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膏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
背景技術:
疼痛是患者臨床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它給病人帶來很大的痛苦,特別是臟腑痛和筋骨的疼痛更令患者難以忍受。目前,治療臟腑和筋骨疼痛的藥物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尚存在諸多缺陷,如療程長、副作用大、無實際性治愈效率,無法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愈后不復發、不反彈的臟腑筋骨消痛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1-3,草烏I. 5-3. 5,川烏I. 5-3. 5,重樓2-6,郁金1-3,竹葉防風2-4,海桐皮2-4,八角風3_7,紫金皮4_12,天南星2_6,干姜1_3,甘草1-3,乳香2-4,沒藥2-4,竹節三七2-6,紅茴香根皮2_4,甲珠1_2,螃蟹4_12,黃丹9_19,血蝎2-4,雪里開3-7,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可以是任何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任何植物油或者植物油混合物,如豆油、芝麻油等。本發明藥對臟腑筋骨關節肢體骨傷科,骨風濕科外用膏藥治療,是根據祛痹法、風寒濕三氣朵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亦有“痹之客于五臟”。臨床上根據病邪偏勝和病變部位,證候特點病理、病點、病狀、病癥、風痹、寒痹、濕痹、熱痹以及類風濕關節炎、厲節風、痛風癥、腫脹、麻木、僵硬等周痹、血痹、氣虛痹、血虛痹和心肝、脾、肺、腎、腸、胞、臟腑痹,總之,凡是邪氣閉阻臟腑,肢體經絡,所引起的多種閉阻證候,形成的各種痹癥,包括臟腑筋骨、肢體諸類疼痛癥都可使用臟腑筋骨疾病外用膏藥貼針對治療、療程短、治愈率高,適用范圍極為廣泛,療效獨特顯著,用之得法,奇效立應,內外疾病,標本兼治。痹癥與骨傷科、軟組織損傷、骨風濕科、頸腰椎間盤突出、風濕疼痛諸癥關系密切,痹之為病,是因邪氣閉塞經絡,臟腑肢體、氣血閉阻不通,理上的主要特點也就是氣血淤滯,若更兼風寒濕邪雜至,則易合而為痹,因此,骨傷科、骨風濕科疾病與痹癥同時并存,故在治療上,必須采取活血化瘀與祛瘀除痹法協同治療,如此,則可以得到氣血、經絡暢通、臟腑筋骨與肢體的陰陽得以平衡而康復痊愈。本發明膏藥系張氏七代祖傳秘方,原方基礎精改而成,方中檀香、辛濕、氣味香竄芳烈,善行十二經絡,內達臟腑筋骨、外達肌膚,通利周身無處不至,凡痰積氣厥、瘀阻不通,以此藥開路,引諸藥發揮作用,直達病灶、草烏、川烏、竹葉防風、紅茴香根皮、八角楓、海桐皮、紫金皮、天南星、竹節香附、系列辛溫大熱大毒之品,性猛峻烈之功能、行氣活血、消腫散結、以毒攻毒、祛瘀除痹、搜臟腑筋骨之濕寒、祛皮里膜外之痰毒,透達肌膚,祛風寒濕熱痹之功能遠勝它藥也,作用類似并遠遠優于激素類藥物的實際性療效與治療效果。
臨床證明它對各種疾病引起的劇烈疼痛、陣發性疼痛、純痛、有獨特顯著的治療功效及鎮病作用,又長于治療、風濕、類風濕、頸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坐骨種經、各種腰痛、跌打損傷、老傷發損、雖則毒性與劑量密切相關,方中干姜、甘草、行氣活血、調和諸和,一則監制其毒性,再者對正虛病人可提高散寒祛濕的作用,故可組方與烏頭類辛濕大熱大毒藥物而大膽運用于臨床,甘草、干姜對烏頭類藥既有輔助作用,又有佐使作用。以上諸藥更配辛溫而麻、氣溫而燥、具溫開辛通的重樓,天南星、半下、土花椒既理脾胃濕寒,又長于行經絡風痰,其性溫走竄,散結消痛、活血化瘀、開胃健胃、通利二便、利水消腫、乳香、沒藥、血蝎。實踐證明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遠勝它藥。竹節三七、尋骨風、甲珠、螃蟹共為組方中主輔相成的輻藥,它們之間既存在獨立,又相輔相成,在諸類疼痛疾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為治疼痛之圣藥也。甲珠、螃蟹、竹節三七,辛、甘苦而性平,氣主溫散,辛寒能散熱解毒,味苦而麻乃攻毒消腫,解郁利氣消澎脹,其性急透,直達病灶,為血中氣藥,凡氣血瘀 阻諸癥用之最為合適能搜機體上中下前后左右一切風火之邪使之外出、散之、消之、一補一散、相互制藥,通利臟腑鎮驚而調和陰陽,陰陽得補,正氣旺盛,臟腑得養,機體功能將自然強壯起來,機體將自然增強對諸病的抵抗能力,精神煥發、氣血方剛、百病去矣!花椒油、黑芝麻油、黃丹功能解毒生肌,多用于治療外科、炎癥引起的各種疾病,現代醫藥科學證明,有直接殺死細菌寄生蟲和制止粘液分泌擴散的作用,本方中為熬制膏藥外貼的原料。以上諸藥共同協調,組方配伍,達到清熱解毒,行氣活血,通徑活絡,散結消腫,通利臟腑,強筋壯骨,祛風寒濕痹,扶正除邪的目的,既能協助主藥引諸藥歸經,又能達到骨傷科,骨風濕科不同疾病而疼痛的快速治療。