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用中藥,具體是指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對稱的多發性關節炎,以手、腕、足等關節最常受累,早期以紅、腫、熱、痛和運動障礙為主,至晚期可見關節僵硬和畸形。本病發病率較高,國外一般為I %左右,我國為
O.1% -O. 3%,發病以青壯年為多,80%患者的發病年齡在20-45歲左右。據統計,本病致殘率高達60 70%,其中10%的患者在數年內喪失勞動力,嚴重危害了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尤其與“骨痹”、“歷節病”、“鶴膝風”、“頑痹”等病癥相似。其病因在于風、寒、溫、熱等外邪的侵入,內因與素體氣血營衛不足、肝腎虧虛有關。主要病機為邪氣痹阻經絡,氣血運行滯澀,病久可致氮濁血瘀痹阻,氣血肝腎受損,表現為虛實夾雜之證。目前西醫主要采用抗炎藥、抗風濕藥與激素抗炎和免疫抑制類藥物治療,其療效均不滿意。(一)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鎮痛、解熱等作用,可以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是臨床常用藥物之一。該藥只能起消炎止痛作用,并不能減少或減輕關節軟骨和骨關節的破壞性病變,更不能起抑制病程進展的作用,長期使用可導致嚴重胃腸道毒副作用。
(二)慢作用風濕藥主要有抗癥劑、金制劑、青霉胺、抑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劑甲氨蝶哈、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環孢霉素、萊氟米特等,具有抑制免疫反應作用,能夠改變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但不能治愈本病,且都有一定的毒性,可導致患者出現較嚴重的不良反應。
(三)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癥狀,然而糖皮質激素的嚴重不良反應,極大的限制了其在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的作用,臨床常用藥物有強的松和得保松等。用中藥外敷方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是我國中醫學界始終追尋的理想方法。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張財醫師在對中華傳統中醫經典理論一內病外治法深入研究和臨床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病因、病機、藥理、關節炎生物特性和動物模型實驗的科學分析與深入了解,掌握了應用中藥制劑的外敷療法,根治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機理,從而成功研制了川草追風化瘀膏。該療法不需手術,不需口服各種中西醫抑制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是一種安全、有效、快捷、易操作又經濟的新療法。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藥物難以解決及不能根治的弊端,本發明人利用了中藥材原有的生物藥理特性,科學地研制成功一種外用中藥。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中藥(川草追風化瘀膏),它由主藥和礦泉水制備CN 102600324 A說明書2/9頁而成,所述的主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雷公藤3-5 黃連0.5-1.5乳香1-3馬錢子3-5蝮蛇1-2沒藥1-3洋金花1.5-2.5川烏2-4斑蝥 0.3-0.7露蜂房1-2草烏2-7麝香 0.1-0.2天南星3-5蜈蚣 0.5-1.5牛黃 0.1-0.2白附子1-3丁香 1-3 全蝎 0.5-1.5
所述的礦泉水用量為150-250體積份,且當主藥的重量單位選擇克時,礦泉水的體積單位就對應選擇毫升。
