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心肺復蘇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主動性心肺復蘇儀。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心肺復蘇儀的構造是由動力箱、控制箱、壓頭、支撐板等裝置組成。目 前國內因心臟驟停而必須搶救的患者,普遍采取的急救措施是人工呼吸,及人工用手用手 掌按壓患者心臟使其達到心肺復蘇,救活。而人工按摩的缺點是按摩時間長,這對醫護人員 的體力消耗極大而且浪費時間;二是按壓力度無法掌握,有時會影響搶救效果;市場上現 有的心肺復蘇儀雖能解決人工按壓的缺點,但是現有心肺復蘇儀均是在按壓患者心臟部位 后就釋放,釋放后胸腔的壓力與外界相等,不能增加氧氣的灌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解決胸腔負壓問 題的心肺復蘇儀。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心肺復蘇儀,包括主體機架、懸臂、壓頭、底座,其特征是它還包括伺服電機、 真空抽吸盤、真空泵、雙出桿氣缸、提升絲杠、控制面板、控制閥、活動控制箱;伺服電機與快 速提升絲杠相連接;滑動導軌安裝在機架上,懸臂通過滑軌與機架相連并能在提升絲杠的 帶動下沿著導軌自由快速地滑動;雙出桿氣缸固定在懸臂前端,控制面板和控制閥安裝在 懸臂的中間;控制面板通過控制線與控制閥相連,控制閥通過氣動軟管與雙出桿氣缸連接; 真空抽吸盤固定在雙出桿氣缸的前端,真空泵通過軟管與真空抽吸盤連接;控制面板通過 軟硬件實現對按壓通氣比的控制,以使其用于不同病情患者。上述的心肺復蘇儀,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通過銷釘連接在機架上,這樣可以保證 方便拆裝和搬運;底座即是機架的快換底座,同時也用做人體支撐板。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比標準心肺復蘇方案更能夠增加心臟和腦組織的血流灌注的 儀器,即主動性心肺復蘇儀,從而提高CPR的成功率。本心肺復蘇儀,在胸骨按壓期,與同標 準的心肺復蘇自動儀一樣,將胸骨下壓約4_5cm,但是在停止胸骨按壓期,則使得胸腔內的 壓力加大(負值絕對值增大),從而使得更多的血液流回到心臟內,也就有更多的血液灌注 到冠狀動脈內和腦組織,可增加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從而增加CPR的成功率。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比較有效地解決了心臟驟停患者胸腔氣流灌注不足的 問題。由于應用了真空抽吸裝置,不但能有效按壓,還能進行胸腔的提升,使患者胸腔內部 形成負壓,從而增加氣流灌注進而提高患者成活率;本實用新型還具有體積小、拆裝靈活方 便在救護車上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用到臨床應用定會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0]1-伺服電機,2-提升絲杠,3-機架,4-底座,5-控制面板,6-控制閥,7_雙出桿氣 缸,8-真空抽吸盤,9-懸臂,10-變壓器,11-真空泵,12-活動控制箱,13-連接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機架3、可拆卸底座4、懸臂9為典型心肺復蘇儀的主要零件,在此基礎上, 加入了伺服電機1、提升絲杠2、控制面板5、控制閥6、雙出桿氣缸7、真空抽吸杯8、活動控 制箱12以及其里面的真空發生裝置變壓器10和小型真空泵11。懸臂9與提升絲桿2連 接。變壓器10和小型真空泵11都裝在活動控制箱12里面,通過活動軟管與機架上的控制 閥6連接;活動控制箱12外面留有接口可以鏈接外部電源和真空抽吸杯8。控制面板5、控 制閥6和雙出桿氣缸7都裝在懸臂9上。支撐底座4與主體機架3通過可拆卸銷釘活動鏈 接,方便拆裝和搬運。患者躺在活動支撐板4上,通過伺服電機1和提升絲杠2將整個懸臂9調整至適 合患者的合適高度;通過控制面板5和控制閥6控制雙出桿氣缸7帶動真空抽吸杯8緊貼 人體胸腔,活動控制箱中的真空發生裝置產生真空,使真空抽吸杯8吸住人體胸腔;雙出桿 氣缸7上下運動,實現按壓和提升胸腔,控制面板5控制按壓和提升的高度以保證胸腔內形 成負壓,實現增加氣流灌注的目的。其中快速升降的動力源為伺服電機1,而實現按壓和提 升的動力源為外部氣源如醫院的中心供氣系統或便攜式氣泵等。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比較有效地解決了普通心肺復蘇儀不能有效增加氣流灌 注而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低的缺點,并且主動性心肺復蘇儀體積更小,拆裝方便靈活、可因人 而異快速設定按壓通氣比等參數,更適用于快速急救的場合。因此優勢明顯,適合大規模推 廣應用。
權利要求一種心肺復蘇儀,包括機架(3)、懸臂(9)、底座(4),其特征是它還包括伺服電機(1)、真空抽吸盤(8)、真空泵(11)、雙出桿氣缸(7)、提升絲杠(2)、控制閥(6)、控制面板(5);伺服電機(1)與快速提升絲杠(2)相連接;滑動導軌安裝在機架(4)上,懸臂(9)通過滑軌與機架(4)相連并能在提升絲杠(2)的帶動下沿著導軌自由快速地滑動;雙出桿氣缸(7)固定在懸臂(9)前端,控制面板(5)和控制閥(6)安裝在懸臂(9)的中間;控制面板(5)通過控制線與控制閥(6)相連,控制閥(6)通過氣動軟管(13)與雙出桿氣缸(7)連接;真空抽吸盤(8)固定在雙出桿氣缸(7)的前端,真空泵(11)通過軟管與真空抽吸盤(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的心肺復蘇儀,其特征是可拆卸底座(4)通過銷釘連接在 機架(3)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心肺復蘇儀。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3、懸臂9、底座4,其特征是它還包括伺服電機1、真空抽吸盤8、真空泵11、雙出桿氣缸7、提升絲杠2、控制面板5、控制閥6、變壓器10、活動控制箱12。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比標準心肺復蘇方案更能夠增加心臟和腦組織的血流灌注的儀器,比較有效地解決了心臟驟停患者胸腔氣流灌注不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還具有體積小、拆裝靈活等特點,方便在救護車上使用。
文檔編號A61H31/00GK201759823SQ20102051910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7日
發明者劉延俊, 張木蕃, 彭建軍, 李超, 程波, 郝寧, 鐘敬泉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