綜觀全方,方中有主有輔、有佐有使、有攻有守、有斂有收、有補有瀉、平穩而顯效,氣血暢通、陰陽平衡、風寒濕熱痹一方合治而雙解,故能治療多種不同癥狀而疼痛的多發性疾病,組方精干、力求實效,精選藥物藥力,以野生天然草藥為主要原料,不改方、不代藥,提高工藝精制,用之得法、奇效立應,尤對腸胃科、骨傷科、骨風濕科、胃痛胃酸、胃脹各種胃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大人小孩、嬰幼兒各種腹瀉、跌打損傷、老傷發損、各種腰痛、頸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坐骨神經、類風濕關節炎、內外科一切疼痛癥,療效顯著而顯效,愈后不復發、不反彈、療效突出、經臨床試用,取得了一定成績和社會上各界人士的好評。作為優化,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 :花椒籽油15-45。作為優化,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70-130 :山花椒籽油15-45。作為優化,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 :山花椒籽油30。作為優化,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2,草烏2. 5,川烏2. 5,重樓4,郁金2,竹葉防風3,海桐皮3,八角風5,紫金皮8,天南星4,干姜2,甘草2,乳香3,沒藥3,竹節三七4,紅茴香根皮3,甲珠I. 5,螃蟹8,黃丹14,血蝎3,雪里開5。作為優化,由下列方法制成先將乳香、沒藥、血蝎、竹節三七、甲珠、重樓六味藥研磨細粉,余藥全部放入備好的植物油中浸泡,以武火熬至炸枯去渣、濾凈、加入黃丹以文武火交替熬之滴水成珠,即成黑褐色烏黑發亮的黑膏藥,冷卻,再將研未的細粉藥全部倒入膏藥內,反復調和均勻,即制得半成品;將半成品倒入冷水中浸泡,以祛火毒,每日換水多次,制得半成品膏藥;需要時,熔化后涂布于襯布或者紙上制得成品膏藥。
作為優化,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 :花椒籽油15-45 ;所述植物油浸泡時間為浸泡8-22天;冷卻溫度為冷卻至80°C左右;所述每日換水2-4次;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4-12日。作為優化,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 :山花椒籽油30 ;所述植物油浸泡時間為熱天浸泡10天,冷天浸泡15-20天;所述每日換水3次;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熱天浸泡五日,冷天浸泡十日。作為優化,六味藥研磨細粉的細度為260目。作為優化,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 :山花椒籽油30 ;所述 熔化為按用量熔化;所述涂布是根據制作規格要求,將熔化的半成品膏藥涂于消菌布上或防水紙上,覆蓋薄膜,隨時備用。即本發明膏藥的制作方法是先將乳香、沒藥、血蝎、竹節三七、甲珠、重樓、六味藥研磨細粉(360目)余藥全部放入備好的黑芝麻油與土花椒籽油中浸泡,熱天浸泡為10天,冷天為15-20天,以武火熬至炸枯去渣、濾凈、加入黃丹以文武火交替熬之滴水成珠,即成黑褐色烏黑發亮的黑膏藥,冷卻至80°C左右,再將研未的細粉藥全部倒入膏藥內,反復調和均勻,即制得半成品。倒入冷水中,以祛火毒,每日換水三次,熱天浸泡五日,冷天浸泡十日,如需制用成品,再按用量熔化。根據制作規格要求,將熔化的半成品膏藥涂于消菌布上或防水紙上,覆蓋薄膜,隨時備用。規格14. 5cm X 17. 5cm,長方形,一貼凈重35克,皆類型規格的品種用于治療婦科,骨傷科,骨風濕科,腸胃科,臟腑筋骨軟組織損傷諸類頑固性疾病外用膏藥貼。功能清熱清毒、活血化瘀、祛風寒濕痹、利水消腫、軟堅散結、通利臟腑、強筋壯骨。主治骨傷科、跌打損傷、斷骨裂縫、老傷發損、骨風濕科、類風濕關節炎、筋骨疼痛、頸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坐骨神經、肩周炎、臟腑筋骨關節諸類疼痛癥,對各種急慢性胃炎胃痛、腸胃炎、大人小孩嬰幼兒各種腹瀉,療效顯著,用之得法、奇效立應、且無毒副作用,愈后不復發、不反彈,標本兼治。使用方法I、揭去覆蓋在膏藥上的薄膜,用火點燃一張廢紙,(煤火上或液化氣灶小火都可以)將膏藥一面直接接觸火溫,慢慢軟化,然后將膏藥對折成長方形(膏藥與膏藥合面成長方形),輕壓平衡后,再撕開成為原來的原狀,直接貼敷于患者疼痛處。2、膏藥貼敷于患者疼痛部位后,以掌心或手指輕揉貼藥部位,增加牢固度,有助于藥力的發揮。3、該膏藥自貼敷之日起,4日整自行揭下(即96小時),更換第二次新膏藥,一般病癥建議連續使用3-5療程,重病患者建議連續使用12別5療程。療程計算法貼敷一次4天為一療程,一種病癥單純在一個部位疼痛,一次貼敷一貼膏藥即可,即一貼為一療程,一種病同時牽連3-5處嚴重性疼痛的,一次必須同時貼敷35貼,否則達不到治療的效果,3-5貼同時貼敷一次也是按一療程計算,例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壓迫坐骨神經,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的位置必須貼上膏藥,坐骨神經引起起坐骨外側(即跨骨大腿外側及小腿外側嚴重性脹痛的,一次性必須同時貼敷4至5個,才能達到康復治愈的水準。一句很簡單的話,哪兒痛貼哪,針對很明顯的疼痛部位貼敷更換。
