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腦血管病所致的下肢功能障礙康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診斷器械,具體的說是腦血管病所致的下肢功能障礙康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腦血管病導致的后遺癥主要是肌力減退和癱瘓,以往的治療手段采用疏通 血管療法和按摩促使血液循環,根據病理特征分析,腦血管病人所出現的肌力減退和癱瘓 是由中樞神經的腦細胞死亡造成的,而腦細胞死亡是不可逆的,所以無論滴注再好的藥品 都無濟于事,但是經過鍛煉,多數的患者四肢肌力能恢復正常,之所以不能行走,是缺乏腦 中樞的神經指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腦血管病所致的下肢功能障礙康復裝置。本實用新 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脈沖控制器、電極、導線、 股部支臂、旋轉開關、小腿支臂,其特征在于脈沖控制器上設置有電極,脈沖控制器通過導 線和股部支臂連接,股部支臂通過旋轉開關和小腿支臂連接。使用方法本裝置左右下肢 各設置一套以保持協調性,脈沖控制器設置在臀部,電極與環跳穴銜接,股部支臂和小腿支 臂分別綁在股部和小腿外側,旋轉開關與膝蓋拐彎處銜接,啟動脈沖控制器,電極刺激環跳 穴,使下肢肌肉發生伸縮運動,股部支臂和小腿支臂隨著肌肉伸縮做前后運動,帶動旋轉開 關發生反復開啟和關閉,關閉時使脈沖控制器1斷電使動作適當停止以防止肌肉拉傷,開 啟時會重復下一輪動作。如此反復循環可以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有助于動作協調,實現人工 干預行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可以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有助于動作協調,實現 人工干預行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脈沖控制器1、電極2、導線3、股部支臂4、旋轉開關5、小腿支臂6。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具體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脈沖 控制器1、電極2、導線3、股部支臂4、旋轉開關5、小腿支臂6,其特征在于脈沖控制器1上 設置有電極2,脈沖控制器1通過導線3和股部支臂4連接,股部支臂4通過旋轉開關5和 小腿支臂6連接。使用方法本裝置左右下肢各設置一套以保持協調性,脈沖控制器1設置 在臀部,電極2與環跳穴銜接,股部支臂4和小腿支臂6分別綁在股部和小腿外側,旋轉開 關5與膝蓋拐彎處銜接,啟動脈沖控制器1,電極2刺激環跳穴,使下肢肌肉發生伸縮運動,股部支臂4和小腿支臂6隨著肌肉伸縮做前后運動,帶動旋轉開關5發生反復開啟和關閉, 關閉時使脈沖控制器1斷電使動作適當停止以防止肌肉拉傷,開啟時會重復下一輪動作。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 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 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腦血管病所致的下肢功能障礙康復裝置,包括脈沖控制器(1)、電極(2)、導線(3)、股部支臂(4)、旋轉開關(5)、小腿支臂(6),其特征在于脈沖控制器(1)上設置有電極(2),脈沖控制器(1)通過導線(3)和股部支臂(4)連接,股部支臂(4)通過旋轉開關(5)和小腿支臂(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腦血管病所致的下肢功能障礙康復裝置,結構包括脈沖控制器、電極、導線、股部支臂、旋轉開關、小腿支臂,其特征在于脈沖控制器上設置有電極,脈沖控制器通過導線和股部支臂連接,股部支臂通過旋轉開關和小腿支臂連接。使用方法本裝置左右下肢各設置一套以保持協調性,脈沖控制器設置在臀部,電極與環跳穴銜接,股部支臂和小腿支臂分別綁在股部和小腿外側,旋轉開關與膝蓋拐彎處銜接,啟動脈沖控制器,電極刺激環跳穴,使下肢肌肉發生伸縮運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可以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有助于動作協調,實現人工干預行走。
文檔編號A61H1/00GK201631591SQ20102015002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6日
發明者張永華, 趙其和 申請人:趙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