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
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過濾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 技術背景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部分患者外周血表現為白細胞極度增高,可產生白細胞瘀滯癥、呼吸窘迫、顱內出血等,這不僅會增加早期死亡率,也增加髓外白血病的發病率和復發率,因此當血液中白細胞數> 100X 109/L時,應緊急處理以降低白細胞。
降低白細胞有以下兩種方式 一、化療和使用血細胞分離機化療可造成重要臟器功能損傷,惡心嘔吐,全血細胞減少合并感染等并發癥,花費大, 存在相關死亡率。
二、血細胞分離機費用較昂貴,會使一定的紅細胞、血小板及其它有用血液成份損失掉,分離機體積大, 使用不方便。
單一能過濾出白細胞的方法還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該方法基于外周血白細胞、紅細胞及血小板的直徑大小各不相同而產生,通過采血穿刺針抽取血液,通過血泵加壓后送入過濾器內,在過濾器內安裝有過濾網,在保證紅細胞和血小板順利通過的同時可以把大部分白細胞過濾掉,然后再通過回送穿刺針把過濾后的血液輸入病體內。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該方法涉及一套白細胞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采血穿刺針、輸送軟管、控制器、血泵、采血閥、采血口、排氣閥、排氣口、過濾器、過濾器進口、過濾器出口、工作閥、回送穿刺針、過濾網和過濾器排氣口 ;在敘述該方法之前先自定義前置處理和善后操作,所述前置處理是采血穿刺針和回送穿刺針在刺入病體之前要用等滲溶抗菌液留過所述裝置的全部,其目的一是為了對所述裝置進行系統消毒,二是要排除所述裝置內的空氣;所述善后操作是在拔出采血穿刺針之前用一定量的等滲無菌溶液輸入病體血管內,其目的使所述裝置過濾白細胞后的其它有用血液成分輸送回病體內,最后在拔出回送穿刺針并把過濾的白細胞從過濾器中倒掉;本發明的方法如下本方法的作用機理是由于血液中白細胞的直徑約為10 20微米、紅細胞直徑約為 6 9微米、血小板直徑約為2 4微米,因此在過濾器內設置的過濾網必須能阻擋白細胞的通過;在上述機理下,過濾器的上端設置有過濾器排氣口、過濾器的一端設置有過濾器進3口、過濾器的另一端設置有過濾器出口,過濾器出口高于過濾器進口,水平設置的過濾網處于過濾器進口之上和過濾器出口之下,這樣過濾網將過濾器分為上腔和下腔;在考慮血液的粘滯特性后將過濾網的網孔直徑控制在12 15微米之間,該網孔直徑能夠順利通過紅細胞和血小板但不能順利通過白細胞;血液經血泵增壓和加大流速后通過過濾器進口進入過濾器的所述下腔并在所述下腔內高速回旋,再經過濾網過濾后流至過濾器的所述上腔, 由于所述上腔容積較小且過濾器出口接近過濾網,因此被過濾的紅細胞和血小板所組成的血液經工作閥和回送穿刺針被輸送回病體內,而被過濾掉的白血球由于重力的作用沉積在所述下腔并不會粘附在過濾網上,所述下腔能容納過濾后含大量白細胞的血液;所述過濾裝置的聯接方式是采血穿刺針通過血液輸送軟管與血泵的進口聯接,血泵由控制器控制開啟,血泵的出口通過血液輸送軟管與過濾器進口聯接,在血泵與過濾器之間的血液輸送軟管上聯接有一個旁路采血閥,采血閥上設置有采血口,在過濾器進口之上和過濾器出口之下水平設置過濾網,過濾器出口通過血液輸送軟管與工作閥聯接,工作閥再通過血液輸送軟管與回送穿刺針聯接,在過濾器排氣口端聯接有排氣閥,排氣閥上設置有排氣口 ;檢查所述裝置是否安裝正確,然后進行前置處理,前置處理時若過濾不暢應通過排氣閥上設置的排氣口進行排氣,經前置處理后將采血穿刺針刺入病體血管內,病體血液通過采血穿刺針、血液輸送軟管流入血泵內,經控制器的開啟來調節血泵的轉速以加大病體血液的壓力和流速,病體血液經血泵增壓和加大流速后流入過濾器進口,過濾出白血球的血液通過過濾器出口、血液輸送軟管、工作閥和回送穿刺針被輸送回病體內;每隔一段時間打開采樣閥在采樣口抽樣檢測一次白細胞的數目,待白細胞數目合格并經善后處理后切斷工作閥,控制器停止血泵運行,結束白細胞的過濾過程。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積極效果1、本發明利用白細胞的直徑較大并通過過濾器內設置的過濾網可以快速有效的過濾掉白細胞,具有臨床意義和使用價值。
