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病的純中藥外洗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純中藥外洗藥液配方。
背景技術:
中藥藥浴治療皮膚病有獨特的療效和優勢。中醫認為皮膚病產生的外在病因是由 于受到“風、濕、熱、毒、蟲”外邪侵襲肌膚所致。藥浴療法是通過藥物藥性及在溫熱的作用 下,促使全身毛孔擴張,藥物通過擴張的毛孔滲透直達皮膚病灶,從而達到清潔皮膚,疏通 腠理,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祛風除濕、涼血活血,消腫止痛,溫通經絡,促進人體氣血運行的 作用。因而運用藥浴治療皮膚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和作用。由于藥浴外洗療法是從體表給藥,透皮吸收,所以無創傷,無服用藥物打針的痛 苦,不經過腸胃吸收,不經過肝臟,對人體無毒副作用。西醫治療皮膚病大多數是使用激素 類藥物治療,易造成藥物依賴,病情易反復難以徹底治愈。而使用本藥浴發明洗液無藥物依 賴性,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療效顯著。
發明內容
簡要說明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純中藥外洗液配方。它是由連翹、蟬衣、 白芷、蛇床子、地膚子、蒲公英、野菊花、銀花藤、土茯苓、苦參、白蘚皮、艾葉、黃柏、茵陳、赤 芍、丹參冰片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祛濕,祛風止癢,涼血活血,消腫止痛的 功效。適用于由“風、濕、熱、毒、蟲”外邪侵襲皮膚造成的多種皮膚病使用,尤其適合于小兒 使用,如濕疹、痱子、尿疹、奶癬、蕁麻疹、皮膚瘙癢、紅疹紅斑、皮炎丘疹、皰疹、疔瘡癰癤、肛 門瘙癢、無名腫毒、蚊叮蟲咬,黃疸、胎毒等皮膚病。同時適合成人使用如婦女帶下病,陰部 瘙癢、肛門瘙癢等。詳細說明連翹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等。連翹有“瘡家圣藥”之稱。蟬衣功效具有疏風清熱,定驚解痙,明目退翳的功效。傳統上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溫 病初起有表證者,以及疹出不透、肺熱嘶啞、風疹搔癢等作用。蒲公英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消炎、涼血、利尿、利膽、等多種功能。主治熱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急性乳腺炎、腮腺炎等疾病。野菊花功效清熱解毒,疏風平肝。主治疔瘡、癰疽、丹毒、濕疹、皮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高血壓等疾病。銀花藤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用于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瘡瘍,風濕熱痹,關節紅 腫熱痛等作用。蛇床子功效祛風,燥濕,殺蟲,溫腎助陽。外治濕熱痛癢,浸淫諸瘡,疥癬濕瘡,陰囊濕癢, 女子帶下陰癢等疾病。地膚子功效利小便,清濕熱,去皮膚中熱氣,散惡瘡。主治疝氣,風疹,瘡毒,疥癬,帶下 病,陰部濕癢,小便不利,淋病等作用。土茯苓功效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肢體拘攣,筋骨疼痛等疾病。苦參功效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皮膚瘙癢,疥瘡頑癬,濕熱下痢,黃疸,赤白帶下, 陰部瘙癢,濕疹瘡瘍,疥癬麻風等作用。黃柏功效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 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疾病。白蘚皮功效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治療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癢疹,風濕痹痛,黃疸等作 用。茵陳功效清濕熱,退黃疸。主治各種黃疸。用于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 肝炎等疾病。白主功效祛風解表,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用于瘡瘍腫痛.白芷治瘡瘍,初起能 消散,潰后能排膿,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肌,殺蛇蟲等作用。艾葉功效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祛風止癢之功。適用于虛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經不 調、帶下病及皮膚瘙癢,濕疹等作用。