4、本晶具有強烈的重復粘貼性,在使用期限4日內,如遇洗浴或出汗較多等情況,可暫時揭下,過后在明火下稍需軟化,再將膏藥覆蓋折成長方圓形,輕壓平衡后,再撕開為原形,再次貼敷使用。特別聲明每次貼上的新膏藥,在貼敷治療時間的4日內,每天必須更換兩次。以利于藥力的發揮及達到治療效率的最佳效果,建議貼敷更換的時間為早上八點以前,晚上臨睡前。更換方法與使用方法I 一樣貼敷更換即可,4日整后更換新膏藥。為達到療效治愈的目的一處疼痛貼敷一貼即可、3至5處很明顯的疼痛、一次同時貼敷3至5貼、病痛在身同時治療貼敷更換,多處疼痛的病癥同時治愈,遠別病魔的糾纏和疾病之痛苦,輕松一身不留下疾病痛苦的一切煩惱。注意事項 (I)膏藥軟化后,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但必須保持一定的熱度貼敷。(2)皮膚破損之處勿貼·(3)孕婦及20日以內的嬰兒慎用。(4)極少數患者有皮膚局部過敏反應,無須停藥,持續使用,絕不會給皮膚外表及身體帶來任何傷害及后遺癥。總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具有療效顯著,愈后不復發、不反彈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Ikg,草烏I. 5kg,川烏I. 5kg,重樓2kg,郁金Ikg,竹葉防風2kg,海桐皮2kg,八角風3kg,紫金皮4kg,天南星2kg,干姜Ikg,甘草Ikg,乳香2kg,沒藥2kg,竹節三七2kg,紅茴香根皮2kg,甲珠Ikg,螃蟹4kg,黃丹9kg,血蝎2kg,雪里開3kg,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優選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kg :花椒籽油15kg。所述芝麻油,花椒籽油更優選黑芝麻油,山花椒籽油。實施例二,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3kg,草烏3. 5kg,川烏3. 5kg,重樓6kg,郁金3kg,竹葉防風4kg,海桐皮4kg,八角風7kg,紫金皮12kg,天南星6kg,干姜3kg,甘草3kg,乳香4kg,沒藥4kg,竹節三七6kg,紅茴香根皮4kg,甲珠2kg,螃蟹12kg,黃丹19kg,血蝎4kg,雪里開7kg,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優選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130kg :花椒籽油45kg。所述芝麻油,花椒籽油更優選黑芝麻油,山花椒籽油。實施例三,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2kg,草烏2. 5kg,川烏2. 5kg,重樓4kg,郁金2kg,竹葉防風3kg,海桐皮3kg,八角風5kg,紫金皮8kg,天南星4kg,干姜2kg,甘草2kg,乳香3kg,沒藥3kg,竹節三七4kg,紅茴香根皮3kg,甲珠I. 5kg,螃蟹8kg,黃丹14kg,血蝎3kg,雪里開5kg,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優選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IOOkg :花椒籽油30kg。所述芝麻油,花椒籽油更優選黑芝麻油,山花椒籽油。實施例四,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Ikg,草烏3. 5kg,川烏I. 5kg,重樓6kg,郁金Ikg,竹葉防風4kg,海桐皮2kg,八角風7kg,紫金皮4kg,天南星6kg,干姜1kg,甘草3kg,乳香2kg,沒藥4kg,竹節三七2kg,紅茴香根皮4kg,甲珠Ikg,螃蟹12kg,黃丹9kg,血蝎4kg,雪里開3kg,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優選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130kg :花椒籽油15kg。所述芝麻油,花椒籽油更優選黑芝麻油,山花椒籽油。實施例五,本發明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3kg,草烏I. 5kg,川烏3. 5kg,重樓2kg,郁金3kg,竹葉防風2kg,海桐皮4kg,八角風3kg,紫金皮12kg,天南星2kg,干姜3kg,甘草Ikg,乳香4kg,沒藥2kg,竹節三七6kg,紅茴香根皮2kg,甲珠2kg,螃蟹4kg,黃丹19kg,血蝎2kg,雪里開7kg,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優選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 :花椒籽油15-45。所述芝麻油,花椒籽油更優選黑芝麻油,山花椒籽油。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由公知方法制成,或者由下列方法制成先將乳香、沒藥、血蝎、竹節三七、甲珠、重樓六味藥研磨細粉,余藥全部放入備好的植物油中浸泡,以武火熬至炸枯去渣、濾凈、加入黃丹以文武火交替熬之滴水成珠,即成黑褐色烏黑發亮的黑膏藥, 冷卻,再將研未的細粉藥全部倒入膏藥內,反復調和均勻,即制得半成品;將半成品倒入冷水中浸泡,以祛火毒,每日換水多次,制得半成品膏藥;需要時,熔化后涂布于襯布或者紙上制得成品膏藥。