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食管癌的中藥。
背景技術:
食管癌系指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其發展一般經過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等階段。食管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變,由不典型增生到癌變一般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正因為如此,一些食管癌可以早期發現并可完全治愈。對于吞咽不暢或有異物感的患者應盡早行胃鏡檢查以便發現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變。食管癌象其他的惡性腫瘤一樣雖然有基因的變化背景,涉及多因素、多階段、多基因變異積累及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眾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 質的改變。但長期不良的生活或飲食習慣可能是導致食管癌發生的元兇。目前認為,引起食管癌的相關危險因素主要有進食含亞硝胺類較多的食物(如喜歡腌制酸菜)或霉變食品、長期喜進燙食(如潮汕人食管癌發病率高可能與長期喝功夫茶有夫)、不良嗜好(如吸煙、飲灑)等。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地區,位居腫瘤死亡的第四位。目前的治療方法多以手術治療為主,并配合放療或化療,在治療過程中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煩惱,而且容易引起其他并發癥。
發明內容
綜合上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發明研制了ー種配置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食管癌的中藥。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6 9重量份數的急性子、O. 5 I. 5重量份數的斑蝥、5 15重量份數的半夏、15 25重量份數的茯苓、15 25重量份數的石斛、5 15重量份數的甘草。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是這樣實現的—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7重量份數的急性子、I重量份數的斑蝥、10重量份數的半夏、20重量份數的茯苓、20重量份數的石斛、10重量份數的甘草。本發明將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細粉,直接服用,毎日三次,毎次1-2克,溫水送服。療程30天為ー療程,需服用38療程。本發明的藥理及文獻依據是急性子辛、苦、溫,小毒;功效行瘀降氣,軟堅散結。斑蝥辛、溫,有毒;功效抗腫瘤,破癥散結,攻毒蝕瘡。半夏辛,溫;有毒;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茯苓甘、淡,平;功效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石斛甘,微寒;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甘草甘,平;功效補脾益氣,消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本發明中急性子、斑蝥軟堅散結,半夏、茯苓化痰降逆和胃,石斛滋陰清熱,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者藥,諸藥合用有清熱解毒、軟堅化痰、和胃降逆之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以純中藥配制而成,配方科學合理,配置簡單,無毒副作用,療效短,見效快,具有清熱解毒、軟堅化痰、和胃降逆之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ー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 :一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7克的急性子、I克的斑蝥、10克的半夏、20克的茯苓、20克的石斛、10克的甘草。實施例2 :—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9克的急性子、I. 5克的斑蝥、15克的半夏、25克的茯苓、25克的石斛、15克的甘草。實施例3 :—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6克的急性子、O. 5克的斑蝥、5克的半夏、15克的茯苓、15克的石斛、5克的甘草。實施例4 :一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8克的急性子、O. 9克的斑蝥、6克的半夏、23克的茯苓、22克的石斛、8克的甘草。實施例1-4中的中藥在制備時將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細粉,直接服用,每日三次,毎次1-2克,用溫水送服。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與本發明相同或相近似的產品,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臨床觀察的結果如下療效標準治愈患者癥狀消失,檢查達到正常標準。有效患者癥狀有所改善,但未達到正常標準。無效經一段時間治療,患者癥狀無任何改善。藥物療效觀察情況本發明藥物治療79人,治愈者58人,有效者12人,無效者9人,有效率88%。典型病例 田某男,53歲,河南濮陽人,食管癌早期,食管內有異物感,上腹部疼痛,后經我處藥物治療,ー個月見效,四個月痊愈。溫某女,51歲,河南平頂山人,食管癌早期,吞咽時胸骨不適,有針刺樣痛,后經我處藥物治療,ー個半月見效,五個月痊愈。周某男,46歲,平頂山衛東區人,食管癌中期,進行性吞咽困難,食物反流,后經我處藥物治療,兩個月見效,六個月痊愈。高某女,42歲,山東德州人,食管癌中期,多處治療效果均不明顯,后經我處藥物治療,兩個月見效,六個月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6 9重量份數的急性子、O. 5 I. 5重量份數的斑蝥、5 15重量份數的半夏、15 25重量份數的茯苓、15 25重量份數的石斛、5 15重量份數的甘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7重量份數的急性子、I重量份數的斑蝥、10重量份數的半夏、20重量份數的茯苓、20重量份數的石斛、10重量份數的甘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成分制備而成6~9重量份數的急性子、0.5~1.5重量份數的斑蝥、5~15重量份數的半夏、15~25重量份數的茯苓、15~25重量份數的石斛、5~15重量份數的甘草,本發明具有清熱解毒、軟堅化痰、和胃降逆之功效。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716340SQ20121023181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明者許瑞琴 申請人:許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