所述的主藥優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雷公藤4 黃連I 乳香2 馬錢子4蝮蛇1.6沒藥2洋金花2川烏3斑蝥0.5露蜂房1.6草烏3麝香0.15天南星4蜈蚣I牛黃0.15白附子2丁香2全蝎I所述的礦泉水優選用量為200體積份,且當主藥的重量單位選擇克時,礦泉水的體積單位就對應選擇毫升。所述的礦泉水優選北京玉泉山南麓特產的天然礦泉水。所述的雷公藤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的除去外皮的莖和根。處方別名雷公仝;產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等地。秋季采挖,去凈二層皮,曬干, 生用;含雷公藤堿、雷公藤定堿等多種生物堿、二萜內酯、雷藤酮及衛矛醇等。性味苦、辛, 涼。有大毒;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殺蟲。外用治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發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所述的洋金花為茄科植物曼陀羅的花。處方別名曼羅花、蔓陀羅花、千葉蔓陀羅花、風茄花;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有毒。歸心、肺、肝經。功效主治平喘止咳,麻醉止痛, 解痙止搐。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濕痹痛,癲癇,驚風,外科麻醉。所述的蝮蛇(Agkistrodon halys),屬蜂蛇科蝮蛇屬,別名土公蛇、草上飛;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于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有很高的醫藥價值。歸經脾、肝經;功效祛風, 通絡,止痛,解毒;主治風濕痹痛,麻風,瘰疬,瘡癤,疥癬,痔疾,腫瘤;采收和儲藏春夏間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內臟,盤成圓盤形,烘干。亦可鮮用。所述的露蜂房(Honey comb)出自《神農本草經》。別名蜂腸、革蜂案、百穿、蜂剿、 蜂房、大黃蜂窠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ure ;為胡蜂科昆蟲黃星長腳黃蜂或多種近緣昆蟲的巢;一般10-12月間采收,采后曬干,倒出死蜂,附去雜質, 剪成塊狀,生用或炒、煅用;化學成份大黃蜂巢含露房油,蜂蠟,樹脂,多種糖類,維生素和無機鹽等。
本發明還提供所述的外用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比例的雷公藤、馬錢子、洋金花、露蜂房、天南星、白附子、黃連、蝮蛇、川烏、 草烏、蜈蚣、丁香、乳香、沒藥、斑蝥、麝香、牛黃和全蝎十八味原料藥,粉碎成200目細粉,加入所述體積的天然礦泉水,經溫火熬制,直到形成含水量達20%的糊劑時,停火冷卻,埋入地下2尺深處,隔絕空氣發酵3個月后即得。所述的粉碎優選使用不銹鋼粉碎機完成。所述的熬制優選使用瓷制器皿作為容器完成。所述的制備方法中,將糊劑埋入地下隔絕空氣的發酵過程可使主藥中各原料藥充分融合,從而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因此這一過程能夠顯著提高本發明外用中藥的治療效果。用中藥外敷的方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它的最大優點在于不需通過開刀手術,不需口服各種中西醫抑制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避免了手術感染和口服藥產生的毒副作用, 只需通過外敷給藥即可根治風濕性關節療炎。本療法安全、有效、快捷、易操作且經濟,病人無治療痛苦。應用本發明的外用中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如下I.根據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確診風濕性關節炎(一 )關節表現晨僵、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 二)關節外表現類風濕結節、類風濕血管炎、肺間質性病變、心包炎、胃腸不適、 腎尿異常、低血紅蛋白小細胞性貧血、干燥性角結膜炎和口干燥癥。(三)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RF)、免疫復合物和補體、關節滑液、關節X線檢查和類風濕結節的活檢。(四)診斷標準I)、晨僵持續至少Ih (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關節腫,至少6周;4)、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5)、手X線攝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稀疏和關節間隙的狹窄);6)、有皮下結節;7)、類風濕因子呈陽性(滴度> I : 20)。2.給藥治療根據確診的關節炎病灶部位直接外敷給藥。療程一個療程一般只需1-2次外敷給藥。用法用量每天外敷給藥一次,每次外敷給藥總劑量35克(糊劑),留藥24小時。 外敷中藥操作時應對準病灶部位施藥(糊劑膏藥外敷——手術膜蓋嚴——膠布固定)。臨床表現1、敷藥后1-2小時藥力可全部滲入病灶關節;2、經24小時留藥,可見病灶關節外表皮與真皮間因大量組織液滲出,會鼓起I個與藥包等量大小的水泡,其病變細胞組織液呈黃紅色。臨床處置時可采用竹簽和木簽刺破水泡,放盡組織液即可。3、放盡組織液的水泡經7-10天會自行干結、結痂并脫落,不會形成感染。3.確診治愈的標準