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優選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 :花椒籽油15-45 ;所述植物油浸泡時間為浸泡8-22天;冷卻溫度為冷卻至80°C左右;所述每日換水2-4次;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4-12日。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優選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 :山花椒籽油30 ;所述植物油浸泡時間為熱天浸泡10天,冷天浸泡15-20天;所述每日換水3次;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熱天浸泡五日,冷天浸泡十日。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優選六味藥研磨細粉的細度為260目。在上述方法基礎上優選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 :山花椒籽油30 ;所述熔化為按用量熔化;所述涂布是根據制作規格要求,將熔化的半成品膏藥涂于消菌布上或防水紙上,覆蓋薄膜,隨時備用。在上述方法基礎上最優選先將乳香、沒藥、血蝎、竹節三七、甲珠、重樓、六味藥研磨細粉(360目)余藥全部放入備好的黑芝麻油與土花椒籽油中浸泡,熱天浸泡為10天,冷天為15-20天,以武火熬至炸枯去渣、濾凈、加入黃丹以文武火交替熬之滴水成珠,即成黑褐色烏黑發亮的黑膏藥,冷卻至80°C左右,再將研未的細粉藥全部倒入膏藥內,反復調和均勻,即制得半成品。倒入冷水中,以祛火毒,每日換水三次,熱天浸泡五日,冷天浸泡十日,如需制用成品,再按用量熔化。根據制作規格要求,將熔化的半成品膏藥涂于消菌布上或防水紙上,覆蓋薄膜,隨時備用。規格14. 5cm X 17. 5cm,長方形,一貼凈重35克,皆類型規格的品種用于治療婦科,骨傷科,骨風濕科,腸胃科,臟腑筋骨軟組織損傷諸類頑固性疾病外用膏藥貼。本發明藥的臨床應用效果如下自2009年8月中旬至2012年6月底,“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對600例各種腹瀉、吐瀉、腸胃炎臨床患者的治療觀察,自貼敷膏藥后,12小時內瀉止而獲痊愈的患者,其中顯效率99. 8%,痊愈率95%,有效率100%,無效O例,現例舉其中部分如下
典型病例一小兒腹瀉張某某,女,8個月,湖南省武岡市水田鄉正街,2010年5月8日初診,患兒腹瀉蛋花樣便,一日20余次,已十二天左右,先后用過西藥,胃酶、四環素、慶大霉素、一瀉靈、寶寶貼及抗菌素,如青霉素,紅霉素等,以及輸液,中西結合,不見好轉,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納差冷惡腹瀉腸嗚,大便一日20余次,呈水樣狀,有時挾沫帶有不消化殘渣,其氣酸臭。檢查,苔薄膩,脈數。其乃食乳內停,脾胃損傷,運化失常。治療方案,選用12cmX12cm “上述實施例一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 一貼貼敷于患兒肚臍,六小時左右,腸嗚腹瀉之狀瀉泄即止,當天下午,大便形成正常狀態,腸嗚腹瀉已除,納食增加,精神好轉而痊愈。典型病例二 小兒腹瀉 劉某,男,11個月,湖南省武R市步行街85號,2011年5月4日初診,急性腹瀉,日數次哺乳后旋即腹瀉,黃水樣便,挾有不消化乳塊和少量粘液殘渣,無臭味,服小兒無味氯霉素、慶大霉素糖漿和四環素片等藥物無效,并試用多種外用藥肚臍貼敷,反而腹瀉愈來愈加重,到第5日出現中度發熱體溫37. 9 。C,輕度脫水面容,陣發啼哭。建議以12cmX12cm “上述實施例二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 一張貼于肚臍,14小時左右,腹瀉即行停止而痊愈。典型病例三潰瘍性結腸炎鄧某,男,43歲,農民,湖南省武岡市人。2011年6月20日初診,患者患慢性腹瀉已12年余,每遇勞累或天氣寒冷時腹瀉加重,近兩月來,每日腹瀉10余次,便溏,無膿血,粘液較多,腹痛不喜按,腹痛以左下腹為甚,曾在桂林、柳州等地大醫院診治,作過直腸鏡等檢查,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服用過多種西藥,也用過大量中藥,如四神丸,參苓白術散等均未收效。因此,前來求治,見其消瘦并不明顯,左下腹輕部壓痛,未觸及包塊,脈沉弦,舌黯苔薄白,此系脾胃虛弱,兼有瘀血之癥。“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方中,蟾蜍,半夏,南星等藥活血利氣,當歸,竹節三七,溫補脾胃,清熱化瘀,故以16cmX16cm“上述實施例三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一張貼于患者肚臍,以8日整為一療程,3日后,其腹痛腹瀉之癥大見減輕,腹瀉每天僅2-3次,囑其照方繼續貼敷第二貼,并帶回四貼膏藥自行貼敷,用至4貼,諸癥均除,大便正常,追訪至今,未見復發。“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對820例頸腰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骨關節坐胃呻申經患者的臨床治療觀察5療程后,臨床治療痊愈780例,780例患者中其中顯效750例,無效O例,顯效痊愈率95%以上,總有效率100%。