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中醫痹證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中醫痹證乃是人體受風、寒、濕三邪的侵襲,使氣血運行不暢,以致肢體關節肌肉疼痛、痠楚、麻木、屈伸不利或關節腫脹的病證。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病機及臨床表現為一、腠理空疏,衛陽不固,風寒濕三邪乘虛侵襲,流走經絡,以致氣血不和,閉塞不通而成。或內有蘊熱,外受風濕熱邪,客于經絡,以致氣血凝滯而成。二、素體腎虛,寒邪深侵入骨。腎減精 、生髓、主骨,為作強之官。肝腎同源,共養筋骨。腎虛則髓不能滿,真氣衰弱,三氣之邪,得以深湊,內舍于腎。腎為寒水之經,寒濕之邪深襲入骨,痹阻經絡,流注關節,血氣不行,關節閉澀,筋骨失養,漸致筋攣骨松,關節變形,不得屈伸。甚至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者,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或復感三邪,內舍于腎,已在筋骨者,可致邪入肝腎,筋攣骨痛,關節攣縮,不能行走。三、平素過食膏粱厚味,以致濕熱內蘊,兼因外感風邪,侵襲經絡,氣血不能暢通,反復發作,遂使瘀血凝滯,絡道阻塞,表現起病突然,關節劇痛,日輕夜重,伴有寒熱頭痛,約經數日或數周,最后致關節畸形僵硬,活動受限,受累關節較多者終日不離床褥,嚴重影響生命質量。痹證相當于西醫學中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等,復發率高,合并癥多,是困擾人們健康的一組常見病、多發病。經過專利檢索,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就有百余件,歸納起來,不外中藥和西藥兩種方法,西醫對此類病人的治療因其病因尚未明了,治療亦無特異性,目前國內外主要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治療,但治療周期長,副作用大而療效不確切。內科療法失敗后,手術作為最后一種解決疾病的方法。在病員多處于嚴重營養不良和虛弱狀況下,手術效果亦不理想,且費用高,痛苦大適用范圍窄,術后可能遺留后遺癥。中醫傳統治療方法也不外乎先攻后補或先補后攻,強行止痛,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等法則,驗之臨床,雖有一定療效,但不完善。一般只緩解部分癥狀,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的一種針對中醫痹證發病的病因,全面協同治療,攻補兼施,攻法與補法同時進行,“攻”中有“補” “補”中有“攻”,補其機體之虛,攻其機體之邪,同步共進追邪外出的中藥制劑。本發明是戚元國、侯福國專家根據“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理論,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凡頑固者都有數年病史,急性期已過,進入后遺癥期,纏綿不愈,痛苦難當,或冶療不當,攻伐太過,損傷機體,胃氣大傷,正氣越虛,病之越重,治療越難,在此情況下,用常規療法治療,因邪留滯不去,正氣難以恢復,去寇無力,以致邪氣猖狂,損傷機體,攻之則正氣更傷,補之則留邪不去,因此臨床效果不佳。本方結合臨床表現及化驗檢查,辨明虛實,標明主次,產生了攻補同步療法。本制劑是根據痹證的發病機理,發掘中醫豐富資料,結合臨床經驗,進行大量研究得出的,各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圍都具有較好療效。木香15-20份、川芎5-8份、丹參10-15份、甘草5_8份、枸杞5_8份、秦艽5_8份、當歸5-8份、生地10-15份、熟地10-15份、黨參5-8份優選為木香18份、川芎5份、丹參12份、甘草8份、枸杞8份、秦艽8份、當歸8份、生地12份、熟地12份、黨參8份本方重用木香,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膽經,行氣、調中、止痛。辛行苦泄溫通,善于行脾胃大腸滯氣,為行氣止痛之要藥,能疏理肝膽,以治脾失運化,肝失疏泄而致濕熱郁蒸,氣機阻滯之脅痛,尚可理氣健脾,使補而不膩。痹證大多脾失健運,而致元氣耗損,免疫功能下降,用木香治之立見功效。君藥還有川芎、丹參,川芎活絡散結,消腫定痛,以 逐風散寒竄于經絡肌骨之間攻邪外出,善治關節疼痛,丹參、黨參補氣,枸杞、生地、熟地扶正補腎、助陽養血,增強體質,奏艽解毒止癰、祛除頑麻,當歸溫經散寒、祛R止痛,活血化瘀行氣,甘草為引經之藥,上述諸味藥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針對痹通發病的病因,采用中醫內服法,祛R除濕、溫經散寒、清熱利濕、補益氣血、行氣止痛、舒通氣血、燥濕抑菌、養血潤燥、利水消腫、活血化淤、祛濕通絡、軟堅散結、通絡化纖、補氣生陽、益衛固表、固本扶正、調節陰陽,補益肝腎攻補同步,效力相當,力宏量大,邪去正樹,快速扶正,推動氣血運行,取效速捷,以天然藥物所含的多種物質元素,增強機體免疫能力,調節內分泌及神經機能,強陽壯骨,消瘀抗炎,防止炎性侵潤,抗感染及改善術梢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痹證的目的。