。骨折、骨裂、頸、肩、腰、腿痛等筋骨傷痛臨床上的治療方法是采用手 術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用藥途徑一般是通過靜脈輸液給藥、肌肉注射和口服用藥,但這種治療方法和用藥途徑仍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開刀對 人體損傷重,愈合慢,費用高。靜脈輸液給藥、肌肉注射和口服用藥都使藥 物滲透全身,對人體局部器官和組織的病灶藥力不集中,療效差,且有過敏、 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骨傷病已成為損害群眾健康,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常見病、多發 病。近年來,中醫藥治療骨傷病發展較快,療效顯著。臨床中綜合應用活血 化瘓、補血理氣、健骨補髓、祛風濕、強筋骨藥治療骨傷病,能取得"祛痂 生新"、"填精補髓"、"蠲邪活絡"的效果。這是由中藥獨有的性能決定 的,可見傳統醫藥治療骨傷病有其獨特優勢。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治療閉合性骨折骨裂及 頸、肩、腰、腿痛療效好,對人體無損傷、無痛苦,且藥源廣泛、無毒副作 用的中藥骨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骨傷膏藥,其特征在于,各種成分的重量份it比為當歸10-2(H分,五加皮10-2(H分,莪術10-20份,地龍10-20份,土鱉蟲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 份,白芍10-20份,穿山曱10-20份,澤瀉10-20份,川芎10-20份, 木瓜10-20份,威靈仙10-20份,獨活10-20份。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各種成分的重量份數比還可以為當歸10-15份, 五加皮10-15份,莪術10-15份,地龍10-15份,土鱉蟲10-15份,杜 仲10-15份,牛膝10-15份,白芍10- 15份,穿山曱10 - 15份,澤瀉 15-20份,川芎15-20份,木瓜15-20份,威靈仙15-20份,獨活15 -20份。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各種成分的重量份數比也可以為當歸15-20份, 五加皮15-20份,莪術15-20份,地龍15-20份,土鱉蟲15-20份,杜 仲15 - 20份,牛膝15 - 20份,白芍10 - 15份,穿山曱10 - 15份,澤瀉 10 - 15份,川考10-15份,木瓜10 - 15份,威靈仙10 - 15份,獨活10 -15份。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可以進一步包括按照重量份數比的乳香5 _ 10份,沒藥5- 10份。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可以進一步包括按照重量份數比的丹參10 - 20份, 桑寄生10 - 20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 一種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凈,撈出晾干;將牛膝、當歸分別 放入妙、鍋炒成炭,用粉碎機分別將其粉碎成細末,過篩;將晾干后的穿山甲、 木瓜分別送入切片機中切成小薄片,再將上述處理過的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 入粉碎機粉石爭成細末;按所述比例在放入裝有植物油的鍋中煎熬且不停地攪拌,其溫度為 320~340°C,時間為20 30分鐘,之后經過濾得藥汁;將上述的藥汁加熱,其溫度為150~200°C,同時不停地攪拌,熬2~3 小時得藥膏;將上述藥膏倒入冷水盆朝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使其集聚成團后浸泡3 7天,每天換水2~3次;將集聚成團的藥膏加溫溶化后攤涂于膏藥布上后制成骨傷膏藥。所述方法中,按比例在放入裝有植物油的鍋中煎熬且不停地攪拌,其溫 度可以為33(TC,時間可以為25分鐘。所述方法中,將藥汁加熱,其溫度可以為180。C,同時不停地攪拌,可 以熬2.5小時得藥膏。所述方法中,將藥膏倒入冷水盆朝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使其集聚成團后 可以浸泡5天,每天可以換水3次。所述方法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對集聚成團的藥膏采用紫外線照射進行消 毒的步驟。本發明中藥骨傷膏藥使藥物通過皮膚吸收滲透到機體局部器官、組織的 病灶,產生藥理效應,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理氣、散寒祛風、續 筋接骨的功效,從而對閉合性骨折骨裂及頸、肩、腰、腿痛等病癥治療有很 好的療效;本發明膏藥是皮膚貼敷用藥,從而用藥途徑方便,對人體無損傷、 無痛苦,無毒副作用;本發明膏藥原料來源豐富,制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藥骨傷膏藥使藥物通過皮膚吸收滲透到機體局部器官、組織的 病灶,產生藥理效應,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理氣、散寒祛風、續 筋接骨的功效,從而對閉合性骨折骨裂及頸、肩、腰、腿痛等病癥治療有很好的療效;經臨床試用150例,其中頸稚病44例,骨折38例,運動扭傷 6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為91.6%,良好為78.7%,患者均無不良 反應。本發明骨傷膏藥中,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莪術破血行 氣止痛,溫通力較大,可治療血滯經閉腹痛、腹部包塊、積聚,消積散結, 行氣消積止痛,破血祛瘀,行氣止痛。