現例舉其中部分進行實際報道。典型病例一腰椎骨質增生鄭某某,女,52歲,武岡市人,2009年6月5日就診,患者腰椎疼痛已4年余,主要表現為腰痛甚,不敢屈伸,顏面青紫,口唇紫,舌質深紅,舌苔白,形體消瘦,精神苦悶,語聲呻吟,脈沉緩遲澀,中西醫檢查后診斷為腰椎骨質增生。曾多處治療效果不佳而前來求治。此證乃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深入筋骨致骨痹癥。治宜行氣活血,溫經活絡,祛除瘀痹,故以“上述實施例一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16cmX16cm) —張貼于腰椎2-5L,貼敷4日后更換第二次新膏藥,8日為一療程,并囑其患者帶回2療程自行貼敷更換,用藥完畢,前來復查,腰痛已完全消失,體力勞動或過度性腰部運動時,稍有痛感,囑其患者再進行一療程貼敷治療。2010年患者頸椎炎疼痛前來治療時問其前癥,早已恢復健康。體會此例腰椎骨質增生,為一慢性疾病,其主要之表現為腰部疼痛。祖國醫學則認為此病為風寒濕邪,深入筋骨,留戀不去,瘀痹阻滯營衛循行,日久而形成骨痹證,其治秉用,活血化瘀,行氣化瘀,消痞散結祛除瘀痹。“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方中乳香、三七取其苦溫補腎,辛溫通行十二經絡,莪術破宿血生新血,兩頭尖、當歸行血祛瘀,使邪去血充營衛循行調和,組方諸藥,既治標,又治本,標本兼治,毛孔侵襲,直達病灶,深入骨絡,故而其奏捷效。痼疾頑癥得以除之。典型病例二 骨質增生曾某某,男,52歲,農民,湖南省武岡市永樂鄉政府干部。1998年七月中旬因抬柴油機扭傷腰部,加之抗旱,抽水灌田,早出晚歸,勞累過度,時日較長,漸見腰部脹痛沉重,疼痛難忍,經當地村衛生室西醫治療數日無效,反而疼痛與日俱增,腰部活動不便,晚上睡覺轉展難側,無法入眠,逐于1998年冬前往縣人民醫院檢查,經透視確診為椎間盤3-5節骨質增生,中西醫結合治療40天,不見好轉,證狀如前,再度前往縣人民醫院檢查,中藥治療20天,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疼痛加劇,于1999年元月19日前來求治 ,患者不能行走,由親人攙扶而來,經檢查、觸摸、叩擊,患者自述,腰部嚴重疼痛酸脹而沉重,左腿有輕微麻木感,周身困重,尤其氣候變遷,疼痛加劇,驗脈遲沉無力,舌苔淡白,診斷為骨質增生性脊椎炎,投以16cmX16cra “上述實施二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二張貼敷脊柱31、5L骨質增生處,并囑其患者帶回3療程自行貼敷更換,日后,患者未登門復診,2006年春節在縣城車站偶爾碰面,問其原因,患者非常高興,敘說往事,早已康復,而未見復發。典型病例三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劉某某,女,60歲,農民,湖南省武網市工商局工作人員,患者…一年前,大兒子建筑新房協助管理材料,露臥濕地,日夜操心,勞累過度,其后,即感腰骶部疼痛,癥狀日趨加重,轉展不成,日輕夜重,一呈持續性純痛,有時陣發加劇,患者呻吟不止,活動后疼痛更甚,曾作抗風濕治療,封閉式穴位注射治療十余次,不見明顯好轉,經祁東縣人民醫院X光透視,診斷為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癥,,內服中西藥20余天,未見成效,于2010年12月2日前來就診,投以“上述實施例三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 二張貼于脊柱尾椎上1-6節處,并囑其帶回3療程自行貼敷更換,以每二張貼敷8日為一療程,中間停藥I天再更換,于同年2011年元月28日前來復診,患者疼痛消失,行走時稍有沉重感,晚上睡覺時足趾稍有麻木感,囑其再進行一療程治療,至今五年未見復發。臨床實踐證明,若患者疼痛甚劇,病情較重,此乃濕寒三邪內傳經絡、、氣血瘀阻、經逐不通,治則以祛濕散寒、溫通經絡、化瘀止痛、強筋壯骨,“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方中竹節三七、當歸、沒藥、甲珠,一派除風祛濕藥,即祛風寒濕痹又強健筋骨,至所速效而痊愈。典型病例四腰椎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唐某某,女,54歲,湖南省邵陽市玻璃廠干部,于2010年10月9日初診,患者自述一年前,因造建新居露臥濕地,加之體力勞動過于正常操作,其后即感覺腰骶部疼痛、酸脹,癥狀日趨加重。疼痛從右腿骶尾部沿大腿后外側向國窩小腿外傳播,呈持續性鈍痛,有時呈陣發性劇痛。病者呻吟不止,右側下肢活動受限,活動后疼痛更甚,足背部有麻木感。近5個月來曾作抗風濕治療,有時癥狀僅見緩解。經檢查、觸摸、叩擊,診斷為腰椎L2、13、L4椎間盤突出,一坐骨神經痛,投以16cmX16cm “上述實施例三本發明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2貼貼敷于腰椎12、L3、L4處,再以另3張貼敷于右邊坐骨邊緣至小腿右側中外,以貼敷3日自行揭下,3日后患者前來,自述脹痛好轉,囑其再貼敷5貼于原位進行治療,并帶回5療程,自行貼敷及更換,追訪已五年余,未見復發。