關節炎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相應指標恢復正常;手X線攝片未見異常變化;皮下結節消失。本發明的外用中藥對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可以參考以下動物模型的藥效學試驗I.實驗材料受試物本發明實施例I的外用中藥膏劑,用于皮膚涂抹給藥。陰性對照品賦形劑。配制方法淀粉和蒸餾水按質量比3 2配制成膏狀,置4°C 冰箱保存。陽性對照品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扶他林),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產品。規格20克O. 2克(以雙氯芬酸鈉計),密封,30°C以下保存。臨用時直接擠出少量涂敷皮膚表面。2.實驗內容大鼠佐劑性關節炎實驗原理免疫佐劑是在免疫過程中,能夠非特異性促進抗原致敏過程和輔助提高免疫效果的物質。在大鼠右后足墊皮內注射弗氏完全佐劑后,可出現原發病變和繼發病變。 原發病變類似于一般炎性水腫,主要表現為致炎局部的炎癥反應(關節、足趾紅腫),致炎后18-24小時達峰值,持續5天后逐漸減輕;繼發病變由遲發型超敏反應引起,于致炎IOd 后,對側和前肢足爪發生腫脹、多發性關節炎,耳、尾部也出現炎癥性結節和紅斑,并伴有體重明顯下降。此種繼發反應是由弗氏完全佐劑作為抗原,誘發機體產生自身免疫反應所致。 注射弗氏完全佐劑后I周,注射側關節疼痛評分即顯著升高,維持6周以上,至9周基本恢復。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按體重隨機分為3組,每組12只。分別為(I)空白對照組(A),(2)陽性對照組(B),(3)受試物組(C)。各組大鼠右后足趾皮內注射弗氏完全佐劑O. ImL/只。造模前Ih及造模給藥后,受試物組大鼠分別于右后足足趾部位以及背部涂抹實施例I的外用中藥,陽性對照組大鼠涂抹扶他林,空白對照組大鼠涂抹賦形劑,各大鼠分別于給藥前24h剃除背部正中位置毛發,剃毛面積約為3. 3cm。連續給藥五天,每天兩次,每次涂抹量O. 5g/只。造模前及造模后18h(即為ld、2d、3d、5d分別測量各大鼠足趾容積(造模前在各大鼠右后足踝關節位置用記號筆劃一橫線,每次測量足趾容積時以此橫線為記),計算各大鼠足爪腫脹度(mL)及各組腫脹抑制率腫脹度(mL)=致炎后足趾容積-致炎前足趾容積抑制率%=(空白對照組腫脹度-給藥組腫脹度)/空白對照組腫脹度X100%角叉菜膠致大鼠足爪腫脹實驗原理角叉菜膠屬于中效致炎劑,大鼠足跖內注射角叉菜膠,可引起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高、滲出、水腫等一系列類似于人體急性炎癥的反應。致炎后約O. 5h開始腫脹,2. 5-3. Oh達到高峰,8h后逐漸消退。該模型可靠、差異性小、有高度重現性。方法=Wistar大鼠,36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3組,雌雄分開分組,每組12 只。分別為(1)空白對照組(Al),(2)陽性對照組(BI), (3)受試物組(Cl)。給藥前24h 各組大鼠背部脫毛,受試物組大鼠于脫毛背部及注射足局部涂抹實施例I的外用中藥,空白對照組大鼠涂抹賦形劑,陽性對照組大鼠涂抹扶他林,連續給藥3天,每天2次,每次涂抹量O. 5g/只。第三天給藥后Ih后,各鼠灌胃給水10mL,右后足趾皮下注射1%角叉菜膠
O.ImL/只致炎,于致炎前及致炎后O. 5h、lh、2h、4h、6h分別測量各鼠右后足踝周長,計算各組足爪腫脹度(cm)及抑制率:腫脹度(cm)=致炎后足踝周長-致炎前足踝周長抑制率%=(空白對照組腫脹度-給藥組腫脹度)/空白對照組腫脹度X100%。小鼠醋酸扭體實驗原理將一定容積和濃度的化學刺激物質注入小鼠腹腔內,刺激臟層和壁層腹膜, 引起深部較大面積較長時間的炎性疼痛,致使小鼠出現腹部內凹、軀干與后肢伸張、臀部高起等行為反應,稱為扭體反應。該反應在注射后15min內出現頻率高,故以注射15min內發生的扭體次數或扭體反應開始時間為疼痛定量指標。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4組,每組10只。分別為(I)空白對照組(A2),(2)模型對照組(B2),(3)陽性對照組(C2),(4)受試物組(D2)。給藥前24h各組小鼠腹部脫毛,受試物組小鼠腹部脫毛部位涂抹實施例I外用藥膏,空白對照組小鼠涂抹賦形劑,陽性對照組小鼠涂抹扶他林,連續給藥三天,每天兩次,每次涂抹量O. 2g/只。于第三天給藥后,各小鼠腹腔注射O. 6%醋酸O. 2mL/只,空白對照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
