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口服中藥制劑,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熱是肺部膿瘍形成的一種病癥。臨床上常見的主要癥狀有發熱、咳嗽、胸痛、 咯痰量多,氣味腥臭,或膿血相兼。許多患者在不清楚情況的情況下會把肺熱當成感 冒,在初期時不注意容易導致嚴重的后果,有些患者在服用一些中成藥后療效不明顯, 甚至長時間的治療不但造成經濟上的負擔而且沒有得到根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它而且具有健脾養胃、清 熱燥濕、溫肺止咳、化痰、止汗等功效。該中藥組合物服用后副作用小,療效顯著。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 份的中藥原料藥配制而成柴胡10-15份、黃芩2-6份、半夏5-10份、生姜4-10份、生 草1-5份、丹參5-10份、陳皮5-10份、內金5-15份、白術5_12份、焦三仙5_10份、 細辛3-6份、佛手5-10份。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是柴胡12份、黃芩5份、半夏8 份、生姜8份、生草3份、丹參8份、陳皮8份、內金10份、白術9份、焦三仙8份、 細辛5份、佛手8份。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是柴胡10份、黃芩2份、半夏5 份、生姜4份、生草1份、丹參5份、陳皮5份、內金5份、白術5份、焦三仙5份、細 辛3份、佛手5份。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是柴胡15份、黃芩6份、半夏10 份、生姜10份、生草5份、丹參10份、陳皮10份、內金15份、白術12份、焦三仙10 份、細辛6份、佛手10份。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上述原料中的原料藥分別進行去雜,并洗凈、晾干、備用;
2)、將柴胡、生姜、陳皮用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備用;
3)、將其余原料藥加10倍量的水煎煮,煎煮2個小時后過濾,濾液備用;
4)、將步驟2)得到的藥渣再加8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后過濾,濾液備用;
5)、將步驟2)得到的揮發油和步驟3)、4)得到的濾液混合并于70°C進行減壓濃縮 至相對密度為1.20-1.25的稠膏,備用;
6)、將步驟4)得到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制成膠囊劑。本藥劑規格每粒含有效成份0.5g,口服一次2粒,1日2次,連服15天為1療 程。本發明的特點是組方合理,符合中醫理論柴胡味苦,疏散退熱,升陽舒肝;黃芩味苦,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半夏辛溫,化濕健脾,消食止瀉;生姜性溫,發汗解 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丹參味苦,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 血安神;陳皮辛溫,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內金味苦,治諸骨鯁,噎膈翻胃; 白術味甘,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細辛具有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的 功效;佛手辛苦,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上述原料藥分別制作混合比一起混合熬制藥效大大提高,而且具有健脾養胃、 清熱燥濕、溫肺止咳、化痰、止汗等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給出的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清楚的說明本發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
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是柴胡12份、黃芩5份、半夏8份、生 姜8份、生草3份、丹參8份、陳皮8份、內金10份、白術9份、焦三仙8份、細辛5 份、佛手8份。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上述原料中的原料藥分別進行去雜,并洗凈、晾干、備用;
2)、將柴胡、生姜、陳皮用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備用;
3)、將其余原料藥加10倍量的水煎煮,煎煮2個小時后過濾,濾液備用;
4)、將步驟2)得到的藥渣再加8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后過濾,濾液備用;
5)、將步驟2)得到的揮發油和步驟3)、4)得到的濾液混合并于70°C進行減壓濃縮 至相對密度為1.20-1.25的稠膏,備用;
6)、將步驟4)得到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制成膠囊劑。實施例2
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是柴胡10份、黃芩2份、半夏5份、生 姜4份、生草1份、丹參5份、陳皮5份、內金5份、白術5份、焦三仙5份、細辛3 份、佛手5份。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
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是柴胡15份、黃芩6份、半夏10份、生 姜10份、生草5份、丹參10份、陳皮10份、內金15份、白術12份、焦三仙10份、細 辛6份、佛手10份。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以上三個實施例的組方效果是比較顯著的組方,但只要是按如下組方配比都會 有較為明顯的療效,柴胡10-15份、黃芩2-6份、半夏5-10份、生姜4-10份、生草1_5 份、丹參5-10份、陳皮5-10份、內金5-15份、白術5-12份、焦三仙5_10份、細辛3_6 份、佛手5-10份。中藥組份的份數可以取克(g)、千克(kg)、噸(t)。
為了表明本發明藥物的治療效果,本發明進行了臨床試驗。
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臨床試驗如下選擇年齡15-60 歲患者60例,平均年齡35歲,病程7天-30天,平均病程15天。患者在本治療前都沒 有接受過其他治療。15天為一療程,10天后進行癥狀評分。60例患者中,15例作為治 療組1,它采用本發明的藥物;再選15例作為治療組2,治療組2采用的原料組份和治 療組1是相同原料組份,生產工藝不同,治療組2是所有原料組份先一起一同混合熬制成 膏劑藥物;再選15例(稱為對照A組)用百合固金丸;15例(稱為對照B組)用銀翹 散;期間注意飲食和休息。治療結果
治療10天后,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表1本發明藥劑治療20天后效果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物配制而 成柴胡10-15份、黃芩2-6份、半夏5-10份、生姜4-10份、生草1_5份、丹參5_10 份、陳皮5-10份、內金5-15份、白術5-12份、焦三仙5_10份、細辛3_6份、佛手5_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它的重量份是柴 胡12份、黃芩5份、半夏8份、生姜8份、生草3份、丹參8份、陳皮8份、內金10 份、白術9份、焦三仙8份、細辛5份、佛手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它的重量份是柴 胡10份、黃芩2份、半夏5份、生姜4份、生草1份、丹參5份、陳皮5份、內金5份、 白術5份、焦三仙5份、細辛3份、佛手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它的重量份是柴 胡15份、黃芩6份、半夏10份、生姜10份、生草5份、丹參10份、陳皮10份、內金 15份、白術12份、焦三仙10份、細辛6份、佛手1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取上述原料中的原料藥分別進行去雜,并洗凈、晾干、備用;2)、將柴胡、生姜、陳皮用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備用;3)、將其余原料藥加10倍量的水煎煮,煎煮2個小時后過濾,濾液備用;4)、將步驟2)得到的藥渣再加8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后過濾,濾液備用;5)、將步驟2)得到的揮發油和步驟3)、4)得到的濾液混合并于70°C進行減壓濃縮 至相對密度為1.20-1.25的稠膏,備用;6)、將步驟4)得到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細粉,制成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口服中藥制劑,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肺熱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物配制而成柴胡10-15份、黃芩2-6份、半夏5-10份、生姜4-10份、生草1-5份、丹參5-10份、陳皮5-10份、內金5-15份、白術5-12份、焦三仙5-10份、細辛3-6份、佛手5-10份。它而且具有健脾養胃、清熱燥濕、溫肺止咳、化痰、止汗等功效。該中藥組合物服用后副作用小,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008701SQ20101059191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6日
發明者張仙峰, 張曉東, 張曉茹 申請人:西安謙坤商務咨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