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胸科醫學領域。
背景技術:
膿胸與重度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手術后常見并發癥,由于膿液積聚于胸腔內導致病人出現嚴重的感染中毒癥狀,多表現為持續的高熱、寒戰、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癥狀,如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往往后果嚴重,甚至導致病人的死亡。目前在臨床實踐中,其治療需要應用大量的廣譜高效抗生素及胸腔閉式引流,廣譜高效抗生素的應用不僅加重了病人個人與醫保的經濟負擔,而且常導致菌群失調與繼發霉菌感染,而進一步加重病情且可導致耐藥菌株的出現,在對病人個體造成嚴重后果的同時也蘊藏著極大的社會風險。閉式引流的應用可加速膿液排除,促進病人康復,但也明顯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與風險。這類病人往往長期住院,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胸腔拔毒袋及其制備方法,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一種胸腔拔毒袋,包括帶有固定帶的袋套、和袋套內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填充物的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所述的磨成粉末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的比重是4 : 4 : I 2 : I 2。上述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的最佳比重是4 : 4 : I : I。上述的袋套為矩形或圓形,且該袋套的中部有一個引流管孔,可引出閉式引流管,用于膿胸閉式引流的病人。上述的固定帶上設有相互粘合的粘合貼,從而便于綁縛、方便固定。上述袋套為純棉布料,既透氣、也有助于藥力的散發。一種胸腔拔毒袋的制備方法,包括制備帶有固定帶的袋套的步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取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用量范圍分別是大黃在90-120克之間,芒硝在90-120克之間,乳香在23-60克之間,沒藥在23-60克之間;將上述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磨成粉末后置入上述袋套內即得到胸腔拔毒袋。為了獲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在臨床使用時還需對以上步驟所得的胸腔拔毒袋進行進一步加工,包括以下步驟將I : I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鍋內;將上述胸腔拔毒袋放入所述蒸鍋內,蒸30分鐘以上,然后晾至室溫即得到一種臨床使用的胸腔拔毒袋。本發明結構簡單、容易制作,采用多種中藥聯合使用,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經濟實惠,無毒無害,使用效果明確等優點,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誘導免疫細胞的局部侵潤,加速炎癥的局限與消散。可明顯減輕病人的痛苦,明顯加快病人康復過程,減少病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大大減少廣譜高效抗生素的用量,從而明顯減少長期大量應用廣譜高效抗生素對病人和社會造成的風險。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其中,I、粘合貼,2、袋套,3、引流管孔,4、填充物,5、固定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一種胸腔拔毒袋,包括帶有固定帶5的袋套2、和袋套2內的填充物4,其特征在于填充物4的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所述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的比重是4 : 4 : I 2 : I 2。上述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的最佳比重是4 : 4 : I : I。上述的袋套2為矩形或圓形,且該袋體的中部有一個引流管孔3,可引出閉式引流管,用于膿胸閉式引流的病人。上述的固定帶5上設有相互粘合的粘合貼1,從而便于綁縛、方便固定。上述袋套2為純棉布料,既透氣、也有助于藥力的散發。一種胸腔拔毒袋的制備方法,包括制備帶有固定帶5的袋套2的步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取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用量范圍分別是大黃在90-120克之間,芒硝在90-120克之間,乳香在23-60克之間,沒藥在23-60克之間;將上述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磨成粉末后置入上述袋套2內即得到胸腔拔毒袋。為了獲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在臨床使用時最好再對以上步驟所得的胸腔拔毒袋進行進一步加工,包括以下步驟將I : I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鍋內;將上述胸腔拔毒袋放入所述蒸鍋內,蒸30分鐘以上,然后晾至室溫即得到一種臨床使用的胸腔拔毒袋。該步驟既可以促進胸腔拔毒袋內的藥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增強效力,避免過于干燥而使藥物不能充分相互作用,又不至于使其水分過多造成病人的不適,造成依從度下降并且可以避免藥物隨水分流出導致創口被污染,弓I起不良后果。