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41627閱讀:50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包皮過長、包莖患者的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屬于外科手術器械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包皮過長或包莖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容易形成包皮龜頭炎、包皮結石等疾病,若有不潔性生活者還易染上淋病、尖銳濕疣等性傳播疾病。因此切除過長的包皮,是防止這類疾病的方法之一。傳統的切除過長的包皮的方法是手術切除。在公知的傳統手術中,是用止血鉗鉗夾包皮,再用剪刀從包皮前沿順陰莖縱行剪開,再將過長的包皮一點一點的剪除,上述的止血鉗是由右鉗體、左鉗體、手環、小軸,齒條畐IJ、錯嘴組成。應用上述的止血鉗和剪刀做包莖、包皮過長的手術,切口不夠整齊,術后易出血、操作不夠方便。因此,設計一種切口整齊、術后不易出血、操作方便、手術時間短的包皮環切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要提供一種切口整齊、術后不易出血、操作方便、手術時間短的包皮環切固定裝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包括內環體,所述內環體內具有通孔,內環體的外側設有環形的凹槽,內環體的內側設有環形的內凸起,內環體的外部設有上壓片和下壓片,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與凹槽對應設置。以下是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上壓片包括半圓形的第一上半壓片和半圓形的第二上半壓片;下壓片包括半圓形的第一下半壓片和半圓形的第二下半壓片;第一上半壓片和第一下半壓片之間通過左連接桿連接;第二上半壓片和第二下半壓片之間通過右連接桿連接。進一步改進左連接桿的下部連接有左鉗體,右連接桿的下部連接有右鉗體,左鉗體與右鉗體通過轉軸鉸接,內環體的下端兩側分別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轉軸鉸接。進一步改進左鉗體與右鉗體之間設有齒條副。使用時,首先將內環體套在患者的陰莖上,使得內環體上的內凸起位于龜頭的冠狀溝內,然后將包皮拉長,并通過上壓片和下壓片將包皮壓緊,即可用手術刀通過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的間隙插入凹槽內對包皮進行環形切割。本實用新型切口整齊,手術時間短,非常適用于外科臨床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內環體;2-通孔;3-內凸起;4-齒條副;5_凹槽;6-第一上半壓片;61-第二上半壓片;7_第一下半壓片;71_第二下半壓片;8_左連接桿;81_右連接桿;9-支撐板;10-左鉗體;11-右鉗體;12_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所示,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包括內環體1,所述內環體I內具有可容納龜頭通過的通孔2,內環體I的外側設有環形的凹槽5,內環體I的內側設有環形的內凸起3,內環體I的外部設有上壓片和下壓片,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與凹槽5對應設置,上壓片包括半圓形的第一上半壓片6和半圓形的第二上半壓片61 ;下壓片包括半圓形的第一下半壓片7和半圓形的第二下半壓片71。第一上半壓片6和第一下半壓片7之間通過左連接桿8連接;第二上半壓片61和第二下半壓片71之間通過右連接桿81連接。 左連接桿8的下部連接有左鉗體10,右連接桿81的下部連接有右鉗體11,左鉗體10與右鉗體11通過轉軸12鉸接,內環體I的下端兩側分別連接有支撐板9,所述支撐板9與轉軸12鉸接。左鉗體10與右鉗體11之間設有齒條副4,用做固定時鎖緊之用。使用時,首先將內環體I套在患者的陰莖上,使得內環體I上的內凸起3位于龜頭的冠狀溝內,然后將包皮拉長,并通過上壓片和下壓片將包皮壓緊,即可用手術刀通過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的間隙插入凹槽5內對包皮進行環形切割。本實用新型切口整齊,手術時間短,非常適用于外科臨床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包括內環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環體(I)內具有通孔(2),內環體⑴的外側設有環形的凹槽(5),內環體⑴的內側設有環形的內凸起(3),內環體(I)的外部設有上壓片和下壓片,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與凹槽(5)對應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上壓片包括半圓形的第一上半壓片(6)和半圓形的第二上半壓片¢1);下壓片包括半圓形的第一下半壓片(7)和半圓形的第二下半壓片(71); 第一上半壓片(6)和第一下半壓片(7)之間通過左連接桿(8)連接;第二上半壓片(61)和第二下半壓片(71)之間通過右連接桿(8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左連接桿(8)的下部連接有左鉗體(10),右連接桿(81)的下部連接有右鉗體(11),左鉗體(10)與右鉗體(11) 通過轉軸(12)鉸接,內環體(I)的下端兩側分別連接有支撐板(9),所述支撐板(9)與轉軸(12)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左鉗體(10)與右鉗體(11)之間設有齒條副(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皮環切固定裝置,包括內環體,所述內環體內具有通孔,內環體的外側設有環形的凹槽,內環體的內側設有環形的內凸起,內環體的外部設有上壓片和下壓片,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與凹槽對應設置,使用時,首先將內環體套在患者的陰莖上,使得內環體上的內凸起位于龜頭的冠狀溝內,然后將包皮拉長,并通過上壓片和下壓片將包皮壓緊,即可用手術刀通過上壓片和下壓片之間的間隙插入凹槽內對包皮進行環形切割。本實用新型切口整齊,手術時間短,非常適用于外科臨床使用。
文檔編號A61B17/326GK202637056SQ20122035551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4日
發明者劉冰, 史振英, 侯衍偉, 高海玲, 孫美 申請人:劉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