體會腰椎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即腰椎、臀、大腿后、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疼痛酸脹性的癥狀。屬中醫的“痹證”范疇,“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方中草烏、川烏、祛風除濕,勝濕止痛,通行十二經絡,直達病灶,竹節三七等藥物組方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以毒攻毒、消痞散結、祛瘀除痹,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組方藥物中含有多種生物堿、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成份,配伍使用可發揮興奮腎上腺皮質系統,抑制體液免疫,調節細胞免疫,抗菌,抗組織胺,擴張血管,改善經骨二絡循環系統,消腫鎮痛等協同作用。“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系張氏七代真傳秘方,配方合理,治療頸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狹窄、坐骨神經痛療效確切,患者用藥期間至康復痊愈,追訪兩年未發現任何一個患者因膏藥后遺癥而發生副作用。本發明藥對骨傷科、跌打損傷、斷骨裂縫、老傷發損的治療,效果獨特顯著,治愈率高達96. 5%以上,有效率98. 5%,顯效率92. 5%以上,現舉例三名骨傷科疑難頑癥的診斷 與治療。一、骨傷科斷骨裂縫唐某某武R市億客隆老板,年齡46歲,男,2009年8月18日凌晨4:20分外出跑步,鍛煉身體,正行三叉路口時,被對面來的一輛摩托車正面撞翻在地,當時倒地、而送醫院診斷,經X光透視,右腿、脛骨中段骨干對應性骨折,腓骨裂縫,于當日下午前來我處治療,見患者疼痛難忍,根據X光診斷,正骨手法撓正骨位(即斷骨位置)貼敷上述實施例一本發明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2貼(規格15cmX18cm) —貼敷于斷骨處,另一貼敷于腓骨裂縫處,外用杉木皮固定,貼敷4日,前來復診,患者自貼敷膏藥及包扎后,兩個小時疼痛明顯減輕,4小時后,痛止,同月22日前來復診,未見腫脹及疼痛狀,屬其進行第二療程與原來同樣的貼敷治療,同月27日患者前來,自述,可以行走了,疼痛感覺再也沒有出現了,刪除外面杉木皮固定板及膏藥,經武R市中心醫院X光透視,已痊愈,斷骨處毫無傷痕,經醫院檢查回來我處門診,患者萬分感謝,為鞏固筋骨韌帶的健康復愈,建議貼敷第三療程,以防日后復發而引起季節性疼痛,自三個療程后,至今,患者從未出現過疼痛不舒感及復發性疼痛。結論,患者因當天受傷而骨折,未產生嚴重性氣滯瘀血癥,斷骨只是對應性骨折,未造成粉碎性骨折,至所,正骨手法撓正骨位,而無須大手術治療,方中竹節三七土別活血化瘀而接骨續筋,組方藥物,針對骨傷科骨折的治療無有不靈,用于單純性骨折,屢見成效而效果顯著。二、陳舊性胸椎老傷發損,臨床效果劉某,邵東縣工商局干部,男,42歲,患者于2006年7月14日,從自家正在新建的房子二樓陽臺跌下,當時疼痛劇烈而昏迷,經邵陽市人民醫院CT檢查為胸椎嚴重性骨折,多處軟組織損傷,經醫院治療3個月而出院,日后,總感覺胸椎輕微脹痛,牽連左右韌帶及腰肌疼痛,多處治療無效,于2009年10月6日前來我處治療,經患者自述,診斷為陳舊性胸椎老傷發損癥,建議使用膏藥貼敷,4日為一療程,以上述實施例二本發明15cmX18cm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3張,一張貼于胸椎原來骨折處,現正在脹痛的地方,另兩張貼于腰肌左右疼痛處并囑其帶回3療程自行更換、貼敷,16日后,患者前來復診,自述,自貼敷膏藥后,第二天明顯輕松而好轉,貼完第三療程一切不舒之感的癥狀全部消失,第四療程完成而前來復診,本人對患者建議停止治療,追訪兩年,未見復發。
結論方中紅菌香根、螃蟹、竹節三七甲珠一派強筋壯骨,接骨續筋之藥,方血蝎活血化瘀,雪里開、通利筋骨、消脹除痛,組方精干,制方精密故對老傷發損,跌打損傷,骨傷科所屬范圍的治療,效果顯著,標本兼治,用之得法,立見奇效,醫生治病的關鍵還是在于組方與制藥選藥的實際,才能達到實際性的療效。三、手足骨關節軟組織損傷臨床效果陳某某,女,34歲,武岡市步行街中心酒樓老板,2008年4月10日因騎摩托車急轉彎,加之車速未減,迅速執扣前剎而摔倒離摩托車丈遠之處,當時手腳多處皮膚破損而流血,經人攙扶而來我處治療,經檢查手足骨關節沒有發現骨折等癥狀,只感伸縮明顯疼痛,當時采取外傷貼治療,制止流血破損的傷口,早日愈合,同月13日,患者傷口基本愈合而前來,癥見左手肘關節與左腳膝關節明顯腫脹而現青紫色,手扣擊立馬疼痛,以上述實施例三本發明15cmX 18cm臟腑筋骨膏藥外用貼治療,左手肘關節及左腳膝關節各貼敷一張,左腿股骨軟組織明顯腫脹疼痛,貼敷為第三張,一療程共3貼,4天一療程,囑其帶回三療程自行貼敷更換,同月29日,患者前來復診,行走一切與正常人完全一樣,沒有任何疼痛腫脹之癥 狀,建議停診,追訪兩年,未見發損性疼痛。