服用簡單,對胃腸道無不良刺激,療效顯著。將木香、川芎、丹參、甘草、枸杞、秦艽、當歸、生地、熟地、黨參粉碎成細粉,干燥,整粒,分裝于0號膠囊中即可。該組合藥物也可以按常規制成片齊[J、丸齊[J、粉劑、沖劑、膏齊[J、口服液。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1.本方應用廣泛,可適用于各種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等;2 療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3.使用方便、價格低廉、易于推廣;4.生產工藝簡單,便于運輸,易于存放;以下結合發明人給出的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按照下述重量份稱取各原料木香15份、川彎5份、丹參10份、甘草5份、枸杞5份、秦艽5份、當歸5份、生地10份、熟地10份、黨參5份。制作方法將木香、川芎、丹參、甘草、枸杞、秦艽、當歸、生地、熟地、黨參粉碎成細粉,干燥,整粒,分裝于0號膠囊中消毒后包裝備用。用法每日2次,每次4粒口服。
實施例2按照下述重量份稱取各組分原料木香20份、川芎8份、丹參15份、甘草8份、枸杞8份、秦艽8份、當歸8份、生地15份、熟地15份、黨參8份。制作方法和用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按照下述重量份稱取各組分原料木香18份、川彎5份、丹參12份、甘草8份、枸杞8份、秦艽8份、當歸8份、生地12份、熟地12份、黨參8份。制作方法和用法同實施例1。為了驗證本發明“ 一種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的效果,發明人進行了臨床試驗。臨床試驗報告1.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1.1.1病例來源選擇門診痹證患者20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納入病例選擇標準。1.1. 2年齡試驗組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12歲;對照組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13歲。1.1. 3職業兩組患者職業分布情況可比性檢測,詳見表I。表I職業分布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木香15-20份、川芎5-8份、丹參10-15份、甘草5_8份、枸杞5_8份、秦艽5_8份、當歸5_8份、生地10-15份、熟地10-15份、黨參5-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優選用量為木香18份、川芎5份、丹參12份、甘草8份、枸杞8份、秦艽8份、當歸8份、生地12份、熟地12份、黨參8份。
3.一種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組合藥物可以制成片劑、丸劑、粉劑、沖齊U、膏齊 、膠囊、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本制劑是戚元國、侯福國專家根據“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理論,攻補兼施,“攻”中有“補”“補”中有“攻”,補其機體之虛,攻其機體之邪,精選組方木香、川芎、丹參、甘草、枸杞、秦艽、當歸、生地、熟地、黨參,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祛岡除濕,補益肝腎,溫經通絡,散寒止痛,和營祛瘀,扶正祛邪,以天然藥物所含的多種物質元素,強陽壯骨,消瘀抗炎,防止炎性侵潤及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通過臨床200例(試驗組治療風濕骨痹中藥制劑150例,對照組大活洛丹50例)觀察,本方治則嚴明,治療全面,配方合理,安全可靠,療效確切(總有效率為91.85%),無副作用,效果理想。
文檔編號A61K36/815GK103006901SQ20121055124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戚元國, 侯福國 申請人:戚元國, 侯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