地龍清熱,鎮痙,利尿,解毒。土鱉 蟲破瘀血,續筋骨,利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杜仲治腰脊酸疼, 肢體痿弱,遺精,滑精,五更泄瀉,虛勞,小便余瀝,陰下濕癢。王好古 "肝經氣分。"《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經。"《本草經解》"入手 太陰肺經。"牛膝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 筋骨無力,經閉癥瘕,肝陽眩暈。穿山曱有消腫排膿的功效,能使癰腫未成 膿者消,已化膿者速潰,性專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經絡。澤瀉用于腎陰 不足、虛火亢盛,有瀉泄相火作用。川穹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 獨活、木瓜、威靈仙祛風活絡,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根據《藥品化義》 威靈仙,性猛急,蓋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與白芍合用酸甘化陰,養陰 溢血,緩極止痛。五加皮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斂陰收汗。《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治寒熱疝瘕,止痛, 利小便,益氣。"《別錄》"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 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治)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藥性論》 "治肺邪氣,腹中痔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 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癡血,能蝕膿。"如患者患處有疼痛感,則應在本發明中藥骨傷膏藥中加入沒藥、乳香。 沒藥散血去瘀,消腫定痛。《藥性論》"味苦辛。"《海藥本草》"味 苦辛,溫,無毒。"《開寶本草》"味苦,平,無毒。"入肝、脾、心、 腎經。乳香調氣,活血,止痛,追毒。"《本草拾遺》"療耳聾,中風口 噤,婦人血氣,能發酒,理風冷,止大腸泄,療諸瘡令內消。"《綱目》 "消癰疽諸毒,托里護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婦人難產,折傷。"如患者扭傷水胂或骨質增生,則應在本發明中藥骨傷膏藥中加入丹參, 桑寄生。丹參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丹參能夠促進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肉芽形成比較成熟。局部淤血減輕、血液循環改善, 愈合時間縮短。抑制過度增生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桑寄 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本發明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法是將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凈,撈出 晾干;將牛膝、當歸分別放入砂鍋炒成炭,用粉碎機分別將其粉碎成細末, 過篩;將晾干后的穿山甲、木瓜分別送入切片機中切成小薄片,再將上述處 理過的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入粉碎機粉碎成細末;按所述比例在放入裝有植物油的鍋中煎熬且不停地攪拌,其溫度為 320~340°C,最佳溫度為330°C,時間為20~30分鐘,最佳時間為25分鐘, 之后經過濾得藥汁;將上述的藥汁加熱,其溫度為150~200°C,最佳溫度為180。C同時不停 地攪拌,熬2 3小時得藥膏,最佳時間為2.5小時;將上述藥膏倒入冷水盆朝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使其集聚成團后浸泡3 7天,每天換水2 3次;最佳方式為天數5天,每天換水3次。將集聚成團的藥膏加溫溶化后攤涂于膏藥布上后制成骨傷膏藥。本發明骨傷膏藥,每日l帖,20天為一個療程。實施例l:趙女士, 44歲,被自行車撞傷右大腿髖部,X線檢查,右股 骨粗隆間骨折,其遠端向內向后移位,局部腫脹嚴重。用下列處方膏藥當歸10g,五加皮10g,莪術10g,地龍20g, 土鱉蟲20g,杜仲10g, 牛膝20g,白芍10g,穿山曱20g,澤瀉20g,川芎10g,木瓜10g,威靈仙 10g,獨活10g。治療3個療程后,患者能扶拐下床練習走路,2個半月經X線檢查已有 大量的骨痂形成,病人可丟拐走路。隨訪觀察2年無后遺癥。實施例2:元先生,38歲,胸悶頭昏,呼吸急促,經頸推CT確診為頸 推3 6骨質增生、頸3~4推間盤突出。用下列處方膏藥當歸20g,五加皮20g,莪術20g,地龍20g, 土鱉蟲20g,杜仲20g, 牛膝20g,白芍10g,穿山曱10g,澤瀉10g,川芎10g,木瓜10g,威靈仙 10g,獨活10g,丹參20g,桑寄生20g。使用一個療程后癥狀明顯減輕,貼用2個月后緩解,續貼1個月后,病 狀消失,至今未復發。實施例3:藍先生,18歲,打藍球時被同學碰撞,膝關節扭傷,雙膝疼 痛、腫脹,用下列處方膏藥當歸15g,五加皮15g,莪術15g,地龍15g, 土鳘蟲20g,杜仲10g, 牛膝10g,白芍10g,穿山曱15g,澤瀉10g,川芎10g,木瓜15g,威靈仙 15g,獨活15g,乳香10g,沒藥10g。3療程諸癥狀消失,隨訪l年半未見復發。實施例4:張小姐,27歲,擦窗戶從2樓窗臺摔下,病癥為臂骨折,患 者左臂不能活動。將骨折塊復位后貼敷本發明膏藥,并用石膏托固定,用下 列處方膏藥當歸15g,五加皮20g,莪術15g,地龍15g, 土鳘蟲15g,杜仲15g, 牛膝15g,白芍10g,穿山甲10g,澤瀉10g,川芎10g,木瓜15g,威靈仙 15g,獨活10g。每日一貼, 一個月后患者停止治療進行功能鍛煉,2個月左右左臂愈合。 本發明中藥骨傷膏藥,經臨床試用150例,其中頸推病44例,骨折38例,運動扭傷6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為91.6%,良好為78.7%,患者均無不良反應。