四、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癥、壓迫坐骨神經臨床病例肖某,女,55歲,武R市某汽車修配廠清潔衛生工作人員,患者一年前,因修配廠房子改建協助管理材料,露臥廠棚,日夜勞累過度,搬運材料,日后,覺得腰骶骨部及椎間盤疼痛,逐漸至左腳小肚脹痛,癥狀日趨加重,夜不能眠,日輕夜重,呈持續性鈍痛,偶爾劇痛難忍,但時間不長,行走,站坐,上廁所都感到困難,患者呻吟不止,封閉式穴位針注射十余次,無效,經武R市人民醫院X光透視,診斷為椎間盤2、3、4突出,骶骨部骨質增生壓迫坐骨神經,內服中藥月余,未見成效,于2007年3月7日聞名而來,投以上述實施例四本發明臟腑筋骨膏藥外用貼3貼,第一貼,貼于腰椎間盤突出的3、4、5節至骶骨部,第二貼患者自述,坐骨、大轉子很明顯的疼痛,針對坐骨部貼敷,第三貼,貼于小腿外側,中段,并囑其帶回5療程回家自行貼敷更換,每三貼同時貼敷一次,4天為一療程,同月29日,前來復診,患者疼痛與脹痛完全消失,行走時稍感沉重,晚上睡覺時有麻木現象,囑其再進行三療程鞏固,至今五年,未見復發,臨床實踐證明,患者疼痛明顯,鈍痛伴劇痛,病情較重,此乃風寒濕三邪內浸筋骨、氣血瘀阻,經絡不通乃不通則痛之故,治則以祛風除濕通經絡,化瘀止痛,強筋壯骨,臟腑筋骨疼痛外用膏藥貼,方中、竹節防風、竹節三七、八角風、紫金皮、一派祛風除濕藥,即祛風寒濕痛,又強筋壯骨,至所速效而痊愈。五、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臨床病例劉益民,男,45歲,武岡市房地產老板,于2007年3月2日初診,患者自述,因管理建筑工地,加之體力勞累過度,日夜操勞,開始腰椎疼痛,逐漸感覺腰骶部疼痛,酸脹,腳趾麻木,疼痛實在難忍,右側活動下肢受限,上廁所無法站起,上下樓梯沒有辦法,行、走、站、坐非常吃力,近五個月來,曾作抗風濕治療,有時僅見緩解,輸液完全無效,經檢查,觸摸叩擊,診斷為腰椎L3、L4、L5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投以上述實施例本發明15cmX 18cm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4貼治療,針對疼痛部位明顯而嚴重的位置貼敷,囑其貼敷4日為一療程,并帶回7個療程自行貼敷更換,追訪5年至今未見復發。結論,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即腰椎、臀部、大小腿外側發生疼痛酸脹的癥狀屬中醫病癥范疇,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為天然動植物野生草藥組方而成,方中,重樓、天南星、草川二烏、乳沒二藥祛風除濕,竹葉防風,雪里開、紫金皮勝濕止痛,通行十二經絡,無處不到,即強壯筋骨又活血化瘀,組方有力,配方合理,尤對治療骨傷科,骨風濕科范圍各種疑難頑癥,療效確切,見效快,療程短,又無副作用!潰瘍性結腸炎典型病例一鄧某,男,42歲,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三合街建筑工人。2007年2月3日初診,患者自述已慢性腹瀉8年,每遇勞累淋生雨受寒后加重,近二十天來,每日腹瀉近十次,便溏、無膿血、粘液較多,腹部輕微疼痛,經多處治療,完全沒有效果,聞名而來,見其患者消瘦不明顯,未發現胃腸部有包塊,此證系脾胃虛弱,兼有瘀血瘀氣之癥,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方中郁金、檀香、天南星活血利氣,竹節三七、血蝎、雪里開溫補脾胃,清熱解毒而破瘀血散瘀氣,故以上述實施例三本發明15cmX 18cm膏藥兩貼胃部及肚臍眼各貼敷一貼,4日內為一療程,3日后,腹瀉腹痛之癥大大減輕腹瀉僅一天2-3次,矚其照方貼敷更換連續使用十二個療程,諸癥均除,大便正常,追訪4年,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二急性腸胃炎李某,男,35歲,武R市財政局退休干部,因淋生雨過多,署邪相交,突發吐瀉,前去市醫院診治,誤用制巴豆連進數劑,以致吐瀉加重,心煩悶重,晝夜之間吐瀉50次,精神疲困,兩手發抖,水都不能進入,脈沉細而退,舌絳尖紅,面如面粉,于2006年5月8日前來就診,見之急診,速以上述實施例一本發明15cmX 18cm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兩貼敷之于胃及肚臍眼,當日吐止,瀉大減,矚其貼敷8療程病獲全勝而康復。結論,夏季腹瀉,多以暑熱交加,寒熱失調,不能外達,必須清暑化熱除濕,即可以勢利導,若寒之劑,不獨于事無補,且易促進暑熱濕寒內閉不通,轉之腹瀉加劇,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重在清熱解除而除濕寒,佐以芳香化濁,暑清濕化,自然吐瀉得愈而獲全勝。慢性胃炎典型病例三張某某,48歲,男,武岡市步行街燒烤老板,于2008年4月10日初診,患者素有胃痛胃脹之狀嚴重并伴有輕微嘔吐,胃鏡檢查為慢性胃炎,充血、糜爛、水腫、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于同月12日前來就診,患者自述,每天最低有6個小時至8個小時胃部隱隱作痛,有半個小時左右疼痛嚴重,晚上也如此,心煩不安,觀其面形,人體消瘦,面色赤白,見患者疼痛明顯不多言語,根據診斷癥狀,投以上述實施例二發明15cmX18cm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敷于患者胃部,并矚其帶回4貼連續貼敷更換,以貼敷一次4日為一療程,同年5月2日患者復診前來自述,疼痛感與脹痛的癥狀早已消失,建議停診、停藥,追訪3年未見復發。風濕性肋間神經痛典型病例劉某某,女,32歲,湖南省衡陽市解放路八號,患者兩肋相應串痛,純痛后,有時劇痛,但劇痛時間不長,能夠忍受,行走站坐包括床上睡覺必須姿勢端正,咳嗽及深呼吸疼痛加重,尤其夜間無法轉展,嚴重影響睡眠,該癥狀出現大約50天左右,大小醫院治療,無明顯好轉,近日來疼痛與日俱增。2008年10月3日前來求診,問其病癥來源,患者自述于年前從10多米高的石墻跌于下面垃圾堆,當時昏迷,經醫院搶救而蘇醒,日后,即減兩肋疼痛,此乃肝氣瘀結不散,瘀血內阻筋間筋骨,導致神經性肋痛,加之日久濕痹相交,應診斷為風濕性肋間神經痛,投以上述實施例三本發明15cmX 18cm膏藥兩貼,貼敷于左右肋間疼痛夕卜,并矚其帶回八貼共計五療程,每貼敷4日為一療程,用之第三療程,一切癥狀全部消失,至今未見復發。