2、本發明能有效防止一體免疫反應的發生,減少血小板輸注無效發生率,預防輸血相關的巨細胞病毒感染,預防非溶血性輸血發熱反應,減少輸血相關的血小板減少癥發生,減少輸血引起的免疫功能異常,減少血小板的用量,減少HLA相合血小板的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不損失有用的血液成份。
3、本發明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操作簡便,無不良反應等現象。
圖1是本發明過濾白細胞的方法示意圖; 圖2是過濾器的結構示意簡圖。
上述圖中1-采血穿刺針;2-輸送軟管;3-控制器;4-血泵;5-采血閥;6-采血口 ;7-排氣閥;8-排氣口 ;9-過濾器;10-過濾器進口 ;11-過濾器出口 ;12-工作閥;13-回送穿刺針;14-過濾網;15-過濾器排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尤其適用白血病的白細胞過濾。
結合圖1-2,本發明首先涉及一套白細胞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采血穿刺針 1、輸送軟管2、控制器3、血泵4、采血閥5、采血口 6、排氣閥7、排氣口 8、過濾器9、過濾器進口 10、過濾器出口 11、工作閥13、回送穿刺針13、過濾網14和過濾器排氣口 15。
在敘述本發明之前先自定義前置處理和善后操作,所述前置處理是采血穿刺針和回送穿刺針在刺入病體之前要用等滲溶抗菌液留過所述裝置的全部,其目的一是為了對所述裝置進行系統消毒,二是要排除所述裝置內的空氣;所述善后操作是在拔出采血穿刺針之前用一定量的等滲無菌溶液輸入病體血管內,其目的使所述裝置過濾白細胞后的其它有用血液成分輸送回病體內,最后在拔出回送穿刺針并把過濾的白細胞從過濾器中倒掉。
本發明方法的作用機理是由于血液中白細胞的直徑約為10 20微米、紅細胞直徑約為6 9微米、血小板直徑約為2 4微米,因此在過濾器內設置的過濾網必須能阻擋白細胞的通過;在上述機理下,過濾器的上端設置有過濾器排氣口、過濾器的一端設置有過濾器進口、過濾器的另一端設置有過濾器出口,過濾器出口高于過濾器進口,水平設置的過濾網處于過濾器進口之上和過濾器出口之下,這樣過濾網將過濾器分為上腔和下腔;在考慮血液的粘滯特性后將過濾網的網孔直徑控制在12 15微米之間,該網孔直徑能夠順利通過紅細胞和血小板但不能順利通過白細胞;血液經血泵增壓和加大流速后通過過濾器進口進入過濾器的所述下腔并在所述下腔內高速回旋,再經過濾網過濾后流至過濾器的所述上腔,由于所述上腔容積較小且過濾器出口接近過濾網,因此被過濾的紅細胞和血小板所組成的血液經工作閥和回送穿刺針被輸送回病體內,而被過濾掉的白血球由于重力的作用沉積在所述下腔并不會粘附在過濾網上,所述下腔能容納過濾后含大量白細胞的血液。過濾網由厚度是50微米以下的不銹鋼薄板制作而成,過濾網的網孔應均勻分布且致密有序。
結合圖1-2,本發明過濾裝置的聯接方式是采血穿刺針1通過血液輸送軟管2與血泵4的進口聯接,血泵4由控制器3控制開啟,血泵4的出口通過血液輸送軟管2與過濾器進口 10聯接,在血泵4與過濾器9之間的血液輸送軟管2上聯接有一個旁路采血閥5, 采血閥5上設置有采血口 6,在過濾器進口 10之上和過濾器出口 11之下水平設置過濾網 14,過濾器出口 11通過血液輸送軟管2與工作閥12聯接,工作閥12再通過血液輸送軟管 2與回送穿刺針13聯接,在過濾器排氣口 15端聯接有排氣閥7,排氣閥7上設置有排氣口 8。過濾器9的外殼由透明醫用塑料制作而成。
結合圖1-2,本發明過濾白細胞的方法如下檢查所述裝置是否安裝正確,然后進行前置處理,前置處理時若過濾不暢應通過排氣閥7上設置的排氣口 8進行排氣,經前置處理后將采血穿刺針1刺入病體血管內,病體血液通過采血穿刺針1、血液輸送軟管2流入血泵4內,經控制器3的開啟來調節血泵4的轉速以加大病體血液的壓力和流速,病體血液經血泵4增壓和加大流速后流入過濾器進口 10, 過濾出白血球的血液通過過濾器出口 11、血液輸送軟管1、工作閥12和回送穿刺針13被輸送回病體內;每隔一段時間打開采樣閥5在采樣口 6抽樣檢測一次白細胞的數目,待白細胞數目合格并經善后處理后切斷工作閥12,控制器3停止血泵4運行,結束白細胞的過濾過程。
殘留在所述下腔內的大量白細胞必須按照相關醫療規定進行妥善處理,所述過濾裝置也必須按照相關醫療規定進行消毒處理,以備再用。
本發明能有效防止一體免疫反應的發生,減少血小板輸注無效發生率,預防輸血相關的巨細胞病毒感染,預防非溶血性輸血發熱反應,減少輸血相關的血小板減少癥發生, 減少輸血引起的免疫功能異常,減少血小板的用量,減少HLA相合血小板的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不損失有用的血液成份。