權利要求
1. 一種中藥骨傷膏藥,其特征在于,各種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當歸10一20份,五加皮10-20份,莪術10-20份,地龍10-20份,土鱉蟲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份,白芍10-20份,穿山甲10-20份,澤瀉10-20份,川芎10-20份,木瓜10-20份,威靈仙10-20份,獨活10-20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其特征在于,各種成分的重量 份數比為當歸10-15份,五加皮10-15^f分,莪術10-15份,地龍10-15份,土鳘蟲10-15份,杜仲10-15份,牛膝10-15份,白芍10-15 份,穿山甲10-15份,澤渴15-20份,川芎15-20份,木瓜15-20份, 威靈仙15-20份,獨活15-20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其特征在于,各種成分的重量 份數比為當歸15-20份,五加皮15-20份,莪術15-20份,地龍15-20份,土鳘蟲15-20份,杜仲15-20份,牛膝15-20份,白芍10-15 份,穿山曱10-15份,澤瀉10-15份,川芎10-15份,木瓜10-15份, 威靈仙10 - 15份,獨活10 - 15份。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骨傷膏 藥進一步包括按照重量份數比的乳香5 - 10份,沒藥5 - 10份。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骨傷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骨傷膏 藥進一步包括按照重量份數比的丹參10-20份,桑寄生10-20份。
6、 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凈,撈出晾干; 將牛膝、當歸分別放入砂鍋炒成炭,用粉碎機分別將其粉碎成細末,過篩; 將晾干后的穿山曱、木瓜分別送入切片機中切成小薄片,再將上述處理過的 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入粉碎機粉碎成細末;按所述比例在放入裝有植物油的鍋中煎熬且不停地攪拌,其溫度為 320~340°C,時間為20 30分鐘,之后經過濾得藥汁;將上述的藥汁加熱,其溫度為150~200°C,同時不停地攪拌,熬2~3小時得藥膏;將上述藥膏倒入冷水盆朝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使其集聚成團后浸泡3~ 7天,每天換7jc2 3次;將集聚成團的藥膏加溫溶化后攤涂于膏藥布上后制成骨傷膏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中,按比例在放入裝有植物油的鍋中煎熬且不停地攪拌,其溫度為 33(TC,時間為25分鐘。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中,將藥汁加熱,其溫度為18CTC,同時不停地攪拌,熬2.5小時得 藥膏。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中,將藥膏倒入冷水盆朝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使其集聚成團后浸泡5 天,每天換水3次。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骨傷膏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對集聚成團的藥膏采用紫外線照射進行消毒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骨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膏藥各種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當歸10-20份,五加皮10-20份,莪術10-20份,地龍10-20份,土鱉蟲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份,白芍10-20份,穿山甲10-20份,澤瀉10-20份,川芎10-20份,木瓜10-20份,威靈仙10-20份,獨活10-20份。本發明的中藥骨傷膏藥使藥物通過皮膚吸收滲透到機體局部器官、組織的病灶,產生藥理效應,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理氣、散寒祛風、續筋接骨的功效,從而對閉合性骨折骨裂及頸、肩、腰、腿痛等病癥治療有很好的療效。用藥途徑方便,原料來源豐富,制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A61K36/906GK101249237SQ20081009186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日
發明者張富花, 李西愛 申請人:張富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