丹參功效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可用于瘡癰腫痛等作用。赤芍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 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等作用。冰片功效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本品亦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以上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祛濕,祛風止癢,涼血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 于由“風、濕、熱、毒、蟲”外邪侵襲皮膚造成的多種皮膚病起到顯著的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取連翹10克、蟬衣8克、白芷10克、蛇床子10克、地膚子10克、蒲公英10克、野 菊花10克、銀花藤15克、土茯苓15克、苦參10克、白蘚皮10克、黃柏10克、茵陳10克、艾 葉15克、赤芍10克、丹參15克、冰片4克(后下)煎制及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加清水4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鐘,放入高壓鍋或不銹鋼鍋或大瓦鍋內,先用大火燒開煎熬至沸,繼續文火煎制二十至三十分鐘左右停火,用濾網濾 出藥液倒入浴盤內,這時放入冰片后下藥。待溫度降至38度-45度即可浸泡洗浴,每次藥 浴時間20分鐘左右,浴后無需再沖洗,直接擦干即可。十次為一療程。此用量適合小兒藥 浴外洗。實施例二 取連翹50克、蟬衣15克、白芷50克、蛇床子50克、地膚子50克、蒲公英50克、野 菊花65克、銀花藤65克、土茯苓65克、苦參65克、白蘚皮65克、艾葉50克、黃柏50克、茵 陳65克、赤芍65克、丹參65克、冰片10克(后下另包)煎制及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加清水15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鐘,放入高壓鍋或不銹鋼鍋或大瓦鍋 內,先用大火燒開煎熬至沸,繼續文火煎制二十至三十分鐘左右停火,用濾網濾出藥液倒入 浴盤內,這時放入冰片后下藥。待溫度降至38度-45度即可浸泡全身洗浴,每次藥浴時間 30分鐘左右,浴后無需再沖洗,直接擦干即可。十次為一療程。此用量適合成人藥浴外洗。臨床實施資料小兒皮膚病組最小的4個月,最大12歲,共62人。分別患有不同程度濕疹、蕁麻 疹、皮膚瘙癢、紅疹紅斑、皮炎丘疹、等皮膚病。62人經一個療程洗浴后,43人完全康復,11 人顯效,8人效果不顯著。成人皮膚病組男性6人,女性11人,共17人。分別患有婦女帶下病,陰部瘙癢、 肛門瘙癢,皋丸皮膚濕疹等。17人經一個療程洗浴后,9人完全康復,5人顯效,3人效果不
顯者ο
權利要求
本發明是由以下中藥及用量組成連翹10 50克、蟬衣8 15克、白芷10 50克、蛇床子10 50克、地膚子10 50克、蒲公英10 50克、野菊花10 65克、銀花藤15 65克、土茯苓15 65克、苦參10 65克、白蘚皮10 65克、黃柏10 50克、茵陳10 65克、艾葉15 50克、赤芍10 65克、丹參15 65克、冰片4 10克(后下)。將上述藥材加清水4000 150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鐘,放入高壓鍋或不銹鋼鍋或大瓦鍋內,先用大火燒開煎熬至沸,繼續文火煎制二十至三十分鐘左右停火,用濾網濾出藥液倒入浴盤內,這時放入冰片后下藥。待溫度降至38度 45度即可洗浴,每次藥浴時間20 30分鐘左右,浴后無需再沖洗,直接擦干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純中藥外洗液。它是由連翹、蟬衣、白芷、蛇床子、地膚子、蒲公英、野菊花、銀花藤、土茯苓、苦參、白蘚皮、艾葉、黃柏、茵陳、赤芍、丹參冰片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祛濕,祛風止癢,涼血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于由“風、濕、熱、毒、蟲”外邪侵襲皮膚造成的多種皮膚病使用,尤其適合于小兒使用,如濕疹、痱子、尿疹、奶癬、蕁麻疹、皮膚瘙癢、紅疹紅斑、皮炎丘疹、皰疹、療瘡癰癤、肛門瘙癢、無名腫毒、蚊叮蟲咬,黃疸、胎毒等皮膚病。同時適合成人使用如婦女帶下病、陰部瘙癢、肛門瘙癢等疾病。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1926919SQ20091004055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5日
發明者梁婧卉 申請人:梁婧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