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胸腔鏡縱隔拉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手術器械領域,特別涉及到在胸腔鏡手術中使用到的一種胸
腔鏡縱隔拉鉤。
背景技術:
傳統的開胸手術,手和拉鉤都可以用來牽拉縱隔周圍組織器官,但在胸腔鏡手術中由于胸壁切口很小,且不牽開肋骨,手與普通拉鉤均無法進入胸腔。胸腔鏡手術,縱隔淋巴結清掃時的范圍和作用能等同于開胸手術對于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意義非常重要。胸腔鏡下對縱隔淋巴結進行完整和徹底的清掃需要對周圍的組織器官(如大血管和主支氣管)進行有效牽拉,從而實現對位于縱隔深部淋巴結的充分暴露,目前尚無此類手術器械可以實現通過胸腔鏡小切口進入胸腔進行輔助牽拉操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胸腔鏡手術中,現有的普通拉鉤無法在縱隔淋巴結清掃時對位于縱隔深部的淋巴結進行充分暴露,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就要重新設計一種胸腔鏡縱隔拉鉤,對手術周圍組織器官進行有效牽拉。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胸腔鏡縱隔拉鉤,以滿足胸腔鏡下手術的需要。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胸腔鏡縱隔拉鉤,包括一個相對寬的葉狀尖端,連接窄桿和一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縱隔拉鉤是呈"L"形,與相對寬的葉狀尖端相連接的窄桿呈彎折斜角狀后連接到手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拉鉤的葉狀尖端在胸腔鏡手術時可以從前胸壁小切口進入胸腔,當尖端進入胸腔后,其連接窄桿位于切口肋骨間,由于窄桿直徑較細,可以在肋骨間自由轉動,因此助手可以通過旋轉手柄改變葉狀尖端在胸腔內的位置和角度,從而實現對于大血管和主支氣管的牽拉,即可暴露位于縱隔深部的淋巴結使其便于清掃;此外,手柄與相對寬的葉狀尖端相連接處是一窄桿,此部位在術中常位于胸壁切口邊緣,可以使此器械與其他同樣從此切口進入胸腔內的器械間的相互干擾降至最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胸腔鏡縱隔拉鉤結構的前示圖;[0006] 圖2為本實用新型胸腔鏡縱隔拉鉤結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2,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胸腔鏡縱隔拉鉤結構的前示圖及側視圖,圖中1為相對寬的葉狀尖端,與它相連的部分是窄桿2,它彎折呈斜角狀后連接到手柄3,工作時助手可以通過旋轉手柄,改變葉狀尖端1在胸腔內的位置和角度。
權利要求一種胸腔鏡縱隔拉鉤,包括一個相對寬的葉狀尖端,連接窄桿和一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縱隔拉鉤是呈“L”形,與相對寬的葉狀尖端相連接的窄桿呈彎折斜角狀后連接到手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鏡縱隔拉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的手柄與相對寬的 葉狀尖端相連接處是一窄桿。
專利摘要一種胸腔鏡縱隔拉鉤,屬于醫療手術器械領域,包括一個相對寬的葉狀尖端,連接窄桿和一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縱隔拉鉤是呈“L”形,與相對寬的葉狀尖端相連接的窄桿呈彎折斜角狀后連接到手柄。此拉鉤的葉狀尖端在胸腔鏡手術時可以從前胸壁小切口進入胸腔,可以通過旋轉手柄改變葉狀尖端在胸腔內的位置和角度,從而實現對于大血管和主支氣管的牽拉,即可暴露位于縱隔深部的淋巴結,使其便于清掃;此外,手柄與相對寬的葉狀尖端相連接處是一窄桿,此部位在術中常位于胸壁切口邊緣,可以使此器械與其他同樣從此切口進入胸腔內的器械間的相互干擾降至最低。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1519164SQ20092021814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9日
發明者卜梁, 李劍鋒, 李運, 王俊, 趙輝 申請人: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