O.2mL/只,記錄15min內各小鼠扭體次數及各小鼠扭體的開始時間(未出現扭體者,開始扭體時間記為15min)。小鼠耳腫脹實驗原理二甲苯是鄰、間、對位三種同分異構體的混合物,其致炎作用有快又強,涂布于小鼠耳朵后迅速擴展浸潤,使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出現鼠耳紅腫的炎癥反應。該模型方法簡便、見效快、用藥量少,且復制成功率高,適用于抗炎作用常規篩選。方法雄性昆明小鼠3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3組,每組10只。分別為(I)空白對照組(A3),(2)陽性對照組(B3), (3)受試物組(C3)。給藥前24h,各組小鼠腹部脫毛,受試物組小鼠腹部脫毛部位涂抹實施例I的外用藥膏,空白對照組小鼠涂抹賦形劑,陽性對照組涂抹扶他林,連續給藥三天,每天兩次,每次涂抹量O. 2g/只。于第三天給藥后,用微量加樣器于各鼠右耳前后兩面各涂布二甲苯O. 02mL/只,2h后,頸椎脫白處死各鼠,沿耳廓基線剪下雙耳,用9mm直徑打孔器分別在同一部位打下圓形耳片,稱重。計算各小鼠耳腫脹度 (mg)及各組耳腫脹抑制率:耳腫脹度(mg)=每鼠右耳片重量-左耳片重量即為腫脹度(mg)腫脹抑制率(%)=(空白對照組腫脹度-給藥組腫脹度)/空白對照組腫脹度 X100%o3.實驗結果3. I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作用(見表I)表I.實施例I的外用中藥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足趾腫脹度(mL)及腫脹抑制率 (% )的影響(X土SD,η = 12)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中藥,它由主藥和礦泉水制備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雷公藤3-5黃連0.5-1.5蝮蛇1-2沒藥1-3斑蝥0.3-0.7露蜂房1-2天南星3-5蜈蚣0.5-1.5丁香 1-3全蝎 0.5-1.5;所述的礦泉水用量為150-250體積份,且當主藥的重量單位選擇克時,礦泉水的體積單位對應選擇暈升。
2.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雷公藤4黃連I乳香2馬錢子4蝮蛇1.6沒藥2洋金花2川烏3斑蝥0.5露蜂房1.6草烏3磨香0.15天南星4蜈蚣I牛黃0.15白附子2丁香2全蝎I。
3.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礦泉水用量為200體積份,且當主藥的重量單位選擇克時,礦泉水的體積單位對應選擇毫升。
4.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礦泉水為北京玉泉山南麓特產的天然礦泉水。
5.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重量比例的雷公藤、馬錢子、洋金花、露蜂房、天南星、白附子、黃連、蝮蛇、川烏、 草烏、蜈蚣、丁香、乳香、沒藥、斑蝥、麝香、牛黃和全蝎十八味原料藥,粉碎成200目細粉,加入所述體積的天然礦泉水,經溫火熬成含水量達20%的糊劑時,停火冷卻,埋入地下2尺深處,隔絕空氣發酵3個月后即得。乳香1-3馬錢子3-5洋金花1.5-2.5川烏2-4草烏2-7磨香0.1-0.2牛黃0.1-0.2白附子1-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中藥,它由主藥和礦泉水制備而成,所述的主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雷公藤3-5,黃連0.5-1.5,乳香1-3,馬錢子3-5,蝮蛇1-2,沒藥1-3,洋金花1.5-2.5,川烏2-4,斑蝥0.3-0.7,露蜂房1-2,草烏2-7,麝香0.1-0.2,天南星3-5,蜈蚣0.5-1.5,牛黃0.1-0.2,白附子1-3,丁香1-3和全蝎0.5-1.5。所述的礦泉水用量為150-250體積份,且當主藥的重量單位選擇克時,礦泉水的體積單位對應選擇毫升。本發明的外用中藥對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具有安全、有效、快捷、易操作且經濟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K35/58GK102600324SQ20121006553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張財 申請人:張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