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醫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疾病防治藥物,尤其是一種中醫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
背景技術:
感冒為常見病癥之一,尤其是秋天干燥,易發此病。燥為秋季的主氣,以其天氣不斷劍肅,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從而出現燥邪為病的癥候。燥邪干澀,易傷津液,故而容易出現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皸裂,毛發不榮,大便秘結的病變。燥易傷肺,故而容易出現干咳少痰,或焦粘難咯,或痰中帶血,,鼻喘、胸痛等癥狀。燥邪為病,多從口鼻而入,故秋燥感冒有溫燥、涼燥之分。秋有夏日之余氣,故多見溫燥。溫燥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微惡風 寒,頭痛,少汗等。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和研究中草藥的配伍,對治療溫燥感冒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選用中草藥配制不同配方,應用于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的篩選,旨在優選出最佳而特效的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本發明通過各種中藥成分配比,以清宣燥熱,涼肺潤肺而達到治療溫燥感冒的功效。本發明一種中醫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成分如下桑葉、杏仁、北沙參、川貝母、橘子皮、淡S 萁、梨皮、枇杷葉、杭菊花、前胡、款冬花、大力子各9克。將上述中草藥按量稱取混裝在一起為一付中藥,將十二味藥一起水煎服,每日I劑,5天為一療程。該發明的有益效果該藥物以桑葉、杏仁、北沙參、川貝母、橘子皮、淡豆萁、梨皮、枇杷葉、杭菊花、前
胡、款冬花、大力子清宣燥熱,涼肺潤肺,達到治療之功效。
權利要求
1. 一種中醫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其特征是藥物成分如下桑葉、杏仁、北沙參、 川貝母、橘子皮、淡豆萁、梨皮、枇杷葉、杭菊花、前胡、款冬花、大力子各9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醫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其由桑葉、杏仁、北沙參、川貝母、橘子皮、淡豆萁、梨皮、枇杷葉、杭菊花、前胡、款冬花、大力子配制而成,并優選出了中醫治療溫燥感冒的內服藥物。
文檔編號A61P11/04GK102793838SQ2011101343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4日
發明者何宗清 申請人:何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