其中,大黃具有清熱瀉火、化痰助瘀之功效,還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具有抗感染作用。芒硝具有清熱軟堅散結功效。經研究發現本品清熱解毒與其抗感染作用有關,且芒硝具有良好的吸收功能。乳香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及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樹脂,性溫,味辛苦,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乳香主要成分為游離a-乳香脂酸、β -乳香脂酸、結合乳香脂酸以及阿魏酸和苦味質、揮發油等。沒藥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其他同屬植物莖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性平,味苦,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沒藥主要成分為樹月旨,樹膠和揮發油。乳香、沒藥為臨床常用的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功效的藥對。實施例使用本發明時,大黃100克,芒硝100克,乳香25克,沒藥25克,磨成粉末混勻,置入棉布袋中,使用時先用I : I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鍋內蒸30分鐘后晾至室溫;治療時在胸腔拔毒袋下墊兩層紗布,防止胸腔拔毒袋直接與皮膚接觸;熏蒸后的胸腔拔毒袋將會具有更強的藥物滲透力。使用時如為重度肺炎,則先行胸部CT檢查確定感染部位后將棉布袋置于胸壁上距離感染部位最近處;如為膿胸則置于膿液最多處(此處亦常為閉式引流置管處)將藥袋的帶子環繞胸壁后搭緊,每日更換藥袋一次即可,藥袋分兩型一為方型=IOXlO厘米大小,兩邊兩條帶子各長50厘米,末端帶尼龍搭扣15厘米(另有小號帶長40厘米和大號帶長60厘米),也可用于肺炎病人;二為圓型直徑10厘米大小,中間有直徑2厘米的引流管孔,可通過閉式引流管,用于膿胸閉式引流病人
權利要求
1.一種胸腔拔毒袋,包括袋體(I)、帶有固定帶(5)的袋套(2)、和袋體(I)內的填充物(4),其特征在于填充物(4)的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所述的磨成粉末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的比重是4 : 4 : I 2 : I 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胸腔拔毒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的比重是 4 : 4 : I : I。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胸腔拔毒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袋套(2)為矩形或圓形,且該袋套(2)的中部有一個引流管孔(3)。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胸腔拔毒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帶(5)上設有相互粘合的粘合貼(I)。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胸腔拔毒袋,其特征在于上述袋套(2)為純棉布料。
6.一種胸腔拔毒袋的制備方法,包括制備帶有固定帶(5)的袋套(2)的步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取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用量范圍分別是大黃在90-120克之間,芒硝在90-120克之間,乳香在23-60克之間,沒藥在23-60克之間;將上述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磨成粉末后置入上述袋套(2)內即得到胸腔拔毒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胸腔拔毒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將I: I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鍋內;將上述胸腔拔毒袋放入所述蒸鍋內,蒸30分鐘以上,然后晾至室溫即得到一種臨床使用的胸腔拔毒袋。
全文摘要
一種胸腔拔毒袋,包括袋套、固定帶和填充物,其特征在于填充物的組分包括磨成粉末的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其比重是4∶4∶1~2∶1~2。其制備方法包括將大黃、芒硝、乳香和沒藥磨成粉末混勻,置入棉布袋中,使用1∶1的水和食醋的混合溶液,放入蒸鍋內蒸30分鐘后晾至室溫。本發明結構簡單,采用多種中藥聯合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經濟實惠,無毒無害,使用效果明確等優點,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誘導免疫細胞的局部侵潤,加速炎癥的局限與消散。可明顯減輕病人的痛苦,加快病人康復過程,減少病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減少廣譜高效抗生素的用量,從而減少長期大量使用廣譜高效抗生素對病人和社會造成的危害。
文檔編號A61P43/00GK102614578SQ20121009694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丁華民, 王倫青, 矯文捷 申請人:青島市市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