公開本發明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選用的實施例,當前認為是適宜的,但是應了解的是本發明旨在包括一切屬于本構思和本發明范圍內的實施例的所有變化和改進。
權利要求
1. 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該方法涉及一套白細胞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采血穿刺針(1)、輸送軟管⑵、控制器⑶、血泵(4)、采血閥(5)、采血口 (6)、排氣閥(7)、排氣口(8)、過濾器(9)、過濾器進口(10)、過濾器出口(11)、工作閥(12)、回送穿刺針(13)、過濾網(14)和過濾器排氣口(1 ;在敘述該方法之前先自定義前置處理和善后操作,所述前置處理是采血穿刺針和回送穿刺針在刺入病體之前要用等滲溶抗菌液留過所述裝置的全部,其目的一是為了對所述裝置進行系統消毒,二是要排除所述裝置內的空氣;所述善后操作是在拔出采血穿刺針之前用一定量的等滲無菌溶液輸入病體血管內,其目的使所述裝置過濾白細胞后的其它有用血液成分輸送回病體內,最后在拔出回送穿刺針并把過濾的白細胞從過濾器中倒掉;其特征是作用機理如下由于血液中白細胞的直徑約為10 20微米、紅細胞直徑約為6 9微米、血小板直徑約為2 4微米,因此在過濾器(9)內設置的過濾網(14)必須能阻擋白細胞的通過;在上述機理下,過濾器(9)的上端設置有過濾器排氣口(15)、過濾器(9)的一端設置有過濾器進口(10)、過濾器(9)的另一端設置有過濾器出口(11),過濾器出口(11)高于過濾器進口 (10),水平設置的過濾網(14)處于過濾器進口(10)之上和過濾器出口(11)之下,這樣過濾網(14)將過濾器(9)分為上腔和下腔;在考慮血液的粘滯特性后將過濾網(14)的網孔直徑控制在12 15微米之間,該網孔直徑能夠順利通過紅細胞和血小板但不能順利通過白細胞;血液經血泵(4)增壓和加大流速后通過過濾器進口(10)進入過濾器(9)的所述下腔并在所述下腔內高速回旋,再經過濾網(14)過濾后流至過濾器(9)的所述上腔,由于所述上腔容積較小且過濾器出口(11)接近過濾網(14),因此被過濾的紅細胞和血小板所組成的血液經工作閥(1 和回送穿刺針(1 被輸送回病體內,而被過濾掉的白血球由于重力的作用沉積在所述下腔并不會粘附在過濾網(14)上,所述下腔能容納過濾后含大量白細胞的血液;所述過濾裝置的聯接方式是采血穿刺針(1)通過血液輸送軟管( 與血泵(4)的進口聯接,血泵由控制器C3)控制開啟,血泵(4)的出口通過血液輸送軟管( 與過濾器進口(10)聯接,在血泵(4)與過濾器(9)之間的血液輸送軟管( 上聯接有一個旁路采血閥(5),采血閥( 上設置有采血口(6),在過濾器進口(10)之上和過濾器出口(11)之下水平設置過濾網(14),過濾器出口(11)通過血液輸送軟管( 與工作閥(1 聯接,工作閥 (12)再通過血液輸送軟管( 與回送穿刺針(1 聯接,在過濾器排氣口(1 端聯接有排氣閥(7),排氣閥(7)上設置有排氣口 (8);檢查所述裝置是否安裝正確,然后進行前置處理,前置處理時若過濾不暢應通過排氣閥(7)上設置的排氣口(8)進行排氣,經前置處理后將采血穿刺針(1)刺入病體血管內,病體血液通過采血穿刺針(1)、血液輸送軟管( 流入血泵內,經控制器(3)的開啟來調節血泵(4)的轉速以加大病體血液的壓力和流速,病體血液經血泵(4)增壓和加大流速后流入過濾器進口(10),過濾出白血球的血液通過過濾器出口(11)、血液輸送軟管O)、工作閥(12)和回送穿刺針(13)被輸送回病體內;每隔一段時間打開采樣閥(5)在采樣口(6) 抽樣檢測一次白細胞的數目,待白細胞數目合格并經善后處理后切斷工作閥(12),控制器 (3)停止血泵(4)運行,結束白細胞的過濾過程。
全文摘要
一種過濾白細胞的方法,血液通過采血穿刺針(1)、血液輸送軟管(2)流入血泵(4)內,經控制器(3)的開啟來調節血泵的轉速以加大血液的壓力和流速,血液經血泵增壓和加大流速后流入過濾器進口(10),過濾出白血球的血液通過過濾器出口(11)、血液輸送軟管、工作閥(12)和回送穿刺針(13)被輸送回病體內。每隔一段時間打開采樣閥(5)在采樣口(6)抽樣檢測一次白細胞數目,待白細胞數目合格并經善后處理后切斷工作閥,控制器停止血泵運行,結束白細胞的過濾過程。本發明利用白細胞的直徑較大并通過過濾器內設置的過濾網可以快速有效的過濾掉白細胞,具有臨床意義和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M1/36GK102512718SQ20111042352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6日
發明者劉珂, 李夢周, 阮林海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