結論,多年臨床經驗,臟腑筋骨外用膏藥貼對骨風濕科、肩周炎、風濕關節炎的治 療確有良好效果,臨床運用效果可佳,是一種內病外治首選的最佳良方,值得推廣及發揚光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1-3,草烏I. 5-3. 5,川烏I. 5-3. 5,重樓2_6,郁金1_3,竹葉防風2-4,海桐皮2-4,八角風3_7,紫金皮4-12,天南星2-6,干姜1-3,甘草1-3,乳香2-4,沒藥2-4,竹節三七2-6,紅茴香根皮2-4,甲珠1-2,螃蟹4_12,黃丹9_19,血蝎2_4,雪里開3_7,植物油適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 :花椒籽油 15-4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70-130 :山花椒籽油15-45。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山花椒籽油30。
5.根據權利要求I或者2或者3或者4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2,草烏2. 5,川烏2. 5,重樓4,郁金2,竹葉防風3,海桐皮3,八角風5,紫金皮8,天南星4,干姜2,甘草2,乳香3,沒藥3,竹節三七4,紅茴香根皮3,甲珠I. 5,螃蟹8,黃丹14,血蝎3,雪里開5。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方法制成先將乳香、沒藥、血蝎、竹節三七、甲珠、重樓六味藥研磨細粉,余藥全部放入備好的植物油中浸泡,以武火熬至炸枯去渣、濾凈、加入黃丹以文武火交替熬之滴水成珠,即成黑褐色烏黑發亮的黑膏藥,冷卻,再將研未的細粉藥全部倒入膏藥內,反復調和均勻,即制得半成品;將半成品倒入冷水中浸泡,以祛火毒,每日換水多次,制得半成品膏藥;需要時,熔化后涂布于襯布或者紙上制得成品膏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 :花椒籽油15-45 ;所述植物油浸泡時間為浸泡8_22天;冷卻溫度為冷卻至80°C左右;所述每日換水2-4次;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4-12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山花椒籽油30 ;所述植物油浸泡時間為熱天浸泡10天,冷天浸泡15-20天;所述每日換水3次;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熱天浸泡五日,冷天浸泡十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六味藥研磨細粉的細度為260目。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者7或者8或者9所述膏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黑芝麻油100 :山花椒籽油30 ;所述熔化為按用量熔化;所述涂布是根據制作規格要求,將熔化的半成品膏藥涂于消菌布上或防水紙上,覆蓋薄膜,隨時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臟腑筋骨疼痛的外用膏藥,為解決現有藥物療效差問題,其由中藥原料按已知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檀香1-3,草烏1.5-3.5,川烏1.5-3.5,重樓2-6,郁金1-3,竹葉防風2-4,海桐皮2-4,八角風3-7,紫金皮4-12,天南星2-6,干姜1-3,甘草1-3,乳香2-4,沒藥2-4,竹節三七2-6,紅茴香根皮2-4,甲珠1-2,螃蟹4-12,黃丹9-19,血蝎2-4,雪里開3-7,植物油適量。所述植物油為下列重量配比的芝麻油70-130花椒籽油15-45。其主治骨傷科、跌打損傷、斷骨裂縫、老傷發損、骨風濕科、類風濕關節炎、筋骨疼痛、頸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坐骨神經、肩周炎、臟腑筋骨關節諸類疼痛癥,對各種急慢性胃炎胃痛、腸胃炎、大人小孩嬰幼兒各種腹瀉,療效顯著,用之得法、奇效立應、且無毒副作用,愈后不復發、不反彈,標本兼治。具有療效顯著,愈后不復發、不反彈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813905SQ2012103344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明者張冬新 申請人:張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